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估计奶牛甲烷产量,而本试验估测了甲烷产量与乳脂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预测其甲烷产量。本试验利用了包含10个日粮处理和50个试验观测动物的3个奶牛试验数据。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了延胡索酸钙、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亚麻籽粕、亚麻油和丝兰粉。甲烷产量通过开路间接呼吸测热仓测定并以g/kg干物质(DM)采食量表示。乳脂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并以各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比例的形式表示。采用含有一个随机试验效应的单变量混合模型回归技术确定乳脂脂肪酸组成和甲烷产量间的关系。多变量模型通过利用以施瓦茨贝叶斯信息数据为基础选择脂肪酸的逐步过程推导出来的。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为(17.7±1.83)kg/d,乳产量为(27.0±4.64)kg/d,甲烷产量为(21.5±1.69)g/kg干物质。乳脂中C8∶0、C10∶0、C11∶0、iso-C14∶0、iso-C15∶0、C16∶0和anteiso-C17∶0与甲烷产量(g/kg干物质采食量)呈正相关(P<0.05),而iso-C17∶0、cis-9C17∶1、cis-9C18∶1、trans-1...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8头体重、胎次和泌乳阶段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在玉米秸秆为唯一粗饲料的TMR日粮基础上,通过阴外动脉进行氨基酸灌注。试验期为27d,其中预饲期为21d,载体灌注期为3d(CSc),氨基酸灌注期为3d(CSa)。分别在两期灌注的后2d连续4次采集乳样,混合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CSa组的乳脂率较CSc组提高了5.92%,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的乳产量及其他常规乳成分差异则不显著(P0.05);2)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后显著降低了乳脂中C4∶0、C6∶0、C8∶0、C10∶0、C12∶0、C14∶0和C16∶0的浓度(P0.05),并有降低乳中C18∶1cis-9含量的趋势(P0.10),但对乳中C18∶0、C18∶2n-6、C18∶3n-3的含量没有影响(P0.1);3)CSa组较CSc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27.24%,显著低于CSc(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泌乳奶牛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能降低乳脂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但对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灌注18碳脂肪酸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十二指肠回撤灌注试验,研究4种不同18碳脂肪酸(C18∶0、C18∶1、C18∶2和C18∶3)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含量、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体温变化。结果表明,灌注18碳脂肪酸对奶牛血液中Ig含量和体温影响差异不显著,C18∶2的灌注有增加CD4+ T细胞百分数的趋势,C18∶3和C18∶2的灌注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C18∶1的灌注有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的趋势。C18∶3和C18∶2的十二指肠灌注具有增强和调节泌乳奶牛免疫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肉豆蔻酸对反刍动物甲烷产量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体重710±17.3 kg、泌乳日龄290±41.9d经产奶牛于拴系式牛舍中饲养。根据胎次和泌乳天数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①饲喂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对照组),②饲喂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并额外添加5%肉豆蔻酸(以干物质计)。奶牛08:30和13:00饲喂2次/d、0:500和15:00挤奶2次/d。试验为完全随机设计模型,奶牛通过7 d预饲期饲喂对照日粮,获得处理测定的本底值;接着进入10 d的适应期,最后进入1d、8 h的试验测定期。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肉豆蔻酸甲烷产量降低了36%(608.2 vs 390.6±56.46 L/d),乳脂率降低2.4%(4.2 vs 4.1±0.006%)。日粮添加肉豆蔻酸使乳脂肪酸中C14∶0和cis-9 C14∶1分别降低了139%和195%;甲烷产量与乳脂中C14∶0含量呈负相关(r=-0.58),与cis-9 C14∶1也呈负相关(r=-0.47)。添加肉豆蔻酸对乳脂中CLA,trans-10C18∶1,trans-11C18∶1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本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肉豆蔻酸可以抑制反刍动物产甲烷菌的活性,降低甲烷产量;但并不影响乳脂中CLA和transC18∶1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乳腺长链脂肪酸摄取的影响。选用健康且胎次、体重[(554±21)kg]、泌乳期[(120±4)d]和产奶量[(24.30±1.47)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3组奶牛饲喂不同模式的饲粮,即以苜蓿、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的饲粮(MF组)、营养水平约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1组)和粗饲料比例等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2组)。试验期90 d,分3期进行,每期30 d,在每期的最后2 d采集饲粮样、乳样和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日乳脂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MF组的产奶量和日乳脂产量均显著高于CS1组和CS2组(P0.05),而CS1组则显著高于CS2组(P0.05);MF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CS1组(P0.05)。2)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动、静脉血浆中C16∶0、C18∶0、C18∶2cis-6、C18∶1 cis-9和总长链脂肪酸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血流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P0.05),呈现出CS1组MF组CS2组。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动脉对总长链脂肪酸的供给量,表现为MF组和CS1组显著大于CS2组(5 629.51、6 605.02 g/d vs.3 878.91 g/d)(P0.05)。