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12):14-15
[目的 ]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定色后期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提供参考。[方法 ]调整定色后期湿球温度和稳温度时间,对云烟87品种中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评吸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中部烟叶综合表现以湿球温度控制40℃的T3处理较好,随着定色后期湿球的提高,颜色加深,油份、色度较好,干物质消耗有所增大,T3处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都好于T1和T2处理,但评吸质量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定色后期湿球温度适当提高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随着湿球温度的提高,颜色逐渐加深,油分、色度趋好,有利于提高均价、中上等烟比例以及桔黄烟叶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烘烤烟叶变黄期湿球温度高低及风机高低档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密集烤房烤后烟叶颜色淡或颜色深暗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变黄期以中部烟叶烘烤湿球温度35.0℃、风机开低档为对照,在温度、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以湿球温度调高0.5和1.0℃、风机开高档为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在风机使用高档的条件下,湿球温度调高0.5℃的T1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高,工业可用性较强,表现在颜色橘黄鲜亮、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较柔软、色度强、油分较好,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尚足,浓度较浓,同时各项化学成分居于中等水平,化学成分较为协调;风机使用低档、湿球35℃的对照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中等,表现在颜色偏淡,油分较差,工业可用性较强;湿球温度调高1.0℃、风机使用高档的T2处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低,工业可用性中等,表现在颜色较深、较暗,评吸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结论]变黄中后期通过风机开启高档、相较风机开启低档干湿差可缩小0.5℃,既能使烟叶达到变黄和失水的要求,同时可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有利于协调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烟叶密集烘烤质量,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烤烟为材料,采用温、湿度和时间组合对密集烤房烟叶变黄期烘烤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变黄期相对湿度80%,干球温度38.0℃,湿球温度34.7℃,烘烤时间60h,烘烤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佳,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感官质量符合中式卷烟原料需求。  相似文献   

4.
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烟叶特色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试验采用密集烤房研究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颜色值、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部烟叶,以T3处理(湿球温度39℃),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风格彰显程度、化学成分评价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综合质量依次为T3处理(湿球温度39℃)T2处理(湿球温度38℃)T1处理(湿球温度37℃)。随着定色前期湿球的提高,代表红色的a值有提高的趋势,鲜干比逐渐略有增大,说明有利于物质转化,加深烟叶的颜色,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2)上部烟叶,以T2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最好,颜色桔黄鲜亮,成熟度、叶片结构、油份较好,颜色饱和度较好,正反面色差较小,化学成分协调性好;T3处理居中,表现颜色偏深偏暗、油分略差,化学协调性差,评吸质量亦有所降低,呼吸消耗较大;T1处理综合表现较差。从风格彰显程度来看,随着定色前期湿球温度提高,浓香型风格特色有提高的趋势。因此,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定色前期湿球温度中部烟叶以39℃、上部烟叶以38℃,有利于提升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散烟密集烤房的关键技术。[方法]采用4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烘烤环境对散烟密集烤房初烤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烘烤环境对散烟密集烤房杂色烟比例的影响主要在烘烤的中前期,降低变黄期的湿球温度,适当扩大变黄期与定色期的湿球温度差,可以减少初烤叶的杂色烟比例。变黄期与定色期的湿球温度差对烟叶颜色转变的影响最大,适当扩大两者的差值有利于烟叶颜色向桔色方向发展。[结论]变黄期湿球温度35.6~36.2℃、定色期湿球温度37.0~38.0℃、干叶温度51.9~53.8℃且干筋期湿球温度37.9~39.8℃时,初烤叶的杂色烟比例小,桔色烟比例大。  相似文献   

