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大粒种咖啡‘1号’(Caffea liberica No. 1)和中粒种咖啡‘热研1号’(Caffea canephora Reyan No. 1)的种子苗形成不同双根靠接苗组合,以‘热研1号’高产无性系为接穗,包括中粒种双根嫁接苗(T1),大粒种中粒种双根嫁接苗(T2),大粒种双根嫁接苗(T3),以常规种间嫁接苗(CK,植株地下部为一条大粒种1号根系,地上部与双根苗一致)为对照,比较不同嫁接处理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及光合特性,并分析高径比及苗木质量指数。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较CK植株根尖数分别提高407.14%和780.28%、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5.11%和57.49%、总生物量分别提高168.26%和209.35%。同时,苗木质量指数分别提高195.79%和244.17%,苗木长势较粗壮,T1和T2处理通过提高植株根系吸收及光合能力提升苗木质量。而T3较CK植株高径比提高25.28%,较CK增加一条大粒种根系,并未显著提高T3处理植株生物量,且苗木长势较细高,后期易形成“高脚苗”,大田定植效果差。因此,中粒种双根苗和大粒种中粒种双根苗生长优势明显,以大粒种中粒种双根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配比对酸柚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基质配比处理,筛选出较适合酸柚苗的基质配方,为无籽蜜柚优质砧木繁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椰糠、表土、甘蔗灰和菜籽饼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9种栽培基质进行容器育苗,并测定各基质理化性质及苗木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对酸柚苗的苗高、径粗、叶片增加数、总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方面影响显著,其中T5(1/3椰糠、1/3表土、1/3菜籽饼)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T2(2/3椰糠、1/6表土、1/6菜籽饼)和T9(2/3表土、1/6甘蔗灰、1/6菜籽饼),表现较差的为T1(2/3椰糠、1/6表土、1/6甘蔗灰)、T4(1/3椰糠、1/3表土、1/3甘蔗灰)和T7(1/6椰糠、2/3表土、1/6甘蔗灰)。结合苗木生长状况及基质成本,认为体积比为1/3椰糠、1/3表土、1/3菜籽饼的栽培基质较适合酸柚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最适宜的育苗基质。[方法]对穴盘育苗的出苗率以及幼苗的叶片数和最大根系进行试验分析。[结果]3种基质对生菜育苗出苗率影响,椰糠基质明显高于其他2种供试基质,达到了93%以上;对幼苗的叶片数和最大根系影响,椰糠基质同样和其他2种基质存在明显差异,并且高于其他2种基质。[结论]椰糠基质在生菜育苗上有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在生菜育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配比的红壤、泥炭、椰糠和珍珠岩6种基质配方对闭鞘姜生长的影响。测定6种基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观测萌芽率、叶片数、茎粗、株高、株幅、光合日变化、根茎鲜重和根茎干重。结果显示,基质S4(泥炭+椰糠+珍珠岩=1∶2∶2)的植株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在6种基质生长的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单峰或双峰变化,而蒸腾速率曲线呈单峰变化。最大株高、最大根茎鲜重和根茎干重也出现在基质S4种植的植株。从以上结果可知,基质S4比较适合闭鞘姜的生长和根状茎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5.
以尾巨桉容器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尾巨桉移植成活率、株高、地径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木屑和泥炭土均对苗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影响,木屑对成活率、泥炭土对根系长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珍珠岩对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影响;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以处理7(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5:2:3:2)为尾巨桉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6.
不同轻型基质对金钱树生长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纯形-格子设计,将农林废弃物的椰糠、甘蔗渣、碳化稻壳、中药渣按体积比混合,得到35种轻型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金钱树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有显著差异,经过综合评分,得出6种较好基质,分别为:100%椰糠;75%椰糠:25%碳化稻壳;50%甘蔗渣:50%中药渣;50%椰糠:50%中药渣;25%椰糠:50%碳化稻壳:25%中药渣;25%椰糠:25%甘蔗渣:25%碳化稻壳:25%中药渣。  相似文献   

7.
