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早熟优质超级稻品种—龙粳31 (龙花01-687)龙粳31是农业部北方稻区主导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2012-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2013年面积达到112.8万hm2,成为全国近15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2.
龙粳12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3年审定推广,2004年种植面积达7.16万hm2。该品种集大粒、早熟、优质、丰产、抗病于一身,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大粒优质型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早熟优质超级稻品种一龙粳31(龙花01-687)龙粳31是农业部北方稻区主导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2012-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2013年面积达到112.8万hm~2,成为全国近15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  相似文献   

4.
<正>早熟优质超级稻品种—龙粳31 (龙花01-687)龙粳31是农业部北方稻区主导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2012-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2013年面积达到112.8万hm~2,成为全国近15年来推广最大的水稻品种。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5.
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36(原代号龙生01-028-2)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2001年以高产优质种质材料龙花96-1484为母本,以早熟优质日本品种北海280为父本杂交。2002~2007年所内田间种植观察,并进行米质、产量、抗病和耐冷等特性鉴定,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11。龙粳36具有熟期早、米质优良、抗稻瘟病性强、高产稳产、耐冷性强和秆强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6.
2006~2010年,对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水稻区(生)试274份品种(系)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区试材料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无高抗品种(系),对叶瘟表现抗病的材料134份,频率为48.9%,对穗颈瘟表现抗病的152份,频率为55.5%。5a推广品种共计26个,主要有龙粳20、黑粳8号、垦稻18、龙粳25、龙粳26、龙粳29、垦粳2号、龙粳31等,累计推广面积248.07万hm2,占全省5a水稻播种总面积的15.9%。  相似文献   

7.
龙粳19(原代号龙选99-19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5年以优质品种富士光为母本,早熟、耐寒、抗病品种龙粳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6~1999年田间种植系谱法选育而成,2000~2001年所内进行产量鉴定,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03~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以香稻品种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介绍了龙粳152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龙粳1525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早熟玉米品种绥玉7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春玉米品种绥玉7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交系8941为父本杂交育成,1998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08 d,需≥10℃积温2 240~2 300℃,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2005年推广面积为17.4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66.7多万hm2,已成为北方早熟春玉米区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龙粳1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耐寒等特点。于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金凯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凯2号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以Z22—1为母本、齐319为父本配制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区试中,2006、2007年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2226.5、13048.5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分别增产1.7%、2.3%。高抗红叶病,中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籽粒含粗蛋白9.46%、赖氨酸0.32%、灰分1.21%、粗脂肪4.00%,淀粉76.66%、水分10.84%,容重704.8g/L。适宜在≥10℃有效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刘乃生  宋成艳  王桂玲  周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84-14885,14939
[目的]为龙粳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龙粳22和对照品种的生长、品质、抗病、抗冷指标,探讨了龙粳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龙粳22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幼苗长势强,秆强抗倒,耐寒;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7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3t/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0%;米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结论]龙粳22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在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3号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食葵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成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2007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好、抗性强.生育日数115d左右,需活动积温约2350℃,籽仁蛋白含量30.37%.株高220cm左右,花盘直径25cm,百粒重19g.结实率80%左右。2004-2005年区试平均产量2682.4kg·hm^-2,比对照增产14.9%.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龙育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选育的,组合为T056×T123。该品种属于早熟玉米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在适应区青贮生育日数117 d,需≥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表现,本研究通过分析2003~2007年的国家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病毒病2个流行株系(SMV1和SMV3)抗性鉴定数据,筛选兼抗SMV1号和SMV3号株系的抗原有19份,专抗SMV1号株系的抗原55份,专抗SMV3号株系的抗原20份,并发现辽宁省的新品系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好的,尤其是表现抗病级别(R)的品系较多;而黑龙江省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差的,尤其是对3号株系,大部分表现感病。建议黑龙江省今后要重视花叶病毒与抗性育种,可以考虑从辽宁和吉林两省引入抗原,进行品种选育和抗性改良。  相似文献   

16.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97115为母本,同型恢复系ALBE为父本杂交育成,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其生育日数104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165℃,株高215.0 cm,茎粗2.7 cm,叶片数41片,花盘直径20.6 cm,籽实含油率42.83%。在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籽实和油平均产量为3 345.0和1 432.6 kg.hm-2,分别比对照(龙葵杂3号)增产14.8%和25.0%。适于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也适宜同积温的其它省、区种植。同时提出了龙葵杂7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9(龙品02011-2)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09年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29的选育目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来自吉林省龙井市和黑龙江省5个县市的67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为了筛选对晚疫病有效的杀菌剂,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杀菌剂的抗药性。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对于瑞毒霉,5个菌株敏感,占8.8%;10个菌株中抗,占17.5%;42个菌株是抗性菌株,占73.7%。对于韩乐威没有菌株能在1.0μg·mL-1的浓度生长,只有1株菌株在0.5μg·mL-1上生长,表明韩乐威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2~0.5μg·mL-1。对于烯酰吗啉,大多数菌株能在0.5μg·mL-1的浓度上生长,在1.0μg·mL-1上生长的有2个菌株,表明烯酰吗啉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5~1.0μg·mL-1,并且3种杀菌剂没有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9.
龙粳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2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99-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高产、抗病、耐冷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33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