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氮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苗期根瘤数,提高花生荚果产量.过多施氮反而使经济系数降低,还会导致荚果产量下降.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对氮肥的反应不同,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为111.6kg/hm2左右,普通型花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157.75kg/hm2左右为低.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高钾营养吸收利用的花生种质,以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与栽培种桂花22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含钾量、钾素利用效率及干物质产量等相关指标,分析不同施钾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研究不同花生品种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提高桂花22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施钾量对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影响小,施钾处理间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各时期差异小,在栽培后96d、120d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保持较高含量。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的单株含钾量和钾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施钾处理间变幅低于桂花22。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高钾营养吸收利用的花生种质,以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与栽培种桂花22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含钾量、钾素利用效率及干物质产量等相关指标,分析不同施钾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研究不同花生品种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提高桂花22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施钾量对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影响小,施钾处理间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各时期差异小,在栽培后96 d、120 d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保持较高含量.花生野生种A.correntina的单株含钾量和钾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施钾处理间变幅低于桂花2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氮高效基因型品种筛选及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马铃薯氮利用效率,筛选氮高效利用品种,进一步研究氮营养高效利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4个品种为材料,设3个施氮水平,以MS营养液为基础营养液,通过营养液沙培试验,研究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种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结果】马铃薯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含氮率、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收获时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作为筛选的主要指标,而苗期的根冠比差异较明显,可作为筛选的辅助指标;以此为依据,在确定最适氮水平条件下,通过二次加权平均法及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种费乌瑞它、川芋117,氮低效品种川芋56和凉薯97。【结论】马铃薯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含氮率、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收获时的产量可作为氮高效利用的筛选指标,在确定最适氮水平条件下,二次加权平均法及聚类分析法筛选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处理对荞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荞麦高产最适施氮量,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2016年施肥水平为:0 (N0)、45 (N45)、135 (N135)和225kg/hm2(N225);2017年施肥水平为:0(N0)、90(N90)、180(N180)和270kg/hm2(N270),比较不同施氮量下荞麦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叶绿素含量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均能提高荞麦的株高、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花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数,使其产量显著上升;荞麦主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随施氮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但在苗期和初花期,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因此,生产上建议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荞麦生长过程中投入180kg/hm2的氮肥,且注重施氮比例及时期,以此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的氰氨化钙对花生生长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氰氨化钙肥对花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苗期根瘤数,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但是过多施氮反而会使经济系数降低,还会导致荚果产量下降.该新型氰氨化钙肥安全有效用量为75~225 kg/hm2,在150kg/hm2用量时可获得最优农艺性状指数和最高经济效益.德国产新型氰氨化钙肥是花生较为理想的肥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和筛选耐低氮、氮高效的甜瓜种质资源,提高甜瓜的氮效率。【方法】以59个甜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进行施氮(CK,200 kg/hm2)与不施氮(LN,0 kg/hm2)处理,对甜瓜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甜瓜品种(系)间产量、氮素积累量及氮素生理利用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果形指数、单瓜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干重、植株干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5.79%~22.96%,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8.16%~30.93%;施氮处理下不同甜瓜品种(系)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果氮含量、叶氮积累量、茎氮积累量、果氮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及氮生理利用率等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4.69%~26.00%,不施氮处理不同甜瓜品种(系)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16.40%~39.44%,不施氮处理甜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氮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施氮处理,表明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型缓释肥氰氨化钙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氰氨化钙浓度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氰氨化钙肥对花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施氮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苗期根瘤数,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但是过多施氮反而会使经济系数降低,还会导致荚果产量下降。该新型氰氨化钙肥安全有效用量为75~225kg/hm2,在150kg/hm2用量时可获得最优农艺性状指数和最高经济效益。