8.
变黄期不同烘烤时间及温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的变黄期烘烤时间及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38℃变黄阶段,适当拉大干湿球温差,延长38℃变黄阶段烘烤时间,烤后烟叶质量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42℃变黄凋萎阶段烘烤时间控制在10~20 h、湿球控制36℃的处理较好,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较少,湿球温度低,虽有利减少杂色烟叶,但青筋烟较多,湿球温度高的处理杂色烟叶比例加大,颜色深暗;变黄时间中下部烟叶以60 h较为适宜,上部烟叶以65 h较为适宜,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比例较少;评吸质量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评吸质量逐渐变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明显减少,烟碱增加,其他化学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贵阳烟叶蜜甜香型风格的密集烘烤工艺,为进一步提升贵阳烤后烟叶品质并彰显其蜜甜香型风格特色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云烟87为试材,以贵阳市烟叶生产指导烘烤工艺为对照,根据关键稳温点的干湿球参数,设置中温/高湿、中温/高低高湿、中温/中湿3个烘烤工艺处理,研究各烘烤工艺对烤后烟蜜甜香型彰显度、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干/湿球以变黄期38℃/37℃、凋萎期42℃/36℃、变筋期47℃/36℃、干片期52~54℃/39℃、干筋期65~68℃/42℃的处理烤后烟叶蜜甜香典型度最高,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均最优。【结论】贵阳蜜甜香烟叶密集烘烤宜采用“中温高湿变黄,低湿凋萎、变筋,高湿干片、干筋”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密集烤房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与湿度组合对不同产区烤烟品质的影响,通过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在不同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与湿度组合条件下处理平顶山、大理两产区烟叶,并对烤后烟叶色素、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经济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下两产区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宜,协调性较好,外观质量、经济效益较好,T4处理的烤后烟色素含量较低;相同处理下不同产区样品烟的色素含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差异较大,大理产区烤后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稍高、均价较高、能耗较小,平顶山产区的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更加适宜。因此,烘烤方案T3[38℃(35±0.5℃)稳温18 h;42℃(36±0.5℃)稳温16 h;47℃(37±0.5℃)稳温12 h;54℃(38±0.5℃)稳温12 h]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及工业可用性,以一次性采收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变黄期不同干湿球温度差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变黄期干球温度为38℃,干湿球温度差为1.5℃时可以增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致香物质含量,明显改善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促进烤后烟叶各项经济性状上升,从而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干筋温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部位烟叶最佳干筋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翠碧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干筋温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下、中、上部位烟叶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筋阶段最高干球温湿度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64℃,上部叶68℃,烤后烟叶颜色光泽鲜亮,物理特性好,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效果较为突出。[结论]适当降低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对提高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外观质量和烟叶内总植物碱、总糖、总氮和钾离子等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后取样进行醇化试验研究,探索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外观质量和内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醇化过程中,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烟叶颜色和油分稍有影响,对成熟度、身份和色度等外观质量影响较小,其他烘烤工艺对其外观质量均影响较小;3种烘烤工艺对烟叶总植物碱和总糖含量变化影响较小;T2烘烤工艺下烟叶还原糖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3种烘烤工艺下烟叶总氮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T3烘烤工艺对烟叶钾离子含量影响较大;T2和T3烘烤工艺对烟叶氯离子含量影响较大。[结论]应针对不同的卷烟配方需求,选取适宜的烘烤工艺,使烟叶有较好的外观质量和较优的内在成分,提升全国烟叶卷烟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
湘烟3号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摸索湘烟3号的一般性烘烤工艺及烘烤过程中的诊断指标,为制订湘烟3号的烘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烤烟3段式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调整变黄期和定色期湿球温度和烟叶变黄程度指标,设4个处理,在3地从烘烤成本、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4个方面,分别考察上、中、下部烟叶的烘烤工艺。[结果]湘烟3号在烘烤过程中,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时,下部烟叶的诊断指标为烟叶变黄7成,叶片变软,主脉1/2变软,中、上部烟叶的诊断指标为烟叶变黄9成,叶片变软,主脉1/3变软;变黄后期中、下部烟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8℃,上部烟叶的湿球温度应稳定在39℃。[结论]初步研究了湘烟3号变黄期的温、湿度及烟叶变化状况,至于其田间成熟规律和基本表象、烟叶的变黄和失水速度及其协调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湿度控制对烤烟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以K326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湿球控制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的湿度状况对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湿球温度能够明显改善烟叶的烘烤质量。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在变黄期的干球温度38℃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6±0.5)℃、(35±0.5)℃、(36±0.5)℃;在变黄期的干球温度42℃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8±0.5)℃、(37±0.5)℃、(37±0.5)℃;在定色期的干球温度45℃或47℃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38±0.5)℃、(39±0.5)℃、(38±0.5)℃;在定色期的干球温度54℃时,适宜的湿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40±0.5)℃、(39±0.5)℃、(39±0.5)℃。  相似文献   

17.
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质量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湿球温度(35℃)条件下的烤后烟叶质量显著优于较高湿球温度(36℃)条件下的烤后烟叶,具体表现为色度强、挂灰杂色少、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含量较低、糖碱比和氮碱比适宜、中性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