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牛副结核病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约翰氏病。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是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5年以来,我地区1~2岁塔里木马鹿陆续出现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的病例。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马鹿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羊疥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该病是由于痒螨虫或疥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羊最常见的外寄生虫性皮肤病,对羊的危害极大,在我国养羊场几乎都有羊螨病感染,由于处于持续性的剧痒应激状态,导致羊只消瘦,生长缓慢,严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者光吃不长,逐渐消瘦,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4.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反刍兽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诊断。我公司自1988年在大庆地区首次揭发本病以来,共检出副结核病牛16头,现将对该病诊断与防制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特征分娩后2—15天左右或晚些时间发病,也有分娩前发病者。最初临床症状下颌部间隙水肿,进而出  相似文献   

5.
1 前言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反刍动物为主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持续性腹泻和慢性消瘦为特征。若能对感染动物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有利于控制和扑灭本病。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对副结核病做出确诊,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血清学诊断方法发展更为迅速,本文就其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例牛副结核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谢永平,杨威,黄美逊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主要病理变化是慢性增生性肠炎。国内外均有报导,该病是一个给大部分地区奶牛和肉用...  相似文献   

7.
牛副结核病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可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划为Ⅱ类传染病。2009年3月.伊川县鸣皋镇某小规模奶牛场4岁左右的奶牛发生该病.确诊后.采用隔离、消毒和淘汰的方法.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奶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临床上无特效药物.病牛长期腹泻消瘦、食欲不振、奶少或无奶.最终衰竭而亡或被动淘汰,且通过粪便污染饮水及草料而传染其他牛只,幼牛更易感,潜伏期6个月到两年不等.对奶牛业危害严重。我公司存栏荷斯坦奶牛1000余头,十几年来每年都有散在病例发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近几年我场经过综合防治效果显著,发病率大幅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临诊症状 发病仔猪食欲不振,被毛无光泽,皮毛粗乱,皮肤苍白或黄染,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水样下痢或排黑便。病猪消瘦,生长迟缓,食欲下降,肌肉明显萎缩,少数仔猪乳头呈淡蓝色,有些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四肢划动),最后病猪衰竭死亡。有的猪呼吸困难。发热、黄疸,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5.10倍。  相似文献   

10.
牛副结核病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约翰氏病。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是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1病原本病病原菌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属革兰氏阳性一短粗杆菌。长0.5~1.5μL,宽0.2~0.5μL。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具有抗酸性染色特性,呈红色。在粪便或病料中成团或成丛排列。本菌分离培养生长缓慢。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比结核杆菌要强,在阴冷、潮湿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如在粪土中可存活11个月,在污水中也能存活9个月。对热和常用消毒液敏感,80℃时,1~5m in死亡,…  相似文献   

11.
奶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副结核病(M-paratuberculosis in cattle)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约翰氏病(Johne's disease),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常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Ⅱ类传染病。2006年3月,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某小规模奶牛场4岁左右的奶牛发生该病,2007年3月确诊后,采用隔离、消毒和淘汰方法,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HPs)又称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以多浆膜炎和关节、腹膜炎、胸膜炎及迅速消瘦等为特征。在工厂化猪场,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其次是表现为呼吸道类型的继发性支气管肺炎。早在1910年,德国学者Glasser就发现了副猪嗜血杆菌与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之间的联系。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HP5是现代化猪场最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易感动物是牛、绵羊、山羊、骆驼和鹿。本病的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肠炎,顽固性腹泻,泌乳量减少,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简称CS)寄生于人或动物胃肠道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原虫病。因其在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艾滋病(AIDS)病人中感染率较高,且危害严重而倍受重视。家畜中常见的临床体症为间歇性水泻,脱水和厌食,还可有进行性消瘦和体重减轻。人表现持续性腹泻,伴有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犬急性出血性肠炎,从1985年以来在沈阳市区、乡镇广为流行。据沈阳农业大学兽医院门诊统计,在没有接种疫苗的情况下,1~3月龄的幼犬发病率近100%;在未能及时正确治疗的情况下,其致死率可达80%以上。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反复性或持续性呕吐,排血样便,急剧脱水,迅速消瘦。其病原为犬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小尾寒羊副结核病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某小尾寒羊场副结核病进行病理学观察。病羊消瘦、拉软屎、贫血;小肠后段至结肠粘膜增生形成皱褶,主要是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肠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和上皮样细胞等增生。病变肠粘膜和肠淋巴结抹片,抗酸染色可见细胞内外有副结核菌。  相似文献   

17.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5d。最急性的病例俗称“锁喉风”,其症状多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型表现为高度呼吸困难,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有的红肿可上延到耳根部,死亡率高。慢性型多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有的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个别有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消瘦,皮肤发绀,病程2周以上的多数因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吴洪涛  吴佳宁 《养猪》2023,(5):88-9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对2月龄左右的仔猪危害严重。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消瘦。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控制,为从业者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牛副结核病的临床及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主要病理变化是慢性增生性肠炎。国内外均有报道,该病给大部分地区奶牛和肉用牛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2〕。2014年7月,宁夏某场奶牛发病,临床症状为长期腹泻,初为间歇性,后转为顽固性,久治不愈,病牛极度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后期大便稀粥样射出,恶臭混有气泡,肛门附近沾满粪污。可视黏膜  相似文献   

20.
牛副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长期、顽固性腹泻,机体极度消瘦,肠粘膜增厚呈慢性增生性炎变化。我们对一牛场进行了的病理诊断,最后明确了病因、病性,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