4)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率,表现为MF组和CS2组显著高于CS1组(10.99%、10.84%vs.7.39%)(P0.05)。5)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量,表现为MF组(618.69 g/d)CS1组(487.87 g/d)CS2组(420.56 g/d),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揭示了在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增加精料浓度并不能有效提高奶牛乳腺对长链脂肪酸的摄取。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荷斯坦奶牛泌乳初期(产犊后120 d以内)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New Century)300 g/(d.头)。经56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无明显变化(P>0.05),乳蛋白、乳脂肪、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分别提高6.71%、8.16%、0.22%、1.98%、4.08%;牛奶中C4~C15脂肪酸含量减少,C16以上的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尤以(C183∶n6)、(C20∶3n6)、共轭亚麻油酸(c9,t11)、(t10,c12)增加最明显(P<0.01)。从而认为,在泌乳初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是保证奶牛能量需要、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验利用饲喂红叶为主要粗饲料基础日粮的5头经产的芬兰艾尔郡牛,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21d用于评价添加植物油和亚麻芥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试验处理为5组:①精料中不添加脂类(对照组);②按29g/kg添加菜籽油(RO);③按29g/kg添加葵花籽油(SFO);④按29g/kg添加亚麻芥油(CO);⑤按29g/kg添加压制亚麻芥(CE)。试验动物随意采食红叶,每天饲喂的精料为12kg。试验处理对粗饲料和总的干物质采食量、全肠道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无影响。饲喂植物油会降低乳中中短链饱和脂肪酸(6∶0-16∶0)含量(包括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增加乳中C18∶0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乳中顺-C18∶1、反-C18∶1、非共轭C18∶2、CL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日粮中添加的油的脂肪酸组成。饲喂菜籽油可能会增加反-C18∶1(Δ位于4、6、7、8和9)、顺-9C18∶1、Δ9,11CLA、Δ10,12CLA和C18∶2n-6脂肪酸的含量,而添加CO可能会增加乳中反-13–16C18∶1、Δ11,15C18∶2、Δ12,15C18∶2、反-9,顺-13C18∶2、Δ11,13CLA、Δ12,14CLA、Δ13,15CLA、Δ9,11,15C18∶3和C18∶3n-3含量.饲喂CO和CE会引起乳中C18∶0和顺-9C18∶1浓度降低并增加乳中反-10C18∶1、顺-11C18∶1、反-9,顺-11CLA、反-9,顺-13C18∶2和顺-11,反-15C18∶2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乳脂肪酸对CO和CE的响应说明亚麻芥经压制后添加比游离添加对瘤胃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C18∶0的速率降低。总而言之,以红叶为粗饲料的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植物油对奶牛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乳产量无影响,但会改变乳脂组分,主要表现为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富集特殊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全混合日粮(TMR)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水平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液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30头体重约650 kg、2胎次、产后(120±8)d、日均产奶量(33.03±1.59)kg、体况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通过控制搅拌时间获得低(9.02%)、中(10.56%)、高(11.25%)3个peNDF水平的TMR,每种TMR饲喂1组奶牛,每组10头。TMR精粗比为60∶40。预试期21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瘤胃液中肉豆蔻酸(C14∶0)、反9肉豆蔻烯酸(C14∶1trans9)、珍珠酸(C17∶0)、顺6油酸(C18∶1 cis6)含量降低,异棕榈酸(C16∶0 iso)、反9棕榈烯酸(C16∶1 trans9)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2)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顺9肉豆蔻烯酸(C14∶1 cis9)、顺10十五烯酸(C15∶1 cis10)、顺10十七烯酸(C17∶1 cis10)、顺11油酸(C18∶1 cis11)、反9,12亚油酸(C18∶2 trans9,12)含量降低,异肉豆蔻酸(C14∶0 iso)、C16∶0 iso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肉豆蔻烯酸△9去饱和酶指数、油酸△9去饱和酶指数降低,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高精料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饲喂低peNDF水平(9.02%)TMR可改善乳中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奶牛血清中脂肪酸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异丙醇-正庚烷-2 mol/L磷酸(80∶20∶2)提取,正庚烷萃取,2-溴苯乙酮衍生化,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45 mL/min,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分析柱(150 mm×2.1 mm,3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44 nm。结果显示: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豆蔻酸(C14∶0)、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DHA)、花生四烯酸(C20∶4,AA)、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油酸(C18∶1)、正-十七烷酸(C17∶0)、硬脂酸(C18∶0)可以完全分离,峰形良好,精密度RSD≤2.96%,回收率在96%~99%之间。