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找出绿肥节能干燥方法,给地方绿肥干草的节能优质生产提供一套技术,开展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绿肥干草制备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肥直接晒干需要的干制时间长,营养物质损失量大;直接烘干耗能多,成本高,在农村不易推广;采取绿肥晒-烘结合法可以减少加热燃料的消耗,干草的营养物质损失量少,可以在广大农村推广;挤压除水烘干法制干绿肥节能效果最好,得到的干草成色好,但需要配套挤压机械,适合在牧草干制加工企业使用,若能配套挤压汁液的浓缩利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紫花苕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与原草直接烘干和晒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比原草直接烘干缩短烘干时间12和13h;比晒干缩短66和67h;DM获得率比原草直接烘干低0.02%和0.19%,比晒制干草高7.9%和3.8%;挤压出水40%后烘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2.05%、4.22%、7.92%、1.09%、7.94%、9.44%;挤压出水50%后烘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6.15%、9.32%、26.16%、4.28%、15.17%、15.89%;晒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9.74%、14.45%、42.94%、16.15%、15.67%、17.07%。且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相比,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77.67%和176.72%。  相似文献   

3.
枸杞脱水加工助剂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干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决定枸杞干果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栽培条件、管理水平,但采收后的制干与贮藏也十分重要,这里仅谈谈制干问题。枸杞鲜果制干主要采用阳光晒干和烘干两种方法,若在晒、烘之前用六月圣红枸杞脱水助剂处理则能有效缩短干燥时间。下面简要介绍该脱水加工助剂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余昕  张春  朱烨  胡宝平  税丕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28-17529,17561
[目的]研究干燥方法对蘼芜中丁基苯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干燥的蘼芜中丁基苯酞的含量.[结果]在0.1231 ~1.2310 μ.g/ml范围内,丁基苯酞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定量限为0.01231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3%(n=9).自然晒干、自然阴干和晒后烘干3种干燥方法干燥的蘼芜中丁基苯酞的含量分别为0.02484%、0.05178%和0.06468%.其中以晒后烘干处理的含量最高,自然晒干处理的含量最低.[结论]蘼芜的干燥方法宜选用晒后烘干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温度变化的差异对葡萄果实内与制干相关的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太阳直接晒干、大棚膜覆盖和遮阳网覆盖三种制干方式,分别测定制干环境温度、葡萄果实重量、水分活度及色差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采用阳光直接暴晒和大棚膜覆盖温度变化规律相似,明显高于遮阳网覆盖下制干环境的温度;阳光直接暴晒、大棚膜覆盖处理下葡萄失水速率、水分活度、可溶性固形物及葡萄成干的速度,明显快于遮阳网覆盖的葡萄果实的变化速率;直接晒干和大棚膜覆盖处理方式的葡萄干颜色为黄色,遮阳网处理的葡萄干的颜色为绿色;不同制干方式对葡萄干的部分营养指标有影响.[结论]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的温度具有较大差异,当制干目的以黄色葡萄干为主时应采用大棚膜覆盖的方式制干.  相似文献   

6.
