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4月20日调查,我市山亭区一山峪近2000亩坡地发生蟋蟀(据查系梨蟋蟀Madasumma hibinonis Mats.),园内500多株樱桃和柿树,树叶被吃光,仅留下豆粒大的樱桃和柿树枝条,经济损失约万元。  相似文献   

2.
樟木乡,原定为西昌市樱桃种苗基地,种植樱桃已逾百年。据初步统计,1984年年产量约为2万kg。从1983年开始,出现一种病害,到1987年为止,短短的几年内,病株率上升到60%,死株率达12%,年产量仅1000 kg。1988年调查,很难从病园内找到一棵健树,整个果园近于毁灭,曾采用各种施药、施肥措施,均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凌健 《植物保护》1988,14(3):54-54
银糖槭是一种糖料乔木,1981年我县二铺苗圃从外地引进1050株树苗,当树干直径粗达6cm时,发现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开始危害,被害株率100%,每株有天牛幼虫1—8条,观察发现危害银糖槭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从西宁市城北区、海东市乐都区和贵德县的樱桃上采集有叶斑症状的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原菌,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EF-1α和Alt a 1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获得279株病原菌菌株,分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分离频率分别为84.95%、5.02%和10.03%。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离体叶片致病性测定,接种叶片100%发病,说明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刺盘孢属真菌,且链格孢为主要病原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致病性土壤杆菌侵染引起的根癌病严重影响了樱桃树的生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 以阿糖醇和赤藓糖醇作为不同碳源, 从山东泰安食用樱桃根部瘤状组织和感病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土壤杆菌100余株, 通过胡萝卜切片法和番茄茎部针刺接种法从中筛选到31株有致瘤活性的菌株?经16S rDNA和recA基因序列分析, 结合生物型检测鉴定出96%以上的致病菌属原生物Ⅱ型(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只有1株致病菌为原生物Ⅰ型(A. tumefaciens)?根据Ti质粒上致病相关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引物, 12株有致瘤活性菌株中11株PCR扩增到目的条带?经分子生物学测定和高压纸电泳检测, 所有致病菌株的质粒均为胭脂碱型?建立了致病型土壤杆菌的分子生物学快速鉴定方法, 为定向选择生防菌株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十堰市樱桃果蝇发生规律,探索有效防治樱桃果蝇的方案,我们选取12个观测点,采用红糖、醋、白酒、水按照1:1:3:6的质量比配制诱液,诱杀樱桃果蝇,设置了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对照,并在周边桃、草莓园设置观测点。结果显示诱杀虫量高峰期与樱桃成熟期基本一致,且诱杀果蝇中斑翅果蝇数量比例高低也与樱桃成熟期一致,在樱桃生产结束前平均占64%,樱桃成熟后降至40%以下,黑腹果蝇比例上升至50%以上。樱桃收获后,周边草莓、桃等瓜果类作物上诱虫量逐渐上升,并与期成熟期一致。  相似文献   

7.
欧洲樱桃实蝇(Rhagoletis cerasi(L.))是欧洲樱桃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但已在我国口岸被多次截获,传入我国风险极高。本文参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国际标准从欧洲樱桃实蝇进入风险、定殖与传播扩散风险、传入后对相关产业影响及防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我国樱桃中农药登记情况,分析了樱桃中农药残留现状,比较了18种检出农药在不同国际组织或国家樱桃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樱桃科学用药和安全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樱桃黑斑病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群体(n=103)对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评价了该药剂对A. alternata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103株A. alternata菌株群体的EC50值在0.027~1.175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36±0.101)μg/m 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现单峰曲线,该平均EC50值可作为樱桃A. alternata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基线;进一步分析发现,琥珀酸脱氢酶中的铁硫蛋白(SDHB)和两个嵌膜蛋白(SDHC和SDHD)亚基未发现与敏感性差异有关的氨基酸突变。氟唑菌酰羟胺对樱桃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强于治疗作用防治效果。这些结果可为氟唑菌酰羟胺在樱桃黑斑病及其他病害管理上的推广和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樱桃褐腐病是樱桃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除为害樱桃外.还可为害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引起花腐和果腐。该病在樱桃上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花和叶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巴南区樱桃果蝇为害严重,影响乌皮樱桃的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和筛选出最佳的糖酒醋液配方以及诱杀容器,在巴南区鱼洞街道百胜村用糖酒醋液对樱桃果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糖酒醋液中加入腐烂水果汁液,可以明显提高对樱桃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在特定的(多雨)天气条件下,利用废旧矿泉水瓶改制的诱瓶,对樱桃果蝇成虫诱杀效果明显好于诱杀盆和专用的诱杀罐。  相似文献   

