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邹阳  王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0-144
从不同气候带地区和不同季节2个方面,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24 h预报时效的ECMWF和T639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进行了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2个数值模式2 m日最高、最低气温2℃误差的预报准确率明显比1℃误差的预报准确率高。2 m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不同气候带地区均是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ECMWF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T639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2 m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均是T639模式高于ECMWF模式,南亚热带地区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2个数值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趋势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1981年以来湖北省中稻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北省国家基本气象站中选择有中稻观测资料且较完整的武汉市、随州市、利川市、钟祥市、谷城县等5个站点1981-2008年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考察1981年以来湖北省不同地区气象要素旬变化及其对中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稻营养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大多呈现升高的趋势;生殖生长期平均最高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呈现降低的趋势,且8月中旬旬平均最高气温明显下降.整个生育期日照时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平均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导致生育期缩短,但生殖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降低导致生育期延长.综合气象要素的变化导致中稻全生育期天数与营养生长天数在鄂东南、鄂西南、鄂东北、鄂西北表现延长的趋势,在江汉平原表现为缩短的趋势;生殖生长天数在不同地区则统一表现出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陕西宝鸡市近50 a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降水量等气候要素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年平均气温以0.238℃·10 a~(-1)气候倾向率上升,冬、春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最快;年降水量以31.187 mm·10 a~(-1)的倾向率波动减少,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大。农业界限温度的初日明显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明显增多,积温显著增加,以日平均气温≥0℃和≥10℃的指标变化较明显。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  相似文献   

4.
张燕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588-4591
基于北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81-2014年数据,分析了其春、夏、秋季和棉花主要生长季(5~9月,包括2015年)及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与棉花单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及主要生长季的气温年际变化均为变暖趋势,增温率秋季大,夏季小;34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1.2~2.7℃,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1.5~2.3℃,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了2.0~2.6℃;从5~9月来看,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增幅大,6月最高气温增幅大;年代际的变化是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幅大,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和秋季升幅最大;5~9月的各月分布是5、8月逐年代均为上升,但6月最高、7月最低、9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都出现了振荡;棉花单产与气温变化趋势慢而稳定(夏季、主要生长季、7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8月),与上升幅度大(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温度因子关系为显著正相关;5~9月5个月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与产量为显著正相关,其中8月与产量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赵小宁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137-140
利用商洛气候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定义适用商洛的四季划分方法,分析了近53a来商洛四季开始时间、季节长度、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并给出了四季气温与入季时间、季节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近53a商洛入春时间提早,入夏时间略推迟;春季长度明显增加,其他3个季节略微减少;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增高,夏季下降;秋季和春季平均最高气温增高;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下降;春季入季时间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成正相关,夏季入季时间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成负相关,秋季入季时间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成负相关;冬季长度与平均气温成正相关,夏季长度与最高气温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甘薯安全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甘薯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确定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初日~秋季极端最低气温稳定通过9℃终日的日数(80%保证率)为甘薯安全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以此建立三维区划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制作空间分布区划图,提出若干趋利避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预报冬季道路清扫和喷雾抑尘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道路结冰情况,保障交通运输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构建精度高、实用性强的结冰预报模型。本文利用河北省邯郸1961-2016 年国家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数据,采 用统计分析、Logistic 回归、SVM(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分析邯郸冬季土壤下垫面结冰的气象条件和结冰概率特征,构 建邯郸市地面结冰预报模型,并利用2017-2018 年当年11 月到次年3 月的实况数据进行模型检验,显示:1)邯郸市结冰 始于当年11 月初,结束于次年4 月初;临界完全结冰条件为日最低气温≤-1 ℃或日最低地温≤-5 ℃,日最低气温≥3 ℃ 或日最低地温≥1℃为结冰不发生的条件;2)结冰过渡区域的概率随气温、地温呈S 型特征分布。确定性预报中的Lin? ear 核函数SVM 分类器AUC(曲线下面积)达0.982,预报准确率较高;3)在实况检验中结冰概率预报和确定性预报的 AUC 均接近1,预测效果好,概率性预报略优于确定性预报。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邯郸市冬季道路清扫和喷雾抑尘作业 时间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云龙县气象观测站1977—2016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云龙县近40a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龙近40a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云龙近40a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年平均最高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3)云龙近40a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年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夏季、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秋季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呈下降趋势.(4)云龙县近40a降水量变化趋势呈"∩"型,2009—2015年连续7a降水为负距平,属于连续干旱年份.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年降水、夏季、秋季、冬季、干季、雨季降水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出"增加–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1961—2008年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40-241,244
