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①青菜叶,猪胃积食时,可以将青菜叶250g捣烂取汁加麻油60~90m1、混合均匀后灌服。适用于10~20奴的猪。②黄瓜叶.猪患白痢.取干黄瓜叶20g、鸡蛋清2个、醋50ml混合.喂10头仔猪,3次即愈。  相似文献   

2.
正生姜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养猪过程中,巧妙地利用生姜则可起到防病、治病、促进猪快速生长的功效。专家介绍,生姜在治疗仔猪白痢、猪腹泻、猪感冒、猪胃积食、增肥等方面都有奇效。治疗猪积食:用生姜、小苏打、鸡内金,用水熬后灌服。如果猪因胃寒呕吐,可取生姜、桔子皮,熬汁灌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营养学方法减少猪的消化障碍发生次数和程度的方法。仔猪在3周龄之内,分泌到胃内的盐酸量不多,因此胃内pH为5或大于5,由此而给仔猪造成两个问题:首先,要消化胃内的蛋白质,如消化乳蛋白,pH必须在4以下,消化大豆或鱼蛋白pH必须在2.3以下。其次,酸度是调节胃内微生物平衡的重要因素,胃内保持酸性,则适合有益的乳酸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的繁殖。所以胃内的酸度小,则蛋白质不能充分消化,有害的细菌就能栖居在小肠。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采用以下几种增加仔猪胃内酸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僵猪防治药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猪是指发育缓慢的仔猪或中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生长发育缓慢或基本停止,多有皮肤斑疹,慢性腹泻,喘气等症状。僵猪多由久病不愈的猪形成,或者由出生时弱仔猪形成。僵猪可以分散出现,也可以成批出现。本研究以猪场实际临床诊治为范例,探讨在生产上防治僵猪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导致一系列猪圆环病毒病,如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繁殖障碍、猪呼吸道综合征等,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当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在全球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CV2的阳性感染率非常高,但不同猪场的发病率差异非常大。此外,并不是所有感染了PCV2的断奶仔猪均会发生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即使发生了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但在不同的猪场其发病程度也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猪胃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化滞、消积止痢、镇静安神、促长增膘作用。对于猪胃粉的药物作用我们做了中猪、大猪的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猪胃粉对中、大猪都有显著的增重效果,饲料报酬、瘦肉率比对照组都高。为了进一步观察猪胃粉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肥育猪的药物作用,我们又进行了从离奶仔猪开始饲养至出栏上市全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王桂香 《中国猪业》2009,4(2):40-40
春季猪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畅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猪喘气病、猪肺疫等7种。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这7种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仔猪黄痢和白痢、肠炎型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及猪梭菌性肠炎等,尤以病毒性腹泻为多见。现将上述几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猪传染病,依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临床方面的特点进行介绍,并提出对这类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养猪场常见传染病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多见,如猪高热病、猪瘟与喘气病、猪瘟与猪肺疫、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单病原感染的病例也时有发生,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黄白痢、猪水肿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一、猪群易发的几种传染病(一)猪高热病猪"高热病"即为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环病毒对猪较敏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可经口腔、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猪群,育肥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临诊症状,少数孕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关于圆环病毒Ⅱ型的宿主范围、传播方式、病猪的排毒方式等了解的还很少,但有人认为感染猪的鼻液、粪便在本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仔猪,哺乳猪较少,5-12周龄仔猪感染后多表现为“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人发现,乳猪出生后母源抗体在8-9周龄时消失,但在13-15周龄时又出现抗体,这说明仔猪又感染了猪圆环病毒。猪群中未见其他异常症状,母猪生殖正常,当饲养条件差、猪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不同日龄猪混养等应激因素,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圆环病毒常与蓝耳病、猪瘟等混合感染。目前,国内疫情情况是继猪蓝耳病之后又突出出来的一个重要猪病,在一些地区其严重性已超过了猪瘟的危害。对本病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仔猪先天性震颤、仔猪断奶多系统综合症、皮炎肾病综合症等症状。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猪群均匀度差,出栏延迟甚至是死亡,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走访猪场的过程中发现几例皮炎肾病综合症的病例,经过综合处理后猪群发病得到控制,背部斑块变小,采食量上升,精神明显好转。现将诊断报告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陕西省104个农业县区开展问卷调查,重点在宝鸡、汉中等市的23个生猪大县和重点场户进行了实地细致的调研摸清了陕西省猪病流行主要以仔猪黄白痢、病毒性腹泻和猪瘟、圆环病毒病等为主,仔猪发病死亡率较高,散养、小中型规模场发病较严重,发病以多病原混合感染为主,不同规模场发病种类不同等7个主要特点,并发现多种养殖模式并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免疫不当、盲目用药、种源净化不彻底等6个引起猪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实施种源安全净化战略、抓好仔猪疫病防治、加强猪病监测预警、强化饲料兽药监管、加大市县疫控机构建设等6条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分别选用10头健康仔猪和附红细胞体感染仔猪,进行了血液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等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红细胞压积(P0.01)、红细胞总数(P0.01)和血红蛋白(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白细胞总数(P0.01)显著高于健康仔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嗜中性白细胞(P0.05)、单核细胞(P0.05)显著高于健康仔猪,嗜酸性白细胞(P0.05)和淋巴细胞(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的侵袭引起猪血液指标的变化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晓彤  王国华  高林 《养猪》2004,(4):35-35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后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患猪出现水肿症状后治愈率较低。1猪水肿病诊断要点断奶后发育良好的仔猪突然卧地不起,眼睑水肿,伴有神经症状;剖检发现胃贲门和大弯部黏膜下水肿、肠系膜水肿,可初步诊断为本病。诊断时应注意本病与链球菌病、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或弓形体病等混合感染。2猪水肿病的治疗应标本兼治,即采取消肿解毒、抗菌消炎和全群治疗。消肿解毒强心利尿、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症状和组织水肿、清理细菌毒素。口服硫酸钠15克,肌注速尿10mL,静注10%氯化钙5mL、50%葡萄糖50mL、…  相似文献   

