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石牌广藿香无菌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筛选及细胞的液体培养,在含0.05 mg/L 2,4-D和0.5 mg/L KT的MS液体培养基中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的悬浮细胞,建立了广藿香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继代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mg/L2,4-D和0.5 mg/L KT能促进细胞的快速生长,而0.5~1.0 mg/L BA促进细胞的分化;以继代培养时间为15~18 d细胞进行接种,接种量8 g/100 mL时,悬浮细胞到达最大生长量,细胞鲜重最高达到511.2 g/L.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种子无菌实生苗的茎段、叶片、叶柄等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悬浮细胞的培养。结果如下:(1)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高诱导率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为①0.5 mg/L 2,4-D、②0.5~1.5 mg/L IBA+(0.0,0.5 mg/L)6-BA,诱导率达到100%;(2)在外植体的差异上,茎段和叶片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早、增殖系数最大,可达15倍;(3)在培养基1/2WPM+0.5 mg/L 2,4-D+30 g/L蔗糖中,继代周期为14~17 d,胆木细胞悬浮培养增殖率可达30.16%。  相似文献   

3.
花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花2号无菌苗为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探讨,并对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建立了花生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进行悬浮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悬浮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KT 1.5mg/L。悬浮细胞生长呈"S"型曲线,培养12d达到最大生长量,最适继代周期为12d左右,在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培养液的pH和电导率变化则均为先下降再回升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周耀  丰来 《作物研究》2010,24(4):351-354
研究了显齿蛇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测定了悬浮液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确定了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条件是:取继代培养4代之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以12.5 g/L的接种量接种在附加6-BA(2.0 m g/L),2,4-D(1.0 m g/L),NAA(0.5 m g/L)的M S培养基上,添加100 m l/L的椰子汁,起始pH 5.8,110 r/m in,光照强度为250~350 Lx,光照培养12h/d,25±1℃下培养6 d。经过优化培养之后的悬浮液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829 g/mL。  相似文献   

