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2年水稻化学氮肥减量施用田间试验及1年较大面积的推广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常年高氮水平下的水稻栽培区,降低氮肥用量可以通过土壤高、中、低碱解N含量水平,以维持现有水稻单产为原则,针对性地选取减氮途径进行减量,2年结果可比习惯施肥减氮15%~20%。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结合农企共建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小麦全生育期以种子包衣处理、冬前化学除草、穗期病虫防治为主要技术措施的重大病虫“三次用药”农药减量实践,实现了对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的有效控制。示范结果表明,高效、低毒、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比常规用药区减施农药一次,农药减量30.50%~39.00%,平均33.69%,增产增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化肥料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土壤中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缓解了由于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pH值下降。不同程度的补充了土壤有机质,补充了化肥减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氮缺失;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直径及行粒数,因此降低了化肥减量施用引起的减产幅度;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化肥的农学效率,其中化肥减量49%,并施用有机肥使化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7.7kg/kg,提高幅度高达95%。总之,在化肥减量施用35%和49%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效的改善了土壤化学性状,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降低了减施化肥引起的玉米减产幅度。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化肥减量施用的幅度、减施化肥的元素种类及营养补偿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芦笋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于长兴县开展芦笋氮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氮素减量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植株农艺性状指标和芦笋总产量均没有明显差异;但芦笋分级产量以常规施肥标准减氮20%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减氮30%处理。试验点芦笋推荐氮素减量20%~30%。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滴灌减量施肥对梨树生长的影响,探明肥料适宜减施量。【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分别为F1:滴灌条件下减施肥料15%,F2:滴灌条件下减施肥料30%,F1:滴灌条件下减施肥料45%,对梨树叶片生长、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滴灌条件下,能够提高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百叶重和百叶厚度,减量超过45%时开始下降;滴灌减量施肥15%~30%能够显著提高梨树的单果重、产量和商品果率,在减量施肥30%时的效果最好;滴管减量施肥显著提高和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减量施肥30%时梨的品质最佳。【结论】因此,一定范围内滴灌减肥施肥能够促进梨树的生长,增加品质,改善品质,在辽宁葫芦岛地区滴灌减施肥30%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2020年,秀山县水稻农药与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区病虫害防治采取"纳米定制农药+化学除草+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减量施药技术模式,肥料示范采取高效长效专用配方肥减量施肥技术模式,以调查两种技术模式下水稻的生产成效。结果表明,示范区农药减量49.4 g/亩,减少31.99%;示范区肥料减少10 kg/亩,减少18.18%;示范区每亩增产82.71 kg,增产率为13.44%,扣除成本,每亩增加收入209.81元。  相似文献   

7.
研究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减量施肥处理对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为秸秆还田下水稻减量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1个常规栽培(CK),4个减肥处理,分别为减N、减P、减K、减NPK,水稻抽穗开始测定灌浆速率,收获后进行考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减N、减P、减K、减NPK处理上、中、下部穗灌浆速率呈前期渐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缓增长趋势;最大灌浆速率为上部籽粒≥中部籽粒≥下部籽粒,减P≥减N≥减NPK≥减K≥常规施肥;减P、减K与CK产量无显著差异,每穴穗数和实粒数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化肥减量施用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为评估水稻生产中氮、磷、钾肥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将开展水稻化肥减量施用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中,在每667 m~2施纯氮24.27 kg、五氧化二磷2.80 kg、氧化钾3.50 kg的基础上,减氮20%或减肥20%均会显著减少水稻有效穗数,进而降低水稻产量;而减磷20%或减钾20%对水稻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化肥减施量对玉米生产力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于2021年夏玉米生长季开展了化肥减施大田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偏生产力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差异,研究了对玉米生长影响较佳的化肥减施比例。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控释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其中化肥减量2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11 278.3 kg/hm2,与化肥减量33.3%、化肥减量50%处理的产量差距不大,说明化肥减量施用并协同施用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另外,化肥减量50%处理氮、钾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33.3%处理磷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50%处理氮、磷、钾肥及肥料偏生产力均最高。综上所述,一定用量的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与普通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永康市开展水稻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各处理水稻经济性状指标较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有益于水稻生长发育;缓释肥等氮、缓释肥减氮10%和缓释肥减氮20%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5.9%、4.5%和1.1%,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因此,试验地改施缓释肥后可降低氮素投入2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高地力条件下稻茬春性红皮强筋小麦氮肥减量与高产高效的协同性,以扬麦29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进行氮肥减量10%、15%试验,2021—2022年进行氮肥减量10%、15%、20%、25%的试验,研究氮肥减量施用对稻茬小麦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和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量处理相比,2个试验年度减氮10%、15%处理的小麦均能实现增产;减氮10%、15%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均较高,且土壤氮盈亏为正,值最小。