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尚宇  延军平  周正朝  魏丽  张良  茹显军  杨露萍  苟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14-13015,13122
利用1961~2010年延安市的降水日值资料,对延安市的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汛期(5~9月)降水量对当地年降水起决定性作用。延安市汛期极端强降水日阈值为32.6 mm,极端强降水量以10.65 mm/10a的趋势下降;延安汛期相对阈值(R95p和R90p)表现出相近的变化,呈弱减小趋势;绝对阈值(R25mm和R50mm)两者的变化与R95p和R90p相近。进入21世纪后,汛期降水量有所回升,极端强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呈弱增加趋势,但极端降水日数、暴雨日数趋于减少,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延安市汛期降水越来越集中,旱涝灾害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1960-2005年珲春水文站和气象站径流、降水的监测资料为图们江下游流域的代表,首先分析珲春河流域径流和降水年际、年内变化,其次以年代和汛期、非汛期降水径流的变化为主要对象,分析两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且比较稳定,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来看,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总量的80.4%;珲春站的汛期降水表现为下降趋势,非汛期的降水表现为上升趋势.2)珲春河流域近50年的径流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相关系数为0.76,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青海省天峻县1961~2013年月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天峻县53a来降水量的年、季、汛期和月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峻县降水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汛期和年降水量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主要是7月份降水量变化造成的;冬季降水波动较大,夏季降水相对稳定;进入21世纪00年代后期,年、夏季和汛期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突变时间均发生在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4.
张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93-12194
利用本溪县1963 ~ 2013年的汛期降水资料,统计分析近51年本溪县地区汛期降水量的年、月、旬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1平本溪县各月降水量呈显著季节变化且为单峰型,1~6月份缓慢增多,至7月份达到峰值,之后降水逐月减少,7~8月为降水集中期;汛期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幅度达4.4 mm/10a;汛期最大降水量为2010年的979.5 mm,最小降水量为1999年的345.0 mm,汛期最大与最小降水量相差634.5 rm;汛期6和8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7和9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集中在7月中旬~8月上旬,7月中、下旬降水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2.8、4.4 mm/10a,8月上旬降水呈上升趋势,幅度为0.7 mm/10a.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代表站1961-2013年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五点滑动平均等方法对此地区月、季、汛期、年际、年代际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东部降水和南部降水多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近53年三江源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分别以7.251、3.906mm/10a的速度增加;春、夏、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是很明显,秋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立静  魏敏  王凤娇  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33-15335
利用滨州市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第2、第3类距平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汛期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年际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滨州市降水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主峰在7月;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降水集中期,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汛期降水呈减少趋势,汛期降水异常偏多年多发生在多雨时段,异常偏少年多发生在少雨时段;汛期降水稳定存在22~24年的长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周期;暴雨开始的迟早、长短和暴雨降水集中期均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暴雨降水有稳定的23~25年的长周期和12~14年的中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那曲市6个气象站1971—2019年汛期(5—9月)逐日、逐月、逐年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降水的趋势性及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近49年来那曲市汛期降水量增幅为14.231 mm/10 a;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汛期降水有弱的增长,90年代末汛期降水量增长较明显,进入21世纪初以后汛期除嘉黎县有较明显的增涨趋势外,其余各站汛期降水量呈减弱趋势;各站点汛期降水的累积距平为负距平,汛期降水呈偏少状态,从累积距平的变化趋势来看历年汛期降水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态势;根据Mann-Kendall突变检验来看近49年各站点汛期降水呈增长趋势,结合每个站点的累积距平有且只有一次突变,各站点全是降水增多突变;近49年那曲市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呈由东向西递减,且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份;汛期雨日占全年雨日的73.0%,汛期小雨(≥0.1 mm)的雨日占整个汛期雨日的88.0%.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气象枣庄站近1971-2014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各指数的年时间序列,以1971-2000年枣庄58 024站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通过定义95百分位点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利用m-k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枣庄近44年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汛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为38.7mm,近44年枣庄汛期各极端降水指数具有不同的突变特点。日最大降水量在1997发生了增大性突变趋势,没有通过0.05显著性检验;极端降水日数没有发生突变;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强度均发生了3次突变,21世纪以来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强度均出现了增大趋势。日最大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的变化均可引起的极端降水量的变化,三者与降水量成较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的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采用降水倾向率法、Mann-Kendall检验法,对碾盘河流域1964年以来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碾盘河流域年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降水倾向率为-7.04 mm/10 a,汛期和非汛期的降水倾向率分别为-2.54、-4.50 mm/10 a,相比较下,降水减少趋势非汛期较汛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周小云  白玉洁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5-9057,9071
