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不同产量水平鲜食型甘薯品种产量形成及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差异,为高产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指导。以2 个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泰薯14’和‘烟薯25’为材料,测定2 个品种不同生长时期茎叶生长、块根膨大速率、以及收获期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泰薯14’茎粗、蔓长、茎叶鲜重和单株叶面积均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地下部发育早于‘泰薯14’,而‘泰薯14’生长后期地下部发育快于‘烟薯25’,栽苗后80 天‘泰薯14’块根单薯重和单株薯重均显著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块根商品薯率高于‘泰薯14’,‘泰薯14’块根产量高于‘烟薯25’,薯干产量低于‘烟薯25’。‘泰薯14’的干物率、淀粉率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薯2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烟薯25’,食味评分低于‘烟薯25’。茎叶较长的功能期使‘泰薯14’具有更大的高产潜力,而‘烟薯25’的品质及食味优于‘泰薯14’。  相似文献   

2.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施氮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甘薯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以鲜食型甘薯(龙薯9和烟薯25)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生物学指标、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的蔓长、分枝数、节间长度、叶柄长和叶宽等生物学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产量、商品薯率和单株薯块数。适量的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薯块中可溶性蛋白、粗蛋白以及硝酸盐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二次曲线模拟可知:龙薯9和烟薯25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166.60,153.13 mg/kg。甘薯的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品种间氮素吸收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小于长蔓品种(烟薯25),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大于长蔓品种(烟薯25)。减少氮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甘薯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天津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品种,解决天津市甘薯品种单一问题,引进6个鲜食甘薯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外观、食味、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4号、烟紫薯3号鲜薯产量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徐紫薯8号、烟薯24号和烟薯26号食味较好;徐紫薯8号、烟紫薯3号为紫薯中产量较高的品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6号和徐紫薯8号丰产性较好、商品薯率较高,外观品质也较好,适合在天津市进行大面积种植;其余品种不适于天津市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块根数量和整齐度的关系。选用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作为试验材料,在发根分枝期设置50%±5%(W50)、60%±5%(W60)、70%±5%(W70)、80%±5%(W80)、90%±5%(W90) 5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甘薯潜在块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收获期块根数量、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转化酶活性,栽植后10~35d,W70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合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栽植后10~25d,W70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栽植后30~35 d, W7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70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块根产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14%~120%和22%~122%、单薯重的变异系数较其他处理降低9%~34%。甘薯发根分枝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0%有利于促进块根形成,增加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块根产量,改善块根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优质、高产甘薯施钾水平,以豫东地区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6种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的5个处理B(75 kg/hm2)、C(150 kg/hm2)、D(225 kg/hm2)、E(300 kg/hm2)、F(450 kg/hm2)鲜薯产量增幅为5.1%~ 22.0%,薯干产量增幅7.3%~42.8%,商品薯鲜重增幅8.1%~65.4%,茎叶鲜重减产幅度20.4%~43.9%,薯块干物率较对照提高0.5~4.2个百分点,淀粉率较对照提高0.44~3.66个百分点。增施钾肥能够有效抑制甘薯茎叶徒长,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林永忠 《作物杂志》2001,17(2):36-36
