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TNF-α、IL-2、IL-6、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急性期TNF-α、IL-6、IL-8增高,而IL-2则下降(P<0.01)。疾病恢复期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证型分为血瘀证组、寒湿证组、湿热证组、肝肾亏虚证组4组,每组各3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予以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分析各组之间的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血瘀证组、寒湿证组、湿热证组以及肝肾亏虚证组的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血瘀证组各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最高,最低为肝肾亏虚证组(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取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和膝关节滑液,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分析瘦素(leptin)、IL-17、TNF-α、IL-6含量,探讨leptin、Th17细胞因子与AS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S患者外周血和膝关节滑液中leptin、IL-17、TNF-α、IL-6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S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7、IL-6呈显著相关(P0.01),与TNF-α表达相关不显著。AS患者外周血清和关节滑液中leptin、IL-17、IL-6平均表达水平与AS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TNF-α的表达水平与AS病情活动指标相关不显著。说明leptin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AS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明显升高,可能直接参与了AS关节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与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T1DM组)38例,其中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1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31例;健康体检者(NC组)1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L-17与TNF-α,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C反应蛋白(CRP)、馒头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PG、2h-PG)、C肽(FCP、2h-CP)、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间血清IL-17与TNF-α表达水平差异及糖尿病患者IL-17、TNF-α与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1DM组和T2DM组血清IL-17、TNF-α均高于NC组,T1DM组血清IL-17、TNF-α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IL-17与TNF-α呈正相关,且两者均与HbA1c呈正相关,与FCP、2h-CP呈负相关。T2DM组IL-17、TNF-α与HbA1c呈正相关。T1DM组与T2DM组IL-17、TNF-α与CRP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TNF-α明显升高,与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相关,两者可能具有协同效应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冠心Ⅱ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冠心Ⅱ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3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冠心Ⅱ号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Ⅱ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下降得更多,而IL-1β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冠心Ⅱ号通过可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山豆根多糖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免疫细胞氧化还原相关分子水平的关系,采用地塞米松为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分别以SSP(50、100、200 mg/kg)腹腔注射,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脾脏酚氧化酶(PO)活力、胸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能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5)和血清中IL-6、TNF-α水平(P<0.01),显著升高胸腺中GSH水平,对胸腺中NO水平有调节作用.山豆根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内IL-6、TNF-α、GSH水平,调节NO水平,从而调节免疫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2、IL-4和TNF-α在二期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二期梅毒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2、IL-4和TNF-α水平。结果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2、IL-4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L-2、IL-4和TNF-α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Th1/Th2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减知柏地黄汤对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知柏地黄汤组)及对照组(前列康片组)各100例,另选30例正常健康男性作为细胞因子基础参考值。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及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IL-10水平均偏离正常(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水平(P<0.05),提高IL-10水平(P<0.05),且治疗组能恢复IL-1β、TNF-α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Ⅳ型前列腺炎发病与细胞因子失调有关,加减知柏地黄汤能有效降低EPS-WBC计数及调整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氯化氯(NO)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和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另设32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蛆.结果:肝硬化备圾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瞳着肝功能越差其值升高越明亚(P〈0.01);有腹水姐的TNF-α、IL-6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时TNF-α、IL-6过度分泌和NO合成增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有助于评估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白癜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6例白癜风患者为患者组,皮损分布局限型24例,其中进展期13例,稳定期11例;泛发型12例,其中进展期4例,稳定期8例。2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每人采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P<0.01);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亲-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TNF—α、IL-2、IL-6、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急性期TNF-α、IL-6、IL8增高.而IL-2则下降(P〈0.01)。疾病恢复期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猫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随机挑选60只本地杂种猫,体重2.0~4.0 kg,试验分为6组,设置气腹压力分别为0、4、6、8、10和12 mmHg。