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佳宝  赵诚斋 《土壤》1986,18(6):312-313
粘闭作用(Puddling)是指土壤在渍水的条件下从事机械操作,土壤结构体受到破坏,土壤质体趋于均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胡敏酸对土壤和矿物粘粒分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土壤胡敏酸(Humic acid)对红壤和黄棕壤以及高岭矿和蒙脱矿粘粒分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HA对Na+饱和的土壤及矿物粘粒分散作用很大。用H2O2除去土壤有机质后,粘粒分散明显下降。然而,添加少量HA后,又能显著地提高粘粒的分散性。这种现象在两种土壤中,红壤表现更为突出。Na+饱和的高岭矿粘粒分散性很差,而蒙脱矿粘粒分散性很强,这与它们所带电荷量有关。但是,添加少量HA后,高岭矿粘粒分散性急剧提高,而蒙脱矿的变化却很小。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有机质HA对土壤和矿物粘粒分散作用受矿物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氧化铁的转化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何群  陈家坊  许祖诒 《土壤学报》1981,18(4):326-334
氧化铁虽是土壤粘粒中的次要矿质成分,但它具有较高的活性,对土壤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作为胶结物质之一,氧化铁的形态及其含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亦起重要作用[4,8]。某些水稻土中细孔隙增多,土块趋向紧实等问题[1,2],似乎与土壤中氧化铁存在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物理特性与少免耕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赵誠斋 《土壤学报》1989,26(2):101-108
本文从土壤物理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关系探讨了耕作的要求.土壤水分能量特性可被机械扰动改变,这是导致土壤粘闭的重要原因.水稻土的含水量和有效水均以表土高,而下层低,含水量和容重成线性负相关(n=62,r=-0.909**).土壤扰动可提高持水量,长年免耕在干旱年份可能会出现水分不足问题.土壤含水量、气容量和机械强度三者的变化相互联系.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小麦生长最佳范围是在水分吸力0.02-0.5巴内,而田间持水量大于塑性限,所以秋季耕作必然导致土壤粘闭.免耕土壤的容重一般在1-1.25g/cm3之间,是稻麦生长的较佳环境,所以水稻土本身存在适合稻麦免耕生产的条件.根据水稻和三麦分别52和23组次对比试验,水稻免耕增产19斤/亩,三麦49斤/亩,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田地区连续三年免耕土壤不恶化,囊水型土壤第二年开始有变差趋势,但产量不减低.免耕有保护土壤结构的作用,但不利于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稻田土壤表层管理对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培立  黄东迈  张振华  朱宗武  张仁 《土壤》1991,23(6):291-295,301
在变性土性水稻土上,利用15N同位素研究了在稻麦轮作并长期实行免耕或耕作的条件下,晒垡及粘闭等措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壤粘粒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长青 《土壤》1986,18(2):94-100,113
红外光谱既可表征无定形化合物,又可鉴测晶质物质[1,2]。近二十年来在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鉴定及其化学反应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3-19]。本文以我国几种主要土壤的粘粒红外光谱为例,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7.
