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青贮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规模化牧场中目前采用的青贮装填、压实、封盖等管理条件下,分析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以及奶牛瘤胃降解率的差异,为合理生产和取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试验采集黑龙江地区牧场中大型青贮窖全株青贮样品(n=6),以上层、中层、下层为切入点,测定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瘤胃内7 h淀粉降解率以及24、30和48 h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对于发酵品质,测定pH、淀粉、乳酸、乙酸、氨态氮含量及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这8个指标,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青贮窖内不同深度的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淀粉含量均随青贮窖深度的增加而下降(P 0.05);且粗蛋白质、粗灰分和酸性洗涤蛋白质含量各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2)青贮窖中层的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下层其次,上层最低。3)对于青贮窖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的DMD,在24 h时,各层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达到30 h后,中层全株玉米青贮DMD显著高于上层(P0.05),但与下层差异不显著(P0.05)。在24和30 h时,各层间NDF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48 h时,中层和下层全株玉米青贮NDFD均显著高于上层(P0.05),但中层和下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CPD和淀粉降解率,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青贮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青贮窖内深度的增加,干物质及淀粉等养分损失率增加,但pH、有机酸等发酵效果更好,并增加了瘤胃降解率。然而达到一定深度后,发酵品质趋于稳定,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层全株玉米青贮质量最佳。因而,在青贮制作过程中,应注重逐层压窖,推荐使用隔氧膜封窖。在取料过程中,上层、下层均匀取料,降低青贮饲料对饲粮配方一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常青 《中国饲料》2020,(2):85-8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蔗青贮饲料的基因型和成熟期对肉牛瘤胃纤维消化率、采食量、瘤胃发酵、瘤胃动力学和瘤胃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两个基因型(高和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2个收割期(早熟和晚熟)。试验日粮以40%青贮甘蔗饲料为试验料。结果:饲喂早熟甘蔗青贮饲料时干物质采食量较大,但仅表现在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基因型(P<0.05)。早熟甘蔗日粮较晚熟甘蔗日粮显著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P<0.05)。饲喂低中性洗涤纤维基因型饲粮时,瘤胃池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不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更高(P<0.05)。饲喂高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品种的青贮甘蔗时,中性洗涤纤维和不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过瘤胃速率更高(P<0.05)。饲喂早熟青贮甘蔗饲料的肉牛瘤胃pH较大,但表现在高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品种组(P<0.05)。饲喂早熟青贮甘蔗饲料时,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品种组肉牛瘤胃短链脂肪酸总浓度较高(P<0.05)。晚熟期青贮甘蔗较早熟期显著提高了埃氏巨球型菌相对含量(P<0.05)。综上所述,采用高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品种的青贮甘蔗饲喂生长期肉牛,可以通过更快的纤维过瘤胃速率和纤维周转对瘤胃池产生积极影响,这可能有利于提高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青贮玉米贮前品质调控,实现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全面提升,试验在已有青贮后品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贮前青贮玉米品质调研工作。试验采集天津市22个奶牛养殖场共55个批次的窖贮前的青贮玉米,进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等营养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青贮玉米窖贮前干物质含量21.06%~43.85%、粗蛋白含量6.14%~10.0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92%~30.4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4.38%~40.90%、淀粉含量18.74%~35.85%。根据国标青贮玉米品质分级,青贮玉米品质综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占比58.18%,说明大部分牧场青贮玉米综合品质控制良好,但仍有部分奶牛养殖场在青贮玉米窖贮前品控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利用模式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筛选和栽培利用模式的研究,筛选出适于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玉米青贮品种,并确立优质青贮玉米最佳栽培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全株玉米青贮含水量在62%~71%,均可制作出优质青贮,青贮pH值平均为3.76,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平均为3.139%、0.358%、0.063%和0.066%,青贮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比青贮前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洗涤木质素含量比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范氏纤维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无显著影响(P>0.05);施尿素(150~450 kg/hm2)对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洗洗涤木质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有显著影响(P<0.05),300kg/hm2尿素水平的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均优于150kg/hm2和450kg/hm2尿素水平,且蜡熟期品质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抽样采集山东省44个区县130个养殖场130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按照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乳线位置,共分为1/2乳线、2/3乳线和3/4乳线3个时期,样品数量分别为40、60和30份,测定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2)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CB1)含量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CHO)、可溶性糖(CA)含量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不可利用纤维(CC)和可利用中性洗涤纤维(CB3)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3)