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90 min、气腹后l、2、3、5 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猫血清中IL-6、CRP、TNF-α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CO2气腹通入,IL-6、CRP和TNF-α浓度降低,且气腹压力越大,IL-6、CRP和TNF-α浓度越低;虽然IL-6、CRP和TNF-α浓度在气腹后仍会受其残留气体影响而降低,但相继在术后2~3 d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CO2气腹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进行猫腹腔镜手术时,在保证足够的手术空间下,6 mmHg为最佳气腹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L-35+调节性B细胞(i35-Breg)在桥本甲状腺炎(HT)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HT患者及32例对照者外周血CD 19+IL-12p35+IL-27EBI3+细胞比例及PD-L1、CD169、PD-1、CD43、IL-12p35、IL-27EBI3、IL-12Rp2、IL-27Rα、pSTAT1、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19+细胞SHP-2、Vav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IL-35、TNF-α、IL-12水平.结果 HT患者外周血CD 19+IL-12p35+IL-27EBI3+细胞比例及IL-12p35、IL-27EBI3、IL-10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T患者血浆IL-35水平及CD19+B细胞IL-12Rβ2、IL-27Rα、pSTAT1、pSTAT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TNF-α、IL-12水平及CD14+细胞PD-L1、CD16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35-Breg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HT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组胺对体外原代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含量的影响。体外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在不同p H的培养液(p H 5.5和p H 7.2)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组胺(0,0.5,2.5,12.5,62.5μmol/L)。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组胺对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 H 5.5的培养液组,TNF-α、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在2.5,12.5,6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 H 7.2的培养液组,TNF-α和IL-6 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含量在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在12.5,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组胺各浓度组,TNF-α、IL-6和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p H5.5条件下均显著高于p H 7.2(P0.05,P0.01),但含量差异不显著。低p H条件下,高浓度组胺能增加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败血症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以29例单纯抗生素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体温稳定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并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体内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炎症模型,评价PRRSV感染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临床诊断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RRSV-GXNN1396株人工感染30日龄健康断奶仔猪,复制出PRRS病症,剖杀后采集病料,通过组织病理学和RT-PCR检测观察各免疫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其病毒分布情况,并检测PAM细胞内的COX-1、COX-2等酶活性变化及IL-6、IL-8、IL-10、IL-1β、IFN-γ、MCP-1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断奶仔猪接种PRRSV-GXNN1396株后第3d开始表现出典型的PRRS病症,PRRSV主要集中在肺脏、颌下淋巴结、血液和扁桃体等样品组织中,攻毒仔猪各主要器官的实质细胞及有关淋巴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和炎症细胞浸入现象,尤其以肺脏、肾脏、脾脏等器官受损严重,出现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PRRSV感染早期(第3d)仔猪PAM细胞中的ROS水平及COX-2、IL-6、IL-8、IL-10和TNF-α等因子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COX-2、IL-6、IL-8和TNF-α因子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PAM细胞内的COX-2、IL-6和IL-8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TNF-α因子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成功建立了PRRSV诱导仔猪体内PAM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佐证PRRSV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组织,以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并推断感染第3d是病猪炎症反应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氯吡格雷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清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氯吡格雷、氯吡格雷联合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灌胃,每日1次,7d后处死大鼠。Guth法测定胃黏膜溃疡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对氯吡格雷所致胃黏膜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病毒性肠炎患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脂多糖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分泌IL-1β及TNF-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脂多糖的浓度、刺激时间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分泌IL-1β、TNF-α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和不同的刺激时间处理猪肺泡巨噬细胞,收集细胞,提取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同时收集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脂多糖浓度(1~1000ng/mL)对IL-1β、TNF-α影响显著(P<0.05);刺激时间(1~24h)对IL-1β、TNF-α影响显著(P<0.05),且蛋白的表达水平迟于mRNA的表达水平。脂多糖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分泌IL-1β、TNF-α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测绵羊术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变化比较传统开腹皱胃瘘管手术(Open abomasal fistula surgery,OAF)与腹腔镜皱胃瘘管手术(Laparoscopic abomasal fistula surgery,LAF)对应激反应的影响。12只健康绵羊分别进行开腹、腹腔镜皱胃瘘管手术,在术前、术后即刻,1,3,5,7d清晨饲喂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应用ELASI方法进行IL-6,CRP和TNF-α的检测。结果表明,LAF、OAF两组的IL-6、CRP和TNF-α与术前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LAF组比较,OAF组CRP术后即刻和术后1、3d差异显著(P<0.05),IL-6术后1d差异显著(P<0.05),TNF-α术后1d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LAF和OAF都可导致血清中CRP、IL-6、TNF-α的短暂性升高,但OAF较LAF对IL-6、CRP和TNF-α的影响更为显著,即开腹皱胃瘘管手术较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