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的免疫系统是鱼体自身抗病力的物质基础,鱼类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成熟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直接体现着鱼类机体免疫功能的状况。研究表明:一些化合物包括核苷酸、葡聚糖和益生菌可增强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增强鱼类的原始免疫应答体系。因此在水产养殖中,这些化合物作为鱼类免疫调控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鱼类体液免疫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张永安 《水产学报》2000,24(4):376-381
同高等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也是通过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 ,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及自身内环境的稳定。但是 ,近年来鱼类病害发生频繁 ,其中某些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灾难性的危害。这就使得免疫防治技术在鱼病防治中呈现出日趋广阔的应用前景[1] 。因此 ,对鱼类特别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鱼类的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 ,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组成。本文着重就鱼类体液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包…  相似文献   

3.
<正>鱼类的免疫系统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组成,包括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等。鱼类免疫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另一类是吞噬细胞,作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病原体侵袭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硬骨鱼类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生物体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总称为免疫功能。主宰和执行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是生物的免疫系统。 鱼类的免疫功能还没有象人及高等哺乳动物那样复杂发达,但鱼类已经具备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免疫系统,在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保护鱼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鱼类的免疫系统由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对于鱼类免疫的研究很早就出现,鱼类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存的脊椎动物。但与哺乳类相比,鱼类的特异免疫系统尚不够发达,特异性免疫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鱼类对外界刺激及病原生物侵袭的防御反应中,非特异性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现已知参与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因子主要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等一些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以及介导一系列免疫或应激反应的蛋白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溶菌酶和抗菌肽等。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10)
正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自身稳定的三大功能,而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力是动物机体抵抗各种有害因子和病原侵袭,以及维护特异性免疫力的根本与基础,如果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不健全、功能低下,特异性免疫力也不可能健全,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最终会导致动物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年  相似文献   

7.
<正>水产养殖生物多为分类地位较低的无脊椎动物,如虾蟹、贝类以及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多不完善,因而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益生菌不但能够刺激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发育,还能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3.可以提供基础饵料有益的微生物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养殖生物提供饵料。1部分有益菌本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8.
所有动物为了维持它的正常生理功能,都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防御构造和功能。从系统发育的观点来看属低等脊柱动物的鱼类,为了在水这个特殊环境中生息,它的生理特性与其他动物在自体抗病的结构和功能上有区别。一般而言,鱼类机体能识别非自身的病原体的侵入,初期阶段鱼类起自体抗病力作用的是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后期主要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对病原进行防御。本文对鱼类自体抗病能力有关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组织器官的作用简述如下。一、非特异性防御系统1.粘液在鱼体表的表皮层存在着杯状细胞。杯状细胞分泌出粘液覆…  相似文献   

9.
鱼类是水生低等变温脊椎动物,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都表明,鱼类疾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外界环境的恶化会对鱼类产生胁迫作用,使鱼类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鱼体对各类病原敏感性升高。在工厂化养殖生产过程中,温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和亚硝酸氮都是影响鱼类健康重要因子,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做一综述,以期能为健康养殖和疾病的预报预测提供一点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2 鱼类的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指鱼体抵御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的一种生理功能。病原微生物侵入鱼体后,可引起感染,同时也能够诱导机体对病原微生物产生防御性应答。根据形成和作用特点的不同.鱼类的抗感染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两大类。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发生得较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抗原针对性。特异性免疫作用发生得较晚,具有抗原特异性。同哺乳动物相似,鱼类的特异性免疫也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2.1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 非…  相似文献   

11.
蛙类的免疫类型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本文慨述了近期国内外对蛙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有:一、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分泌物的作用和血细胞的作用);二、特异性免疫(包括参与免疫的主要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的反应过程、蛙类的抗体),阐述了对蛙类免疫系统进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鱼类疫苗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预防是通过刺激鱼类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来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从而降低由疾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尽管鱼类疫苗学 (vacci nology)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在科技与科技向产业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 疫苗接种方法鱼类免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腹腔或肌肉内注射 ;二是浸泡或喷雾 ;三是口服。这三种方法在保护预防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注射免疫能有效利用抗原 ,获得较强的免疫效果 ,若辅以佐剂更可提高和延长免疫应答反应(PatersonandFryer,1974 ;Cossapic…  相似文献   

13.
赵云奎 《科学养鱼》2007,(11):83-83
鱼类虽然是低等的脊椎动物,但它们仍有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当机体受到病原生物刺激后,能够产生特异免疫应答,抵御病原入侵。因而可以通过研制、接种疫苗,刺激鱼类免疫系统,获得免疫保护,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免疫预防是通过刺激鱼类的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鱼类免疫学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在实际生产应用科技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解决了一些养殖生产上急需的问题,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研制的几种鳜鱼疫苗鱼类免疫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真骨鱼类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除非特异性免疫外,对入侵的病原体(如嗜水气单胞菌)还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将病原体杀死、降解或排除。疫苗是将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灭活、减毒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鱼类免疫系统的特性,当鱼体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  相似文献   

16.
鱼类免疫学基础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类免疫学是从脊椎动物免疫学、鱼类微生物学以及鱼类组织学中分化而来的。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鱼类免疫系统包括先天性的或非特异性的防御系统,以及获得性的或特异性的防御系统。前者是先天的,只能清除一般的异物,而后者是后天形成的,有目的性地清除异物,使机体获...  相似文献   

17.
正常鲤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卢强 《水产学报》2004,28(5):585-58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鱼病防治紧密相关的鱼类免疫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鱼类的免疫系统虽不及哺乳动物发达,但其外周血白细胞已具有类似T、B淋巴细胞的分类,是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目前人们对鱼类免疫应答调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上接2018年9期四、鱼类免疫佐剂的研究及其前景免疫佐剂简称佐剂,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以积极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渔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逐步深入,也促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迅速发展。疫苗佐剂作为生物反应调节中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鱼类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水产学报》2005,29(6):842-848
鱼类补体大约由30余种蛋白裂解酶、酶抑制因子和受体构成的,是机体内最为复杂的限制性蛋白溶解系统。在鱼类免疫系统进化中,补体的出现比免疫球蛋白还要早。许多研究表明鱼类补体直接参与机体防御,其生物学活性影响机体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免疫反应细胞间的通讯联系、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持续时间等。  相似文献   

20.
正2.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的关系目前,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的关系仅在人和畜禽上有过报道,而关于水产动物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一般认为,肠道免疫作用的产生依赖原籍菌群。当微生物菌群在新生命期发展并延续整个生命的时候,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也开始进行(程茜和刘作义,2003)。肠道菌群重要的生理意义包括抵御病原体侵袭、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及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1)菌群屏障作用: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