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为研究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将6只巴什拜羊分为A组,18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D组,对实验羊人工感染MO后第5 d,C组气管注射巴什拜羊重组SPLUNC1蛋白、D组气管注射盘羊杂交羊重组SPLUNC1蛋白,每天150μg/只;A、B组每天气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羊血清中MO抗体水平以及IL-8、IL-12、IL-1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前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阴性,感染后第14 d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阳性;IL-8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21 d,A、C、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IL-12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A、C和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第21 d时,A、C和D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IL-13水平在感染后第5 d,A组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在第7 d~21 d,A、C、D组显著和极显著低于B组(p0.05;p0.01;p0.01)。实验数据表明重组SPLUNC1蛋白对盘羊杂交羊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重组BPI蛋白(r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盘羊杂交羊的免疫应答分析。将6只巴什拜羊作为A组,将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组,全部人工感染MO,感染第4天开始,C组每天分别注射rBPI,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羊不同时间血清中IL-8、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在试验结束后宰杀各组6只羊,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在感染初期,3个组IL-8、TNF-α及IFN-γ含量都升高,而IL-10有降低趋势。在感染后第7天,C组IL-8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在第14—21天,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第5天,C组IL-10显著高于A组(P0.05),极显著低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显著高于B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A组(P0.05),极显著高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感染第14天,C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A组平均分为9.4,B组平均分19.9,C组平均分为12.8,B组评分显著高于A、C组(P0.05、P0.05)。rBPI对MO感染的杂交羊有治疗作用,对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2):79-82
为研究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前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将6只盘羊杂交羊和6只巴什拜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5、IL-9、IL-12及IL-13含量。结果显示:2组羊在感染后IL-5浓度均升高,第7(P0.05)、14(P0.01)和21天(P0.01)盘羊杂交羊IL-5含量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感染后第7(P0.01)、14(P0.01)和21天(P0.05)盘羊杂交羊的IL-9浓度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7(P0.05)、14(P0.01)和第21天(P0.01),盘羊杂交羊的IL-12浓度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5(P0.05)、7(P0.05)、14(P0.01)和21天(P0.01),IL-13浓度巴什拜羊显著和极显著低于盘羊杂交羊。结果表明:绵羊感染MO前后血清中IL-5、IL-9、IL-12及IL-13的浓度有明显变化,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上述细胞因子变化也有显著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9):35-37
为了检测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试验羊攻毒MO,在感染前(第0天)及感染后的第2、5、7、14及21天,颈静脉采血分离中性粒细胞,采用Real-time q PCR方法检测BPI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第5天,2组BPI相对表达量升高。巴什拜羊BPI持续升高,杂交羊在第7天表达水平最高,在14-21天则逐渐降低。在第7天,巴什拜羊高于杂交羊(P0.05),在第14-21天,巴什拜羊极显著高于杂交羊(P0.01)。说明绵羊感染MO后初期BPI有明显升高趋势,在后期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的BPI变化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4,(6):89-91
为探讨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后绵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将18只试验羊分为A、B、C三组,A组为盘羊杂交羊,B、C组为巴什拜羊,其中A、B组气管内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2 mL/只(106CCU/mL),C组为对照,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只。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绵羊血清中IL-2、IL-4和IL-6的浓度。结果表明,IL-2的浓度在感染后第1天,A、B两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第714天,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在第14天,A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第21天,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IL-4的浓度分别在感染后第1、7与14天,A组极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6的浓度在感染后第1天,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感染后第7天,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其中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第1414天,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在第14天,A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第21天,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IL-4的浓度分别在感染后第1、7与14天,A组极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6的浓度在感染后第1天,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感染后第7天,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其中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第1421天,A组极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说明不同品种的羊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提供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2):87-89
为检测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的短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SPLUNC1)表达水平变化,对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分别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第0天)和感染后第5、14、21天,采集口腔喉咽部的上腭组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PLUNC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后两组羊SPLUNC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在感染后第14~21天,巴什拜羊SPLUNC1 mRNA水平均极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P001)。