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椰糠与砖红壤土配成的6种不同基质栽培巴西香蕉组培苗,进行生长效果的比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组培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的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不同光合参数对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椰糠:壤土=1:2配方对组培苗的生长效果最好;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变化趋势相似,其中以椰糠:壤土=1:2处理的数值最高,椰糠:壤土=4:1最低,胞间CO2浓度的数值则相反.6种基质栽培的香蕉组培苗以T2,即椰糠:壤土=1:2配制最适合香蕉组培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尾巨桉容器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尾巨桉移植成活率、株高、地径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木屑和泥炭土均对苗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影响,木屑对成活率、泥炭土对根系长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珍珠岩对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影响;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以处理7(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5:2:3:2)为尾巨桉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的椰衣栽培介质对西瓜发芽的影响等,对于开展椰衣栽培介质基质化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海南3市(县)5镇的11种椰糠为基础及配置2种(MIX1、MIX2)复合基质为测试材料,对椰衣介质1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进行西瓜种子发芽实验、西瓜苗生长实验及相关生理测评等。结果表明:复合基质处理能保证西瓜苗生长,pH、EC值的大小是筛选优良椰衣复合基质的关键。椰衣介质MIX1处理是适宜西瓜生长发育的复合基质。  相似文献   

4.
以大粒种咖啡(Caffea liberica)1号为砧木、中粒种咖啡(Caffea canephora)热研1号高产无性系为接穗形成种间嫁接苗,以棕榈叶+表土、棕榈叶+椰糠和椰糠+表土不同比例配置基质,比较不同处理下嫁接苗的根系形态、光合特性、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筛选适宜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以棕榈叶+表土体积比1:0(M1)、7:3(M2)、1:1(M3)处理植株根尖数、净光合速率(Pn)、总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较高,较常规育苗配比(CK),M1处理分别提高98.17%、25.88%、159.54%和142.86%,M2处理分别提高122.99%、39.11%、162.61%和151.40%,M3处理分别提高157.18%、40.47%、194.22%和214.29%,增幅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植株根系形态指标、净光合速率、总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M1、M2和M3处理混配基质均能较好的满足咖啡种间嫁接苗生长需要,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温室条件下工业大麻扦插苗栽培的最优基质和营养液配方,进而为工业大麻扦插苗规模化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在长春市农业博览园温室下设置4种栽培基质(泥炭Z1、岩棉Z2、珍珠岩Z3和椰糠Z4)和3种营养液处理(M1、M2、M3),研究栽培基质种类和营养液配方对工业大麻扦插苗营养生长特性、基质温湿度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营养液耦合对基质温度无显著影响,基质的湿度为泥炭>椰糠>珍珠岩>岩棉;椰糠+营养液1处理(Z4M1)的工业大麻扦插苗花叶产量、茎粗、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开花前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最高。在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工业大麻扦插苗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根系最低,茎秆次之,叶片最高。成熟期的工业大麻扦插苗花叶产量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氮量、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无相关性。试验发现,椰糠+营养液1为工业大麻扦插苗温室栽培的最适基质和营养液组合。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秋枫全冠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组外,其它3种基质的理化性状差异并不是特别显著;不同基质处理间秋枫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四种基质的环境对秋枫苗木的生长来说并不是逆境,秋枫在这四个基质中均可正常生长,是适应性很强的植物。综合胸径和冠幅等表现生长数据和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外加基质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基质T2中秋枫的生长状况最好,冠幅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因此,本实验中最适合秋枫生长的基质配比为:泥炭土:椰糠:黄心土:河沙:有机肥=5:1:2:1:1。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置水培法,使用4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并以清水培养和椰糠基质栽培为对照,对巴西香蕉苗进行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香蕉苗增加的生物量方面,BXM配方(巴西木植物营养液)处理与椰糠栽培的差异不显著,但与日本园试配方、Hoagland植物营养液配方、1/2 MS培养基营养元素配方和清水培养的差异显著;在株高和叶面积方面,均以椰糠栽培的最大,BXM配方处理的居次,接下来依次是Hoagland植物营养液配方、日本园试配方、1/2 MS培养基配方和清水培养。综上所述,在这4种营养液配方中,BXM配方是巴西香蕉苗生长的最适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8.
栽培基质对蝴蝶兰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基质A(苔藓)、B(椰糠:泥炭:珍珠岩=l:1:1)、C(蛇木条:珍珠岩=8:2)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其移栽后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90%以上;且移栽前炼苗3.5天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综合考虑成活率、叶片生长及生产成本,可首选苔藓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另A、B、C三基质也适宜作蝴蝶兰成苗的栽培基质,其自出瓶后17个月时株均抽花梗率达42%,但考虑到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时可采用基质A与B,如用A作栽培基质,春季应及时换盆。  相似文献   

