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为解决缺硼而导致茄子减产、品质下降等的问题,以八硼酸钠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八硼酸钠在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上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八硼酸钠促进了茄子生长,茎粗较常规处理和喷施硼砂处理分别增加9.09%和6.45%;叶长和叶宽分别较常规处理增加9.64%和8.03%.喷施八硼酸钠提高了茄子产量,比常规处理增产7.59%,差异显著;八硼酸钠能改善茄子品质,较常规施肥处理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分别提高70.76%、59.22%和51.95%.八硼酸钠在促进茄子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方面有较好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硼肥.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系)为扬麦5号、冀845418和8874.通过在小麦开花期喷施强力增产素,研究其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强力增产素能延缓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功能,扩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增粒、增重作用。开花期喷施,可增产6.82%~8.56%,花后20d喷施效应下降,仅增产3.73%。  相似文献   

3.
强力增产素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系)为扬麦5号、冀845418和8874。通过在小麦花期喷施强力增产素,研究其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强力增产素能延缓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功能,扩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增粒、增重作用。开花期喷施,可增产6.82%-8.56%,花后20d喷施效应下降,仅增产3.73%  相似文献   

4.
<正> 巴春3号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科所选育的早熟、丰产、优质春小麦品种,1990年2月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 一、选育经过 巴春3号系1975年用墨西哥小麦品种叶考拉F_(70)作母本,与(陈选8号×喀什白皮)F_3杂交,经多年连续选择和异地加代选育而成。1979—1980年在本所品系鉴定中折合亩产488.88kg,比解放3号增产1.73%,与墨巴65相近。1981年在和硕和和静种植,平均亩产分别为307.35kg和435.76kg,分别比墨巴65增产17.4%和32.3%。1982—1984年参加巴州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380.5kg,为墨巴65的99.3%。1984—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点扩繁玉米杂交种90—1的产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杂交种9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浚县农业试验站合作,于1986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1992—1994年玉米重点扩繁品种。该杂交种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高产稳产1987—1988年在观察、鉴定试验中,90—1产量分别比豫玉1号增产18.2%和25.4% 1989年在产比试验中比豫玉2号增产14.5%,居首位。1990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521.9kg,比豫玉1号增产15.3%,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1991年平均亩产537.0kg,比豫玉1号增产14.5%,  相似文献   

6.
豫早1109在1989—1991年黄河流域区试和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居首位,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对照中棉14号增产6.1%—19.5%。生育期105—113天,霜前花率82.2%—90.3%,枯黄萎病指数分别为0.4、29.5。棉纤维主体长度29.9mm,整齐度90.6%,强力3.83g,细度5993m/g,断长22.95km、成熟系数1.66、单铃重5—5.5g,衣分35%—36%,子指11—12g.生长稳健。开花、结铃、吐絮集中,耐肥水、增产潜力大,适于黄河流域两熟制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15年生海棠砧烟富1号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0.05%、0.10%和0.15%的硼酸对富士苹果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硼酸浓度的增加,富士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单果重、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硼酸能显著增加富士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且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随叶面喷施浓度的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和种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以玉米庆单3号为供试品种,于2016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实习基地进行试验,在喷施叶面肥黄金宝一号条件下,设置了3个处理,分别为CK:不喷施叶面肥;A1:喷施叶面肥浓度为0.150%,兑水300kg·hm~(-2);A2:喷施叶面肥浓度为0.107%,兑水300kg·hm~(-2),研究叶面肥对玉米叶绿素、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叶面肥黄金宝一号后,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光能转化率;光合速率增强,延缓叶片衰老,可增加干物质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也分别增加了0.2~0.4行、3.3~3.4粒和0.89~1.40g,其产量与对照CK相比多增产540.39~99.48kg·hm~(-2)。玉米喷施叶面肥黄金宝一号后可增加叶面积和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9.
2002—2005年在山西太原、清徐和临汾就旱地冬小麦应用绿色抗旱剂的喷施技术及节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R5号喷施以稀释225倍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稀释300倍和150倍,增产幅度为5.2% ̄18.5%;GDR5号喷施以起身喷 灌浆(挑旗、抽穗)喷的效果最好,其次为起身喷。增产幅度为10.2% ̄20.6%;绿色抗旱剂拌 喷试验表明以GDR1号拌种 GDR5号起身期喷施效果最显著。各个绿色抗旱剂叶面喷施的节水效果以GDR5号的较高,其次为GDR2号和GDR1号。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区的气温及其对棉纤维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1984—1989年与有关单位协作,先后在石河子、莫索湾、博乐、库尔勒、库车、阿拉尔、麦盖提、喀什和吐鲁番进行试验,各年各点供试品种如表1。每年从7月5日起,以每10天为一花期,共分5期,每期选当日开的花挂牌,吐絮后各采收100个棉铃的皮棉,测定棉纤维物理性状,与此同时统计各期的气温资料,分析气温与棉纤维发育的关系。1987年还在石河子、阿拉尔测定棉叶光合产物昼夜变化情况,即选与挂牌花紧靠的对生叶,用半叶法取样,用蒽酮法分别测定当日破晓和薄暮及薄暮和次日破晓叶样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得白天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及夜间的变化。分析夜温对棉纤维发育的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微肥对农作物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等作用,使用方法一般有喷施、拌种、基施3种方式。喷施以300—600倍液为好,拌种则以1%为好。从增产效果比较,喷施优于拌种和基施。谷物在拔节期喷施,棉花、花生、大豆在初花期喷施,水果类作物在幼果期喷施,每亩用稀释液50千克左右,增产幅度可达10—15%;拌种的增产效果一般为5—10%;而基施的可达10-15%.  相似文献   