[目地]研究不同杀青温度和不同制干方式对黄花菜外观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杀青温度和阴干、晒干、烘干3种制干方式处理黄花菜。[结果]杀青温度为70℃、晒干的黄花菜其外观均金黄,无青条,无异味,条形均匀,肉质肥厚,蛋白质、总糖和硒含量最高,分别为13.46 g/100 g、55.2 g/100 g和0.029 1 mg/kg。[结论]杀青温度在70℃,阴干、晒干和烘干黄花菜品质均较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生产中选择晒干,黄花菜的营养成分流失最少,加工简便,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烟区培肥改土及保障优质生态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旋耕深度(浅耕和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后的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土壤为对照,采用Biolog-Eco技术及化学法研究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与土壤氮素循环相关的主要酶活性,分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植烟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绿肥翻压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整体上表现为光叶紫花苕>黑麦草>油菜>无绿肥对照,绿肥翻压后30~60 d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基质的频繁时期.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对糖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基质利用效率较高,AWCD均值分别为0.67、0.69和0.77,多样性较高且种群相对丰富;无绿肥对照对所有碳源基质利用效率都较低,AWCD均值为0.46,多样性和种群丰富度较低.胺类、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不同耕作深度下翻压绿肥的植烟土壤间差异的敏感碳源.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提高了土壤中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不同时期土壤谷胺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均处于最高水平,且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能有效提高贵州黄壤烟区植烟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以深耕优于浅耕,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方面表现较佳,可作为一种有效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干制方法1.晒干法。将竹荪鲜子实体一朵一朵地平放在棉布单上,置太阳下暴晒,菌裙尽量左右对称。当菌裙干缩后,再移到架空的窗纱上晒干。或者直接将竹荪排放于清扫干净的水泥地板上暴晒干。晒制的干品朵形美观,颜色白,无油渍,质量好。遇短期阴雨天气,可在迎风处用多层竹架上铺棉布单后再晾制,注意通风以防霉烂,一遇晴天立即搬出如前法暴晒。也可烘、晒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牧民定居区提供合理利用饲料作物的科学方法.[方法]用不同茬次的苏丹草新苏2号为原料,用自然晒干、自然阴干、压裂茎秆晒干、压裂茎秆阴干等4种方法制作苏丹草干草,测定各样品营养物质含量,寻求该品种最佳的干燥方法.[结果]压裂茎秆阴干法优于自然阴干、自然晒干、压裂茎秆晒干等方法.该方法调制的样品中NDF、ADF含量较低,营养物质损失较少,有利于动物饲养.[结论]压裂茎秆阴干法非常适合新疆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青饲料含水分高,体积大,不易贮存。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晒成干草、生产草粉和青贮。青饲料自然干燥晒制的干草营养物质损失严重,达300~50%。甚至损失更高。人工干燥损失20%~25%。青贮则损失7%~10%。按规定工艺操作制成草粉,其营养物质损失为5%~  相似文献   

11.
裴晓东  李帆  陈坤  夏向京  龙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2-19604
[目的]探索能够高效利用新型烤房的烟叶烘烤工艺。[方法]采用量化烘烤工艺(Ⅰ)、中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Ⅱ)和高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Ⅲ)烘烤烟叶,对3种烘烤工艺的能耗成本及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淀粉转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Ⅱ烘烤能耗成本较低,比Ⅰ分别降低0.58元/kg(中部叶干烟)、0.12元/kg(上部叶干烟)。采用Ⅲ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高,比Ⅰ分别提高了0.10元/kg(中部叶干烟)和0.15元/kg(上部叶干烟)。3种工艺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趋势基本相同,BⅢ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率最高(27.53%),CⅡ处理后烟叶淀粉含量最低,仅为4.50%,BⅠ处理淀粉转化最不彻底,烘烤后淀粉含量为6.15%。[结论]综合比较发现,Ⅱ处理能耗成本相对较低,Ⅲ处理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2.
