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平  刘超 《海鲜世界》2001,(3):41-41
吃过田螺肉的人都知道,田螺肉白嫩细腻,一经烹饪,鲜香无比。以田螺为主料制作的“糟田螺”、“田螺塞肉”等是色彩诱人、味道鲜美、脍炙人口的美撰佳肴,赢得了不少美食家的赞誉,难怪有人说田螺肉能与法国蜗牛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2.
螺类田螺,《本草纲目》:"(田螺)肉:甘、大寒、无毒。壳:甘、平、无毒。"田螺肉主治:1.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2.肝热目赤。用大田螺七个,洗净,在水中养去泥秽。换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盐少许。从壳内吸自然汁点眼。3.烂弦风眼。治方同上,但以铜绿代盐。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葱豉,煮食饮汁,  相似文献   

3.
田螺品种繁多,常见的有中国田螺、螺蛳、黄螺、福寿螺、香螺等。田螺营养极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7%、脂肪1.2%、碳水化合物3.8%,钙1357mg,磷19.8mg,铁191mg。田螺肉性甘寒,有美容、健胃、清热解毒等功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一、工艺流程:原料验收→清洗→煮螺→取肉→预煮→装罐(配汤)→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擦罐入库。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3)
田螺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水产品之一。从田螺的特性、池塘选择、放养螺种以及病害防治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田螺学名中华圆田螺,腹足纲,田螺科。贝壳大,高6厘米左右,呈园锥形。田螺为我国常见的淡水螺,分布于华北和黄河平原、长江流域等地。田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肾炎、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浮肿、  相似文献   

6.
洞庭螺肉鲜     
有人说:“到湖南不食臭豆腐会遗憾,不吃辣椒田螺要后悔”。田螺肉确实鲜美可口,连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有一次因嘴馋吃田螺肉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难怪梁朝文人庾信吟出了“香螺酌美酒”的佳句。  相似文献   

7.
田螺肉嫩鲜美,营养十分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田螺大多数是人们从田里、鱼塘、河滩及湖边拾取的野生螺,数量有限,供不应求。人工养殖田螺,就可以增加产量,是农村中一项成本低、效益高的致富门路。现将人工养殖田螺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螺肉质厚实,鲜嫩可口,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田螺肉中含钙质214毫克,维生素B 0.4毫克。  相似文献   

9.
【简介】为田螺科动物中国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全体。又名田蠃、池螺、黄螺。是一种栖息于湖泊、池塘、水田和小溪中的腹足纲动物。全国各地都有出产。【营养成分】田螺不仅肉质鲜香肥嫩,味美可口,堪与法国蜗牛平分秋色,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每100g田螺肉含蛋白质1...  相似文献   

10.
田螺,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出产。田螺种类很多,常见而分布较广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亦称方螺、石螺)。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既是宾馆、酒家宴席上的一道珍馐,又是街边摊档别有风味的地方小吃,为国内各地城乡居民以及日本、法国、港澳等亚、欧国家、地区人们普遍喜欢食用的水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田螺的人工养殖技术田螺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市场价格也稳中有升。在稻田、水沟、鱼池中配养田螺,是一项成本低、收益高的增收好门路。人工养殖技术如下:一、场地要求。田螺适应能力较强,在稻田、水沟、鱼池中均可配养。但场地水底应该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水产食品加工厂开拓生产的水产新品种——田螺肉,获省外贸公司确认,首批12.5吨已出口外销。田螺,壳略呈圆锥形,有6—7螺层,栖息于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水溪中。金湖县三面环湖,境内沟河港汉纵横交错,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出产的田螺  相似文献   

13.
成品田螺罐头的质量主要包括其螺肉的口感、风味和汤汁透明度等几个方面,通过试验发现,田螺罐头质量与加工工艺关系极为密切,我们主要探讨了①不同破壶取肉方式;②不同去粘液方法;③不同杀菌工艺以及不同汤料的配制等几方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高山稻田套养薄壳田螺(本地螺)是稻田综合种养中农民比较容易操作管理的一种模式。薄壳田螺由于营养丰富、肉味佳,一直是百姓家中、农家乐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但现在田间的田螺已经很少了,主要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种粮施肥用的氨水或碳酸氢铵等过量,把田间原本固有的螺种淘汰了。为了恢复改善薄壳田螺的生态环境,2018年3月我们选择了海拔725米的福建省闽清县下祝乡小洋稻田基地进行生态养殖田螺和生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养殖田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螺,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出产。田螺种类很多,常见而分布较广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亦称方螺、石螺)。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消痰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核黄素、氨基酸以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既是宾馆、酒家宴席上的一道珍馐,又是街边摊档别有风味的地方小吃,为国内各地城乡居民以及日本、法国、港澳等亚、欧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喜欢食用的水产品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乡镇工业废水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致使野生田螺资  相似文献   

16.
用配合饲料Ⅰ、配合饲料Ⅱ、白鲢肉、泥鳅肉、猪肉和田螺肉等六种饵料,在室内循环水簇缸内饲养黄颡鱼60d,试验结果表明:①六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为:配合饲料Ⅰ、白鲢肉>田螺肉、猪肉>泥鳅肉、配合饲料Ⅱ。各试验组的增重效果表现出与前者一致的关系。②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③在水温21℃,黄颡鱼耗氧率为144mg/h.kg,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在0.309mg/L,与养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黄颡鱼进行人工养殖是可行的,加之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田螺是终生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上等的滋补保健品,也是蜚声国内外的柳州螺蛳粉的一种重要原料。自柳州市政府大力推进螺蛳粉产业以来,螺蛳粉产业对田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外捕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目前广西地区已开展一定规模的田螺稻田养殖,然而田螺人工养殖的一个重要瓶颈是高质量人工配合饲料的缺乏。为了解决田螺人工养殖对配合饲料的迫切需求,我们于2018年9-11月在广西柳州开展了自制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田螺的对比实验,现将实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2018年5月4日至9月20日,我们在柳州市柳  相似文献   

19.
吴其仁 《河北渔业》2007,(1):16-16,23
稻田生态养螺,是以海拔800~1 100m左右水稻田为基础,利用稻田水质好,螺在田间活动,螺稻共育、互利共生,使之在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主要摄取浮游生物及硅藻类.薄壳田螺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煮汤清澈、壳薄而著称,是珍贵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销售趋势看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稻田养螺投资小、见效快,是农民增收、创收的好项目.该县农户每667m2稻田养殖田螺平均增收1 000~1 5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殖田螺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螺肉质厚实、味清甜细腻 ,鲜嫩可口 ,营养丰富 ,颇受消费者的亲睐。据分析 ,每 10 0g田螺肉含蛋白质 18.2g ,脂肪 0 .6g ,磷 354mg ,铁 2 2mg ,维生素B2 0 .4mg ,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等 ,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同时 ,它还有良好的明目疗效和利尿功能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余干县鹭鹚港乡农民章报先 ,利用稻田养殖田螺 ,既稳定了粮食生产 ,又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经济 ,致富农民的有效途径。现就其养殖技术要点和效益分析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1999年 ,养殖户章报先为了提高稻田效益 ,在自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