12.
<正>樱桃番茄又名迷你番茄、小番茄、一口番茄等,为茄科番茄属的一个变种,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尔多尔、玻利维亚。樱桃番茄色彩丰富,果形美观,果色有红色、粉红色、黄色、橙色等色彩;果形有圆形、椭圆形、梨形等形状。成熟果糖度可高达7~8度,可生食、炒食、做汤,色艳味美,营养丰富。果汁中含有甘汞,有保肝、保肾、利尿功能;果皮中含有泌路丁(Rutin),可杀菌、美容、解毒、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多种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樱桃番茄已发展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李、樱桃黑瘤病于118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现,1822年 Schweinifz 根据宾夕法尼亚州采集的材料首先进行描述。较长一段时期,李、樱桃黑瘤病的发病地区只局限在美、加二国,但新的材料说明,李、樱桃黑瘤病已经扩散到新西兰,欧洲和我国的邻邦日本。近几年来,随着中日友好交往的积极开展,不少日方公司和社团组织甚至私人纷纷向我国各级组织赠送一批又一批的樱花,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樱桃主产区果蝇的发生情况,本研究选择了山东省主要樱桃产区的7个地点进行调查,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法对果蝇的种类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山东省樱桃主产区有4种果蝇,通过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法最终确定4种果蝇,分别为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海德果蝇D.hydei和伊米果蝇D.immigrans。这4种果蝇对樱桃的为害程度与种植地区、果实腐烂程度和樱桃的品种均有关系;莱芜和泰安地区果蝇分别有4种和3种;烟台和威海地区则只有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2种。烟台地区果蝇为害率最高,且数量最多,其中烟台丁家夼村樱桃为害率高达45.16%,在第2次采集中烟台薛家村每100粒樱桃中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的数量最多。美早和先锋2个品种樱桃对果蝇的吸引力较强;采摘后期腐烂的果实可吸引大量的果蝇产卵。因此,应对烟台地区进行重点预防、早期防治,并减少美早和先锋品种樱桃在山东省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流胶病是樱桃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树体枝干,导致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综述樱桃流胶病的危害、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致病菌种类、侵染途径,探讨流胶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樱桃实蜂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樱桃实蜂是近年在陕南发现的新害虫,一年发生1代,樱桃始花期产卵,幼虫蛀食果实。冬季深翻树盘,始花期喷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广州机场从旅客携带樱桃中截获了检疫性害虫——欧洲樱桃实蝇(Rhagoletis cerasi),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该害虫在我国无分布,为严防其传入,文章介绍了其寄主及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传播危害等,为加强口岸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洪海林 《植物医生》2004,17(2):13-14
1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1.1症状识别樱桃细菌性穿孔病菌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n pestris PV.pruni).侵染叶片后,初呈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多角形,不规则病斑,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黄色晕圈.继而病斑干枯,易脱落穿孔.  相似文献   

19.
利用痕量灌溉管滴头独特的膜过滤特点,将痕量管作为滴灌带埋设于栽培介质中,以‘釜山88’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该模式应用于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基质栽培的可行性及其不同布设方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作为地埋式滴灌带用于基质栽培樱桃番茄是可行的。不同布设方式对基质栽培条件下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有一定影响,且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其中痕量管埋深15 cm为所有处理中影响最明显的布设方式。与表层覆基质处理相比,痕量管埋深15 cm时,植株株高、茎粗、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增加5.62%、7.33%、5.70%、2.80%、8.80%、16.54%和34.61%。基质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可作为地埋式滴灌带使用,且痕量管埋深15 cm是该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较适宜的埋设深度。  相似文献   

20.
梨冠网蝽在樱桃上的为害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庄市有樱桃之乡的美誉,全市樱桃种植面积8000hm2,年产量4万t。樱桃栽培已成为多数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樱桃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梨冠网蝽是本市樱桃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它的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