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湖银鱼资源变动关联因子及资源测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小梅 《水产学报》1996,20(4):307-313
据1989 ̄1994年汛期前后测试结果,结合实际产量,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方法,得知与银鱼资源密切相关因子是水位和捕捞强度。汛后留湖量与捕捞强度呈负相关,秋汛银鱼产量与春汛留湖量呈指数回归,与太湖新银鱼春群留湖数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获悉,太湖在去年取得丰产增收的基础上,为了使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省太湖渔管会今年将落实4项新举措。一是为确保银鱼资源稳步增长,除继续进行银鱼资源变动规律的研究监测及放流大银鱼人工授精卵和平游态仔鱼500万尾(粒)外,实行春汛银鱼停捕,促进银鱼资源的进一步恢复。二是全力整顿网围养殖。坚决贯彻国务院批转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如期完成网围养殖面积的压缩任务。具体实施办法是取缔无证网围,清除外来渔民的网围,清退非渔民网围,规定每户渔民经营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太湖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今年将实施4项新举措。一是为促进银鱼资源进一步恢复,今年将实行春汛银鱼停捕;搞好东太湖10万亩银鱼产卵保护区的管理;放养大银鱼入工授精卵和平游状态的仔鱼500万尾(粒)。二是全力整顿网围养殖。坚决贯彻国务院批转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如期完成网围养殖面积的压缩任务。实施方法是取缔无证网围,清除外来渔民的网围,清退非渔民网围,规定每户渔民经营网围面积严格控制在20亩以内;网围养殖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在品种上以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银鱼是小型名贵经济鱼类,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水产品之一。1995年全国形成移植高潮,大中型水域基本都投放了太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受精卵。但部分水域未形成商业产量或产量不稳定。1997年,南阳市望花亭水库移植太湖大银鱼一举成功。当年捕捞商品银鱼近10吨,收入52万元,但随后几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最低时年产量仅3.1吨。2001年8月28日至9月11日,望花亭水库组织11组捕捞船,对该库大银鱼进行了捕捞作业,共捕捞商品银鱼20吨,加上留库繁殖亲体,总产量达25吨,亩均产量5公斤,收入34万元,产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对此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7年,太湖湖区虽然受到水位偏低、污水倒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引起湖区鱼类资源结构发生一定变动,但由于果断采取了春汛银鱼停捕、放流鱼类暂养期缩短等措施,同时,强化湖区渔政管理,提高资源增殖效果,加强网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全国大中型水域水产养殖增殖顾问组银鱼移植专题调查组银鱼是鲑形目一年生小型鱼类,它因“长江面鱼”和“太湖银鱼”作为佳肴而被人们称道,随着出口创汇更引起了多方注目。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由太湖移入滇池以及19...  相似文献   

7.
河南南湾水库于 1995年1-4月先后引 进大银鱼受精卵3000 万粒和太湖新银鱼受 精卵160万粒,由于各 级领导重视,措施得 当,于当年6月22日试 捕到大银鱼,次年7月 捕到太湖新银鱼。自 1995年12月进行人工 繁殖至1998年共采得 受精卵1.45亿粒,分 别推广到湖北、山西、 陕西、黑龙江、内蒙古。 河南等10余省区, 1996年全国水产技术 推广总站将我库定为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 统银鱼移植推广基 地”。现将银鱼移植放 流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移植方法 银鱼移植方法有两种:成体移植和受精卵移植,成…  相似文献   

8.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又名太湖短吻银鱼,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新银鱼属。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大水面开展了银鱼移植生产活动,银鱼产量提高很快。1994年全国总产量约6000吨,1995年约8000吨,1996年接近1万吨,1999年为2万吨。即使这么高的产量,国内市场商品银鱼也很少见到,可见银鱼市场潜力仍很大。1玄武湖现状1.1玄武湖地理概况和水文特性玄武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湖泊,全湖面积约5000亩,平均水深1.7米,底质是沙土和淤泥。近两年市政府加大了对玄武湖的综合治理力度,对周围的生活污水进行…  相似文献   

9.
萧钦 《水产科学》1985,(2):51-51
自从1980年从太湖往云南滇池运输太湖短吻银鱼受精卵获得成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之后,各地纷纷从太湖植银鱼受精卵,这在纬度或气候条件与太湖相差不多的地方是可以的,但向比较寒冷的东北地区移植则比较困难。今年4月15-18日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移植银鱼受精卵14万尾粒,  相似文献   

