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对正常成年大鼠室管膜上IFN-γ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于大鼠侧脑室壁,第三脑室壁,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壁的室管膜中,其中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壁上存在有伸长细胞,发出其突伸向周围灰质,提示IFN-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脑神经肽存在于室管膜中,参与脑-脑脊液回路的调节。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扫描电镜对8只产蛋高峰期母鸡第四脑室底壁和侧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鸡第四脑室布满草丛状纤毛和毡样微缄毛,纤毛的分布在不同区域有一定差别.室底壁正中沟纤毛最为稀疏,在其两侧各有一条纤毛密集带,由密集带向外,纤毛密度逐渐减小;侧壁纤毛较底壁稀疏,侧壁后部的纤毛比前部更密.室管膜细胞可分为多纤毛细胞和少纤毛细胞,前者主要分布于底壁的两侧和侧壁的中后部,后者主要分布于底壁的正中沟和侧壁的前部.鸡第四脑室中存在着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各类细胞见于该脑室的各部,还发现有独立的神经纤维穿行于第四脑室壁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有关中国水牛脑室铸型研究的报道,较详细地介绍了以ABS树脂注入已固定水牛脑的侧脑室进行灌注铸型的方法以及对脑室系统铸型各部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水牛脑室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其他大家畜的相似,也分为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等四个主要部分。侧脑室的前端有细小的管(嗅柄)通嗅球室,侧脑室与第三脑室之间有室间孔相通,第三与第四脑室之间有中脑导水管相连。在水牛也未发现有第四脑室中央孔(Magendie氏孔)。 水牛全脑室的长度平均为12.744±0.157厘米,宽度平均为6.117±0.101厘米,左侧脑室的高度平均为4.141±0.062厘米,右侧脑室的高度平均为4.164±0.056厘米。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第三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视前隐窝有密集的纤毛和徽绒毛,且呈均匀分布。由第三脑室侧壁的背侧向腹侧过渡,纤毛密度逐渐增加。漏斗隐窝的结构最复杂,是多纤毛区、少纤毛区、无纤毛区和伸张细胞区交错排列形成的嵌合体,并分布有大量的泡状结构。存在于侧壁的室旁器的结构特征为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伸张细胞仅存在于漏斗区,互相排列成蜂窝状,表面分布有少量分泌小泡和微绒毛。在鸡第三脑室的各部均发现了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干扰素-γ受体(IFN-γR)和雌激素受体(ER)在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相互关系,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双标法,对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中IFN-γR和ER共表达情况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R和ER双标记阳性细胞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多个核团中,并且也分布在垂体和卵巢组织中;IFN-γR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数为全细胞着色;ER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整个细胞中,部分为核表达。推测γ-干扰素(IFN-γ)和雌激素在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以其各自的受体为介导进行两种物质间的信息传递,以此共同参与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不同生理期催产素(Oxytocin,OT)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分布特点,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ridin-peroxidase,SP)法研究了OT免疫反应产物在乏情期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结果显示:OT样神经元存在于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室周核、穹隆周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后核、腹外侧核、背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区以及乳头体各核团等27个核区,分布区域呈前端尖、中部宽、后钝圆的梭形带。此外,在室旁核观察到大量的强阳性神经纤维,第三脑室附近的纤维伸向脑室内。说明OT在下丘脑广泛存在,且下丘脑OT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3条途径释放,经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青年期摩拉杂交水牛催产素(oxytocin,OT)神经元的表达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Pic-TureTM二步法,对青年期摩杂一代水牛催产素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视上核和弓状核,在视前内侧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后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和乳头体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弓状核、乳头体核,在正中隆起第三脑室室管膜附近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观察结果提示:下丘脑OT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3条途径释放;不同种属动物下丘脑O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研究IFN-γ免疫反应性产物在大鼠海马内的分布.结果表明,IFN-γ免疫反应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2、CA3区,有少量分布于灰被,齿状回.这为海马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结合文献,推断IFN-γ在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免疫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永并发症及再手术率的经验。方法:应用脑室-腹腔分漉套管,穿刺侧脑室前角,使脑脊液分流入腹腔治疗脑积水83例。结果:85例均无感染,3例分流管梗阻而再次手术,分流管梗阻率为3.6%。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永有效、简单及经济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观察大鼠脾脏内IFN-γ免疫反应产物的特征与分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胺呈色。IFN-γ反应产物在大鼠脾脏的小梁、白髓、红髓和边缘区均有分布,证明了脾脏内存在IFN-γ,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侧脑室肿瘤(lateral ventricle tumors)是指起源于侧脑室各结构(包括脉络丛、脉络体和室管膜)、向侧脑室内发展的肿瘤,肿瘤的大部分位于侧脑室内[1~3].长期以来,有关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各述己见,争论较多.1922年,由Dandy首先提出的经皮层一脑室手术入路(transcortical-transventricular approach)成为侧脑室肿瘤的经典手术入路.1944年,Busch提出经胼胝体手术入路(transcallosal approach),与前一手术入路相比,经胼胝体手术入路更直接,且不会损伤脑皮层,避免了手术后出现的癫痫、脑皮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80年代以后,有关经胼胝体手术入路手术效果的报道日渐增多.近来,Yasargil又提出了经扣带回手术入路(transcingulate approach),Tominaga等也对这一新的手术入路进行了讨论[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和γ-干扰素(IFN-γ)在怀孕前期(怀孕1~30d)、中期(怀孕31~120d)、后期(怀孕121~150d)山羊腺垂体中的分布及表达量的变化特点。【方法】以怀孕前、中、后期的山羊为试验动物,放血致死后采取其腺垂体制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怀孕前、中、后期山羊腺垂体内IFN-α、IFN-γ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2种干扰素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不同怀孕期,IFN-α和IFN-γ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前期和后期表达量较高,中期明显降低;在前、中、后各个怀孕时期,IFN-α的相对表达量均比IFN-γ多,在后期更为明显。