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嘉定区蜡梅切花标准枝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木,是上海冬季花市上一种传统的冬季切花花卉,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为提升切花的品质和效益,对嘉定区外冈镇蜡梅切花枝条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切花枝不同规格的比较、品种观赏特性的综合评价等,提出了一套蜡梅切花标准枝的评价体系,以期为外冈蜡梅切花等级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蜡梅又名腊梅,蜡梅科,蜡梅属.由于色香俱备,冬季开花长久,为园林之冬令特色.其也宜作盆景,供室内观赏,更是冬季室内插花的上品,瓶插时间特长,可这数十天之久,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花木.本文通过对蜡梅的盆栽技术以及蜡梅在我国园林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树种园林中蜡梅的应用形式和配置特点,以引起我国专业人土的重视,使得这一原产我国的优良香花树种在我国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蜡梅花cDNA文库构建及其高频出现脂转移蛋白cD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蜡梅花cDNA文库,分析蜡梅脂转移蛋白基因的表达,为探索蜡梅冬季开花分子机理,分离克隆特色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蜡梅花器官为材料,用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构建文库,RT-PCR分析基因表达。【结果】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达到1.4×106 pfu/ml,扩增总文库滴度约为1010pfu/ml,重组率达到96%,插入片段在0.5 kb 以上,平均约1.1 kb,通过PCR 检测,从总文库中检测到了表达丰度不同的蜡梅PI、AP3和LTP基因的特异片段,说明所构建的文库覆盖度高、代表性强,LTP基因具有内含子,而总文库中扩增出的LTP基因不含内含子,说明所构建的cDNA文库无基因组DNA污染, LTP基因在蜡梅开花各个时期均表现较高的转录水平,与EST分析时高频率出现LTP序列的情况相符,证实所构建的文库能够反映蜡梅开花过程基因表达的基本情况。【结论】已获得高质量的蜡梅花cDNA文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基因克隆或EST测序分析,这是首次正式报道蜡梅cDNA文库的构建。LTP基因在蜡梅开花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探索蜡梅冬季开花分子机理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切花蜡梅的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蜡梅枝条生长的观察,比较不同修剪方式对蜡梅生长的影响,了解蜡梅枝条的生长习性。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方法对蜡梅的新稍生长量,长、中、短花枝着生数量和长度、花芽数量,节间长度等均有影响,隔年重截的修剪方式可以在不断复壮植株的同时,促进2年生商品花枝的形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花后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安阳蜡梅园中的蜡梅进行了为期3年的开花状况的观察与记录,总结了安阳蜡梅园小气候条件下的蜡梅开花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阳蜡梅园中蜡梅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安阳蜡梅园的生产与经营。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的矮化效应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00、1000、2000 mg·L-13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盆栽蜡梅进行灌根处理,研究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矮化处理效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提高了蜡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蜡梅植株抗性随着多效唑浓度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1000 mg·L-1多效唑处理抗性最强.多效唑施用浓度与盆栽蜡梅当年发枝数、技长、节间长及开花时间呈负相关,各处理对蜡梅枝条伸长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花朵直径影响较小,中、低浓度多效唑处理能显著增加花蕾数量,其中1000 mg·L-1多效唑处理花蕾数最多.本试验以1000 mg·L-1多效唑200 mL灌根处理盆栽蜡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蜡梅及其应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蜡梅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冬季观赏植物。本文着重介绍了蜡梅的渊源、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并对蜡梅的应用价值也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8,(2)
花木修剪的适宜时间,可以因品种和栽培目的不同而各异,一般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现分别介绍如下:休眠期修剪在冬季休眠期进行或早春树液刚开始流动、芽即将萌动时进行。常用于多年生木本花卉或宿根花卉。凡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如月季、扶桑、一品红、石榴、紫薇、菊花等在休眠期重剪,可促使萌发新梢增加开花。对春季开花的品种,如碧桃、梅花、迎春等,花芽多数在上年枝条上形成,因此冬季不宜修剪,早春发芽前也  相似文献   

9.
