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皂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油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油茶果实各部分均含茶皂素,一般在茶枯饼中含最高,达128%~13.8%。国外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我国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从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了水提,含水乙醇,含水甲醇等溶剂提取法。这些提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产品加工情况来看,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的现状是70、80年代建立的茶皂素的生产厂家(车间),相当一部分已倒闭、停产。但有少数仍维持生产,如在湖南永州香料厂(用乙醇法,年产40%茶皂素浆体1000t),湖南辰溪县氮肥厂,广西龙胜县农药厂等。1.1提取溶…  相似文献   

2.
油茶中茶皂素的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膜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分离纯化油茶饼粕提取液中的茶皂素。将油茶饼粕提取液先过陶瓷膜,以膜通量、油茶皂素转移率与除杂率为主要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再将陶瓷膜透过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以茶皂素的收率、纯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纯化工艺为油茶饼粕提取液过0.05μm的陶瓷膜,料液质量分数为1%,操作压力为0.15 MPa;陶瓷膜透过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色,再以0.2%NaOH溶液洗至流出液颜色较淡,水洗至中性,再以60%乙醇洗脱,60%乙醇部分为茶皂素部位,总茶皂素质量分数大于95%。采用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得到的茶皂素不仅纯度高、颜色淡,且该技术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可以成为工业上生产茶皂素产品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陶瓷膜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分离纯化油茶饼粕提取液中的茶皂素.将油茶饼粕提取液先过陶瓷膜,以膜通量、油茶皂素转移率与除杂率为主要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再将陶瓷膜透过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以茶皂素的收率、纯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纯化工艺为油茶饼粕提取液过0.05 μm的陶瓷膜,料液质量分数为1%,操作压力为0.15 MPa;陶瓷膜透过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色,再以0.2% NaOH溶液洗至流出液颜色较淡,水洗至中性,再以60%乙醇洗脱,60%乙醇部分为茶皂素部位,总茶皂素质量分数大于95%.采用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得到的茶皂素不仅纯度高、颜色淡,且该技术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可以成为工业上生产茶皂素产品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茶在平江县退耕还林项目中的应用调查,总结了油茶在退耕还林项目中的主要应用模式、应用技术及成效,分析了农民种植油茶增收情况及油茶深加工增值情况,提出了油茶在退耕还林项目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耒阳市油茶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经营水平;完善和落实政策;加强保护和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狠抓油茶深加工,创名牌产品,加快油茶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油茶综合利用浅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充分利用油茶资源,提高油菜总体经济效益的角度阐述了茶油、茶枯和茶壳等油茶主、副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的开发价值和途径,揭示了油茶资源的巨大潜力以及利用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能高效利用油茶粕进行培养的优质食用菌,就含有不同浓度油茶粕的培养基对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及菌丝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5%、50%、70%的油茶粕后,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羊肚菌、猴头菇、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的生长状态最好;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降低油茶粕培养基中茶皂素的含量,其中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及小白菇这3种菌的降解效果最明显,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62.38%、70.52%、65.57%;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及其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筛选出的优势食用菌种分别为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  相似文献   

8.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Ⅱ.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聂长明,周莹,郭亮,习进化(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湖南株洲市郊区龙头铺乡的油茶饼枯。成分分析如下: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1],脂肪用索氏抽提法测定[12],皂甙用重量法和水...  相似文献   

9.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焰 《经济林研究》2009,27(4):117-120
为给油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述了有关油茶籽、茶籽粕和茶籽壳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具体内容涉及茶油、茶皂素、茶籽多糖、茶蛋白、糠醛等产品在医药、保健、日化、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油茶种质改良现状及其花药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以花药培养为主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植物种质改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在农业和园艺植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具有其他种质改良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油茶种质改良是培养优质高产油茶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将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技术尽快应用到油茶的种质改良中,将会给我国的油茶生产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