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面宝、植宝素、茶叶素、茶树型叶面肥和稀土等,是当前在茶叶上试验推广的新型叶面营养素。为了验证比较以上茶树叶面营养素的增产效益,为我区进一步选择推广叶面营养素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茶树合理密植进行探究,找到一种适合解决问题的办法,即高等数学建模方法,并对高等数学建模方法在茶树合理密植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指出其不足,除了在时间上没有办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优化其他方面的不足,使得高等数学建模方法在茶树合理密植的技术中应用得更加自如灵活。  相似文献   

3.
一合理密植,是农业生产措施之一。茶树如何合理密植近年争论较多。所谓合理密植是统一了茶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动态群体结构。它既有利于群体的发展,又保证了个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了茶树群体对光、气、热和土、肥、水的利用率而获高产。但密度过高,会导致营养矛盾的激化,使茶树个体呈饥馑状态,进而抑制了群体的生长与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我区茶树野生品种资源,挖掘地方品种潜力,促进茶叶生产发展,根据省农业厅和行署指示,于1982年4—12月,组织了各县二十余名茶叶技术干部,对全区茶树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茶树短穗扦插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作丰  王碧林 《茶叶》2005,31(3):183-183
莲都区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游,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区从1973年开始推广茶树短健扦插技术以来,已有30年历史,其繁育系数大,曾为本区及周边县市发展良种茶园作出重大贡献。但传统的育苗疗法,化工大,成本高,一直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效益,于是我们在1999年2001年3年中,进行了土壤消毒办法的短穗扦插试验。  相似文献   

6.
《茶叶》1960,(2)
茶树的根外追肥是获得茶叶丰产的主要因素,而且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我们于1958年春季,曾经在小寨利用蒿枝、苦生根对茶树进行根外施肥的少量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缺乏记载分析总结,为了进一步得出根外追肥的效果又于1959年在鷄場公社連石堡茶場作了施肥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供研究参考。一、试验内容及方法。为了探求茶树喷施蒿技、苦生根液的效果,进行  相似文献   

7.
茶树杂交授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丽娟 《茶叶》1989,(1):16-20
茶树杂交育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茶树育种的主要途径,但杂交技术却缺乏详细报导。1978~1985年,我们对杂交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所杂交园非采摘茶树上进行。无论母本和父本都是  相似文献   

8.
创造茶树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高经济效益是茶叶生产与茶树栽培研究的中心问题。本试验在我所以往对茶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三年选一九六五年定植的梅占品种茶园1.35亩进行。通过十年的试验研究,应用深耕改土、增施肥料,补植缺株、修剪养蓬、合理采养、及时中除、防治虫害等综合性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获  相似文献   

9.
茶树嫁接是加快茶园良种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推广茶树嫁接技术,淳安县农业局茶叶站从1998年开始,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进行茶树嫁接技术的全面试验和小面积的推广示范。现已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宜当地推广的茶树嫁接技术,具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活性有机质等,为探索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德清和绍兴等地进行了不同树龄茶园和不同种植类型茶园施用活性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和地.久:该肥效对比试验1996年9月~1998年10月在德清、绍兴两地进行。试验肥料:以“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作为试验肥料。试验茶国:幼龄茶园为3年生龙井43茶园,成龄茶园为12年生龙井43茶园。试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幼龄和成龄茶园试验…  相似文献   

11.
王平盛  王鹏 《中国茶叶》2003,25(3):25-25
嫁接是老茶园进行改种换植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的特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99年开始,采用该方法在云南大叶种上进行试验示范,经过几年的摸索与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嫁接茶树由于其生长习性及分枝特性都不同于常规的移栽茶苗,因此修剪方法也要有所不同,现将其修剪方法总结介绍如下。1.嫁接后茶树的生长特性茶树嫁接由于砧木是成龄茶树,其年限一般都在20~30年,地下部分根系发达,能够很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供给地上部分,使茶树在一年四季中都在生长,生长量较常规移栽的茶树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根据全国茶叶会议精神,在省农业局、省果茶所及地区科委的领导和协助下,我区开展了茶树品种资源普查工作。经过三年努力,普查工作基本结束,繁殖利用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省茶叶试验站于一九六七年曾经进行了茶树灌溉和肥料施用结果,茶树灌溉和土壤水分管理效果研究。茶树灌溉和肥料施用结果的研究,试验计划:三个灌溉处理,两个肥料处理。灌溉处理为:灌溉后可给态土壤水分含量50%,75  相似文献   

14.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无机肥料大量的使用是其栽培特点。本试验中,我们研究了长期使用磷肥对土壤和植物体中发生的影响。1933年全苏茶树和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化学部进行了试验。种茶场是在1929年建立的。土壤为带有灰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在田间不离体情况下,直接进行茶树光合作用某些指标的研究。试验工作是在阿那谢乌里进行的。实验对象是茶树品种——柯尔希达和杂种16号。在1977—1978年的生长季节进行了整个昼夜观测。 1977年的生长季节,测定了柯尔希达品种,而1978年的生长季节,测定了两个品种——柯尔希达和杂种16号。茶叶采摘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茶树资源抗云纹叶枯病离体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云纹叶枯病在我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和为害,茶树感病之后,生长不良,叶片脱落,芽梢细瘦,严重发病时,茶园一片枯褐,幼龄茶树甚至整株枯死。对茶树资源进行抗病性研究,对今后选育和推广应用抗病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30份茶树资源抗茶云纹叶枯病进行了室内离体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7.
[摘要] 1.作者研究了关于茶树与茶梅间杂交产生杂种的可能性。 2.1956年1960年,进行了一组茶树(二倍体)和茶梅(六倍体)间杂交试验,但反交产生的杂种不发芽,由茶树(母本)与茶梅(父本)杂交获得的F_1植株,近似于母本。这个结果与作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仟禾福茶园专用生物肥对茶树高产优质的促进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2013,(12):22-23
仟禾福,是由一批曾在海外专注于植物营养分子机理与生长调控研究的留学回国专家研制的一种功能型茶树营养分子调控水溶肥,近年来在浙江、湖北、安徽等茶区试用,取得了显著的早发、增产、提质效果。为了探明仟禾福在不同茶叶产区的应用效果及茶树表现,本实验室通过严格的盆栽茶树对比试验和茶园小区对比试验,对仟禾福茶园专用生物肥促进茶树高产优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各项研究获得的试验结果归结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碳酸氢铵对茶树的肥效,我们在1978年布置了此项试验。现将一年来的试验结果简报于后。试验地段原为20——25°的坡地丛植茶园,茶树生长势差,在1971年将此地改建成3——5°的梯土,1972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许多试验表明,茶树弯枝养蓬比定型修剪效果更好。但对茶树弯枝后各级芽梢的生育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处理时间不同有什么差异,与茶树定型修剪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等尚不清楚。笔者在1982~1983年进行了试验,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