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硝酸盐中毒(Nitrite Poisoning)是家畜常见的急性中毒病,对本病毒物NO_2~-的检验,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或某些特殊仪器,然而,基层兽医临床工作迫切需要简易快速的毒检方法。曾有材料报道应用格里斯(Griess)偶氨反应对NO_2~-进行快速检验;联苯胺蓝(Diphenylamine blue,D.P.B)试验也被认为是临床简易定性分析的方法。但是,格氏试剂及联苯胺容易氧化  相似文献   

2.
本法是用改进的雷佛奴尔(Rivanolum,由乳酸盐改变为柠檬酸盐)试液浸制的试纸(R—试纸)检测在酸性环境下加热而挥发的NO_2~-,根据R—试纸的橙红色变化来判断被检材料中是否含有亚硝酸盐,作为对该毒物快速定性检验的一种方法,现摘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熟市2008—2010年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方法]2008—2010年从常熟市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市售咸肉类和灌肠肉类中采集167份样品,检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结果]2008—2010年,江苏省常熟市市售肉制品合格率逐年提高,2010年较2008年提高12.24%。2008—2010年灌肠类肉制品的合格率较咸肉类肉制品高4.74%,大型超市肉制品的合格率较农贸市场高11.02%。[结论]常熟市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仍然过高,尤其是农贸市场高于大型超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在肉制品生产中使用亚硝酸盐有悠久的历史 ,且使用普遍。在肉品检验中其残留量测定是常规和必检项目。国家标准中对亚硝酸盐残留量的限制有两个档次 ,一般肉制品为≤ 30 mg/kg,三文治火腿为≤ 70 mg/kg。根据外贸合同 ,在部分出口产品中则允许≤ 2 0 0 mg/kg。然而按照国标 (以下同 )GB50 0 9.33- 85规定的检测方法最大检出量为31.2 5mg/kg。为此 ,笔者在国标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扩展 ,在不对样品作进一步稀释的情况下 ,使亚硝酸盐残留量测定最大为 2 10 mg/kg。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 广州某肉类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4× 3和 4× 6三文治…  相似文献   

5.
卤牛肉和肉类灌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李道敏,侯玉泽(洛阳农专471003)亚硝酸盐常作为发色剂加入肉制品中,使肉品呈现鲜艳的颜色。但亚硝酸盐本身有毒,而且还可以和肢类作用生成亚硝胺类而具有致癌作用,所以,国家对其加入量和允许残留量都作了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6.
硝酸盐、亚硝酸盐是肉类醃制品加工中最使常用的发色剂,亚硝酸盐又是食品添加剂中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对人的中毒量为 0.3~0.5g,致死量为3 g。亚硝酸盐还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目前,一些食品卫生检验单位侧重于亚硝酸盐的测定,本实验在测定亚硝酸盐的同时,顾及硝酸盐残留量的测定。因为硝酸盐可在食物、水或胃肠内被还原为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利用血球制备亚硝基血红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着色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实验证明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亚硝酸盐残留量低,着色效果优于亚硝酸钠、红曲红色素,是肉制品着色剂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使人们正确认识加工肉制品中存在的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本文对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危害特征、来源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肉(鱼)、烟草、腌菜、啤酒等食品中,是一类强烈化学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在检测时需要进行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消煮法和萃取法;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和可见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相似文献   

9.
熟肉制品大多是直接入口的,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食用者的健康。为此,笔者对我省一些地方市售的三种熟肉制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及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被检的126份肉制品中微生物指标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合格的占70.63%。三种熟肉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肉类灌肠86.84%,有包装的酱卤肉制品83.74%,无包装的酱卤肉制品44.44%。我省一些地方销售的熟肉制品尤其是无包装的熟肉制品存在着卫生质量问题,现就加强肉制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分析,以期为此类食品制定监督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快速鉴别肉及肉制品中掺假鸭源性成分的改良荧光PCR方法,针对鸭线粒体基因组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NA)探针,建立快速鉴别肉及肉制品中掺假鸭源性成分的Taqman-LNA荧光PCR方法,通过设定合理的掺假判定标准,解决肉污染导致的掺假误判。结果建立的方法对鸭肉DNA的检测灵敏度高达1.64 pg;与猪、牛、鸡等11种动物的DNA无非特异性反应;应用该法检测模拟掺假肉制品,结果与预期相符;应用该法检测80份市售肉制品,发现有5份产品掺有鸭源性成分而标签未标示。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特异、敏感,可快速、准确鉴别肉及肉制品中掺假鸭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为使人们正确认识加工肉制品中存在的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本文对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危害特征、来源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肉(鱼)、烟草、腌菜、啤酒等食品中,是一类强烈化学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在检测时需要进行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消煮法和萃取法;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和可见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相似文献   