【结论】IFN-α和IFN-γ在山羊腺垂体中的表达量因怀孕时期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其可能在不同怀孕时期发挥作用或相互协同调节垂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参与动物生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运用原位组织杂交方法,通过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观察其对ERα、NGF、IL-2、AR mRNA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小脑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及其剂量关系。结果显示:ERα、NGF、IL-2、AR mRNA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和小脑室顶核、间位核和齿状核中,小脑皮质的分子层和颗粒层也有少量弱杂交信号表达;杂交信号主要定位于胞核,也存在于胞浆、胞膜和突起中,4种杂交信号变化的总趋势为去卵巢大鼠小脑皮质及小脑核中ERα、NGF、IL-2、AR 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数目显著降低;而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后,4种物质的阳性杂交信号强度和数目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高剂量组基本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低剂量组仅有少许回升或无变化,中剂量组介于两者之间。从以上结果得出:大豆异黄酮可在基因水平上促进ERα、NGF、IL-2、AR在小脑中的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性;这4种物质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四者在大豆异黄酮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IFN-γ在流产大鼠下丘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下丘脑对妊娠的调节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妊娠中期,正常妊娠大鼠及流产大鼠下丘脑内IFN-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了其灰度值。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大鼠和流产大鼠IFN-γ主要在下丘脑的视前大细胞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前核等部位分布,而流产大鼠的IFN-γ阳性细胞数多于正常妊娠组且表达强于正常妊娠组。表明IFN-γ在下丘脑的表达对妊娠大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IFN-γ在大鼠胸段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 -神经 -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大鼠胸段脊髓内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胸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 、 、 层 ,胸髓中间带外侧核 ,腹角 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 ,有时可达脊髓边缘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侧脑室持续引流在中重度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IV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IVH 67例于发病后 2 4 h内进行侧脑室引流手术 ,辅以尿激酶 (UK)脑室内溶纤治疗 ,并与 68例内科保守治疗 IVH患者作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按 Graeb及 GCS评分分为中重度两类型 ,疗效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Mathew)及生活状态评分 (ADL )进行评定。结果 :在中、重度患者中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中、重度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Mathew评分比较 ,治疗组于治疗后第 1、7、1 4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对 IVH行侧脑室引流治疗的效果显著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去卵巢并用17-β雌二醇治疗组(OVX+E2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程各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去卵巢后不同时程,OVX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表达较CG组显著减少(P<0.05);OVX+E2组大鼠IFN-γ表达显著回升(P<0.05),且在第4周时回升至CG组水平。【结论】雌激素对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IFN-γ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雌激素对垂体前叶调节功能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18.
IFN-γ在怀孕早期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γ-干扰素(in terferon-,γIFN-γ)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 lam ic-p itu itary-gonada lax is,HPG轴)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IFN-γ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怀孕早期山羊HPG轴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FN-γ分布于乳头体内侧核、视前内侧核、下丘脑前区、腹内侧核、连接核、室旁核、视上核等20个核团中,各部分核团细胞着色程度深浅不一;在视上核、室旁核分泌部、乳头体内侧核等有大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同时在室周核、视前外侧核、视前内侧核等13个核团中散布有一些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阳性神经细胞交错共存;腺垂体中腺细胞和神经垂体中神经纤维均有IFN-γ表达;卵泡和黄体中也有IFN-γ存在。表明IFN-γ与动物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关系密切,参与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生殖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对老年大鼠小脑ER、ChAT、N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内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超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老年SD大鼠小脑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对ER、NGF和ChAT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ER、NGF和ChAT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小脑的蒲肯野氏细胞层、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和小脑室顶核,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和突起中,也存在于胞膜和胞核中。老年大鼠小脑皮质及小脑核中ER、NGF和ChAT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总趋势是显著降低,而补充17β-雌二醇后三种阳性产物的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回升,蒲肯野氏细胞的阳性突起长度和数量也呈此变化趋势。【结论】雌激素可促进NGF和ChAT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小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ER、NGF和ChAT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三者在雌激素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同时表明雌激素在小脑发挥作用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  相似文献   

20.
QIAexpress系统高效表达鸡γ-干扰素cDNA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深入进行基因工程鸡干扰素的研究 ,将前期工作所得到的 p GEM T Easy/ Ch IFN-γ2重组质粒中的 Ch IFN- γ2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质粒 p QE30上 ,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QE- Ch IFN- γ2 ,转化大肠杆菌 M1 5,构建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双质粒 QIAexpress系统。经对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判定、包涵体的溶解、纯化、复性及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Ch IFN-γ2的表达水平为 2 2 % ,包涵体的纯度为 80 % ,生物学活性为 3 2 0 0~ 6 40 0 U.mg-1 。本方法可供大量制备活性鸡γ-干扰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