该结果说明在临床上表现为抗MO感染的巴什拜羊,体内可表达高水平的SPLUNC1 mRNA,这为巴什拜羊抗MO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绵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相关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因子15(ISG15)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18只经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巴什拜羔羊和盘羊杂交羔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IL-12和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后的第7天与第14天,巴什拜羊ISG1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和对照组(P<0.05);盘羊杂交羊和巴什拜羊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的第14天,盘羊杂交羊的IL-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证实IFN-γ、IL-12和ISG15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提供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重组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rSP-A)对体外培养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增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10μg/mL、20μg/mL和40μg/mL)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rSP-A添加于MO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平板菌落计数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对MO增殖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巴什拜羊的3个rSP-A浓度组菌落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8.35%(p>0.05)、23.04%(p<0.05)和40.03%(p<0.01);盘羊杂交羊的3个rSP-A浓度组菌落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6.73%(p>0.05)、21.74%(p<0.05)和37.11%(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添加rSP-A培养4h后MO16SrRNA基因拷贝数降至最低,巴什拜羊3个rSP-A浓度组16SrRNA基因拷贝数比对照组下降了72.15%(p<0.05)、78.81%(p<0.01)、81.48%(p<0.01);盘羊杂交羊的3个rSP-A浓度组的MO16SrRNA基因拷贝数比对照组下降了26.26%(p>0.05)、76.62%(p<0.01)、80.83%(p<0.01)。研究表明,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rSP-A对体外培养的M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品种羊SP-A蛋白在抗MO感染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盘羊杂交羊易感MO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选择9只18月龄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重庆黑山羊羯羊,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百事美脂肪粉、4%菜籽油、0%脂肪饲喂,研究不同形式脂肪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DM降解率极显著高于A、C组(P0.01);但其CP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NDF、ADF、ADL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ADF降解率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pH极显著高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瘤胃液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B组血糖浓度极显著高于A、C组(P0.01);B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从以上指标来看,在重庆黑山羊日粮中添加百事美脂肪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NOD样受体是重要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其与革兰氏阳性菌的肽多糖等配体结合后,能够诱导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参与多种疫病的调控。为探究NOD样受体是否参与了热应激致病过程,本研究选取2月龄(15±1 kg)土杂猪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并在热应激的第0、7 d、14 d和21 d的4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荧光定量PCR检测了PBMCs中NOD1、NOD2及炎性因子TNF-α、IFN-γ、IL-6、IL-10和IL-1β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OD1和NOD2 m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的第7 d和14 d显著上调(p0.01),但在第21 d时显著下调(p0.05)。炎性因子TNF-α、IFN-γm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的第7 d、14 d、21 d显著上调(p0.05),IL-10 m 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的第14 d、 21 d显著上调(p0.05),IL-1βm 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的第7 d和14 d极显著上调(p0.01),在21 d时显著下调(p0.01)。IL-6m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的第7 d显著上调(p0.05),14 d差异不显著,21 d时极显著下调(p0.01)。研究表明热应激后短期内显著上调猪PBMC中NOD1、NOD2及炎性因子的转录水平,这为进一步阐述热应激的致病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攻毒大鼠空肠形态结构、上皮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A、B、C、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B组饮用蒸馏水,C、D组饮用蒸馏水中添加20μg/m L的香菇多糖;试验第15天B、D组灌服2 m L浓度为1×1010CFU/m L大肠杆菌K88,A、C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18天心脏采血处死,取空肠固定和冻存,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上皮杯状细胞(GC)数量,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并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C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A、B组(P0.01),显著低于D组(P0.05)。C组V/C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C组IEL数量极显著低于B、D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上皮GC数量极显著高于A、D组(P0.01),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和C组,B组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A组。综上,大鼠饮用水中添加香菇多糖可改善大鼠空肠形态结构,并提高其抵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促进Occlud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酸化剂1(复合有机酸)和酸化剂2(复合有机酸+精油)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日龄Ross308健康肉仔鸡30万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000只;设A、B、C三组,其中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酸化剂1,C组饲喂基础日粮+酸化剂2。结果显示:①B、C组与A组相比,21、42 d体重(BW)、增重(W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转化率(FCR)B组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B、C组间无差异(P0.05); 21~42 d增重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明显高于B组(P0.05),而料肉转化率B、C组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P0.05);②与A组相比,B、C组可提高鸡只21、42 d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极显著提高鸡只21 d胰蛋白酶活性(P0.01)和显著提高42 d的胰蛋白酶活性(P0.05);B、C组间无差异(P0.05);③B、C组21 d空肠的乳酸杆菌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大肠杆菌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回肠的乳酸杆菌数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大肠杆菌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C组42 d空肠、回肠的乳酸杆菌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B、C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大肠杆菌数B、C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但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组(复合有机酸+精油)的应用效果优于B组(复合有机酸),为进一步开发减抗产品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析11S球蛋白通过核因子-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损伤的作用差异。试验随机分为6组:A组(对照组)无添加;B组添加5 mg/mL的11S球蛋白;C、D、E和F组分别添加1μmol/L的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i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JNK抑制剂SP600125和p38 MAPK抑制剂SB202190预处理后,分别添加5 mg/mL的11S球蛋白。培养24 h后,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iNOS、JNK、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iNOS、JN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与A组相比,B组细胞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B组相比,C、D、E和F组细胞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且C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D、E和F组(P0.05)。