[结论]德国产新型氰氨化钙肥是花生较为理想的肥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遮光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果棉间作棉花合理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果棉间作条件,通过人工遮光田间试验并设置不同的氮素水平,记载棉花生育进程,调查测定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对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遮光延长了棉花的花铃期,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影响程度加重;遮光对株高、株宽、倒四叶宽影响较大,施氮量320 kg/hm2(N1)株型理想;遮光使叶绿素含量升高,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施氮量320 kg/hm2(N1)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冠层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最终皮棉产量最高,较不施氮(N0)及施氮量480 kg/hm2(N2)处理提高约64.0;和17.9;.[结论]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较大,施氮量为320 kg/hm2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6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陕单8806、陕单902、陕单6615、和京单2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光各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氮肥克分供应条件下,品种之间的光合生理指标、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性状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在氮肥供应较低水平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郑单958、先玉335等耐低氮的玉米品种,在缺氮情况下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效率及持续期.因此,筛选耐低氮品种,保持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花后光合速率和光合持续期,吐丝期积累较高的干物质成为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液体肥分蘖期减氮侧深施用和常规全量撒施固体肥对香稻关键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生理影响及其与香稻产量形成的关系,以期为今后华南香稻种植区分蘖期机械化侧深施液体肥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2019-2020年连续进行2年大田试验,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和象牙香占为供试材料,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粒精播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鲁东丘陵地,作物两年三熟。2018和2019年,以出口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2万、20万、28万株/hm2)和4个施氮量(N 0、50、115、180 kg/hm2)。不同生育时期调查分析了花生植株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花生干物质量、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D2密度(20万株/hm2)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较D1密度(12万株/hm2)和D3密度(28万株/hm2)分别增加了24.31%~45.04%和10.57%~15.13%,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7.31%~32.34%和10.65%~34.5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D2密度(20万株/hm2)条件下,施氮量在50~180 kg/hm2范围内的花生荚果产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115>N180>N50>N0,以施氮量为11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大,较N50和N180处理分别提高了6.83%和3.90%,干物质量和植株性状也协同提高。综合考虑生理性状、产量性状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粒精播花生栽培在低密度12万株/hm2下,花生主要产量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施氮量为11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宁南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用养地矛盾导致产量低下等问题,通过设置4个氮水平和2种种植模式的裂区试验,研究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参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规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缓解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表明,单作马铃薯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干物质量积累最大速率分别增加17.26%、27.41%、26.14%,间作施氮处理分别增加10.38%、33.69%、41.10%。与不施氮处理相比较,单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57.44%、85.09%、31.92%,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84.75%、8.41%、50.43%;间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7.04%、16.9%、15.50%,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18.28%、22.57%、30.96%。间作和施氮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升明显,其中以间作施氮150kg·hm~(-2)和225kg·hm~(-2)处理最佳。通过对产量模拟得出间作马铃薯最佳施氮量为154.08 kg·hm~(-2),理论产量可达到34 674.7 kg·hm~(-2)。与不施氮处理相比,间作下还原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分别增加4.26%、2.71%、1.16%,淀粉含量分别增加0.53%、49.13%、26.85%,施氮处理间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施氮及间作交互作用下还原性糖含量差异显著;对产量和品质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施氮处理综合值高于单作且施氮150kg·hm~(-2)处理下最高。马铃薯燕麦间作施氮在干物质累积、产量及营养品质方面均优于单作,间作马铃薯施氮量宜为150~154.08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减施氮肥对花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北方黄淮海和南方红壤旱地产区选用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北方选用 ‘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T0)、施N 157.5 kg·hm-2(T1)、施N 157.5 kg·hm-2+CaO 450 kg·hm-2(T2)、施CaO 450 kg·hm-2(T3)、施N 67.5 kg·hm-2+CaO 450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T4)、施N 67.5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CaO 450 kg·hm-2(T5)共6个处理;南方选用‘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S0)、施N157.5 kg·hm-2(S1)、施N 157.5 kg·hm-2+ CaO 568 kg·hm-2(S2)、施N 112.5 kg·hm-2(S3)、施N 112.5 kg·hm-2+CaO 568 kg·hm-2(S4)共5个处理,研究了减氮增钙及氮、钙肥施用时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碳氮代谢酶活性,根瘤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T1)相比,减氮增钙(T4)处理明显提高结荚期根瘤数量和鲜重,提高生育后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叶片中的碳、氮酶活性提高,产量提高4.5%。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10.8%;基施钙肥处理(T4)与花针期追施钙肥处理(T5)相比,产量提高228%。同时,与S1相比,S2处理的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5.6%和29.8%。与S1相比,氮肥减施+基施钙肥处理(S4)的产量提高27.7%。表明氮肥减施后钙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作为基肥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北方黄淮海花生生产区、还是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区,增施钙肥是花生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可作为氮肥减施后保障花生稳产的重要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分析花生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为新疆花生生产合理灌溉和产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以花生品种花育36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水对其进行干旱胁迫,设置花针期干旱、结荚期干旱和全生育期干旱三个处理,以正常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的相关农艺性状及最终产量的变化。