甘薯是漳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小象虫是甘薯主要害虫之一,在闽东南沿海薯地普遍发生,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一年中以第二代至第四代,即在7月至9月,干旱少雨,薯块正处于形成膨大期,容易裸露,引诱成虫前来产卵,又为小象虫提供丰富的食料,薯苗和薯块受害严重,田间甘薯死苗缺株率达10%~20%;薯块臭心腐烂,人畜不能食用,且易诱发黑斑病和软腐病。据我市各地田间调查,严重田块臭薯、虫薯的隐虫量高达37%左右,不但降低产量,使甘薯产量损失20%~30%左右,高的超40%,而且影响到品质。针对甘薯小象虫主要藏在薯块内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不覆膜作为对照,调查和分析了可降解膜、不降解膜和黑膜对甘薯地上部生长发育、地下部产量形成以及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使甘薯地上部充分形成,延缓甘薯生长点过早的向地下部转移;覆膜后,甘薯单株结薯数增加了1.0~1.8个,鲜薯增产9.52%~13.19%,覆盖不降解膜比对照显著增产,覆盖不降解膜和黑膜比对照极显著增产,3种覆膜处理间鲜薯差异不显著。其中以覆盖不降解膜产量最高,达到了52494.30kg/hm2。地膜覆盖是甘薯增产增效有效的栽培措施,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甘薯中前期地上部生长、提高薯块个数,增加薯块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万薯10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为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及完善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探求不同肥料、不同密度处理条件对优质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万薯10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栽培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并且不同的肥料处理对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密度仅在淀粉含量上存在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差异显著。2个因素交互作用在淀粉含量存在差异极显著。在‘万薯10号’栽培过程中,肥料因素比密度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为达到淀粉高产的目的,必须满足肥料与栽培密度处在一个合适的配比中,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在使用腐殖肥525 kg/hm~2、栽插密度为75000株/hm~2的条件下,甘薯产量及各方面品质都处在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配套栽培措施对商薯9号产量及杂草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除草剂、无地膜覆盖处理相比,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而在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处理中,50%乙草胺乳油×黑色地膜处理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33%二甲戊乐灵乳油配套透明地膜或黑色地膜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最低,33%二甲戊乐灵乳油除草效果不佳;50%乙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薯块干物率最高,蔓茎干物率、T/R值最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除草剂与地膜覆盖对甘薯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杂草防控、薯块品质等因素,生产上应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透明地膜配套栽培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9号杂草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铁、锌、锰对甘薯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大量元素供给水平上,配合叶面喷施微肥铁锌锰,可以促进甘薯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薯块数和薯块重,提高了商薯19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了商薯19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3.
毛思帅 《中国种业》2020,(10):47-50
为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选取13个品种,以福菜薯18号为参照,对比各品种的食用评价、采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食用评价方面,鄂菜薯10号、薯绿1号、鄂菜薯1号、鄂菜薯2号、广菜薯5号、浙菜薯1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采收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莆薯53、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的总采收量分别增加14.1%、7.6%、4.6%,其中前者达到显著性差异;广菜薯5号和广菜薯7号分别减少5.1%、6.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单次采收构成,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广菜薯5号的单个茎尖平均鲜重较对照增加15%以上,其中前两者达到显著性差异;莆薯53的单次平均采收茎数较对照增加6.6%,其中采收前期增幅较为明显。综上,除福菜薯18号外,以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广菜薯5号综合表现较佳,建议进一步生产试验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具有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优良并适合福清市栽培的紫色甘薯新品种,2021 年引进鉴定了11 个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综合考察了 11 个甘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表现和抗病性等。结果表明:龙紫 4 号产量表现好,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好,建议作为高产鲜食或加工型紫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龙紫 12 号、金薯 20 和莆紫薯 18 产量表现较好,结薯集中,薯型美观,薯块均匀,其中龙紫 12 号干物质率和淀粉率高,建议作为高产紫色淀粉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而金薯 20 和莆紫薯 18 食味品质好,建议作为高产鲜食或加工型紫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龙紫221、福宁紫 5 号产量表现一般,薯型较美观,干物质率和淀粉率较高,建议继续开展试验进行鉴定;福薯 34、龙紫 6 号和金薯17 外观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但产量表现一般,建议继续开展试验进行鉴定;泉紫薯 96 和福宁紫 6 号综合表现较差,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5.