以中粒种咖啡‘热研1号’(Caffea canephora ‘Reyan No. 1’)和大粒种咖啡1号(Caffea liberica No. 1)形成中粒种-大粒种异源双根咖啡和中粒种-中粒种同源双根咖啡,利用连作障碍咖啡园土壤开展幼苗培养试验,包括根际土培养异源双根咖啡(T1)和同源双根咖啡(T2),非根际土培养异源双根咖啡(T3)和同源双根咖啡(T4)。通过比较各处理植株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探讨异源双根对连作障碍下咖啡幼苗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根际土培养后,T1较T2处理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脱氢抗坏血酸(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等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显著下降,H2O2及MDA含量显著下降,连作障碍下异源双根咖啡较同源双根咖啡受氧化损伤影响小。T1、T3处理间或T2、T4处理间,植株叶片H2O2及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且叶片氧化损伤评价指标与植株抗氧化系统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叶片对连作逆境较不敏感。根系H2O2含量在T1、T3处理间或T2、T4处理间差异显著,而MDA含量在T1、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T2、T4处理间差异显著,连作逆境使植株根系产生较多活性氧;根系氧化损伤评价指标与根系DH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极显著负相关,并且,与叶片DHA、GSH、GSSG含量及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SOD、GR、MDHAR、抗坏血酸氧化酶(AAO)、DHAR活性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根系氧化损伤受根系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共同影响。综上,连作障碍下,同源双根咖啡根系受氧化损伤大,异源双根咖啡通过根系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缓解根系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异源双根是否能缓解咖啡连作障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以大粒种咖啡1号(Caffealiberica,No.1)和中粒种咖啡热研1号(Caffea canephora, Reyan No. 1)靠接形成大粒种-中粒种异源双根咖啡,通过咖啡连作障碍园土壤培养幼苗,评价植株苗木质量,明确异源双根对咖啡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通过双根无分隔、尼龙网分隔、双盆分隔等不同分根方式试验,明确异源双根缓解咖啡连作障碍机制,并探讨双根间在缓解连作障碍上的差异及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较连作障碍咖啡园非根际土,异源双根咖啡或同源双根咖啡经根际土培养后苗木质量指数、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连作逆境抑制咖啡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变差;非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和总的植株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而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较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大粒种根系生物量、中粒种根系生物量及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提高。因此,连作逆境虽抑制咖啡生长,但对同源双根咖啡影响更大,异源双根通过其大粒种根系缓解连作逆境咖啡生长障碍。为进一步明确异源双根尤其是大粒种根系缓解咖啡连作障碍的可能机制,以不同分...  相似文献   

9.
以烘干鸡粪、尿素、磷酸氢二铵等作为氮源,调整椰糠发酵堆(椰糠基质)的碳氮比为30:1,并添加酵素菌进行短期发酵,研究椰糠基质在添加不同氮源发酵后的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发酵后椰糠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均呈动态下降的趋势,其中以纯鸡粪为氮源的A、H处理的有机质含量下降最多。(2)发酵后椰糠基质的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以C、F、E、B、D等含化肥氮源的处理较高;速效钾的含量,以A、H两个以纯鸡粪为氮源处理的含量较高,以E、D两个以部分鸡粪为氮源处理的次之。(3)从发酵后椰糠基质的养分含量分析来看,以C(100%磷酸二氢氨-氮)、E(33.3%鸡粪-氮+33.3%尿素-氮+33.3%磷酸氢二铵-氮)、F(50%尿素-氮+50%磷酸二氢氨-氮)处理发酵后的养分含量较高,为椰糠基质发酵的优良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中粒种咖啡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对中粒种咖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1.0 h,并且使用1/2河沙+1/2椰糠作为扦插基质时,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到85%,插条的平均生根数为2.99条,平均根长为14.30 cm,平均根粗为1.79 mm.公式评分法以1/2河沙+1/2椰糠为基质,200 mg/L NAA处理1.5 h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咖啡嫁接苗应对干旱胁迫其内源激素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布置了盆栽试验.接穗为中粒种咖啡'大丰1号',砧木分别为大粒种咖啡'查理种16号'(种间嫁接)和中粒种咖啡'热研2号'(种内嫁接),3种水分处理:(1)正常淋水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18%≤SMC≤25%,(2)轻度...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红壤坡耕地的合理耕层厚度。以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填充方式构建10、20、30、40、50 cm 5个耕层厚度,模拟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同条件下不同耕层厚度对根系生长特征和花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作物产量与耕层厚度的相关性,探讨增加耕层厚度下花生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1)不同耕层厚度对花生各生育期主根根长及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影响显著(P<0.05);耕层厚度为30 cm可以保证花生根系生长和根系生物量形成所需的纵向空间,并维持根系活力在较高的水平。