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系数和费氏评分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4)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及消化能、代谢能均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泌乳净能显著低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24和48h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综上所述,收获期为3/4乳线期时,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和青贮时间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当地全株饲用玉米为原料,选择相同生长时期刈割,以青贮时间和青贮发酵促进剂为试验因素,进行现场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和青贮品质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处理后得到的全株玉米饲料的感官评定均高于对照组;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后营养成分中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淀粉(ST)、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G)、总营养物质(TDN)和粗灰分(CA)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发酵品质中的pH、乳酸含量、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青贮时间以第7周好于第9周。结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时间第7周(49 d)为益。青贮发酵促进剂以先牧1168和新纪元青贮宝在提高全株青贮玉米品质方面优于不使用青贮发酵促进剂和其他青贮发酵促进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种植密度和添加剂对通辽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大康205”、“高油958”、“中玉335”和“中农787”共4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置6.75×104和8.25×104株/hm2共2个种植密度,收获后添加布氏乳杆菌(Lentilactobacillus buchneri),制作全株玉米青贮,室温下发酵200 d后通过测定其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消化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进行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后pH都在4.0以下;“高油958”青贮的乙酸(AA)含量显著高于“大康205”青贮(P <0.05),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05)。8.25×104株/hm2种植密度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优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添加布氏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乳酸(LA)和AA含量高于无添加剂(P>0.05)。2)“大康205”青贮的干物质(“高油958”除外)和淀粉含量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西藏地区玉米与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降解效果,为西藏地区冬春季非粮饲料资源开发提供有效措施。以西藏地区种植的玉米和豌豆为原料,设置4个不同的混合青贮组:全株玉米:全株豌豆=4:1混合青贮组(Y80%W2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3:2混合青贮组(Y60%W4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2:3混合青贮组(Y40%W6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1:4混合青贮组(Y20%W80%)。在青贮30 d后打开青贮窖取样,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牦牛瘤胃液对4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和pH,计算不同混合青贮饲料组的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随着混合青贮中豌豆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粗蛋白和pH显著升高,而乳酸、中性洗涤纤维、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降解效果研究得到,Y60%W40%青贮组和Y40%W60%青贮组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高于Y80...  相似文献   

9.
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对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青贮专用型玉米全株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差异,以郑青贮1号、金岭青贮17号和京科青贮516为试验材料,于1/2~3/4乳线期刈割,使用聚乙烯发酵袋(50 cm×80 cm)在实验室条件下发酵60 d,开袋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品质,风干样粉碎后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及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感官评分等级均为良好级,其中,籽粒含量和总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色泽及气味差异显著(P<0.05)。品种间各项发酵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费氏评分≥110.00分,发酵品质均为优级。各品种青贮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差异极显著(P<0.01),且相对饲喂价值>121.00。品种间青贮产量及能量价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郑青贮1号的奶吨指数、总可消化养分及各项能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干物质产量及奶亩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1),金岭青贮17号的干物质产量显著较高(P<0.01),奶吨指数、总可消化养分及各项能值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P<0.01),奶亩指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各品种碳水化合物组分剖分及体外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金岭青贮17号的体外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和郑青贮1号(P<0.01),京科青贮516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郑青贮1号(P<0.01),郑青贮1号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P<0.01)。综上所述,金岭青贮17号为优异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其次为京科青贮516。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云南省昆明市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全株玉米青贮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对全市8 个标准化奶牛场的8 批全株玉米青贮风干样品进行干物质、营养价值检测。结果显示,平均干物质含量为27.8%,范围在23.8%~34.4%;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DF)值为52.5%,范围在48.3%~55.2%;平均酸性洗涤纤维(ADF)值为26.9%,范围在24.1%~28.2%;平均粗蛋白含量为5.3%,范围在4.0%~6.9%;平均淀粉含量为22.1%,范围在19.6%~24.8%。