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万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05-20607
基于安徽省1995~2005年土地利用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趋向合理并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芹芳  杨震  靳慧芳  张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89-691,783
基于临潼区2001~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对临潼区5年间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利用程度、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临潼区土地利用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利用深度和广度及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为全面掌握临潼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进行未来趋势预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2000~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借助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原理,分析了韩城市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序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1998~2006年土地利用信息熵值持续下降,降幅由大转小,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性、结构性增强,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差异加大;2006~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又表现出小幅波动的特点,表明研究期后期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土地利用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以2000至2015年四期的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运用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多样性、均匀度模型分析研究了泾源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泾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林地、草地、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泾源县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差异较大,其中2000—2005年土地利用程度明显下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由222.26降至219.23,表明土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降低。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与变化率均小于0,说明土地利用处于衰退期;从土地利用多样性来看,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水平逐年降低,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单一;从景观均匀度指数来看,景观均匀度呈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化程度逐年降低,整体水平较低;从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驱动力来看,气温、降水量和地形对泾源县土地利用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政策法规是影响泾源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渑池县1993-2005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和空间上的特点和变化,分析了单一地类土地利用变化指数、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并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镇赉县为例,以1990、2000、2006年3期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数量格局变化,应用景观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06年间镇赉县农业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减少,耕地增加是以草地减少为代价;湿地退化、盐碱地扩展、水资源环境与变化直接影响盐碱化发展;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简单,景观异质性降低,向结构简单的人工生态系统发展。结合统计数据分析,镇赉县土地利用格局演化受自然因素胁迫,人为因素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方向应该是增加生态用地,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渑池县1993-2005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和空间上的特点和变化,分析了单一地类土地利用变化指数、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并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萍  杨晓玲  杨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6-5207,5247
依据2000~2006年西安市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和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单排序、模糊数学法,探讨了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0~2006年,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效益呈现增长态势;土地利用变化未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环境污染的存在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ArcGIS的空闻分析模块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分析。以孟州市为例,通过对孟州市2个时段(1985和2000年)土地利用矢量图的空间整合、叠置等一系列分析,得出孟州市15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从而可以计算出孟州15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面积、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孟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原因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年~2009年酒泉市第2次土地详细调查数据,采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方法,对酒泉市及市内各县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土地利用时间序列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类型3个方面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分析上,酒泉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未利用土地,减少量最大的是牧草地;在空间变化分析上,酒泉市未利用土地的分布很平均,水利用地分布不均匀,但总体上相对合理,牧草地、林地和交通用地分布很不均衡,耕地、居民地和园地分布极不均衡;在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类型上,除肃州区外,中部绿洲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都在中、低一级,其中玉门市、金塔县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22 4,0.224 2,敦煌市和瓜州县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54 4、0。071 2,属低中多样性,且与其他县区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1.
长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是林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居民点用地基本稳定;土地利用斑块数目增加,分维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由此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区DEM与2015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对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地形分异的坡度、高程因子进行提取与分析。结果表明:北碚区地形坡度在0~59.4626°范围变化,且土地利用景观面积随坡度的增加呈大体增加趋势;高程变幅为200~1250m,但土地利用景观主要分布在300~500m、500~1000m,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较为复杂,但应注重适宜坡度和海拔下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程度。通过对北碚区坡度、高程因子下的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分异特征的分析,为北碚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能源消费资料,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对铜陵县2000~2013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了估算,并结合TM影像,采用地统计分析,对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0年4.08万t增长到2013年的223.09万t,增加了219.01万t。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13年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增长了219.17万t,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高达92.26%;林地的碳吸收量维持在1.20万~1.24万t,对碳汇作用的贡献率达到60.52%。3在时空格局分布上,2000~2010年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变大;碳排放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有极大的相关性,从城镇向外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蓝山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林地是蓝山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年变化率最大;十年间各种一级土地类型土地利用转移率普遍低,土地类型变化小,其中其他土地利用类性转移率最高;2000~201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小,这与政府决策有一定关系,其中空间变化最明显的是人工表面。在RS、GIS的技术支持下,得到了蓝山县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图与相关数据,并对蓝山县这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蓝山县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更好的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土地利用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首先,以青岛市1986、2000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以谷歌地图为参考,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出了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其次,利用数学模型对1986~2006年青岛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同期青岛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青岛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计算得出青岛市社会经济驱动力指数,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青岛市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得到了影响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社会经济因子。最后,运用Markov模型预测了2012~2030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王亚娟    刘小鹏    温胜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6):197-203
以宁夏沙坡头区为研究对象,以1995、2000、2007年和2013年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土地利用多样性、均匀度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3年沙坡头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林地、草地、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下降;而耕地和未利用面积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成为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沙坡头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由159.326 8增加至212.094 4,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程度加深;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0,说明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从景观多样性来看,研究区景观格局结构趋于多样化;从景观均匀度来看,研究区景观均匀度指数整体水平不高,且研究期内呈下降变化趋势,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构复杂化程度较低。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来看,沙坡头区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以及政策导向是沙坡头区土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获取的1990、2000、2006年的遥感图像,调查南沙的土地利用状况及1990-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并以此作为开展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基础,建立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分析用地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南沙土地覆被类型以耕田、水体为主。在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急剧增加,农用地、林地、水体面积相应迅速减少,林地和水体在研究期间有明显的变化波动,更突出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以德州市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Costanza等和谢高地等确定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校正,对德州市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6~2008年,德州市农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城乡建设、交通用地面积增加;研究期内,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总价值也不断变化,1996年为114.540×108元,2008年为172.347×108元,净增57.80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年变化率为4.206%;不同生态服务类型价值中气候调节功能最大占22.08%,其次是废物处理功能占16.70%,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有增加趋势,年变化率为0.127%;林地面积的增加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加贡献较大,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降低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根据结果分析了德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利用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平台,以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6年1:1 600 000的行政区划图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阿克苏地区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体动态特征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增加;(2)10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结构变化绝对指数为8,其中:园地,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牧草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小;(3)引入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0年和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了韩江流域典型区-梅江区和澄海区的土地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自土地利用动态演化规律及空间格局演变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政府决策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