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林下生态养鸡模式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采用,我市也有部分地区采取了这种养殖模式,就是利用山林区的自然环境,采取现代饲养与传统养殖相结合的方法,将本地雏鸡或者蛋鸡放到山林中饲养,以人工饲料、昆虫、野草作为主要食料来源,人工饲料主要包括无公害的玉米、豆饼或者是混合型的饲料,保障鸡的无公害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山林环境下生态养鸡的技术,为我地去生态养鸡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地是家禽饲养的新型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亦可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成为家禽养殖的重要途径以及养殖户增收的重要方式,有效解决了家禽与人争粮问题。但林下养鸡常处于户外环境中,很容易使鸡感染疫病,影响鸡的正常成长。本文就林下养鸡中的疫病预防技术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有效防止林下养鸡过程中的鸡疫病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下养鸡是一种新兴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可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林下经济。文章阐述了林下养鸡的优势,分析了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下生态养鸡是在树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本文对林下生态养鸡饲养关键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林园养殖的鸡质优无公害,风味独特,经济效益较高。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园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洛川县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问题一直是广大养殖场所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肉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放养鸡就是将传统养殖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相结合,实行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养殖技术。同过放养鸡控制植物尤其是果园的虫害和草害,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蒋宁  杨家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0):175-176
随着生态与绿色观念的深入与扩散,人们对鸡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生态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通过绿色、科学及生态环保的手段来提升养殖技术,培育出更加绿色、品质更高的鸡,为养殖农户总结出更受用的养殖方式,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林下草地放牧养鸡对林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薇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15-215,217
对放牧散养鸡的活动及采食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总结了林下草地放牧养鸡的技术,为制定合理的林下草地放牧养鸡饲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下养鸡产业是当前我国禽类养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式,该产业具有短频快等特点,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与我国林下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匹配。本文就针对林下养鸡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在分析现状时结合钦州市林下养殖经济发展情况,对该产业的发展现有情况和面临困境进行全面分析,融合林下养鸡产业特点针对困境提出“破局”策略,并探讨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湖湘丘陵地区特点,着重从场址选择、鸡舍建造、鸡种选择和育雏、科学放牧、疾病预防等方面对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叙述,探讨一条用自然资源养鸡,养鸡控制植物病虫害,以蚯蚓、蝇、蛆等高蛋白饲料喂鸡,利用鸡粪提高山场土壤肥力促进树草生长,最终生产出人们青睐的绿色安全鸡蛋和鸡肉的良性生态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11.
对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以及鸡的放养密度、适应性、部分生产性能和肉质等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滩为鸡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较丰富的食物.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完全抑制了笼养鸡的呆板、怪癖等症,鸡的发病率极低,而且鸡肉肉质鲜嫩,鸡味浓郁,合乎现代市场要求,发展前景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进行林下生态草场的建设,在生态草场内建设拦水带,形成阻流带,进行划区轮牧,放牧饲养河田鸡,草地消纳牧鸡鸡粪,鸡粪同时为草地提供肥料,形成林下生态养鸡模式,具有哺育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创造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林下养鸡的优点及养鸡技术环节,并从雏鸡引进、生态隔离、免疫消毒、林地消毒、天敌侵害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综合管理措施,对林下养鸡和生态养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4,(1):47-48
<正>野外生态养鸡能大幅度节省饲料、药物和人力投入,成本较低,产品售价高,加上纯净天然,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生态养鸡,在实施养殖前,须掌握技术措施。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如湖北洪山鸡、江汉鸡,河北柴鸡,浙江仙居鸡、肖山鸡,上海浦东鸡,河南固始鸡,湖南桃源鸡,辽宁庄河鸡,广东惠阳鸡、杏花鸡、三黄鸡、清远麻鸡,山东寿光鸡,北京油鸡都是优良的地方品种,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觅食力强,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尤溪县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土鸡,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牧养林、以林促牧、长短结合、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短、平、快项目。林下养鸡由于饲养期长,鸡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啄食蚯蚓、昆虫,粪便无法及时清理等原因,常造成寄生虫的感染。然而鸡寄生虫病不像传染病那样来势凶猛,危害巨大,且所造成的损失大多也是隐性的,常被养殖户所忽视,以致林下养鸡出现生长速度慢、多耗、低效,商品鸡也因消瘦、卖相差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桉树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殖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总结了桉树林下种草养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下养鸡是“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能够充分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的放养方式进行。林下养鸡不仅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结合姚安实际,分析桑园林下养殖优势,介绍桑园林下养鸡技术,提高桑园综合效益,为全县桑园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鸡模式,是目前养鸡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态养鸡新模式。本技术通过对放牧养鸡草地建植技术、适宜的栽畜量、优质牧草的采食量、放牧养鸡轮牧技术等系统研究,集成了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20.
林鸡复合经营作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养殖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片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使得林下养殖对脆弱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密度梯度试验,分析600只/hm~2(T1)、1 200只/hm~2(T2)、2 400只/hm~2(T3)3类养鸡密度对林下表层土壤质量及植被的影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价值,以确定喀斯特山地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养殖密度。经4个月的养殖试验表明:1)T1、T2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大,最大持水量上升,但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T3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下降、孔隙度降低,土壤出现较为明显的板结现象。2)各处理全氮(TN)、土壤有机碳(SOC)养分含量较养殖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T2处理时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提升了69.0%和89.3%;全磷(TP)、全钾(TK)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在T3处理时,养分含量分别提升了29.3%和36.8%。3)各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平均减少程度均超过95%。养殖结束自然恢复4个月后,T1、T2和T3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较养殖前恢复比分别为41.2%、3.5%、1.5%。4)T1、T2和T3各处理养鸡收益分别为7.2、14.4和28.8万元/(hm~2·a)。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喀斯特山地林鸡复合系统的合理密度应控制在600只/hm~2,同时划分禁牧区与轮牧区,能够提升土壤质量和保护植被多样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山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