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拖车液压系统是拖拉机的重要机构,但由于诸多原因,在使用中常发生一些问题,影响拖拉机的正常工作,降低了拖拉机的使用效率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了解拖拉机拖车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的方法。本文对其进行了介绍,主要如下:一、拖车不能举升1.故障现象重载或空载时拖车不能举升。2.故障原因拖车不能举升主要原因是:(1)液压油箱缺油,油面过低;(2)吸油滤网堵塞;(3)油泵齿轮磨损过甚或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基于海沃液压举升系统在日常使用中经常碰到的一些故障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海沃液压举升系统故障原因及故障诊断、排除的方法,将从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排查,最后直至故障查明、排除。以便于广大用户及维修人员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大家对海沃液压举升系统的认识和维修保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的平行四连杆液压举升机构的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平行四连杆液压举升机构的仿真分析模型,以液压油缸的4个安装支点位置为设计变量,以液压油缸的最大举升力为目标函数,应用ADAMS软件对液压举升机构进行仿真设计,得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支点和油缸支点位于各不同位置时1,液压油缸的最大举升力的变化规律.液压油缸的最大举升力随着活塞杆支点与油缸支点水平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活塞杆支点与油缸支点水平间距一定时,液压油缸的行程与油缸支点的位置有关,油缸支点与下连杆支点水平间距越大,油缸的行程越大.  相似文献   

4.
传统果园作业平台在进行举升和伸展时,通常需要作业人员手动控制,为改善这一现状,基于Arduino IDE开发环境,设计了一款可变参数果园作业平台测控系统。通过在车斗底部安装红外传感器获取车斗与底盘的距离信号,在车斗外侧安装超声波传感器获取车斗外侧与果树枝条的距离信号,之后人工测量并进行分析对比。田间试验表明:在控制车斗伸展尺寸的15组田间试验中,相对误差均小于等于1%。在控制车斗举升极限的10组田间试验中,相对误差均小于等于0.5%,设计满足农事作业要求。对比手动控制的传统手段,测控系统能根据树高和树形控制平台举升和伸展,有效节约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农事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摘头高度控制原理,分析了地面仿形机构的组成、原理,给出了液压系统原理图。地面仿形是采用仿形机构控制仿形阀处于不同工作位置,通过控制仿形阀油路的通断使油缸举升或下降采摘头,实现地面仿形;通过提升、下降电磁阀,可人工控制油缸动作,实现采摘头的举升、下降。从故障现象、原因、解决方法 3个方面,分析了采摘头高度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行走性能,建立了基于AMESim平台的海底履带采矿车行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组成液压马达角速度闭环控制系统,对履带速度和马达压力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行走液压系统液压马达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能满足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液压挖树机采用液压作为动力完成挖树,举升带土球树木以及栽树等过程,能有效提高树木移栽效率、树木成活率和降低成本.利用三维CAD软件Creo2.0对挖树机挖树装置机构进行了设计并且对挖树铲部件挖树过程和起苗过程的受力情况作了分析,最后使用ansys-workbench进行求解,为今后该机械的结构设计以及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董蔷  陈湘球 《油气储运》2004,23(1):53-55
针对浮顶油罐结构特点,讨论了浮顶油罐举升方案与举升原理.结合20 000 m3浮顶油罐现场举升试验,介绍了举升工艺的技术要求、浮顶油罐举升的工艺流程及必要的安全和加固措施,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举升工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液压千斤顶是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由人力或电力驱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系统传动,用缸体或活塞顶起重物。最大起重量可达750吨,传动效率较高,多用于起升或移动钢结构、钢桥的梁以及船厂、锅炉厂、机械厂中的重物等。图1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大小两个液压缸Ⅰ和Ⅱ内分别装有活塞,活塞可以在缸内滑动,且密封可靠。要举升重物12时,截止阀8应关闭。  相似文献   

