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预备试验的24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构成因素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的选育应保持适宜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稳定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最佳防治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人工接种模拟小麦条锈病自然发病状况 ,再进行分期喷药 ,从而得出不同时期喷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 :在条锈病发病初期的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用药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二者相结合防治效果更佳 ,可比不防治增产 16 7 5 5 % ,并能达到较高的产投比和将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另外 ,研究还表明 ,小麦条锈病的过早发生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依次为 :穗粒数 >千粒重 >有效穗 ,因此 ,对于不抗病的小麦品种 ,应对其条锈病进行全程监控 ,做到早发早治 ,再发再治较好 ,才能夺取最后丰收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硬粒小麦单株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源干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来源品种产量三因素对单株产量都有正向效应,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说明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来源品种中均较大,说明有效穗数是硬粒小麦品种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构成三因素比较协调.认为墨西哥品系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申琳 《北京农业科学》1998,16(3):18-20,29
通过对吨粮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的分析,结果发现在450kg/亩产量水平上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为稳定,亩穗数可调性较强,亩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三种因素对产量的作用较为均衡,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是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三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为穗数47万,穗粒数26粒,千粒重41g已接近三因素动态平衡的合理范畴,可以作为小麦450kg/亩的合理产量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下的小麦产量和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负相关,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很大,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在高产区达极显著,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在较高播量下未达显著水平,而在稀播条件下达显著的正相关,且与每穗粒数表现正向联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下,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增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8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两种水分环境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用方差分析、t测验、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小麦株高降低,单株产量和千粒重下降,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穗长缩短,不育小穗数增多;各性状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都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除千粒重外,各性状的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品种与环境互作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抗旱指数差异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穗长〉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株高。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显著,晋麦47、新旱1号和洛旱3号对干旱胁迫的抗耐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小麦(绵阳26)产量因子的相关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块绵阳26小麦示范田随机取样进行产量及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构成产量的3个因子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秒密切程度为:有效穗〉每穗粒〉千粒重,其中有效穗,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重与产量之间达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条锈病对小麦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小麦人工接菌,拟合小麦单穗损失率与顶叶病级的关系,小麦关键期病情与小麦小区损失率的关系,并制定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经济阈值.[结果]小麦产量与小麦关键期病情密切相关,顶叶叶片病级与着粒数、千粒重、株高、小穗数和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0份来自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种质资源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质资源各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穗长、不孕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负相关不显著;与穗下节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可孕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负相关不显著;与穗下节长、颈长、穗长、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正相关。穗下节长与不孕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颈长呈极显著正相关。颈长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可孕小穗数、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孕小穗数与穗粒数、穗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孕小穗数与穗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穗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006-2015年黄淮北片小麦参试品种(系)主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统计数据为材料,研究该时间段供试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实施高产育种提供借鉴。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穗粒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对产量贡献最大,千粒重对其它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也呈显著正相关,但其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分析结果和黄淮北片生态特点及种植条件,小麦育种重点应为:大幅度提高千粒重,可提高到50 g左右,维持群体穗数600万~650万/hm~2,适度增加穗粒数,可增加到38~40粒。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单叶片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研究条锈病侵染后小麦单叶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人工接种条锈病菌在小麦幼苗上,测得接种1~24d的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将其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做相关性分析,利用光谱微分参数进行方程的模拟。接种1~12d,感染条锈病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关系,接种13~24d,两者在可见光波段呈正相关的关系。接种后1~12d的方程模拟中以SDb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接种13~24d的方程模拟中以SDr/SDg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说明可利用光谱参数进行条锈病侵染小麦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12.
李奇穗  田茂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52-155,157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最大特点是暴发和流行迅速,给产量造成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麦区小麦条锈病每年都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1999—2002年,条锈病连续数年的大发生造成平均每年3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现阶段研究发现:种植品种、气象条件和条锈病菌源量是影响条锈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已经丧失,气象条件是影响或左右小麦条锈病发生、消长和危害的最直接生态环境因素,二者关系甚为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生流行的气象环境成因、气候分区、气象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对病害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收集整理了眉山市1994—2007年小麦条锈病发病范围和发病程度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1994—2007年连续14年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平均温度、总降雨量、降雨日数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有限的数据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图像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生产中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症状难以区分的问题,提高识别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多特征参数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图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图像裁剪方法获取典型症状的子图像,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去噪,利用K_means硬聚类算法实现病斑分割,提取病斑区域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特征空间的50个特征参数,设计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根据优选的26个特征参数,利用以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对这2种小麦锈病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训练样本识别率均为96.67%,测试样本识别率均为100%;与其他核函数相比,径向基核函数最适合于这2种小麦锈病的识别。所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可有效地进行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图像识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按不同比例混种,研究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以期为利用品种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甘谷县和北京市上庄镇当地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不同混种比例布局了25个混种处理和7个单种处理,比较了品种混种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相对抗病性指数(RRI)把品种抗性加以分类,并以相对混种效果参数(REM)比较各混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混种处理相对于感病品种单种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0.5;混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25个小麦品种混种处理中,有14个处理有增产效果(REM>1),占56%,在甘谷试验地抗病(R)品种和高感(HS)品种按质量比5∶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而在上庄试验地,高抗(HR)、中感(MS)和感病(S)按质量比1∶1∶1混种时相对感病品种单种处理抗病增产效果最好。品种混种作为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措施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9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小麦灌浆期条锈病的病情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强,发病越重,灌浆速度越慢。但病害对灌浆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盆栽试验证明:旗叶发病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大,特别当旗叶、倒二叶的病情严重度达5%以上时,对千粒重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认为小麦灌浆期的病情指数为5时,作为条锈病损失的临界病情比较合适,并组建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条锈病核心疫源区陇南冬小麦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条锈病核心疫源区甘肃省陇南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对近年来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及品种抗病性利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育种策略及构想.  相似文献   

17.
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及稳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已成为威胁四川省小麦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病害。探讨条锈病的有效控制措施,为病害的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进行不同组合的混播,系统调查了各品种净作和多品种混播田小麦条锈病的病情发展动态。试验表明4个或6个品种混播能推迟条锈病发病期、延缓发病速率、降低发病程度,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湖北十堰麦区小麦条锈病冬繁区发展流行规律,使国家小麦主产区免受条锈病危害,保障全国夏粮增产丰收。[方法]采用高感小麦品种铭贤169结合人工接种的方法,在湖北十堰选取4个县市开展小麦条锈病定点接种和自然诱发监测试验。[结果]4个监测点接种后均发病扩展,未接种的自然诱发圃也显症发病;条锈病病菌冬季在十堰市辖区范围可以缓慢冬繁,潜育期随着海拔的升高潜伏期相应延长;早春阶段条锈病病菌在十堰市各县市可进行再侵染,但因气温低扩展缓慢,显症不明显。[结论]十堰市小麦条锈病春季菌源大部分为甘、陕及西南地区和本地冬繁的菌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小麦条锈病监测结果,分析安康市2001-2008年以来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和危害,并采用数理统计法检验条锈病流行动态模型.结果显示,安康市近8年来条锈病累计发病田块面积1.79×105hm2,累计产量损失8.54×107kg.品种单一化种植及病菌新小种的出现是近年来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4月下旬的病叶率与产量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拟合度的回归检测,得出冈珀茨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从而为条锈病流行动态的定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