15.
僵猪是指猪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因受某些因素影响,造成生长发育缓慢或生长停滞,体型发育不全,抗病能力减弱,光吃料不长肉的猪,俗称“落脚猪”、“铁猪”、“老头猪”。其特征是:头大屁股夹、体瘦肚大、皮肤干瘪、皮厚毛粗、四肢乏力,走路摆晃、食欲很差。1僵猪形成的原因1.1近亲交配或早配,造成仔猪先天性不良。1.2仔猪发生各种疾患,延误诊疗时机,影响生长发育,如患仔猪黄白痢、喘气病、寄生虫病及营养性贫血等形成病僵。1.3仔猪在补料期间,同群仔猪多,有的仔猪胆小,长期吃不饱、吃不好;或仔猪断奶后,喂食不匀,大小同圈,出现大欺小、强欺弱…  相似文献   

16.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线虫病,是由于猪采食了被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发生的。成年猪感染后多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对仔猪危害严重,不但引起仔猪生长缓慢,严重时还导致仔猪死亡。笔者在猪病防治工作中,遇到一起神经症状的仔猪蛔虫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是近年发现的主要引起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毒。与猪群中发生的许多新传染病密切相关,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等疾病。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贫血,明显的淋巴结病变、间质性肺炎和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别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发作的毒素招致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流行症.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2016年8月24日,笔者去河南省鹤壁市一养猪场造访,正巧遇到猪发病,首先是保育猪呈现零散死亡,病猪体现眼睑肿大,呈现黑眼圈,有的发热不吃,有的有腹泻等症状,最终倒地抽搐死亡.经细心诊断发现是仔猪换料不妥,加上天气炎热等应激招致的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19.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科的球虫引起,寄生于猪肠道上皮细胞内,表现为肠粘膜出血性炎症和腹泻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在温暖潮湿环境,仔猪群过于拥挤和卫生条件恶劣时,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有些条件较差的猪场,母猪群感染率高。仔猪呈急性发作,成年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仔猪感染该病后如不及时控制易造成仔猪大批死亡。近年来在临床上已发现猪球虫病感染率较高,对养殖业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急性传染病,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猪表现呕吐,腹泻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猪脱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在仔猪,对仔猪健康的危害性非常大,成年猪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养殖户如果发现仔猪出现肠炎症状应及时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传染性胃肠炎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