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模态推覆分析方法与用自适应的加载方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方法.运用模态推覆分析将多自由度体系解耦成每阶模态对应的单自由度体系,对于每阶模态下的推覆分析,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采用自适应的加载方式,得到每阶模态下结构的反应.将结构推至每阶振型下的目标位移,采用SRSS组合的方式得到结构的响应.对应每阶振型下推覆分析的目标位移采用非弹性能力谱方法来计算.对不同高度的多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本文的静力推覆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模型存在着地震倒塌能力评估时间较长、评估系数与实际抗倒塌能力系数偏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单自由度的高层建筑场地边坡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模型。考虑P-Δ效应对高层建筑场地边坡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构建了P-Δ效应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根据该模型获取边坡结构侧移与结构顶点位移,用于构建运动微分方程,对其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转换,构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计算边坡结构不同周期延性需求,获取边坡结构延性需求谱,计算延性需求谱对应等效周期,在等效周期内对建筑边坡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可以快速、精确地对建筑边坡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根据Pushover分析的基本假定,推导了多自由度体系结构与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之间位移及能量的近似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Park-Ang模型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损伤指标进行合理估计,并据此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综合评估.本文方法能同时体现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变形及滞回耗能总量对其损伤造成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对一典型的7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算例结构的整体损伤指标估计误差仅为7.0%左右,其中位移项估计误差约为6.6%,能量项估计误差约为9.9%.  相似文献   

4.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提出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的一个简化设计方法.先将多自由度体系等价成单自由度体系,对于给定的目标顶点位移,可以直接求出等价单自由度体系抵御强震所需的等价附加阻尼,并对其在多自由度体系中的分配提出建议.选用一个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验证了该方法,其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ushover方法适应范围内的中、低层房屋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剪切型加层隔震结构地震反应问题的简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原结构为剪切型多质点体系,用第一振型将原结构展开后,可以将原结构近似用一个单自由度结构来代替,并将附加层看作一个单自由度体系,这样加层隔震结构可以按双自由度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并用振型叠加反应谱法求解此双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反应。并给出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加层隔震结构比原结构的地震作用力降低了23.72%。  相似文献   

6.
散体团冲击减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单自由度系统受简谐力激振时散体团冲周减振的规律,对冲击体自由运动间隙取不同值时冲击消振的稳定冲击范围及运动间隙、激振力、冲击力与结构速度响应、消振效果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推导了在周期冲击力作用下单自由度系统响应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冲击力对多自由度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粘弹性阻尼在消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密闭容器单轴压榨试验,明确了蓖麻籽散粒体压榨过程中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蓖麻籽散粒体单轴压榨塑性本构模型,确定了幂次强化模型参数,并将试验结果和单轴压榨塑性本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基于Doraivelu屈服准则的蓖麻籽散粒体等效应力-应变模型验证了压榨过程中的幂次强化规律,在塑性阶段,相同大小加载力条件下,等效应变与单轴加载时轴向应变最大相对误差为8.3%,平均相对误差为5.41%.  相似文献   

8.
对于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体系,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筒体的缩短并通过连系梁影响钢柱的缩短,从而影响柱筒竖向变形差.本文采用由时间因子控制的.同时考虑施工过程及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位移法递推方程研究了上述问题.分析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长期效应非常显著,湿度的减小将加剧这种影响.考虑截至结构主体施工完毕3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时,结构顶部筒体的累积缩短值将超过钢柱的累积缩短值;钢柱轴力的增加一般超过10%;结构顶部楼层筒体的轴力将变为拉力;部分钢梁弯矩将发生反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利用有限条法分析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静力方程,采用静力缩聚法,求出结构的侧向刚度矩阵,然后将结构质量等效集中到各层楼面,最后导出了结构平动一扭转耦联振动基本方程.由此可以按反应谱理论计算地震荷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法及刚性模型和计算网格同步运动的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作竖弯或扭转谐振动的平板绕流场.通过计算一个运动周期内作用在平板上的总功,分析了理论平板的颤振机理.研究表明仅有竖弯自由度或扭转自由度的平板不可能发生单自由度颤振.计算了中央开槽20%平板的颤振导数.通过对一设想的大跨度桥梁进行二自由度颤振分析,显示平板中央开槽能显著提高其颤振稳定性.最后从气动机理上解释了平板开槽能提高颤振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虽然电力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变化的能力,但随着并网的可变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水平的提高,灵活性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最值得注意的焦点之一.一方面,通过结合电、热、气和其他能源,将能源系统整合,使最终用户能够灵活地转换所消耗的能源.另一方面,市场的开放和明智的能源价格/定价促进公共事业和监管机构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和存储资源,这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紧缩.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首先,概述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包括供给侧系统的灵活性和需求侧系统的灵活性;然后介绍了如何将供给侧灵活性和需求侧灵活性结合起来优化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最后介绍了柔性集成与优化的关键应用和发展趋势.该研究能为今后的柔性能源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扩汇节支促循环 推进集约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系统是一种非闭合的人工开放系统,能量与物质在流动过程中被大量散逸,保留的能量和物质将逐步减少;扩汇与节支是促进系统物质循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根据能量加速散逸原理与物质非闭合流动和循环原理的扩汇节支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循环农业扩汇节支的空间和内容以及实现途径:适度的投入人工能物(包括科技、政策)是优化资源组合、提高能效和物质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惯性系中对功和能量进行计算时,由于动能的计算在坐标变换中出现了交叉项,使它们的物理意义产生了混乱。本文通过对碰撞问题的分析,指出动能和势能一样,属于相互作用的整个物体系统,在一个真实的物理过程中,必须选择质心坐标系,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各物体的动能和动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对中央空调冷却水和冷冻水实行变流量控制,实现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运行,减小了空调装置系统的总能耗.结合技术改造实例,对某大型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可达到节能35%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高州市典型龙眼果园能流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能流分析和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广东省高州市典型龙眼果园永丰果场在开展绿色食品生产示范试点前后的能流能值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与广东全省种植业系统及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点前后高州市永丰果场的能值产出率分别为1.03和1.09,均比广东省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低,要提高果园的综合效益,应进一步增加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和栽培技术,建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6.
裴峻峰  陈广敏 《油气储运》2012,31(4):289-291,326,327
利用燃油、燃气加热炉加热原油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太阳能和回注水热交换所获热量为高温水源热泵的低温热源,以电加热器为备用热源,用于集输原油的循环加热,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分别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和高温水源热泵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技术建模,输入现场运行参数进行仿真,通过模拟仿真预测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将模拟运行结果与其他供热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与高温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制热温度达75℃,制热系数达3.5,年运行费用较电锅炉加热节省40.23×104元,增加的投资14个月即可收回,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Ⅱ)——功能和效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分别属于我国东部、北部、西部的常熟、公主岭、昌吉这三个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常熟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投入水平很高,但产投比较低,能量、物质和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公主岭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和物质投入水平较高,产投比很高,能量、物质和资金的利用效率高;昌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物质流投入水平较低,但产出水平较高,因而产投比较高,能量、物质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按照物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与生物质转化技术,设计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并对集成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H2O/LiBr为工质的制冷潜能储存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特性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热力计算,同时与其他现有的蓄能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新型蓄能系统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具有其他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各种能源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污染小,技术成熟,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动态建模的理论和方法,以甘肃省小水电年发电量统计资料为数据数列,建立了小水电年发电量的长期预测灰色动态模型。经误差检验,模型精度较高,可供我省制定小水电发展规划及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