本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奶牛血清中脂肪酸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日粮对泌乳中期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共4期,每期21 d,其中适应期14 d,采样期7 d。四组日粮均以玉米青贮为基础,粗饲料分别为苜蓿、燕麦草、羊草和稻草,日粮等能等氮且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相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来源日粮对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C4∶0、C12∶0、C14∶0、C18∶0、C18∶2、C18∶3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稻草组血液中球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苜蓿组(P0.05),但与燕麦草组和羊草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液中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和β-羟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当日粮等能等氮且NDF和NFC含量相同时,可考虑使用低质牧草替代优质牧草饲喂泌乳中期奶牛,对其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AA鸡、京白鸡、新浦东鸡和土杂鸡(各30只,公母各半)的8项血液指标和6项肌间脂肪酸指标的测定分析知道:不同品种在血液和肌间脂肪酸性状上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品种内个体间在血液和脂肪酸上的变异程度也不同。从鸡品种内个体间差异最小,其次是新浦东鸡和京白鸡,变异程度最大的是土杂鸡。血液性状与肌间脂肪酸性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其相关程度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大豆油和莫能菌素对绵羊血液脂质代谢参数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提高畜产品品质寻找合适的途径。选择4只体重接近、带有永久性瘘管的健康无疾病的绵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对照组、大豆油组、莫能菌素组、莫能菌素+豆油组)设计,每期试验从试验羊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和血浆。结果表明:添加大豆油、大豆油+莫能菌素复合处理能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添加莫能菌素组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瘦素(Leptin)水平(P<0.05),大豆油和莫能菌素均有提高动物体抗氧化水平的作用;大豆油和莫能菌素复合处理组能提高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特别是t11-C18:1、n6-C18:3和n6-C20:3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莫能菌素对大豆油在提高血液抗氧化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前体物t11-C18: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绵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45±3)kg的杂交羊(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4只,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饲喂DCAB为+239.16、+104.37、-0.83和-127.59 mEq/kg DM的日粮.结果表明,DCAB对绵羊尿液pH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和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但DCAB最高和最低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较低;对绵羊血糖、血清非酯化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DCAB最高和最低组甘油三酯浓度较低(P<0.05);对胰岛索、胰高血糖索、生长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DCAB对绵羊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液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测定了郎德鹅不同填饲期(16 d、21 d、26 d)的肥肝性能及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表明,以填饲21 d取肝效果最佳,平均肝重615.1±122.1 g,料肝比最低(22.46∶1),26 d取肝则肝重增加不大(P〉0.05),而料肝比增加13.62%(25.52∶1)。填饲后血液TG、CHO浓度增加,HDL-c、LDL-c提高,但TP提高较少,ALB、GLO及A/G变化较小;ALT、AST、LDH等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类则明显增加,MAO、CHE、GGT增加,ALP、ADA下降。HDL、LDL-c及TG、CHO等与16d肥肝重呈较强正相关,TBA、ALT、AST等与26d肥肝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blood glucose and the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NEFA)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were estimated in jugular blood samples from 18 Alpine×Beetal and Sannen×Beetal goats during pregnancy and compared with samples from non-pregnant goats and from goats during the periparturient perio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pregnant goats rose to a peak of about 60±1.36 mg/ml at 42–56 days and then declined to about 46±2.37 mg/ml at 112–126 days. In non-pregnant goat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p<0.01) higher than in pregnant goats, except between days 42 and 70 (59±1.36 mg/ml). On the day of kidding, the level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0.01), increasing again thereafter. The plasma NEFA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regnant than in non-pregnant goats from days 56 to 126. The NEF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on the day of kidding, followed by a transient fall by day 3. The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was usually higher in pregnant than in non-pregnant goats, except between days 56 and 70 and from day 126 onwards. The insulin concentration fell late in pregnancy, but there was a transient increase 2 days after parturition. The blood glucose and plasma NEFA concentrations can be used as indices of nutritional status during pregnancy in goats.