2)与A组相比,B组TNF-α、INF-γ和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B组相比,C、D、E和F组TNF-α、INF-γ和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1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3)与A组相比,B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B组相比,C和F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D组NF-κB、iNOS和JN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E组NF-κB、JNK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5)与B组相比,C、E和F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D组NF-κB、iNOS和JNK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6) 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B组细胞损伤、胞质空泡化、核染色质聚集,C、D、E和F组细胞损伤受到抑制,且C组细胞结构形态的完整性优于D、E和F组。由此可见,11S球蛋白通过JNK/p38 MAPK/NF-κB/iNOS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损伤,且NF-κB信号通路在诱导细胞损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鸡肠上皮细胞感染锌指蛋白A20基因siRNA病毒和A20基因腺病毒,探究锌与A20基因对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LPS可显著上调鸡肠上皮细胞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作用的最佳剂量和时间分别是10 ng/mL和6 h。体外添加25μmol/L锌可显著缓解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产量的提高以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转录激活。肠上皮细胞感染A20基因siRNA病毒后,A20的蛋白产量显著下调(P<0.05),IL-1β、IL-8和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产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加剧LPS诱导的IL-8、IL-1β基因表达水平和IL-1β、TNF-α蛋白产量的提高(P <0. 05)。相对于对照组,加锌可促进胞浆中A20和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并下调磷酸化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在进行A20基因沉默后,导致胞浆中A20、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和磷酸化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上调以及胞核中磷酸化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升高,而加锌并不能改善。与感染空白腺病毒组相比,肠上皮细胞感染A20腺病毒可极显著提高A20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IL-1β、IL-8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且可极显著降低添加LPS导致的IL-1β、IL-8和TLR4基因表达水平的上升(P <0. 01)。锌添加可显著降低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NF-κB p65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锌可通过A20-NF-κB p65信号通路缓解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外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研究不同浓度大豆球蛋白(11S)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A、B、C、D、E、F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其余各组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1、5、10、5、5 mg/mL的11S,并且在E、F组分别添加1μmol/L的c-Jun氨基端激酶(JNK)和p38抑制剂。培养24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p38(p-p38)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Bcl-2/Bcl-xL相关凋亡蛋白(Bad)、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C、D组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P0.01); E、F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2)与A组相比,C、D组NO、5-HT、IL-6、IL-10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C组相比,E、F组NO、5-HT、IL-6、IL-10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3)与A组相比,C、D组p-JNK、p-p38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 0. 05或P 0. 05),C、D组Bcl-2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E、F组p-JNK、p-p38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E、F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4)与A组相比,B、C和D组Bcl-2/Bax极显著降低(P0.01),C、D组Bax/Bcl-xL、Bad和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C组相比,E、F组Bcl-2/Bax极显著增加(P0.01),E、F组Bax/Bcl-xL和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 0.01),F组Bad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说明,11S通过p38 MAPK/JNK信号通路引起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本研究选择血清中MBL高、低浓度的绵羊各6只(感染组和对照组各3只),感染组人工感染MO,分别在人工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血清因子及补体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MBL浓度的绵羊人工感染后MBL m RNA水平呈下降趋势,MBL高浓度促炎因子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水平较高,抗炎因子IL-4的m 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1 d升高,此后开始下降,而IL-4的m RNA水平在14 d后有所升高;MBL低浓度羊感染后其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随炎症的缓解,逐渐降低;补体C1和C3的m RNA在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MO感染可以激活补体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BL不同浓度组之间其IL-2、IL-4、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存在差异,低浓度MBL的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选择90只体重相近,45日龄的健康杂种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试验组A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组B添加苜蓿草,对照组C添加抗生素。试验表明:A组仔猪的血清钙含量和GPT活性极显著地高于B组和C组(P<0.01),血清钾含量和ALP活性极显著地高于C组(P<0.01);A组仔猪的TG3含量极显著地低于C组(P<0.01),CHOL含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HDL和TBIL含量极显著地低于B组和C组(P<0.01)。  相似文献   

19.
试验为研究蛋氨酸水平对仔猪免疫功能以及脾脏IL-2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23.26±0.4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6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分别饲喂不同蛋氨酸水平的日粮,饲养时间为28 d。结果表明,0.30%蛋氨酸处理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2%和0.48%蛋氨酸处理组的脾脏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30%蛋氨酸处理组血清中IL-2的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42%和0.48%蛋氨酸处理组血清中IL-2的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30%蛋氨酸处理组IL-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8%和0.36%蛋氨酸处理组IL-2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0.42%和0.48%蛋氨酸处理组IL-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蛋氨酸水平为0.30%时,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巴什拜羊与其杂交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的差异,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杂交羊人工感染MO,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制作肺部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感染后杂交羊比巴什拜羊表现出更严重的、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杂交羊的评分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杂交羊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结果表明,巴氏拜羊对MO感染具有一定的抗性,而杂交羊对MO较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