变用扫描电镜对几种土壤特征层的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萍若  左敬兰 《土壤学报》1980,17(2):182-186
近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在土壤微形态和矿物风化超微特征方面广泛应用,丰富了微土壤学的研究内容[3,4]。本文应用JEM-100B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扫描附属装置对东北地区几种土壤(表1)的特征层进行了观察,试图通过对土体中粘粒和其它细土物质部分的表面形态、空间排列和它们在形成微孔隙中的结构特征观察,进一步认识土壤中粘粒和某些细土物质的性状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几种土壤的Zn—Ca交换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锁富 《土壤学报》1988,25(3):288-293
本文就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的Zn—Ca交换平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Zn2+离子的选择性是:黄棕壤>红壤≥砖红壤。选择系数(Kc)随着土壤粘粒表面上Zn2+离子饱和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从曲线的形状看,可以认为黄棕壤粘粒表面存在两种能量不同的吸附位,一种对Zn2+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另一种则要差。在体系中Zn2+离子交换Ca2+离子过程中,△G0受△H0的影响远比△S0要大。这在黄棕壤里表现尤为明显。从热力学参数△G0、△H0、△S0的变化情况看,黄棕壤对Zn2+离子特别偏好,结合得也较紧。红壤和砖红壤则无法比拟,这可能与土壤粘粒矿物类型及表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地转化成难以被作物利用的状态.武玫玲等人[1]指出,可溶性磷酸盐施入土壤2小时后,有40%转化为0.5N HAc不能溶解的状态,经过一个月增加到80%以上.许多研究亦指出,土壤可溶性和交换性盐基的性质和含量[2]、土壤粘土矿物组成[3]、土壤的pH值[4]、影响化学平衡的时间、温度和水分舍量等[5],都可影响磷肥的转化过程.陈魁卿等[6]认为,黑土中的活性铁铝合量与磷酸的吸收没有规律性;而白浆土<0.01毫米的物理性粘粒与磷肥吸收关系较大.综上可见,磷肥肥效受到土壤诸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以太湖地区两种不同质地的黄泥土为对象,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粘闭土壤和团聚土壤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对粘闭土壤回旱后,如何减轻对旱作物生长的危害做了初步探索。其结果表明:土壤粘闭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水位和渗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淹水不渗漏的盆钵条件下,粘闭土壤对水稻生长的效果优于团聚土壤,特别是对于粘质黄泥土更是如此。但是这种优势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由于渗漏以及其它因素的参与,又可能被模糊。粘闭土壤不利于旱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粘闭土壤回旱后,适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通气以及机械强度难以协调。减轻粘闭土壤对旱作物生长的危害,首先考虑通过耕作来恢复土壤结构,但在较高的含水量(大于塑限)时,应以排水增加通气为主,而不能指望通过机械耕作来调节,因为机具的作用只能导致土壤的进一步粘闭。较为适中的措施是免耕结合排水。  相似文献   

11.
利用英国巴廷敦(Bartington)MS2型双频率感应磁化率仪测定分析了海河低平原盐渍区4个剖面土壤磁学性质。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具有明显的磁化率空间分布差异,盐渍涝洼地段磁化率低(<34×10-8m3/kg),已脱盐地段磁化率高(>50×10-8m3/kg);同一剖面表土层较底土层土壤磁化率高。位于剖面中下部的河湖沉积胶泥层磁化率高,且频率依赖性系数甚高,指示粘层存在粒径<0.01μm左右的超顺磁铁磁态矿物。土壤磁化率测量适用于冲积性平原土壤磁学性质空间分布趋势的检测,亦作为土壤与生态环境演变指示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选用二种可变电荷土壤粘粒(<2μ),分别含有0.35×10-4-1.3×10-4mol/L的不同电解质,在不同含水量下,在5—50℃范围内测量其直流电导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热散法是研究土壤粘粒与离子相互作用的有用手段;电导率-温度曲线上的折点温度是随含水量、电解质种类和土壤类型而不同。在相同含水量下,含有不同电解质的红壤体系的折点温度具有如下的变化顺序:CaCl2>Na2SO4>KCl>Ca(NO3)2>NaNO3;砖红壤体系的折点温度明显高于红壤体系。折点温度的高低是土壤粘粒与离子相互作用强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赵渭生  孟赐福 《土壤学报》1991,28(4):410-4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浙中金衢盆地三个桔园土壤的持水特性、饱和导水率、蒸发强度及三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团聚作用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水量与<0.01mm物理性粘粒含量呈正相关(r=0.933*);饱和导水率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呈正相关(r=0.956**),而与结构破坏率呈负相关(r=-0.996**).