[目的]分析广州汛期暴雨的频数和强度及周期变化。[方法]利用1951~2010年广州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60年来广州市汛期暴雨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汛期暴雨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结果]近60年来,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暴雨日分别以6.23 mm/10a和0.27 d/10a的线性趋势增长,日数(雨量)最多的年份均为2001年,为15 d(1 085.7 mm),最少年份没有暴雨(1990年);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在近20年明显增多;前后汛期暴雨年代和年际变化均存在差异,前汛期趋势增多,后汛期趋势有微弱减少。广州汛期暴雨日数与年平均温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为0.22,通过α=0.02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广州市前汛期暴雨总日数主要存在4.2年左右的年际和52.9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后汛期主要存在5.5年左右的年际和18.4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汛期降水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23-19426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商丘站1954~2010年的年、汛期、非汛期降水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汛期降水量总体分别以6.74 mm/10 a和12.3 mm/10 a的速度在增加,非汛期降水量以5.57 mm/10 a的速度在减少。从年代上看,年、汛期降水量21世纪以来最多,年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最少,汛期降水量9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分别相差122.9 mm和119.9 mm,非汛期降水量50年代和70年代均较多,8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相差32.0 mm。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存在不明显的突变,年、汛期降水量突变的时间基本一致在2003年前后,非汛期降水量在1970年和2004年前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兴安县气象局1957—201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县降水(雨量及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安县年雨量总体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年最多雨量2636.1mm,年最少雨量1174.7mm;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雨季从3月开始,9月结束;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48%,冬季雨量最少,占11%,汛期雨量占69%;雨量高峰月在5月,12月雨量最少;每月≥0.1mm的雨日都在9d以上,≥50.0mm的暴雨1—12月都有可能出现,但出现暴雨频次较高的是4—6月。  相似文献   

13.
隋景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31-14932
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相关检验、距平累积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朝阳地区1953-2010年汛期降水量的序列资料进行趋势检验、周期变化及突变点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汛期降水量存在显著的递减趋势,倾向率为-12.56 mm/10a,存在8-9年的周期变化和18年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0年发生显著突变,在此之后,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5%。非汛期降水量变化较平稳,有微弱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袁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46-5549
[目的]分析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自贡市1961~2010年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自贡市年、季、月降水总量与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自贡市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8.0 mm/10a。年雨日明显减少,且雨日的减少比降水量的减少明显得多,其变化倾向率为-5.6 d/10a,雨日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小雨日数的减少。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负趋势,且四季的雨日都呈负趋势,其中,秋季的雨量和雨日减少最明显也最多。逐月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逐月降水日数呈双峰型分布。自贡各地年内出现的各级雨日数几乎一致,且不同强度雨日随量级的增加而减少。年降水量和雨日数的同步减少是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结论]总的来说,自贡市自然降水资源正趋于减少,秋干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于佳音  倪九派  何丙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54-11255,11276
基于35年的降雨资料,运用SPSS和Excel软件对重庆市沙坪坝区35年来降雨空间分布特征、年降雨的变化趋势及周期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35年来年降雨量呈正态分布,根据年降雨量变化的线性趋势分析及降雨的趋势系数r指标的计算结果,可得出35年来研究区年降雨量有增加的趋势。从研究区的年降雨量距平序列来看,正距平的变化幅度均要比负距平的变化幅度大,年降雨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气候偏干阶段和偏湿阶段与降雨丰枯趋势相一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辽阳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变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有出现旱灾的趋势;运用Z指数法对辽阳市的旱涝等级进行评定。利用湿润系数分析得出该区夏季气候较湿润,春季大气比较旱;各季降水量分配不均、蒸发量大、温度高是造成辽阳市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