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录因子CBF及其抗寒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植物的抗寒方面综述了转录因子CBF(CRT/DRE-binding factor)的发现、分类、结构、在植物抗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介绍了调控CBF和受CBF调控的其他分子的信息,较为系统地归纳了CBF研究的最新进展。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逆分子机制成为当前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转录因子是转录起始过程中RNA聚合酶所需的辅助因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自身无法启动基因转录,只有当转录因子结合在其识别的DNA序列上后,基因才开始转录。转录因子CBF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可以识别COR基因中的CRT/DRE(C repeat/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元件,从而启动COR基因转录,是植物抗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  相似文献   

3.
RNA干涉及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宁  岳华  王建林 《中国家禽》2005,27(20):44-47
  相似文献   

4.
真核基因转录激活调控是在启动子、增强子等顺式调控元件和转录因子、激活因子以及 RNA聚合酶 II(Pol II)等调控蛋白的参与下协同进行的。增强体、基本转录机构和核心启动子构成了一个蛋白质 -蛋白质和蛋白质 -DNA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 ,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真核基因活化与染色质的重建及组蛋白的乙酰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具有独立基因组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也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经证实转录装置主要包括线粒体转录因子A、RNA聚合酶和线粒体转录因子B2。线粒体基因转录受核基因编码蛋白质和线粒体基因(mtDNA)转录元件共同调控,同时mtDNA也影响核基因表达。文章从mtDNA结构和转录过程,转录装置元件、转录终止因子家族、核受体激素及其功能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mtDNA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因调控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和翻译调控。基因的转录后调节在快速应对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常由各种RNA结合蛋白介导。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Puf(果蝇Pumilio蛋白和秀丽隐杆线虫Fem-3结合因子合称)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并且其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Puf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线虫上,但是对人和原虫Puf蛋白的研究比较少。论文主要对人和原虫Pu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原虫新药或疫苗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作为脊椎动物机体的重要组织,其胚胎期发育起始于生皮肌节的肌源性祖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成肌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肌管,最终形成肌纤维。整个发育过程受到复杂严密的调控,任何调控异常都可能影响骨骼肌正常的发育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了生肌调控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配对盒因子外,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形RNA(circular RNA,circRNA)都可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广泛参与调控骨骼肌发育过程。其中miRNA主要作用于靶mRNA,通过诱发靶mRNA的去稳定性和/或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相关基因表达;lncRNA长度较长,具有高级结构,可以在转录前和转录后水平,通过多种作用方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circRNA主要作为miRNA "海绵",竞争性结合miRNA,进而参与骨骼肌发育调控网络。作者将从骨骼肌发育、miRNA作用机制、miRNA与骨骼肌发育、lncRNA作用机制、lncRNA与骨骼肌发育、circRNA作用机制、circRNA与骨骼肌发育7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非编码RNA调控骨骼肌发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除了一些蛋白质编码RNA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也参与了复杂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近年来,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ncRNA的研究,ncRNA在生物领域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在人类肿瘤、非肿瘤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在动物胚胎发育、肌肉生长、脂肪沉积、免疫应答及皮肤毛囊调控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综述了全转录组测序技术、ncRNA分类、主要作用机制和ncRNA在畜禽中的应用,为探究ncRNA在动物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目标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miRNA的生物合成始于细胞核,分为3个阶段,即pri-miRNA、pre-miRNA、成熟的miRNA分子。前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完成,第三阶段转移到细胞质中完成。miRNA具有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21~24 nt、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特点。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控猪胚胎期肌肉发育、胚后期肌肉生长及肉质性状形成,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沉积,猪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影响病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因此,了解更多的猪miRNA研究进展,可以加深对猪肌肉发育、脂肪代谢、疾病免疫等分子机制的理解,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连参止痢颗粒治疗猪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平台搜索连参止痢颗粒中黄连、白头翁、苦参、诃子、甘草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从NCBI、OMIM、GeneCards、MalaCards平台获取猪腹泻靶点,将疾病和药物交集蛋白靶点上传至STRING 11.5数据库,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并利用微生信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有效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获得连参止痢颗粒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96个,药物作用靶点208个,疾病靶点1 785个。PPI结果显示,连参止痢颗粒作用于猪腹泻的关键靶点为Jun原癌基因(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MYC原癌基因(MYC)、NFKB抑制剂α(NFKBIA)、原癌基因RELA(RELA)、胱天蛋白酶3(CASP3)、肿瘤坏死因子(TNF)、MAPK1、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等。GO功能筛选得到生物过程6个条目,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各2个条目。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正调控IL8的产生、正调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控;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RNA聚合酶Ⅱ核心启动子近端区域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和DNA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53条通路,其中2条信号通路与猪腹泻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连参止痢颗粒的关键有效活性成分与猪腹泻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连参止痢颗粒可能主要通过芒柄花黄素、芳香膜菊素、3,3'-二甲基槲皮素、松香素、硫酸奎尼丁、高丽槐素、1-甲氧基菜豆素、异甘草素等有效成分靶向JUN、RELA、MYC、NFKBIA、MAPK14、CASP3、TNF、MAPK1、IL6等靶点分子,调控沙门氏菌感染和IL17等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猪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