5.
采用36种玉米基因型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接种前冷藏以及田间早期对雄穗注射一定浓度的2,4-D和在接种前用一定浓度的2,4-D浸泡雄穗对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培养基 N6(微量元素) 2,4-D2mg/L KT2mg/L 水解酪蛋白(CH)500mg/L 活性炭0.2% 糖12% 琼脂6.5g的诱导培养基中,36个基因型玉米中只有7个基因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博丰5号在接种前用4℃冷藏7d出愈率可增加3.71%;SB304在13~14叶期用2,4-D注射雄穗能有效提高其出愈率;金象4号雄穗在接种前用2,4-D浸泡,随着2,4-D浓度的增加或浸泡时间的加长,其出愈率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6.
柑桔细胞悬浮培养及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进仁  陈善春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2):67-70,T000
取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试管实生苗下胚轴切段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再以该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系。在附加KT(0.75mg/L)和2,4—D(0.5mg/L)的MS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单细胞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形成多细胞团和愈伤组织,在MT添加BA(1.5mg/L)和IAA(0.5mg/L)的固体培养基上能进一步诱导小芽并形成完整小植株。文中还探讨了建立悬浮培养细胞系的最适蔗糖浓度以及单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的细胞密度和培养液的pH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大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为0.5~1.0mg/L。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基因型所需最适6-BA浓度不同,齐319、515的愈伤组织最适合分化成苗的6-BA浓度为1mg/L,鲁原341愈伤组织最适6-BA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以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L.)为供试植物,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体系,为后期的细胞悬浮培养奠定基础。[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2,4-D、NAA、KT,设计L16(44)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组合为:6-BA 0 mg/L+2,4-D 1 mg/L+NAA 1 mg/L+KT 1.5 mg/L,以附加2,4-D 1 mg/L+KT 0.5 mg/L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适合细胞悬浮培养。[结论]筛选出适合紫茉莉愈伤组织培养的激素条件,可为紫茉莉组培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选用3个燕麦种,利用混合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成熟胚形成愈伤组织特性和筛选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接种前种子处理时间与种子大小没有相关性,六倍体燕科1号需21h,二倍体裸燕麦需20h,四倍体大燕麦需18h;综合分析愈伤组织出愈特性、生长状态和生长速度等,3个燕麦种培养难易程度燕科1号、大燕麦、裸燕麦;MS+2,4-D4mg/L+NAA 1mg/L+蔗糖30g/L是燕科1号成熟胚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2,4-D5mg/L4-NAA2mg/L4-CH 400 mg/L+Pro500mg/L4-蔗糖30g/L是大燕麦适宜的培养条件,裸燕麦对应是2,4-D1mg/L4-NAA 1mg/L+CH 200 mg/L+Pro 500 mg/L+蔗糖20g/L。在参试的7个因素中,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作用具体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基因型、KT、NAA、2,4-D、Pro、蔗糖、CH。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培养及显微观察技术,以金花茶植株茎段、叶片、花药及离体培养的金花茶体细胞胚为试验材料,对松散型愈伤组织的获得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以金花茶体细胞胚切块为外植体,在MS+KT 0.5 mg/L+NAA 8.0 mg/L+硝酸银5mg/L+蔗糖30 g/L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将其转接到该诱导培养基上连续培养3个月,最后从培养物中挑选状态良好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在分别含有肌醇与硝酸银的2种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可以获得金花茶松散型愈伤组织;方差分析表明:蔗糖添加量、肌醇添加量及硝酸银添加量均对金花茶悬浮培养液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且后两者分别与光照条件存在相互作用;将松散型愈伤组织在分别添加100 mg/L肌醇与2.5 mg/L硝酸银的液体增殖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可以建立并保持金花茶悬浮细胞系。该研究结果可为金花茶大规模细胞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objective to promote in vitro callus induction, leaf segments of Achyranthes aspera were inoculated on basal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sucrose and 0.8% agar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4-D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NAA, BAP, IAA, IBA and Zeatin. The explants were maintained in growth room at 25 +/- 1 degrees C and 16 h light cycle. The best callus induction was obtained with 2,4-D (1.0 and 2.0 mg L(-l)) in combination with NAA (0.5 mg L(-1)). Callus induction and good texture from leaf explant was also observed at 2,4-D with BAP. On these combinations morphologically, light green, soft, compact and non-embryogenic callus (Type III callus) was observed. While morphology of callus and callogenic response was poor at 2,4-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hormone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在玉米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2,4-D、蔗糖、脯氨酸、水解酪蛋白(CH)5个因素及组合对玉米自交系4112和P1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探讨了正交设计应用于玉米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4112诱导胚性愈伤的最优组合是8114培养基、2,4-D 4 mg/L、蔗糖80g/L、CH 500mg/L,对P1最优组合是蔗糖N6培养基、2,4-D 1 mg/L、蔗糖20 g/L、脯氨酸1 400mg/L、CH 500mg/L;2)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幼胚需要不同的糖浓度和培养基;3)适宜的2,4-D浓度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4)脯氨酸和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MS、SH、B5三种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2,4-D、NAA、6-BA)配比对斑茅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并筛选出斑茅细胞高频再生体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斑茅幼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 3.0 mg/L+6-BA 0.4 mg/L为最适,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以MS+2,4-D 3.0 mg/L为最适。在此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疏松,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目的是建立斑茅组织培养的高频再生体系,为斑茅材料的细胞悬浮培养、染色体加倍和细胞融合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幼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6-BA与NAA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对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脯氨酸500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谷氨酰胺200 mg/L+PP333 2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6-BA0.5 mg/L+NAA2.0 mg/L+PP333 2.0 mg/L+活性炭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君子兰叶片离体的条件。[方法]选取君子(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油匠”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2,4~D、BA、NAA和KT,对外植体采用不用时间的低温预处理,并对接种后的外植体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暗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叶片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3.0mg/L+KT1.0mg/L+蔗糖3.0%,诱导与分化率分别为59.2%和55.2%;暗培养10d后外植体诱导与分化率较高,为l3.8%和25.0%。[结论]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对叶片诱导与分化不利;接种前低温预处理1d,叶片诱导与分化率较高,分别为3313%和25.0%、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玉米自交系GS01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2,4-D浓度等对GS01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经过继代培养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使之分化、生根和出苗,成长为完整的植株。实验表明:玉米自交系GS01在N6培养基、2,4-D浓度为1mg/L、蔗糖浓度为30g/L时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小麦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良好的组织培养效果是提高植物基因转化效率的基础。以山东省近年来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10个优良品种(系)为材料,对这些品种的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的组织培养效果进行研究,旨在筛选每一基因型最适合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类型,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材料。结果表明,禽伤诱导率和再生成苗率与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密切相关。8802在花药和成熟胚培养中表现突出,花药出愈率达119.5%,愈伤分化成苗率19.9%;烟农19的幼穗愈伤直接分化成苗率最高,这43.5%;8802、烟农19和潍麦8号三个基因型的幼胚培养效果差异不显著,其愈伤分化成苗率分别为26.3%、24.5%和24.8%。蔗糖浓度在3%~9%之间,对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很小。高浓度蔗糖降低愈伤生长速度。在一定蔗糖浓度下,愈伤诱导率与2,4-D浓度密切相关,高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再生不利。MS+4mg/L2,4-D对于成熟胚的脱分化相对较好,MS和MS+0.4mg/L NAA+0.6mg/L KT作为成熟胚的愈伤组织再生培养基,对不同基因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籼粳杂交(沈农265/R99)F1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低温预处理、不同基本培养基、基因型、不同激素配比等影响花药培养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低温处理时间沈农265/R99 F1的愈伤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花药培养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温预处理7 d的花药培养效果最好。(2)3个基因型的愈伤诱导率、绿苗分化率以及花药培养力差异很大,沈农265/R99适合在SK3培养基上培养,沈农265适合在改良N6培养基上培养,R99适合在M8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与基因型存在互作效应。(3)沈农265/R99F1花药诱导愈伤的最佳的激素配比为2,4-D(2 mg.L-1)、NAA(1mg.L-1)、KT(0.5 mg.L-1)。  相似文献   

19.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冀东沿海及内地不同条件下生长的14个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选取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在四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观察愈伤组织的质量,同时,在含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的继代培养基上,观察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野生大豆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 2,4-D2.0mg/L 6-BA0.5mg/L 蔗糖5% 琼脂0.8%;不同材料之间愈伤组织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耐盐性强的可在0.8%NaCl浓度下生存低的只能忍耐0.2%NaCl含量;本试验确定野生大豆愈伤组织耐盐性鉴定适宜的浓度为0.6%左右;盐碱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大豆一般耐盐性较强,非盐碱环境下生长的野生大豆耐盐性也存在着耐盐性较强的类型,说明生长环境与细胞水平的耐盐性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