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何首乌对高脂饮食兔血清脂质代谢和脂肪肝形成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动态检测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何首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中TC、TG、LDL—C、HDL—C含量,实验8周末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何首乌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兔血清中TC、TG、LDL—C含量(P〈0.01),并能提高HDL—C含量(P〈0.05);光镜下何首乌高、中剂量组肝脏脂肪病变减轻,肝细胞脂变率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何首乌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抑制高脂饮食所致兔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脂肪酸钙对热应激肉牛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体重相近[(450±10)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和Ⅲ组分别在每头牛每天的基础饲粮中添加100和200 g脂肪酸钙,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热应激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7.5% (P <0.05)和20.8% (P >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4.38% (P <0.05)和15.79%(P>0.05).肉牛饲粮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随脂肪酸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随脂肪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肉牛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浓度随着脂肪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Ⅱ组血清T3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7.73% (P >0.05),Ⅲ组血清T3浓度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5%(P>0.05).肉牛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随着脂肪酸钙添加量的增加而极显著升高(P<0.01).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肉牛血清中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0 g脂肪酸钙添加量可以极显著降低热应激肉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P<0.01)、晚期凋亡率(P<0.01)和总凋亡率(P<0.01),但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和淋巴细胞比例(P>0.05)无明显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在热应激条件下,肉牛饲粮中适宜的脂肪酸钙的添加水平为每天每头100g.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效利用柞蚕蛹开发药用保健品的目的,采用石油醚浸提法从柞蚕蛹中提取蛹油,并用尿素包合法进一步提纯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含量较高,蛹油提纯后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75.22%提高到90.89%。以wister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摄食柞蚕蛹油及提纯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结果显示柞蚕蛹油及其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均具有较好的血脂调节作用,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具有可行性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粮补充植物油籽对奶牛血液脂肪酸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选择40头生产性能、泌乳日龄相近的妊娠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添加不同植物油籽对其血液脂肪酸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物油籽对奶牛动脉血浆中顺-9,反-11CLA、C18:3。昭等大部分脂肪酸影响不显著。但膨化大豆fES)、混合油籽(MIX)、整粒全脂大豆组(WS)血浆中反-11C18:3,分别较对照组(CT)提高了132.75%、113.36%和41.01%,差异极显著(P〈0.01)。膨化大豆、混合油籽、整粒全脂大豆组动脉血中瘦素(leptin)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219.67%、160.66%和85.25%。总的来看,膨化大豆对血浆中反-11C18:1含量和瘦素浓度影响强于其它处理:而处理之间血浆中CLA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也间接说明乳脂中的CL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血液中的反-11C18: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山羊乳腺阴外动脉血和乳静脉血中共轭亚油酸(CLA)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9只健康、体重(38±3) kg的泌乳期[泌乳天数(210±15)d]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羊,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奶山羊分别饲喂0、7.26和12.10 g/d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经预试期30 d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