(2)不同耕层厚度对花生单株产量影响显著(P<0.05),花生单株产量随着耕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稳定的趋势。(3)整个生育期主根根长与花生单株产量相关性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花生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与花生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耕层厚度可以通过影响花生根系发育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4)米氏方程符合花生单株产量与耕层厚度的关系(P<0.01,R2=0.8097),30 cm的耕层厚度可以保证花生产量较高,进一步增加耕层厚花生的增产潜力较小(<5%)。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下荔枝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剂对荔枝春季低温伤害的缓解效应,在春季低温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荔枝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品种为'妃子笑'荔枝(树龄约10 a),调节剂为广东海洋大学化控中心研制,其主要成分为1,1-二甲基哌啶翁氯化物;设置A(植物生长调节剂2.5 mL,兑水10 kg)、B(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海南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适合花生生长,发展椰林下间作花生有利于提高海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促进花生种植业在海南的发展。花生为喜光作物,为揭示不同光照环境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本红1号’为材料,在单作人工荫蔽和椰林间作自然荫蔽条件下,分析不同荫蔽度与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间作花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荫蔽和自然荫蔽均对花生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2种荫蔽处理均证明荫蔽能促进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在人工荫蔽条件下,随荫蔽度增加至65%,花生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在自然荫蔽条件下,25%~35%荫蔽处理下花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其他荫蔽处理组。在人工荫蔽条件下,25%荫蔽度下花生的净光合速率[Pn,23.06 µmol/(m²·s)]、蒸腾速率[Tr,6.61 mmol/(m²·s)]、气孔导度[Gs,606.21 mmol/(m²·s)]最高;在自然荫蔽条件下,15%~25%荫蔽度处理(4 m×6 m椰林)的花生Pn[18.27 µmol/(m²·s)]、Tr[7.66 mmol/(m²·s)]、Gs[618.10 mmol/(m²·s)]最大。在人工荫蔽条件下,花生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先显著增高后显著降低,在自然荫蔽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产量结果显示,与花生单作对照相比,不同密度椰林间作荫蔽均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本研究证明适度荫蔽能够促进花生光合作用,4 m×6 m(15%~25%荫蔽度)为间作花生推荐的椰林种植密度,可为构建高产高效的椰园花生间作模式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适宜施氮量,以其高产无性系24-2为试材,在咖啡果干物质积累高峰期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施氮量对咖啡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氮,CK)相比,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咖啡株高、冠幅等形态指标,显著增加植株一级分枝对数、果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且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随施氮量增加各指标总体呈增加趋势。对咖啡产量与各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咖啡产量与一级分枝对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通过提高咖啡光合能力和增加植株一级分枝对数来提高产量。综上,重视咖啡果干物质积累高峰期的氮素供应,是确保植株较高光合能力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仅以产量考量,N760为最佳施氮处理。本研究结果为海南中等肥力咖啡植区的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设置不同秧龄(25d和40d)和幼苗伤根处理(整株根系剪去1/3、2/3、全部,以不剪根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根系损伤后(0~48h和1~29d)的生理响应、物质积累、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剪根后不同秧龄秧苗受影响的程度及反应速度不同,秧苗地上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了明显峰值,伤根程度越大,峰值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早;25d秧龄的幼苗在剪根后的生理抗性及恢复能力均明显强于40d秧龄的幼苗。从剪根程度来看,不同秧龄下,剪根1/3处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25d秧龄,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地上部、根系干质量以及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同时该处理氮素积累显著高于对照;40d秧龄,整个生育期根系表面积均随剪根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处理后29d,地上部、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氮素积累量以及含氮率均大于对照,而伤根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受阻,同时会严重抑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