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的消息,新疆草原灭鼠正向“生防为主、化防为辅”转变,生物防治比例现在已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民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牛羊肉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必要保障,草原破坏较为严重,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本文对现阶段畜牧业中草原治蝗灭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并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以期能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蝗虫是为害农业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人民在与蝗灾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通过治蝗书籍得以保存与传播。《捕蝗图说》作为一本治蝗专著,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治蝗方法,方便百姓阅读理解,有利于民间流传,更具实用价值。此书现存有:咸丰六年、七年刻本,同治八年、十一年刻本,光绪元年、十七年刻本。清代蝗灾频发,且书中所载治蝗内容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旨在实用,或是此书版本较多的原因之一。清咸丰六年刻本由钱炘和的序、捕蝗图式十二幅和捕蝗要说二十则组成,书中记载了捕蝗除蝻之法,以及治蝗前和治蝗时的相关事宜,对治理蝗虫灾害,确保粮食丰收,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书是总结先人经验智慧所得,整理蝗灾文献,了解治蝗之法,于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浙江地区中华稻蝗生态习性、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对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华稻蝗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为害早稻和单播单季晚稻,以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受害重,成虫单体日食叶面积平均为6.26±1.08cm2;初步探明了中华稻蝗产卵习性和生殖力,雌成虫每头平均产卵3.5±1.2块,产卵量35.1±11.86粒;生境、药治、天敌、气象等因子综合影响其种群消长,其中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中华稻蝗上升的主要原因。大田防治以2 ̄3龄蝗蝻为适期,锐劲特、三唑磷防治效果在90%以上;提出了"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治蝗新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浙江水稻主产区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中华稻蝗发生为害,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蝗虫作为世界性的重大农牧业害虫,在全球分布广泛,且具有跨境迁移为害的能力,一旦暴发成灾,将对农牧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推进政府间联合治蝗,成为未来蝗虫有效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自200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意大利蝗等蝗虫为害严重,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等国陆续开展蝗虫治理协作。200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式启动治蝗合作,围绕中哈边境蝗虫发生特点、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以及工作交流。基于中哈两国签订的合作协议,两国农牧业部门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边境地区蝗情信息交换、蝗虫联合调查等活动,召开中哈合作治蝗联合工作组会议和专家技术研讨会,通过密切务实合作,有效防止边境地区蝗虫迁入本国造成为害,为保护中哈边境地区农牧业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际合作治理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塔城地区鼠类发生猖獗,不仅对农牧业生产造成灾害,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积极做好治蝗灭鼠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各种措施,使害鼠密度控制在防治标准之下.同时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蝗区进行勘察调查研究、总体规划,推广生态治理,应用综合控制技术,有效改造了蝗区生境,显著减少了蝗虫发生为害,收到较好防治效果与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简要综述了阜南县生态控蝗、牧鸭治蝗的主要成效;总结了生态控蝗、牧鸭治蝗的措施和模式,为防蝗治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蝗虫与水、旱并称为滁州市农业三大自然灾害.建国以来,尤其是1959年确立"改治并举、根除蝗虫"的治蝗方针后,该市实施水利建设和围田垦荒等措施,大力改造蝗区,降低蝗虫密度,蝗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蝗灾发生频次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5月7日新疆治蝗灭鼠指挥部发布消息,2010年新疆草原生物灾害偏重发生,预计危害面积1553.33万hm2。其中鼠害危害面积16000余万hm2,虫害危害面积266.67余万hm2,毒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灾蝗发生预警系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强 《世界农业》2003,(10):44-45
澳大利亚灾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Walker)是当前为害澳大利亚牧草和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控制蝗虫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治蝗机构———澳大利亚灾蝗委员会,专门负责蝗虫的监测预警、防治和有关研究工作。通过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实现了虫情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图形化显示,为防治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较好地控制了蝗虫的危害。一、澳大利亚蝗虫的主要种类及特点澳大利亚对作物和牧草造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3种:澳大利亚灾蝗、刺胸蝗(AustracrisguttuloseWalker)和飞蝗(LocustamigratoraL.)。主要分布于NewSouthWales、Quee…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华稻蝗在浙江义乌发生逐年加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中华稻蝗的为害调查和发生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为害损失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稻蝗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作者对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危害损失及防治费用进行了研究。为正确估计中华稻蝗为害损失,适时防治提供依据,中华稻蝗为害损失可用y=0.004558x^1.82来计算。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蝗区飞机治蝗技术的历史 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渤海蝗区飞机治蝗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飞防机型和施药技术、防蝗药剂及治蝗配套技术等,并对该区飞机防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 斑角蔗蝗Hieroglyphus annulicornis(Shiraki)是我国南方的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蔗、水稻、竹子等,北方发生为害的报道较少。1987年以来,我区芦苇洼地斑角蔗蝗连年发生为害。为此,对斑角蔗蝗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一、发生情况斑角蔗蝗在菏泽地区主  相似文献   

16.
王耀程  刘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31-1933,1957
介绍了我国重要蝗区锡林郭勒盟飞机治蝗的历史和概况,对飞机治蝗工作的优缺点、药剂选择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并从国家政策支持和新技术的融合2个角度探讨了今后飞机治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蝗虫与水、旱并称为滁州市农业三大自然灾害。建国以来,尤其是1959年确立“改治并举、根除蝗虫”的治蝗方针后,该市实施水利建设和围田垦荒等措施,大力改造蝗区,降低蝗虫密度,蝗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蝗灾发生频次明显下降。1飞蝗现状该市有二类蝗区(一般)9个,即花园湖蝗区、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雷林一号桉树人工林套种菠萝和不套种菠萝对印度黄脊蝗 Patangasuccincta(Johan)发生为害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套种菠萝的桉树人工林,有明显减轻为害的作用(平均保护桉树高生长量的12.3%)。这不仅对综合治理印度黄脊蝗具有生产实际意义,也为混农林业提供了虫害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治蝗育肥模式下伊犁鸡、伊犁麻鸭的生产性能,更好地挖掘伊犁地方优秀家禽品种的开发价值,以市场常见饲养鸡(黑良凤鸡)、鸭(高邮鸭)品种与伊犁鸡、伊犁麻鸭进行治蝗育肥对比试验,即对比分析70日龄伊犁麻鸭、高邮鸭和90日龄伊犁鸡、黑良凤鸡在治蝗育肥模式下的放牧半径、归巢能力、成活率、经济效益、治蝗效果等指标。结果表明:黑良凤鸡、高邮鸭放牧半径均明显低于伊犁鸡、伊犁麻鸭。伊犁鸡归巢能力明显强于黑良凤鸡,伊犁麻鸭归巢能力强于高邮鸭。各品种鸭成活率均高于各品种鸡,且伊犁鸡高于黑良凤鸡,伊犁麻鸭的成活率高于高邮鸭。基于治蝗育肥模式的鸡鸭,养鸭比养鸡收益高、风险小,地方品种较商业品种具有更好收益。鸭群治蝗效果相对好于鸡群,伊犁麻鸭较高邮鸭效果好,伊犁鸡较良凤鸡效果好。综上,牧鸭治蝗效果和育肥效益优于牧鸡,且地方品种优于商业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华稻蝗在国内所有稻区均有发生,南方比北方稻区发生尤重。中华稻蝗除为害水稻、陆稻外,还可为害麦类、杂谷、豆类、亚麻、马铃薯以及芦苇、蒿草等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