9.
栽培基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选用松树皮(PB)、椰糠(CC)和松树皮:椰糠(PC,1:1)的复合基质栽培铁皮石斛,基于代谢组学思路探究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茎生长代谢的影响.通过环刀法测定3种基质的物理性质,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茎的多糖含量,采用硅烷化衍生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铁皮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基质A(苔藓)、B(椰糠:泥炭:珍珠岩=l:l:1)、C(蛇木条:珍珠岩=8:2)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其移栽后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90%以上;且落地前炼苗3—5天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综合考虑成活率、叶片生长及生产成本,可首选苔藓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另A、B、C三基质也适宜作蝴蝶兰成苗的栽培基质,其自出瓶后17个月时株均抽花梗率达42%,但考虑到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时可采用基质A与B,如用A作栽培基质,春季应及时换盆。  相似文献   

11.
6种基质复合拮抗菌发酵液对香蕉幼苗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添加拮抗菌4-L-16和T3-G-59的6种基质发酵液对香蕉幼苗的促生作用,在盆栽条件下,以麦麸、豆饼、花生饼、菜籽饼、芝麻饼、花椒饼为发酵基质,分别研究了不同发酵液对香蕉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植株生物量和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6种基质发酵液对香蕉幼苗均有显著的促生作用,添加拮抗菌的不同基质发酵液对香蕉苗的促生作用更为显著。综合对比香蕉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以菜籽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为最佳,豆饼、花生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次之。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的香蕉根冠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3个处理的香蕉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形态构成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设置了常规育苗基质中不同细土添加比例处理,通过测定不同时期菜苗的农艺性状、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等,探索适合油菜毯状苗生长的常规育苗基质适宜的拌土比例。结果显示,常规育苗基质中分别加入50%和30%的过筛细土,秧苗的根颈粗、干重、子叶大小及其增速最优,移栽前毯状苗存苗率和株高分别高出其它处理10%以上。综合油菜苗素质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常规育苗基质中添加30%细土作为油菜毯状苗育苗基质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有一定量结构疏松的椰糠,椰糠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和木聚糖类,既不利于椰衣纤维的改性,也不利于用做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必须将其除去。采用稀硫酸加热水解,使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转化为可溶的木糖和低聚木糖,以木糖为标准,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新鲜椰衣纤维中半纤维的含量,以考察椰衣纤维表面半纤维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硫酸溶液浓度1.3 mol/L、水解温度102℃、水解时间2 h,固液比为1∶50时,半纤维素的去除效果最佳,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量为14.58%,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可观察椰衣纤维表面的变化,重现性试验及标准回收试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椰子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本研究从椰麸中依次提取4种组分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分析这4种组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其亚基组成和分子量.同时分析其表面疏水性,并研究不同离子强度对椰麸各组分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麸蛋白质中清单白、球蛋白、谷蛋白-...  相似文献   

15.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38为材料,通过在基质中拌入烯效唑,设置0、20、40、60和80μg/L共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测定毯状苗在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器官干重,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对油菜毯状苗的调控效应,以探索适合机械移栽的育苗基质及轻简优化培育方法。结果显示,基质中拌施烯效唑后,苗高明显降低,根颈长度变小,根颈增粗;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基质中拌入33.7μg/L烯效唑时明显抑制油菜毯状苗伸长,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对存苗数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出叶数,促进根颈粗壮,壮秧效果显著,最适合机械化移栽,因此认为此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重点从水分精准控制来研究无籽西瓜免破壳育苗技术。[方法]采用不同浇水量处理测定无籽西瓜基质育苗出苗率和发芽势。[结果]从不浇水天数来看,1 d不浇水处理发芽势和出苗率较高,分别达到45.83%和81.94%;从水量最大到最少,发芽势和出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戴帽率逐渐增加,浇透水水量减半处理发芽势和出土率最高,达到68.05%和81.94%;不同浇水量组合中浇透水水量减半处理的第2天1/6、第3天和第4天2/6的组合发芽势和出土率最高,达到70.83%和83.33%,居所有处理最高。[结论]通过控水处理探讨无籽西瓜发芽机理并为无籽西瓜免破壳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0(油菜:芝麻)=0;P1=157.5:67.5;P2=180.0:45.0;P3=202.5:22.5;P4=225.0:0;P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8.
饲料油菜与牧草混合冬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冬季饲料作物缺乏的压力,改进冬季饲草的生产模式,提高饲草油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通过设置小区试验,将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分别与紫云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等冬季牧草按比例混播,测定各处理的生物学产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探寻油菜与牧草混播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菜与光叶苕子、紫云英、黑麦草的混播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光叶苕子与油菜混播均可以提高饲草的鲜样总产量,且在密度按1:4(油菜按15 000株/hm2的播种量)混播时,各取样时期的饲料鲜、干样产量均较高,油菜终花期时该处理的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紫云英混播,也可提高饲料油菜的鲜样产量,但差异不显著,且紫云英因光照不足,油菜初花期时已全部死亡。(3)与黑麦草混播后,饲料鲜样产量、粗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因此,油菜与光叶苕子混播是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冬季饲料作物生产效应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