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贵州省枫香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株优势木对比法,在贵州省10个县的枫香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枫香优树50株,优势木15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枫香天然次生林中的枫香优树初选标准为:其树高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9%,胸径应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材积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34%。以枝下高、高径比、结实量等性状作为优树形质指标,制定了评分标准。利用综合评定标准,对初选的50株优树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决选出枫香优树19株,入选率为38%,入选优树树高较对照平均提高了12.7%;胸径提高了24.4%;材积提高了61.2%,这19株优树可用于枫香第一代初级种子因营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优树选择效率,减轻野外工作难度,探索新的优树选择方法。【方法】以我国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选优林分,采用优势木对比法、小标准地法和基于遥感技术法3种不同方法进行优树选择,并对3种选优方法从增益、时间和人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每种方法分别选出候选优树45株,以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为标准最终确定入选优树6株。基于遥感技术的选优方法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优树选择范围有限、费力费时的不足,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显著提高优树选择效率。【结论】遥感技术与传统选优方法相结合的创新性尝试可为发展高效的优树选择方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选育马尾松花粉优树,提高松花粉生产的良种化水平.[方法]采用绝对值评选法,以马尾松当年生雄球花枝为调查统计对象,制订出优树初选标准.对预选优树进行生长和产粉性状测试,然后以单株花粉产量为主要指标进行复选.[结果]在淳安姥山林场马尾松良种基地7年生二代育种群体中初选优树11株,决选优树4株,决选优树平均产粉量可达546g/株,选择效果明显.[结论]马尾松开花结实表型变异丰富,开展松花粉良种选育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观赏树种法桐的多样性调查与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聊城市区的行道树法桐中进行优树选择,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法桐树体。[方法]以法桐为调查对象,利用样地调查法,采用统一调查标准和优树选择标准选择良好树体。对高度、围径、冠幅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采用候选优树按小样地法选择。[结果]高度、围径、冠幅的F值分别为1.43、2.16和1.98,没有一个大于F0.05值(2.99);除高度外,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都有5个区组在0.20以上,而且总体变异系数在0.33以上;每个地点的候选优树,按小样地法选择,都超过了60%,在86.1%~98.2%,按五株大树法选择,都超过了标准30%以上,在31.4%~57.8%。[结论]所选地段无明显差异,在此进行多样性调查和选择是可行的。整个调查的法桐各性状都存在广泛的变异。根据分数标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选出了2株法桐综合性状优良的优树。该研究为今后法桐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蒙古栎优树选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树冠、枝形、树皮、病害、虫害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蒙古栎选优标准进行研究,提出蒙古栎优树选择标准,即综合数量和形质评价指标得分在87分以上为优树。从3个选优群体中选择优树77株,入选率85.6%,该选优方法效率较高,为蒙古栎优树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7.
油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株人工林优树周围的标准地每木实测数据,对小标准地和大树选优法作了比较;根据31株优树的选优结果,比较了1~5株大树选优法间的相关关系,大树法间相关都显著,但以3株法为最好,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各地选择的3183株优树的数量指标作了比较,对不同种子区选优标准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脂用马尾松选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收集、保存产脂力高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利用选育的良种营造高产脂松林基地,笔者通过选优,共选出优树49株,营造基因库4669m~2,保存优树家系45个,营造子代林6670m~2.提高了现有天然松林产脂力,减小了采脂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围绕新建标准化白蜡树无性系种子园工程项目,重点阐述了白蜡雌雄异株树种优树选择方法、建立优树采穗圃、培育幼化优树无性系接穗、砧木定植、雌雄株优树田间隔行嫁接和优树系号错位排列嫁接、建立隔离带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坚果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的果实进行评价,为新疆核桃选优及优树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今后核桃产业发展及林果产业储备优良种质做准备.[方法]通过对新疆乌什县1970年前后选出的18株核桃优树的表观性状进行评分,并对其5种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单果重、坚果壳厚、坚果出仁率、核仁重)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两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树的重要主成分,结合表观性状的评分,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及核桃果实表观性状的评分,最终表明4号核桃优树的果实综合指标最佳.[结论]应用主成分法并结合综合评分建立核桃优树果实评价体系,在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枫香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阐述了枫香的资源概况、自然生态属性、利用价值,总结了枫香的文史内涵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枫香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吉祥  张绍铃  袁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7-12998,13003
[目的]研究砀山酥梨树生物学指标与高产稳产的关系,确立其丰产园的梨树树体结构,为砀山酥梨大面积丰产示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30和50年生的砀山梨园,每个树龄分别选择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果园,每种梨园选10株树,对其树体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树龄10年,产量为31020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10.5%、26.7%和62.8%,叶面积系数为3.31,枝果比5.79∶1,叶果比56∶1;树龄30年,产量为3673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6.5%、25%和68.5%,叶面积系数为3.26,枝果比4.67∶1,叶果比37∶1;树龄50年,产量为2977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5.6%、30.3%和64.1%,叶面积系数为2.89,枝果比5.29∶1,叶果比42∶1。[结论]中产树的各项树相指标有利于维持树体的生长结果平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更符合丰产稳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智能温室大棚中不同季节扦插对黔湄502(Camellia sinensis cv.Qianmei 502)短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春季(4月下旬)、夏季(7月下旬)、秋季(10月下旬)]扦插黔湄502短穗试验,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和作为母本园时可提供的插穗数。[结果]智能温室大棚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无论是1年生还是1足龄茶苗均可达到国家茶苗出圃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生长量为春季>夏季>秋季,且差异极显著。若以苗繁苗继代繁殖,以枝条利用率65%计算,春季扦插第2年可提供扦插短穗646.5万~1 092.0万穗/hm2,夏季扦插可提供690.0万~936.0万穗/hm2,秋季扦插可提供573.0万~702.0万穗/hm2。[结论]智能温室大棚能快速繁育茶苗,可大大缩短茶树良种选育周期。