蜡梅枝芽特性及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蜡梅枝芽特性的观察及以IAA、IBA、NAA 3种药剂组合处理蜡梅插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蜡梅的腋芽为复芽,由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构成.副芽可形成多级副芽.蜡梅具有顶梢自枯习性,假二叉分枝.枝条一年多次生长,春梢加长生长主要在4月进行,时间短,速度快.(2)IAA、IBA、NAA 3种药剂组合处理对蜡梅扦插生根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蜡梅是我国原产特有的冬季珍贵香花树种和重要的冬季木本切花材料。本文从蜡梅切花的优势、采后生理研究、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蜡梅切花中的水分胁迫、衰老过程中的细胞内含物及激素变化、落花生理等相关生理研究和近年来采用的保鲜剂处理技术和贮藏技术,并对今后蜡梅切花采后生理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个百子莲品种种子经太空诱变后开花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BB品种种群的开花比例明显提高,但花期明显变短、花朵数明显减少;DBH、DB早花2个品种的开花比例明显下降,但花葶高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鄢陵蜡梅纵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而鄢陵作为其分布和栽培中心之一,近年在蜡梅的生产、栽培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蜡梅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产生了很多的别名;蜡梅的适应性较强,品种多样;在观赏性状方面,其花色、花期、花香为人们所喜爱;蜡梅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对切花腊梅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晶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57-12558
[目的]筛选适宜切花腊梅保鲜的药剂及其浓度。[方法]以素心腊梅为试材,以青霉素(700、900、1100mg/L)、硝酸银(102、136、170mg/L)8-羟基喹啉(50、70、90、200mg/L)3种药剂不同浓度进行正交试验,筛选适于切花腊梅保鲜剂配方,测定切花腊梅的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值、开花率、糖及蛋白质含量5个指标。[结果]根据素心腊梅的折线图和花枝鲜重、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平衡值、开花率5组数据分析,在正交试验的9个处理中,以凡B2c,(青霉素900mg/L+硝酸银136mg/L+8-羟基喹咛90mg/L)对延缓切花腊梅的衰老有明显的效果,在冬季条件下素心腊梅保鲜可达15d,同时比对照延长观赏寿命6—7d。[结论]较高浓度的青霉素、硝酸银和8-羟基喹咛的药剂组合对切花腊梅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冬季开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冬季开化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植被开花期预报和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1951—2004年北京颐和园山桃开花期观测资料,分析山桃开花期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影响其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山桃多年平均开花期为3月26日,年际间呈显著提前趋势。山桃开花期的转折点在1980s,1980s后呈显著提前趋势(P<0.01),较1950s—1970s平均提前6天。山桃10年平均、最晚、最早开花期均显著提前,尤其是2000年以后山桃的平均、最晚、最早开花期,较1951—1990年分别提前14天、14天、16天。影响山桃开花期时间最主要的是从当年1月1日到山桃开花期的平均气温。1980s开始影响山桃开花期显著提前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时间段内(冬、春季)平均气温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蒲冬季开花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竹林地覆盖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增温、保温和保湿作用,促进笋芽分化,提早萌发,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技术措施,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园竹Ph. propinqua和红哺鸡竹Ph. iridescens林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从林地覆盖对毛竹Ph. pubescens林立地生产力和丰产林分结构维护,竹子抗逆能力和地下害虫发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覆盖毛竹林选择条件,技术熟化度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剖析,并提出了林地覆盖毛竹林土壤劣变,留笋养竹,节本省力环保栽培和地下害虫防控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和生产性问题。参31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3a的观测表明,31个无性系的花期早晚和长短有较大差异,但不存在花期不遇的问题;不同年份无性系间和无性系内雌雄球花量变异明显。据此,对31个无性系作系统聚类,分别按花期物候和雌雄球花量划分为5类和3类,为重建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作了初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一项苜蓿田间杂草防除试验中,综合运用下述六项措施,组成六个处理组。这六项措施是:①在苜蓿播种前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整土地;②在早秋温度和墒情适宜时窄行条播苜蓿;③当苜蓿生长至初花期或达到经济利用期及时刈割,并连同杂草一起割净;④在苜蓿行条施磷肥;⑤间播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牧草;⑥在越冬前后及每次刈割牧草后中耕苜蓿。试验结果表明,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以及及时刈割苜蓿并一同除净杂草,能有效地防除苜蓿田间的杂草。试验结果也表明,间播苇状羊茅的处理组的苜蓿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