10.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作为具备着较高自由度的多元化大型试验设备,在我国许多行业领域之中都具备着应用价值。其中,液压系统由于在我国制造业、军事、交通等多产业中存在广泛应用,因此基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来进行对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存在着较高的科研价值。现就笔者观点,针对当前我国对液压系统应用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基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液压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应用CAXA软件对机械系统进行参数化实体建模,液压系统采用ADAMS/hydraulic液压模块进行可视化建模.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1500型液压踏步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机械、液压与控制系统动力学联合仿真研究.在同一仿真界面下,准确计算出了液压缸的负载变化规律和液压缸的油压变化规律,讨论了不同参数对踏步控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回油路串接调速阀的调速阀出口节流调速系统,以负载作为输入,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压力作为输出,分别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可简化为稳定的二阶系统,得到了液压缸两腔压力超调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液压缸两腔压力变化,对理论推导和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验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与液压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工作要求,运用AMESim和Simcenter 3D软件建立采摘机与液压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彼此的软件接口以AMESim为主要平台进行联合仿真,得到作为执行机构的3个液压缸的压力、流量、负载、速度、位移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可以正常工作,设计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喷播机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复杂,容易泄漏,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将液压转向集成块应用在喷播机转向机构中,并且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特征孔道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块可以有效减少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实现元件之间无管道连接,同时减少了系统泄漏、振动和噪声;2)通过分析孔道结构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验证了集成块孔道内部压力损失与孔道结构以及流体的速度有关,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降低流体的速度,以减少压力损失;3)通过优化孔道结构可以降低压力损失,如T型孔道中增加工艺孔,可使压力损失降低8%左右,当进油口孔道和出油口孔道直径不一致时,建议出油口直径取0.8~1.2倍进油口直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剖析了目前采用的有限元法和Hathoot进步法等数解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进步法、退步法的计算思路,提出一种可以求解干管双向布置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改进步进法(ESM).给出了详细的水力计算步骤及计算机流程图,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ESM方法的水力学关系式准确和干管双向布置喷灌系统的水力学边界条件清晰,可有效解决干管双向布置的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流量水头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油库管道阀门进行现场操作时大多结合工程经验与SCADA数据进行试探性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阀门调节时间长、风险大。为了制定压头约束下油库管道复杂水力系统中阀门的调节方案,根据油库管道系统的通用物理模型,结合水力瞬变相关理论,建立阀门调节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对应的定解条件。结合有限差分法和空间特征线法,针对存在变径点、泵、阀等元件的复杂油库发油管路系统,基于反问题相关理论,求解压头约束下以调节时间最短为目标的阀门控制方案,从而为复杂水力系统中阀门的控制优化提供借鉴。(图6,表3,参20)  相似文献   

17.
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与传统供水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系统由水泵、压力平衡器和变频数控柜三大部分组成。自来水流入压力平衡器,水泵从压力平衡吕吸水送至用户,这种供水方式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的剩余压力,当用户所需水压为一设定值时,变频数控可根据自来水管网剩余压力的大小而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补充压力值的不足部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与传统供水方式相比,省去了水池和水箱,节省了土建投资,比较两种供水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工程实例得到如下结论:叠压供水方式比传统供水方式节能约50%,节省占地面积80%和工程造价约47%。此外,对叠压供水设备推广用于消防给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张掖地区黑河的总干渠沿河墩节制闸上安装的步进式微电脑程控液压启闭机的工作原理、指出了该启闭机的优点,结合微电脑程控与电话远传水位流量自测系统的联网,提出了步进式液压启闭机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虑节点流量随节点水压的动态变化,构建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基于EPANET计算管网节点实际流量和水压,在此基础上结合一次二阶矩方法,得到震后低压供水时管网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指标。结合实例分析预测震后管网供水能力,并进行了震后低压供水时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供水管网抗震防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结壳法对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饮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导水率与负压水头呈指数曲线关系,当负压水头达10kPa/时,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渭趋一致;在质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土壤盐分、容重、孔隙度以及有机质含量均对非饱和导水率有很大的影响;结壳层的组成不同对测定蜚饱和导水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介纛壳法完全能运用于滨海盐渍土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