当土壤吸力在50-100kPa时,桔园就需灌溉.加入三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能明显改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其效果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水解聚丙烯腈;使土壤的日平均蒸发强度减少,其减少的顺序为黄筋泥>紫砂土>红砂土.土壤饱和导水率K10值紫砂土>黄筋泥>红砂土,主要取决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二者呈正相关(r=0.956**).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土壤各级颗粒的理化特性,是土壤基本性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土壤及其粘粒化学组成的研究报导,在国内外并不鲜见,但对土壤各级颗粒性质的研究则较少。关于土壤各级颗粒的矿物全量分析研究,熊毅[12]、于天仁[1]早已有报导。国外的研究也大多在早地上进行[16,18-23]。至于对水稻土的各级颗粒的理化特性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有报导。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不仅有助于深入探究土壤高产或低产的原因,而且可以加深对土坡颗粒基本性质的认识,为完善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华南地区的石灰化水稻士是由于长期施用石灰使土壤剖面中具有石灰粘核或石灰硬盘的一种低产水稻土,每造水稻产量仅120-200斤/亩。早在1941年,郭魁士[1]称之为石灰岩水稻土。1958年,王卓仁[2]在稠查桂北土壤时,称此种土壤为石灰性水稻田土壤;握过1958-1959年的土壤普查,获悉广西农民根据它们的发育程度,分别称之为石灰板拮田,硬底田和锅巴田。但从此种土壤的发生特点来看,主要是由于施用石灰而使土壤产生石灰化,因此,本文称此种土壤为石灰化水稻士。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中南地区不同纬度带花岗岩母质发育的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的胶体表面性质与粘土矿物组合、14×10-10m矿物、氧化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粘粒的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和内表面占总表面的比例依次减小,这与其高岭石、粘粒氧化物含量依次增加,14×10-10m矿物含量依次减少有关,且也与14×10-10m矿物在黄棕壤中主要是蛭石,在红壤中主要是14×10-10m过渡矿物,砖红壤不含14×10-10m矿物的结论相符合。(2)在其他矿物类型和含量相近下,14×l0-10m矿物是蛭石的土壤与14×10-10m矿物是14×10-10m过渡矿物的土壤相比,前者的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内表面占总表面的比例比后者高些,但土壤的活性酸度弱些,交换性铝含量比后者低些。  相似文献   

17.
γ-666在含水率低的旱地土壤中持留期可长达3—11年之久,并可引起水质、土壤和植物的污染[1]。从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渍水土壤中微生物对γ-666的降解作用已作了大量研究[1-7]。确定渍水土壤中γ-666的降解比旱地土壤容易得多[1-3],并先后分离到了二株嫌气性降解菌[2,4,7]。  相似文献   

18.
降雨强度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区土壤矿质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流失和入渗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径流与土壤矿质氮素的作用深度EDI,并提出了EDI深度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土壤矿质氮素流失是降雨、径流与表层土壤矿质氮素作用的结果,随径流流失量显著高于随泥沙流失量,地表产流过程径流养分浓度呈现高—低—较高变化;降雨(降雨强度)和径流是土壤溶质迁移的动力,对土壤矿质氮素随径流流失和入渗有着重要影响。雨强增大,土壤矿质氮素流失量、径流作用深度(EDI)和土壤硝态氮入渗锋值深度均增加;同一坡面不同坡位土壤NO3-N与径流有效作用深度(EDI)和浓度锋值深度不同,坡中下部最深,坡顶部和坡底部较浅;土壤NO3-N和土壤NH+4-N入渗和再分布过程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无结构土壤透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硕 《土壤学报》1958,6(2):123-136
土壤的透气性是指土壤让空气穿透本身的能力。透气性是土壤很重要的物理性质,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土壤与大气间空气交换的速度[1],而且和土壤的持水性有关[2],测定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了解土壤其他一系列的物理性质如排水的能力[3]、地表迳流的速度[2]、耐蚀性、空气容量[3]及其结构性的程度等等。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方向与强度、种籽的发芽、根系的发育及其吸收能力、土壤中养分的状态[4]和影响农作物生活的其他重要土壤因素都有赖于土壤的透气性。  相似文献   

20.
娄隆后 《土壤学报》1966,14(2):226-229
土壤中以菌丝状态存活的真菌是活跃的生物类羣之一.它们在土壤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1].有关这类真菌的分离方法曾有不少人研究过[2],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简易有效的方法,使土壤真菌研究工作的进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