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Ⅱ.冷藏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华东师大物理系陈家森,叶士,叶永青浙江农大蚕学系杨明观嘉兴市农林局蚕桑站吴春泉前文就产下20小时左右蚕种进行即时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作了报导;本文介绍一下秋用冷藏蚕种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家蚕卵滞育的人工解除研究对养蚕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索电晕人工孵化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两广二号为试验蚕种利用电晕放电刺激蚕种,使其孵化。结果表明,电晕能有效阻止两广二号产后约20 h的蚕卵进入滞育而达到人工孵化效果,与即时浸酸处理效果一致。进一步摸索了不同放电电压、刺激时间对电晕人工孵化两广二号正反交蚕种孵化率的影响,发现两广二号正反交蚕种在8 kV、1~5 min处理条件下的实用孵化率最高;电压过高或电击时长过长均会造成死卵率增加;而且电晕人工孵化两广二号反交的电压与时间范围比正交要窄。  相似文献   

3.
在蚕种生产上,秋用冷藏浸酸蚕种的冷藏日数一般都要求在40日以上.冷藏日数在35日以内的短期冷藏蚕种,浸酸后一般孵化率较低,孵化整齐度较差,因此早秋期蚕种供应的调节余地较小.已知用电晕放电方法处理蚕卵,能使即时蚕种和冷藏40日以上的冷藏蚕种获得与浸酸蚕种大体相当的孵化效果.那末用电晕方法处理短期冷藏蚕种,其人工孵化效果又如何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了短期冷藏蚕种的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4.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I.即时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浙江农大蚕学系杨明观,卢启建华东师大物理系陈家森,叶士璟,叶永青嘉兴市农林局蚕桑站吴春泉蚕种的人工孵化技术对保证在养蚕季节随时供应蚕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蚕种人工孵化最常用的是盐酸孵化法。此外尚...  相似文献   

5.
通过短光照及昼夜变温饲养处理后的秋303蚕品种,由于蚕种生产对蚕种保护、催青处理不妥,不满足秋303蚕品种胚仔发育的要求,带来了蚕种孵化不齐和化乌死卵。现将渐进催青法催清满足秋303胚仔系统发育的温湿度,减少蚕种化乌死卵,提高了蚕种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6.
家蚕卵电晕孵化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晕技术对即时浸酸处理的蚕种和冷藏浸酸处理的蚕种进行了刺激试验,发现蚕的孵化率和盐酸浸渍法相媲美。该方法所使用的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同时可以避免浸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液3种消毒液对原原种转青卵进行卵面消毒后,调查比较各种卵面消毒处理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绝食生命率的影响,以探索最适合作为卵面消毒的方法。试验发现最适合的卵面消毒药物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散卵层厚度与电晕人工孵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层蚕卵的人工孵化效果最好,散卵层越厚,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越差。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农村蚕种发放后孵化不齐或出现不孵化卵、收蚁时间长等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蚕种孵化不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措施,对提高蚁蚕体质、蚕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及操作方便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11,32(4):85-86
8蚕种的浴消和整理8.1蚕种浴消的目的及适期8.1.1蚕种浴消的目的生产的蚕种卵面因附着有很多的母蛾鳞毛、蛾尿和病原体,为了保持卵面的清洁和达到彻底消灭病原体的目的,就需要将蚕种在清水中洗刷干净,同时还必须结合浴种进行卵面消毒。一代杂交种的制种形式分为散卵和平附种,散卵就要结合浴种把产在布上或纸上的蚕卵洗落下来,然后再经过卵面消毒和盐水比重进行选卵。平  相似文献   

