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指示植物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法、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核果类果树病毒的进展,提出了国内核果类果树病毒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桃树的病毒病及脱毒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果树病毒及相关病害愈来愈显得突出,正在威胁着果树生产。因而,果树病毒病便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已开展了苹果、葡萄、柑桔、草莓等果树树种的病毒研究,核果类果树的病毒研究在国内尚未见研究报道。桃属核果,在水果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栽培品种桃染病毒率很高,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桃树老品种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带病毒所致。在欧美及日  相似文献   

3.
利用指示植物检测核果坏死环斑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我国的甜樱桃核果矮缩病毒检测时,发现有核果坏死环斑病毒,从而通过指示植物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检测,记录了该病毒在不同指示植物上的症状特点,并提出不同检测时期的最佳指示植物种类和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4.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1):44-46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按核果类病毒病害,对核果类果树生产的危害是普遍而严重的。截止1986年,文献记载的核果类果树病毒约有161种,其中,桃41种,杏20种,李32种,樱桃68种。鉴于我国对于核果类果树病毒病...  相似文献   

5.
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邀请,意大利波洛利亚大学核果育种专家Bassi教授于1994年9月13日至19日来到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进行了果树育种方面的学术交流.在果树所期间.Bassi教授由研究员周学伍所长和高级农艺师甘霖副所长陪同,参观了果树所的桃、李育种及柑桔营养与施肥,无病毒苗木培育的试验场地和桃、李、葡萄生产果园.听取了果树所陶轶凡、  相似文献   

6.
核果类果树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阎国华  周宇  张开春 《果树学报》2001,18(6):358-36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转基因的研究进展,涉及的内容有:用农杆菌转化核果类果树中难生根种类,获得易繁殖的转化植物;转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杀菌毒性肽基因以提高抗病性;转移细胞分裂素基因和光敏素基因改良品种或砧木生长特性,培育紧密型的、短枝的、矮化半矮化的新品种;转移抗冻基因提高抗霜冻性;通过反义转基因技术调节果实的成熟,获得耐贮运的新性状,以及核果类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2):41-45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一)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续上期46页)2李矮缩病李矮缩病(Prunedawrf)是核果类果树的另一种重要病毒病害。李矮缩病毒(Prunedwarfvirus)与PVNRSV混合侵染核果类果树时,对核果类果树造成严...  相似文献   

8.
德国果树病毒病研究及防治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根据双方科技协定,笔者于1990年3~5月间,对德国果树病毒病的研究方法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简介如下。德国是欧洲果树主要生产国之一。德国在大力发展果树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对果树病毒,特别是苹果和核果类病毒的研究。培育无病毒苗木,栽培无病毒果树,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杏(Prunus arm eniaca L.)作为主要核果类果树树种之一,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栽培。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给杏树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的是病毒,并且已应用ELISA方法检测出杏树病毒有李子苦痘病毒(PPV)、李枯叶坏死坏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花叶病毒(ApM V)、苹果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农业食品和环境部与南非农林渔业部签订了“西班牙核果出口南非协议”。至此,西班牙核果生产商和出口商可以向南非出口核果。  相似文献   

11.
以肉果秤锤树核果为试材,以白菜籽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肉果秤锤树(Sinojackia sarcocarpaL.Q.Luo)核果甲醇浸提液,得到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4个分离组分,进行发芽抑制物质生物测定,并对各个萃取液组分进行鉴定和相对含量测定,进一步研究了肉果秤锤树核果内源抑制物与种子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含有的抑制物活性依次为: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离与鉴定,确定发芽抑制物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发现肉果秤锤树核果中包含辛酸、十七烷酸、油酸等发芽抑制物。  相似文献   

12.
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2 ~ 4 个主要种或变种共16 个基因型测定其ITS 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6 个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矩阵。采用二次置根法用樱桃置根,用PAUP 软件计算数据集在56 个进化模型的得分,Modeltest 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计算遗传距离、变异,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桃、李、梅、杏、樱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 核果类果树各组ITS1 和ITS2 的分子进化速率不同,信息量也不同;2. 核果类果树演化顺序为:共同的原始材料分化成樱桃、李、杏,再由李进化产生桃,杏进化产生梅;3. 辽杏较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原始,桃演化顺序是:巴旦杏—山桃—普通桃、新疆桃;4. 本结果支持将核果类果树分成4 个亚属。  相似文献   

13.
1 不分树种苹果、梨、枣、柑桔等果树可以采用环剥技术,但核果类的桃、杏、李、樱桃等环剥时要特别当心.因为核果类果树环剥后伤口易流胶,加之易形成硬质块影响伤口愈合,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枣果的发育过程及发育特点。观察认为枣果是靠花柱基部的分生组织长大而成,蜜盘、萼筒、花冠残迹等参与果实发育,因此枣果与一般核果类果实不同,故可称为拟核果。  相似文献   

15.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4):40-42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三)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4.2症状(续上期40页)4.樱桃小果病樱桃小果病(Littlecherry)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重要病毒病害。1933年首先在加拿大B·C·省发现,1947年确定为病毒病害(Fo...  相似文献   

16.
核果作物的果实在改善营养结构中起主要的作用。1986年,我国生产11,234,400吨果实和浆果,其中核果为1,900,200吨。为了较好的满足人们对核果的要求到1990年,核果的产量必须达到230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 1986年苏联水果和浆果产量为1123.44万吨,其中核果类为190.02万吨。为了更好地满足对核果类的需求,1990年其产量拟达到230万吨。同第10个五年计划相比,核果类的总面积在国营部门增加了3000ha(公顷),然而结果团面积却减少了1.06万ha,核果类总产量增加了1.38万  相似文献   

18.
<正> 核果类环斑毒病Prunus Rinsspot Vi-rus是核果类果树广泛发生的一种毒病,欲知这种病毒的性质和对其深入研究,常需在试验室进行纯化工作,但所纯化的物质有否病原病毒,如有,则其含量多少,浓度高低,本文仅就核果类环斑病毒所含的浓度测定工作作一简要报导。  相似文献   

19.
辽宁、山东葡萄与核果病毒病的田间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辽宁、山东葡萄与核果病毒病的田间调查王国平,洪霓,张尊平,张少瑜,姜修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1996年6月,意大利地中海作物病毒研究中心V.Savino教授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1...  相似文献   

20.
架面不同部位对无核剂处理木纳格葡萄无核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无核剂在花前、花后两次浸渍白木纳格和红木纳格葡萄花序和果穗,结果表明,架面各部位的花期没有明显差异,红木纳格花期更集中.架面前部的白木纳格、红木纳格可获得98.7%、93.8%的无核果率和7.36g、7.41g的果实粒重,架面中后部的果实无核果率、果粒重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