智能温室大棚不同时间扦插后茶树短穗综合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密度调控对红松人工林碳汇能力的影响。[方法]对辽宁省草河口地区不同间伐强度红松人工林的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各间伐强度红松人工林内红松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和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为干、根、枝、叶,不同间伐强度红松人工林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碳贮量均存在差异,乔木层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弱度间伐区(197.52 t/hm~2)、中度间伐区(197.10 t/hm~2)、对照区(184.75 t/hm~2)、强度间伐区(163.61 t/hm~2)、极强度间伐区(142.30 t/hm~2),土壤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度间伐区(151.93 t/hm~2)、对照区(147.18 t/hm~2)、极强间伐区(111.89 t/hm~2)、强度间伐区(91.18 t/hm~2)、弱度间伐区(79.54 t/hm~2),总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中度间伐区(351.42 t/hm~2)、对照区(333.63 t/hm~2)、弱度间伐区(279.11 t/hm~2)、强度间伐区(257.22 t/hm~2)、极强间伐区(257.16 t/hm~2);红松人工林内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进行红松林碳汇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定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树种选择是生态景观林营建中重要的技术要素。以浙江省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要求,制订了树种选择标准。根据专家建议,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和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形态习性、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2个树种评价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为研究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树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41个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合欢Afbizzia julibrissin,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乌桕Sapium sebiferum,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银杏Ginkgo biloba等落叶树种综合性状良好;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和木荷Schima superba等常绿树种综合性状较好。但因合欢分枝较低,不宜做大面积绿化树种.建议选择枫香、乌桕、苦槠和樟树作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景观林建设的基调树种。表2参64  相似文献   

16.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不同树种混交林改良地力的效果,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测定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培肥土壤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营造枫香混交林后林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混交林枯落物归还量及其分解速率高于杉木纯林,使枫香混交林土壤的养分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枫香 杉木、枫香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5.19%,27.71%和17.75%。不同枫香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明显优于杉木纯林。表4参9  相似文献   

17.
陈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7-15778
[目的]为了把握资源发展情况,调查分析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造林类型及造林树种。[方法]对2011年尤溪县造林情况汇总,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造林面积14 589.5 hm2,其中荒山造林、采伐迹地更新占主要,面积分别占38.0%、33.9%;在小班个数上,以荒山造林、坡耕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为多,分别为51.3%、19.5%、15.8%。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很好的开发。造林树种有46种以上,以一般用材林占多数,面积为85.5%。一般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为主,面积分别为7 035、5 253 hm2,占48.2%、36.0%。油茶、阔叶树类、茶叶、竹类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比例分别占6.2%、3.7%、1.8%、1.7%。混交林面积有大的增加,面积达4 914hm2,比值占33.7%。[结论]政府在树种选择上应加强指导,做到适地适树,并加强荒山造林的管理,进而更好地发挥造林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枇杷果园套养凤凰鸡的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63-1464
[目的]探索枇杷果园套养凤凰鸡的最佳密度。[方法]分别在枇杷果园内套养密度分别为2 250、3 000、3 750、4 500、5 250和6 000只/hm2的凤凰鸡,统计不同套养密度对鸡的存活率、生产性能、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枇杷果园套养凤凰鸡的最佳密度为4 500/hm2。[结论]该研究为成都地区枇杷果园套养鸡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谢春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91-4792
[目的]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的基本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快速高效地计算出常用的Levins生态位宽度值、Pianka生态位重叠值等参数。[方法]以南京紫金山的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落为例,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该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类生态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麻栎和黄连木的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68和0.47。麻栎与其他8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06、0.862、0.648、0.690、0.569、0.839、0.623和0.833,黄连木与其他7个物种的分别为0.485、0.772、0.416、0.498、0.490、0.612和0.324,枫香与其他6个物种的分别为0.588、0.523、0.821、0.653、0.548和0.615,马尾松与其他5个物种的分别为0.653、0.726、0.193、0.549和0.176。[结论]Microsoft Excel 2003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等优点,值得在群落参数的计算和分析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早实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肖千文  廖运洪  蒲光兰  张丽  韦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5-11836,11855
[目的]为早实核桃的生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春、夏季修剪早实核桃采穗圃,探讨不同的修剪强度对不同品系和树龄的核桃树的修剪效应。[结果]3~5月的重短截可显著促进新枝生长,抽枝基径1.51cm,平均长度93.24cm,满足接穗生产的要求;7~8月修剪的枝条抽生能力差,不能达到接穗的要求。同一品系不同强度修剪后,新枝生长差异显著;重短截对4个核桃品系的新枝长度和基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抽枝基径1.22~1.59cm。中短截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早实核桃新枝的生长,抽枝基径、长度平均达1.42、91.92cm;3年生和5年生早实核桃重短截处理的新枝长度、基径生长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早实核桃春季修剪明显优于夏季修剪。重短截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品系的早实核桃修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