12.
在花铃期,喷施微量元素硼能提高棉叶光合作用强度,加速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和转运分配。促进棉铃、纤维和种子的发育,增加铃重,提高衣分、衣指及籽指。此外,喷硼后增加了纤维长度,提高了纤维的强力和细度,有利于棉纤维工艺品质的改进,也有利于棉花栽培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3.
斜面培养结果,CX-1联合固氮菌株在32℃下恒温培养21h,固氮酶活性达最高值。盆栽和大田小麦种子接菌试验,扬花期植株根际固氮活性达最高值。1989和1990年进行多品种多点小区试验表明,小麦拌菌接种平均增产17.47%;1990年在新疆昌吉、奇台等7个点进行大田(共173.8hm~2)示范,平均增产13.9%。1991年在兵团各师团场示范24733.3hm~2,增产7.17%—15.07%。  相似文献   

14.
1 品系来源 濮花10号系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濮阳513做母本,豫花二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 产量表现 该品系1989~1990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其中1989年平均亩产荚果293.75kg,籽仁226.2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9.2%和25.8%;1990年平均亩产荚果261.5kg,籽仁183.5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8.06%和18.59%。 1991~1993年参加市多点麦套品比试验,三年七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61.24kg,籽仁191.5kg,分别较对照豫花2号增产10.99%和10.69%,荚果、籽仁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业科学》1993,(2):59-59
<正> 巴单2号是巴州农科所1972年用HD103—2A作母本与马43E_1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1990年11月,巴州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并命名。 1 试种表现 巴单2号1986—1987年参加本所早熟玉米产量鉴定,单产为5 400.2kg/hm~2,比90天黄增产30.2%,1988—1989年参加巴州地区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分别在库尔勒,尉犁、轮台三县市种植,其平均单产为5 953.7kg/hm~2,比90天黄增产602.3kg/hm~2,增产幅度为14.46%—17.80%;  相似文献   

16.
<正> 1 苗期追肥 可用0.2%~0.3%硅酸亚铁加1%尿素水溶液,每亩(1亩=667平方米)喷施50公斤,可促苗早发健壮,多分枝。 2 现蕾期追肥 亩喷0.2%硼酸和1%硫酸锌混合液50公斤,可促进开花结果,减少落花落果,同时还能兼防治叶斑病。 3 结果期追肥  相似文献   

17.
钙硫锌硼肥对龙眼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在赤红壤龙眼果园进行根施钙、硫肥和叶面喷施硼、锌肥试验,探讨单个矿质元素对龙眼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同施底肥的条件下,根施钙、硫肥以氧化钙处理效果最好,两年的增产率分别达34.20%和71.70%;其次为石膏处理,两年的增产率分别为14.80%和52.73%;硫磺处理两年的增产率分别为12.84%和39.87%。叶面喷施硼酸溶液两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6.35%和18.22%,喷施硫酸锌溶液两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0.08%和33.60%。施用钙、硫、硼、锌肥还能明显改善龙眼果实品质,表现为果形大,可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和1992年对小麦进行喷施丰产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前后各喷一次1:6000倍丰产素的增产效果最好;与其它植物生长剂比较,增产也很显著。较对照增产14.5%—16.8%。  相似文献   

19.
采前硒硼处理对油桃采后品质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采前喷硒(200mg/L亚硒酸钠)、喷硼(0.2%硼酸)处理及复合处理(0.2%硼酸+喷施200mg/L亚硒酸钠)对“燕红14”油桃在冷藏期间的品质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油桃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果实硬度均高于对照;各处理均抑制了POD和PPO活性。硒处理提高了GSH Px活性,而硼处理则对GSH Px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