几个特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辉  李栒  郑贤陆 《种子》2005,24(8):62-64
本试验对湘农黄皮、川山紫等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表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品质性状差异较大.83-2146、日引2号总糖分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川山紫鲜薯淀粉率达20.67%,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徐薯18号切干率达32.13%,极显著优于其他供试品种.特色甘薯品种薯块鲜食品质、熟食品质的专家品尝评定结果显示:鲜食品质较好的是83-2146,其次是日引2号和湘菜薯1号、江永紫晕;而熟食品质较好的是83-2146、湘菜薯1号和川山紫.  相似文献   

16.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 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甘薯为短日照植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自行开花。为探索甘薯开花的适宜光照条件,以龙薯9号、烟薯29号、烟薯24号、烟薯25号和烟薯26号为材料,在嫁接和短日照条件下,设置弱光处理(25%全光照)和自然光处理(全光照),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甘薯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照对5个甘薯品种的生长、现蕾和开花影响较大,可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显著减少了易开花甘薯品种的成花数量,龙薯9号、烟薯29号和烟薯24号开花数量分别减少54.2%、66.5%和64.5%。弱光处理下5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降低50.0%以上,气孔导度降低20.3%~25.0%,蒸腾速率降低18.8%~22.6%,表明在8 h短日照的自然光强条件更有利于嫁接甘薯开花。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分期施用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重庆市江津区甘薯主产地蔡家镇鸳鸯村2社、石佛村3社两个试验点,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量下甘薯不同生育期氮磷钾肥分配比例的产量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以分期施氮钾、分期施氮磷钾各处理均提高甘薯块茎产量,鸳鸯村2社试验点的增幅为6.8%~29.5%,石佛村3社试验点的增幅为7.7%~46.6%,两个试验点均以分期施氮磷钾3处理增产作用最大。分期施肥各处理对甘薯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以增加为主,鸳鸯村2社试验点增加4.8%~29.9%,石佛村3社试验点增加0.7%~7.3%。各处理对甘薯块茎淀粉和全钾含量以降低为主,鸳鸯村2社试验点的降幅分别为2.4%~5.5%和12.3%~69.5%;石佛村3社试验点的降幅分别为2.4%~17.4%和0.9%~22.8%。分期施肥对甘薯可溶性糖、全磷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两个试验点结果表现不一致。从总体上看,对甘薯进行分期施肥能明显提高薯块产量和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粉垄技术栽培木薯中后期结薯情况及产量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薯华南205为材料,进行""粉垄栽培""试验,在植后160d、290d分别进行单株结薯数、薯长、薯径、单株薯重及鲜薯淀粉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粉垄技术栽培木薯的单株结薯数增加21.71%~23.13%,薯长增加15.09%~17.60%,薯径增加4.08%~8.40%,单株薯重增加36.36%~43.90%,产量增加36.36%~37.74%,鲜薯淀粉含量增加8.84%~18.67%。表明应用粉垄技术栽培木薯可以增加经济产量,提高薯块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不同密度和不同氮磷钾配比下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以期为甘薯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2019、2020年度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郑红23’为材料,设置7个密度水平、7个氮磷钾配比水平、49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能极显著影响甘薯产量和商品率,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先升后降,商品率逐渐降低;产量与商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茎叶鲜重、冠根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率分别与茎叶鲜重、根鲜重、商品薯块鲜重、商品薯块个数、单商品薯块鲜重、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冠根比呈极显著负相关;3万株/hm2产量最低,7.5万株/hm2次之,4.5万株/hm2产量最高,5.25万株/hm2产量次之,商品率虽然随密度增加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在4.5万~5.25万株/hm2密度水平下也能达到90%以上;不同氮磷钾配比均极显著影响产量和商品率,N:P:K=1:1:2配比下产量和商品率均最高,N:P:K=0.8:0.8:2配比次之。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表明,甘薯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5.25万株/hm2,氮磷钾配比为N(0.8-1):P(0.8-1):K(2)时,产量最高,达到22611.41 kg/hm2~22933.57 kg/hm2,商品率达到90.40%~92.30%,因此在此密度和氮磷钾肥料配比下,甘薯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