结果 干旱胁迫会影响到花生的各生育期进程,长期受旱会缩短花生的生育期时间;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后,花生在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结荚期干旱胁迫对花生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花针期干旱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干旱胁迫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不但与有效果数的降低有关,而且与荚果的饱满度(百果重)有关,两者共同作用造成了花生产量的降低。结论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对花生的生育期进程、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等造成不同影响,花针期干旱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收获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该生育时期花生对土壤缺水比较敏感,易限制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dynamics in broomcorn millet. [Method]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were studied using cultivars Jin Shu 7 and Huang Mizi at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t the jointing stage.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N application led to the increase of green leaf area and the delay of leaf senescence,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accumulation of dry matter.Appropriate nitrogen application(90 kg/hm2) could coordinate the translocation rate of dry matter among different plant parts, thereby enhancing the yield of broomcorn millet; among different organ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tem to kernel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leaf to kernel; there was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dry matter and yield. For Jin Shu 7, leaf area and dry weight of spike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yield. [Conclusion] The formation of grain yield of broomcorn millet involved the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dry matter,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90 kg/hm2) could improve the rates of translocation and contribution of dry matter, thereby promoting the yield of broomcorn mille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对氮素的敏感性,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及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江中下游麦区105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低氮(纯氮120 kg/ha)和高氮(纯氮280 kg/ha)2个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品种籽粒品质相关指标,并依据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氮肥敏感性分析.[结果]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施氮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氮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显著提高,沉降值、千粒重和籽粒硬度等品质指标也有增加趋势.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000以上.根据籽粒品质性状对氮素的敏感性程度,可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品种分为氮敏感型(34个)、氮迟钝型(25个)和中间型(46个)三大类.15个生产应用弱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施氮量下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弱筋小麦品种在低氮条件下均可达到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的标准,其中宁麦9和扬麦15籽粒蛋白质含量对不同施氮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宁麦13、鄂麦520、扬麦9号和宁麦20等品种对氮素较敏感.[结论]根据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对氮素的敏感性差异,生产上应合理控制氮肥用量,以达到品质与产量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及氮用量对烤烟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的影响,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设置5个氮用量处理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上,干旱胁迫下处理E(0.60 g/kg)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正常供水条件下处理D(0.45 g/kg)表现最佳,当氮用量增至0.60 g/kg时会抑制烟株的生长;干物质和N、P、K的日积累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日积累量都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干旱处理的干物质日积累高峰比正常供水处理提前4 d;K的日积累高峰比N和P提前4 d,说明钾对干旱反映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及影响粳稻品种氮素吸收的主要物质生产因素,以期为粳稻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产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不同氮素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结果]供试品种间吸氮量的差异很大。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各生育阶段群体及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大,根干重、茎鞘叶干重、穗干重也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经济系数无明显差异;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对总吸氮量的作用大于经济系数的作用;抽穗前物质生产量、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对成熟期物质生产量均有重要的作用,前者略大于后者;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对群体干物质生产量的作用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抽穗前更明显;提高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成熟期穗干重有利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结论]促进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尤其是抽穗前单穗干物质生产量,促进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抽穗后穗干重的提高可显著提高氮高效吸收型品种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生产中推广的花生品种白沙1016、远杂9102、豫花7号和豫花15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生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参试品种的主茎高度、侧枝长、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降低,其中远杂9102主茎高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73 cm、1.24g;产量和经济系数在4个参试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