2020—2021年,氮肥减量10%、15%施用,对出粉率和沉降值有显著影响;其中硬度和沉降值表现为减氮10%达到最大,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表现为随氮肥用量减少而降低的趋势。2021—2022年以减氮10%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优。协同性分析表明,实现高产、优质、高氮效率的施氮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高地力土壤上种植稻茬春性红皮强筋小麦扬麦29,以施氮量213~236 kg/hm2,即较对照氮肥减施12%以下(减量1.67%~11.25%)的处理,既增产,品质又较优,土壤持续地力和氮效率也得到提升,是适宜的减量增效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合理施肥是促进水稻高产的关键,然而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过量现象较为普遍,为达到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武义县进行水稻甬优6760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减氮20%、常规施肥减氮30%和常规施肥减氮40%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水稻产量分别减产2.4%、5.0%和12.1%。常规施肥氮素投入量较高,为251 kg·hm -2,大穗型水稻甬优6760将基肥复合肥改为缓释肥,追肥早施,实现氮素减量20%,可保证水稻产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和《中国农技推广》《中国植保导刊》杂志社《关于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征集活动的通知》(中农协函〔2020〕48号)要求,活动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化肥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个,其中示范企业22个、创新产品26个、双减之星10个;评选出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个,其中示范企业22个、创新产品26个、双减之星10个。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理事单位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荣获“示范企业”称号,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女士荣获“双减之星”称号。  相似文献   

14.
减施化肥增施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在增施微生物菌剂情况下,减施化学肥料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施化肥、增施生物菌剂有利于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综合考量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化肥减量30%、增施一定量的生物菌剂的施肥处理生产效益最佳。该试验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设施番茄化肥的减量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潘晓  徐洁章  池鑫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31-2132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近日,黑龙江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减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的"三减"行动,并明确提出与2015年相比,到2020年,全省化肥亩均施用量要减少10%以上;化肥利用率要提高6.7%;农药利用率提高9%;除草剂使用量减少1.4万吨以上,下降20%。为确保"减量不减效",黑龙江省将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实现精准施肥;坚持农牧结合,扶持大型养殖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粪便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化肥减量模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在化肥减量模式下为甬优1540高效、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试验设计包括CK(对照不施肥)、CF(常规施肥)、T1(基肥减氮15%)、T2(追肥减氮15%)、T3(基肥减氮至椒江区化肥定额制)、T4(追肥减氮至椒江区化肥定额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化肥减量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提升;其中T1处理效果最好,水稻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提高8.6%,氮肥利用率是常规施肥的1.22倍;T2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5.2%,氮肥利用率是常规施肥的1.18倍;T3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3.4%,氮肥利用率提高3.9百分点;T4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1.7%,氮肥利用率提高2.3百分点。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化肥减量模式下籽粒和秸秆中的氮元素含量降低,籽粒和秸秆中的磷元素含量增高,钾元素无明显规律;在同种减氮水平下,基肥减氮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优于追肥减氮处理。因此,浙东沿海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双季稻地区宜推广基肥减氮15%模式,纯氮投入量在174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减施肥料基础上优化施肥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常规施肥模式与减量施肥模式相比较,以生物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为优化施肥技术手段,考察优化施肥技术对减量施肥处理的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肥料减施和高产高效的优化施肥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皖东地区稻麦轮作制度下氮肥减施和简化施肥需求,以普通氮肥为对照,通过2地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氮肥减量一次性施用对稻麦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麦轮作制度下缓释氮肥减量一次性施用较分次施用普通氮肥均可提高作物周年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纯收入,分别提高了0.3%~8.1%、5.2~9.0百分点和15.9%~76.3%。缓释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但个别缓释氮肥减施对小麦有减产风险。综合产量、效率、效益等因素,建议稻麦轮作制度下缓释氮肥减量10%~20%一次性施用,具有稳产增收和省工节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对早稻增施商品有机肥、适当减施化肥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增施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减施化肥10%处理早稻的产量及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