采用陕北地区1961—2008年19个测站均一化订正后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陕北地区近48年来的气温变化的事实,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平均值上升了0.9℃;冬、春季气温的上升最为明显,夏、秋季各地气温的升幅较冬春季要小,长城沿线风沙区增温幅度要明显大于黄土高原沟壑;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0年后迅速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开始迅速升高,比年平均最高温度要晚1个年代;陕北地区≥10℃气温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期间有效积温在1995年前后出现明显突变,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和有效积温增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淮安地区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17年1—12月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等资料,分析了气温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地区气温地域分布基本遵循从南到北递减的原则;月平均气温在春季跳跃上升,秋季急剧下降;温度差异冬季明显,夏季南北差值小;一般情况下,高、低温南北差异不是很明显,但高温日数差异大,气温年较差呈北大南小的趋势。1—3月月气温日较差全年最大,8月最小;春季日较差最大,各站均达到10℃或以上,其次是冬季,夏季最小。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地点与冷空气性质与入侵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An autumn bloom of sea-ice algae was observed from February to June of 1992 within the upper 0.4 meter of multiyear ice in the Western Weddell Sea, Antarctica. The bloom was reliant on the freezing of porous areas within the ice that initiated a vertical exchange of nutrient-depleted brine with nutrient-rich seawater. This replenishment of nutrients to the algal community allowed the net production of 1760 milligrams of carbon and 200 milligrams of nitrogen per square meter of ice. The location of this autumn bloom is unlike that of spring blooms previously observed in both polar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冷冻浓缩过程冰晶生长的相场法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原料,利用相场模型从微观上对冰晶生长机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冰晶的分枝逐渐发达;随着过冷度的增高,冰晶的分枝也逐渐发达.表明控制过冷时间和过冷度是冷冻浓缩过程中降低冰晶夹带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83~2012年临夏地区春季低温冻害的灾情。结果表明:4月份低温冻害发生的频率最高,5月份次之;低温冻害出现越迟,农业和林果业受灾越严重;近30年来,低温冻害的出现次数、致灾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提出了临夏春季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冰核细菌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子,通过减少和控制冰核细菌,在进行霜冻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世界上已发现4个属23个种或变种的细菌具有成冰活性.细菌冰核是一类蛋白质,称冰蛋白,由细菌冰核基因编码,报道已有11种冰核细菌的冰核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综述了冰核细菌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冰核细菌在霜冻防除、人工降雨、食品冷藏保鲜、高敏检测和促冻杀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荣英  李春强  吴雁  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0-5312,5316
基于1981~2010年衡水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果树冻害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衡水市果树冻害可能发生时段的气候变化,以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冻害类型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得出冻害发生的初步判定条件;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果树遭遇晚秋初冬冻害和晚霜冻害的风险上升,而越冬冻害的发生率在下降;晚秋初冬冻害的发生程度受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的影响较大;越冬冻害、晚霜冻害的发生程度与极端最低气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春节核桃萌芽—开花期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春季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冻害气象指标,统计得出冻害主要发生时段集中在3月20日至4月30日,轻度冻害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而中、重度冻害在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利用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法对1960-2020年蓝田核桃萌芽、开花期的气温做趋势分析,得知萌芽期和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利用MK、MTT和累计距平方法对核桃冻害期平均气温做突变检验,得出核桃萌芽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冻害发生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18.
The volumetric expansion of freezing pore water is widely assumed to be a major cause of rock fracture in cold humid regions. Data from experiments simulating natural freezing regimes indicate that bedrock fracture results instead from ice segregation. Fracture depth and timing are also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coupl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with a fracture model. The depth and geometry of fractures match those in Arctic permafrost and ice-age weathering profiles. This agreement supports a conceptual model in which ice segregation in near-surface permafrost leads progressively to rock fracture and heave, whereas permafrost degradation leads episodically to melt of segregated ice and rock settlement.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冬季低温对北京市的园林植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于2010年春季对部分苗圃、公园、绿地等的植物进行了冻害调查,并按照冻害程度进行了分级。结果如下:(1)受害最为严重的植物有:石榴、紫薇、大叶黄杨、丝兰,冻害等级达到了5、6级。竹子的冻害等级为5级。雪松达到了4级;(2)一些冻害等级为5的灌木,如梾木、八仙花、山梅花、木槿等,进行及时的修剪,当年仍能开花,不影响观赏效果。(3)海棠、丁香、玉兰、荚迷、白蜡等的大部分品种表现出较强抗寒性,适合北京地区栽植;(4)‘绿宝石’黄杨、‘冬美’黄杨、‘约翰’黄杨、‘福克纳’黄杨、‘绿丝绒’黄杨等黄杨新品种,抗寒等级达到1级,成功抵御了冻害。此次园林植物冻害的调查和分析,为今后北京地区的植物引种、园林养护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管道低温输送时容易发生冰堵,影响正常的输气生产。以站场设备的冰堵防治为目的,通过冰冻实验,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进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探索了通过表面改性方法调节站场运行设备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防治冰堵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和硅烷改性,可以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或超疏水纳米膜,增加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使水难以在钢表面停留,同时冰冻实验也证明表面改性可以延长结冰时间;经疏水和超疏水改性后,由于接触角增大,引起水结晶成冰的形核功大幅增加,并且接触角越大,形核功越大,越难结晶成冰。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钢表面疏水改性,可以解决站场设备的冰堵问题,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