11.
外源H_2O_2活化家蚕滞育性卵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进一步探讨H_2O_2与家蚕滞育的关系,研究了外源H_2O_2 活化家蚕滞育性卵的处理方法。发现H_2O_2 的浓度、处理时期和处理时间对活化效果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产于连纸的家蚕滞育性卵在产后2 4h(2 5℃)用6 %H_2O_2于4 7℃下处理30min可有效活化家蚕滞育性卵,孵化率达到96 % ;盐酸处理可有效活化经H_2O_2处理不能孵化的滞育性蚕种,表明盐酸和H_2O_2在活化家蚕滞育性卵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多元杂交方法,育成蚕卵无胶着力兼斑纹限性基础品种9357、9214等,其综合经济性将达到实用水平,并配成四元杂交种在农村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家蚕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品种洞.庭×碧.波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回交、插入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 ,育成了实用夏秋蚕斑纹限性品种洞 (限 1B)、碧 (限2A) ,与引进斑纹限性品种庭 (秋丰B)、波 (85 4B)组配成洞·庭×碧·波四元杂交种。经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 ,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匀整 ,茧丝质优良 ,原蚕容易饲养 ,蚕种繁育系数高 ,且全限性 ,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4.
将产卵后 2 4~ 96h( 2 5℃ )的蚕卵 ,用相同或最佳盐酸刺激量 (浸酸后点青最快、点青卵率最高 )浸酸处理 ,卵龄越大 ,蚕卵点青越迟。蚕卵的点青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盐酸刺激量增大而提前 ,超过这一范围 ,则随刺激量增大而延迟。卵龄增大 ,蚕卵酯酶A4和ATPase特征性活性峰出现时间延迟 ;蚕卵经盐酸处理 ,该时间明显提前。产卵后 96h盐酸处理蚕卵 ,酯酶A4的活性峰出现时间随盐酸刺激量增大而提前。随着浸酸卵龄和盐酸刺激量的改变 ,蚕卵酯酶A4的活性峰出现时间与蚕卵点青时间发生一致的变化。盐酸刺激量能够影响蚕卵的活化 (或滞育发育期 )和发育速度。酯酶A4的ATPase活性变化能够反映盐酸处理蚕卵的滞育程度及所使用的盐酸刺激量  相似文献   

15.
蚕种场是蚕种生产与经营的微观主体。通过对全国136家蚕种场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种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生产设施陈旧,基础条件落后;人员负担沉重,科技力量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小,产能过剩严重;蚕种销售范围狭窄,区域分割依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多元化拓展的技术支撑;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蚕种场整体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除广西、广东和云南3省(区)外,其它省份的蚕种场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从所有制结构来看,虽然各类所有制蚕种场总体都是亏损的,但私营蚕种场的亏损相对最小。建议通过深化蚕种场体制改革,放松对蚕种价格与流通的管制,实现规模化蚕种生产经营,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拓展多元化发展渠道以及发挥政府扶持作用等途径,努力提高我国蚕种场的生产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分离选育,对现行生产主要家蚕品种和引进育种素材进行改良提高,并经杂交组配筛选,育成了家蚕四元一代杂交种粤枫三号(五.选×28.32)。实验室鉴定及农村饲养和种场繁育的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和耐氟污染能力强,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形大,茧层厚,产茧量较对照两广二号提高9.47%,茧丝质优良,一粒茧丝长1028 m,解舒丝长761 m,洁净92.25分;原蚕容易饲养,蚕种繁殖系数高。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珠江流域等华南蚕区全年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7.
家蚕成品卵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改进抽样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统计学理论指出了NY/T32 7- 1997家蚕成品卵微粒子病抽样检验行业标准的缺陷 :不同批次蚕种的控制标准不一 ,不能很好地控制“弃真”错误的概率。运用概率统计方法 ,提出了改进的抽样检验方案。用此方案进行的抽样检验不仅可保证将不合格蚕种判为合格蚕种的概率控制在 1 5 %以内 ,而且可减少将合格蚕种判为不合格蚕种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雄蚕品种的选育与繁育推广,研制成功了雌雄蚕卵激光自动分选仪。该仪器可依据雄蚕品种雌雄蚕卵具有不同卵色的特点,通过图像采集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及识别,指令激光器精确地射杀雌卵,从而只保留雄卵,为雄蚕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推广提供了快速精确的分卵设备与方法,解决了人工分选雌雄蚕卵效率低的难题。重点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蚕卵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软件等部分的设计思路,介绍了仪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配置及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分选平附种和散制种蚕卵的方法与主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