12.
MTT全称为3-(4,5-Dimethylthia 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化学名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为噻唑蓝[1],是一种黄色燃料。MTT法,又称MTT比色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细胞数量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简单、快速、可评价率高、测定结果客观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敏实验及毒  相似文献   

13.
亚硝酸盐在抑制包括肉毒杆菌在内的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亚硝酸盐是加工肉制品的固色剂。亚硝基化合物可以从亚硝酸盐中产生,而亚硝酸盐被认为是致癌物。尽管加工肉制品摄入的亚硝酸盐在总亚硝酸盐摄入量中所占比例非常低,但消费者希望加工肉制品含有较低浓度的亚硝酸盐或根本不含亚硝酸盐。但较低的亚硝酸盐水平可能使消费者暴露于肉毒杆菌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风险。因此,降低亚硝酸盐浓度,并结合其他因素,如低pH,高氯化钠水平等,常常用于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此外,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和作为固色剂功能的天然化合物已开发出来,目的是取代亚硝酸盐在加工肉制品中的应用。但其抗肉毒毒素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市农贸市场上市的灌肠类和肉制品种类繁多,其中多数为自产自销商品,由于亚硝酸盐为一种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已被广大用户普遍应用于灌肠类和肉制品中。但近些年的资料报导,亚硝酸盐不仅作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而且食品中用量过大时还可引起食物中毒。为了摸清我市灌肠类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情况,加强市场管理,监督不合格产品上市,我们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3月对本市所属的四个较大的农贸市场进行了摸底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5.
免疫胶体金法现场快速测定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验证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效果,通过协同实验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基质影响、特异性。利用随机于市场抽样乳品120件,分别用免疫胶体金法和国标法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结果表明,用免疫胶体金法测定乳品中的三聚氰胺,检测限为0.5mg/kg,方法的稳定性较好,亚硝酸盐、三聚氰酸、L-脯氨酸对测定结果无干扰,但尿素对测定结果有干扰。免疫胶体金法测定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假阴性为0%,假阳性率为0%。可见,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作为乳品中三聚氰胺现场快速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亚硝酸盐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催化发光光度法 (镉还原分光光度法 )、示波极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等 ,国标方法为Griess试剂比色法 (N- 1 -萘基乙二胺比色法 ) ,此方法 ( 1 992年颁布实施 )基本是食品中GB 50 0 9.33- 85( 1 985)方法的翻版 ,而现行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已被改进后的 1 996年版代替 ,两法存在明显差异 (表 1 )。为了对饲料原料及各类饲料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实施有效的监督 ,针对现行国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表 1 两种国标方法比较G…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肉制品红肠的制作中,亚硝酸盐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之一。人体日常摄取亚硝酸盐的限度是70mg/kg,若体内摄取过量亚硝酸盐,会产生氧化血红蛋白血液病,将使血液运输氧能力降低。可出现恶心、血压下降,以致死亡。因此,准确测定亚硝酸盐的残存量是一项...  相似文献   

18.
肉与肉制品中铁的测定,除有营养学意义外,尚有卫生学意义。罐头食品中若有过多铁存在能引起食品中脂肪的氧化,并含金属气味和使维生素分解。本文着重介绍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的铁,其方法简易、灵敏,并适合于各级不同条件的实验室。经试验统  相似文献   

19.
改进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中离子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乳粉、生牛乳)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方法。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经超纯水提取后,加入乙酸溶液沉淀蛋白,AS11-HC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标准曲线均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纯牛乳中亚硝酸盐的定量限为0.25 mg/kg、硝酸盐的定量限为0.8 mg/kg,乳粉中亚硝酸盐的定量限为1 mg/kg、硝酸盐的定量限为5 mg/kg;乳粉和纯牛乳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回收率均能达到80%~110%,方法操作便捷、成本低、回收率理想、精密度较高。该法优化了国标检测方法的条件,解决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乳制品中低含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20.
磷脂含量的测定多采用钼蓝比色法,但该方法操作步骤比较繁杂,特别是样品处理中磷损失严重,使测定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样品中磷的真实含量。本方法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操作相对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