蔡剑锋  奎发辉  和世华  刘海彬  洪文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17-10419,1042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供热源密集烤房对烟叶烘烤能耗的影响.[方法]对3种不同供热方式的烤房进行烟叶烘烤对比,严格记录鲜烟叶总重量、烤后烟叶总干重、耗能情况、烘烤时间、用工成本以及在烘烤过程中不同供热源烤房对烘烤工艺的执行情况.[结果]高温热泵烤房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节能效果好(耗电量为2.57 (kW· h)/kg干烟),与传统常规燃煤烤房相比,高温热泵烤房总烘烤成本低,且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在供电资源充沛、烤烟季节电力有保障、环境要求高的烟区可推广使用.电加热烤房投入较小,和传统燃煤烤房相当,具备热泵烤房的全自动控制、控制精度高、无污染等优点,但电加热烤房能耗较高,在电价较低[不超过0.45元/(kW·h)]和供电电力设施容量较大的地区,也可推广使用.[结论]研究探索出适合烟叶烘烤“零排放”的加工处理办法,解决了烟叶烘烤带来的能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为实现烟叶烘烤环节降本增效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介质等因素对康乃馨干燥的效果。[方法]采用2种不同介质即河沙、食盐包埋的干燥方法,测定康乃馨干燥后的失水率、重量变化、感观分值等指标。[结果]从河沙、食盐包埋干燥处理康乃馨花朵鲜重变化和方差分析来看,24 h是最佳烘烤时间。不同浓度蔗糖浸泡康乃馨干燥处理后失水率和感观评价得出,30%浓度蔗糖浸花朵后河沙包埋烘烤24 h的效果最好。[结论]30%浓度蔗糖溶液浸泡后,用河沙包埋烘烤24 h能够作为康乃馨干燥花制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直接干燥法测定大豆粉中水分含量的条件,使试验结果更快捷、更准确。[方法]依据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测定大豆粉中水分含量,根据测定值与指定值计算出Z值,进行能力验证考核,分析比较该试验的最优条件。[结果]考核样大豆粉水分含量指定值为6.81%,标准偏差为0.12%,而通过试验得到的水分平均值为6.92%,Z值0.91。试验最优条件为称量瓶质量小,烘烤时间3 h,称样的质量3 g左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谢云波  罗定棋  夏建华  张永辉  谢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37-10439,10502
[目的]验证和鉴定新型耐腐蚀保温板式烤房的实用性.[方法]在四川泸州烟区开展新型耐腐蚀保温板式烤房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研究,并与普通燃煤烤房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研究表明,新型耐腐蚀保温板式烤房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保温性能好、热能利用效率高的特点,烤房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优势明显;与普通燃煤烤房比较,单次烘烤费用最低;新型耐腐蚀保温板式烤房可以节约能源资源消耗12.0%;每一炕节省烘烤费用67元,节省率10.2%;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高,而低次等烟比例很低,烟叶外观质量最佳,农民销售收入增加9.7%;烤房耗煤量比较低,产生的粉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20.0%.[结论]新型耐腐蚀保温板式烤房能达到设计要求,综合性能优越,增值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介质法对杜鹃花干燥的效果。[方法]用介质食盐和河沙对杜鹃花进行包埋干燥处理,同时探讨了不同浓度蔗糖液及浸泡时间对杜鹃花干燥的影响,测定各处理杜鹃花失水率、重量变化、感观分值等品质指标,以确定杜鹃花干花的制作方法。[结果]从河沙、食盐包埋干燥处理杜鹃花鲜重变化及感观评分来看,8 h为最佳烘烤时间,且河沙包埋效果优于食盐包埋。从不同浓度蔗糖液浸泡干燥处理后的杜鹃花失水率及感观评分来看,1.0%蔗糖液浸泡12 h效果最好。[结论]1.0%蔗糖液浸泡12 h后河沙包埋烘烤8 h得到的杜鹃干花观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黔产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瓜蒌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60℃烘干(0.88)、晒干(0.23)、阴干(0)。[结论]60℃烘干为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瓜蒌鲜药材,除去杂质泥土,于60℃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测试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方法]采用散叶密集烤房与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挂竿式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试验,研究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结果]散叶密集烤房定色阶段烟囱出口温度仅50~67℃,大大低于测试指标(≤160℃),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散叶密集烤房平均烘烤1 kg干烟能耗及用工成本比普通烤房低1.10元。与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的节能效果和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率和桔黄烟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散叶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大、操作简便、温湿度控制灵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观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赵明烨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70-11072,11099
[目的]探寻更加合理的香椿加工方法。[方法]对香椿进行热风烘干、冷冻干燥和热烫处理,测定加工处理前后样品的总抗坏血酸、总酚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椿品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制与热烫均对香椿中的抗坏血酸、多酚、亚硝酸盐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及短时间的热烫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较小,长时间热烫及热风烘干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相对较大;烘干、冻干、热烫5 min以上,香椿多酚的损失率均达60%以上,较短时间的热烫对总酚含量影响相对较小;热风烘干和热烫可使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真空冷冻干燥反而使亚硝酸盐含量提高,使香椿的食用安全性下降。[结论]短时间热烫是较为合理的香椿加工方式,可有效降低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并保留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