10.
梁华 《内陆水产》2001,26(1):9-9
太湖新银鱼又名小银鱼,是一种体色透明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以来,相继在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引种移植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2年广西首次从云南引进太湖新银鱼,目前部分早期投放银鱼授精卵或鱼苗的水库有的已发现银鱼,有的已形成捕捞群体。1996年、1997年和1998年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银鱼课题组在已移驯银鱼成功的桂林平口水库、青狮潭水库和南宁客兰水库,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银鱼制种,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制种的技术要领总结如下。1材料与工具培养皿、解剖盘、表面皿、弯头眼镊、直…  相似文献   

11.
太湖中大银鱼_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夏德全 《水产学报》1999,23(3):254-260
利用RAPD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1996 ̄1997年2年中在太湖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并发现其中有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进一步DNA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5种银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科学烷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于1998年2月入工繁育太湖银鱼鱼苗200万尾,除在太湖鱼类繁殖保护区放养50万尾外,其余均被有关单位移殖到当地水域养殖。近几年全国各地养殖单位都从太湖移殖银鱼受精卵,投放到当地大中型湖泊和水库以增殖银鱼资源。但在自然水域中放养银鱼受精卵因受孵化率低、孵化期长等因素限制,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人工批量繁育银鱼鱼苗一直是一项难题。此次繁育成功为全国各地移殖、增殖银鱼资源提供了苗率来源。太湖银鱼人工批量繁育获成功@张建寿$无锡市水产技术指导站!214023…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在 2000年度大银鱼生产季节仅用 20余天时间,即捕捞大银鱼 526吨。创下本年度单个水面大银鱼产量最高记录,使岱海渔场达到了恢复大银鱼的预期效果。   岱海渔场 1987年开始由太湖引进大银鱼受精卵,经过 9年的移植、保护、增殖、除害,终于于 1995年获得突出的效益,当年捕捞大银鱼 310吨,创利税 1500余万元。可是, 1996年大银鱼在岱海突然“失踪”了。为了恢复生产,地方政府和业务部门都十分关心与重视,曾请全国有关专家来岱海调研,共同商讨恢复生产的措施。几年来岱海渔场职工经过认真努力,采取了以下措施,终…  相似文献   

15.
王文斌、朱成德、张开翔、高礼存等曾对太湖短吻银鱼探讨过人工授精 ,早期胚胎发育以及温度与孵化等的关系。作者于 1 997~ 1 998年借助显微摄影手段对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速度、室内孵化 (流水式和换水式 )等简要记载了其全过程。为了积累银鱼胚胎学的基础资料 ,为银鱼增殖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在宁波大学水产系中心实验室就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与水中溶氧含量 (溶氧饱和度 )之间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现报告于后。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998年 4月 6~ 1 9日 ,作者在浙江省胡陈港水库采集到太湖新银鱼亲本 ,平均体长 68mm、平均体重 1 1 8…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自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移至云南昆明滇池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近年来又进行了大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银鱼已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据统计1995年全国银鱼产量达到8000余吨,在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效益。1995-1996年,在银鱼繁殖期间一共移植投放受精卵7亿余粒,投放水面达到50余万公顷,其中移植大银鱼爱精卵66亿粒到43万公顷水面中,移植太湖新银鱼卵0.5亿粒到7万公顷水面中。近年来新移植银鱼的水面大多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滇池移植太湖短吻银鱼试验及其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属鲱形目鲑鳟亚目银鱼科,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979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将太湖短吻银鱼少量受精卵移入滇池。我们在云南省科委及省农牧渔业厅支持下,从1981年开始,在二年的银鱼生殖季节于太湖采集银鱼受精卵1,452,500粒,孵化出仔鱼后,移植放流到  相似文献   

18.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rt是太湖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为了探索这一银鱼秋季能否产卵和孵出仔鱼,作者曾于1975年秋季在太湖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实验研究。结果共孵出仔鱼543尾;此外,还固定了各胚胎时期的发育卵465粒。通过孵化材料,联系到亲鱼在生殖时期需要得到保护,因而建议每年10月8日至24日限制或禁止使用银鱼渔具捕捞,使之能够正常产卵,以达到天然鱼类的增殖和合理利用银鱼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太湖银鱼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银鱼是太湖名产,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享誉中外,也是我国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笔者自1981年以来,开展太湖银鱼的基础研究,并对其增殖作了初步探讨。本文仅就太湖银鱼增殖问题提些粗浅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太湖共产四种银鱼,即大银鱼(地方  相似文献   

20.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