研究显示,昆明市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整体情况较好,但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含量偏低,而NDF、ADF值偏高。建议下一步开展全株玉米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筛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种子,建立高产、优质青贮玉米的种植体系,为全株玉米青贮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大康205 (DK205)、高油958 (HO958)、中玉335 (ZY335)和中农787 (ZN787) 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个处理,于蜡熟期收割并进行全株青贮,发酵200 d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对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有影响(P<0.05);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可影响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施用有机肥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较高,中农787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中农787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施用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留茬高度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于不同特性的玉米品种应如何选择留茬高度,为合理生产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选取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玉米品种——高淀粉品种阳光1号、高蛋白质品种中原单32和高产量品种龙福208 3种不同特性的全株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19、49 cm 2个留茬高度,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24、30和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1)对于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留茬高度由19 cm增加到49 cm后,3个品种的粗蛋白质(CP)、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光1号、龙福208干物质(DM)和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2)各处理全株玉米青贮p H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同一品种全株玉米青贮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降低(P0.05),但中原单32在4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仍显著高于阳光1号1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P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分解量,而阳光1号NH3-N/TN在2个留茬高度下均较低,发酵效果更好;乳酸(LA)及乙酸(A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而增加留茬高度对其影响较小。3)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DM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呈增加趋势,瘤胃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呈降低趋势,其中阳光1号在4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DMD最大,与19 cm留茬高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且该品种在1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NDFD最大。由此可见,增加留茬高度可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淀粉含量,但会降低其NDF含量,以及减小发酵过程的缓冲性,从而对发酵指标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高淀粉低纤维类玉米品种如阳光1号,可选择较低留茬高度,以获得质与量最大化;而高蛋白质或高产量玉米品种如中原单32、龙福208,可适当提高留茬高度,改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3.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整株玉米不同成熟阶段对其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株玉米不断成熟,其干物质(DM)、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不断增加,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水分含量不断降低。成熟早期高含量的WSC为乳酸菌提供了大量的发酵底物,可促进青贮发酵,但高水分会降低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成熟后期,低水分和低含量的WSC使青贮达不到理想的发酵效果,此外,高木质化也导致青贮料消化率降低。综合各方面因素,在1/3乳腺期到2/3乳腺期阶段青贮的整株玉米无论是发酵效果还是有氧稳定性方面均可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地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以及小肠消化率的差异。选取产自于甘肃(A)、山东(B)、四川(C)、陕西(D)和沈阳(E)5个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选用3头体重为55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5个产地的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以及DM、CP和氨基酸(AA)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全株玉米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5个产地的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NDF、ADF瘤胃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其高低顺序分别为BEADC、CADBE、BADCE、DACBE。5个产地的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和各AA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差异,其中DM、CP和总氨基酸(TAA)小肠消化率的高低顺序分别为CADBE、CABDE、ADBCE。由此得出,不同产地的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瘤胃降解参数以及小肠消化率存在较大差异,在全株玉米青贮的使用中应快速准确地测量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饲料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尼龙袋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瘤胃降解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科尔沁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肉牛常用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稻草(P0.05);NDF和ADF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以玉米青贮最高,NDF有效降解率苜蓿草最低,ADF降解率以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居中。消化代谢试验选用5头科尔沁肉牛,按3×5非完全拉丁方设计,分3期分别饲喂5种粗饲料。结果表明,5种粗饲料的DM、CP消化率以苜蓿草最高,稻草最低,玉米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消化率玉米青贮最高,稻草最低。因此,5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  相似文献   

17.
为给宁夏黄灌区选择优良的专用型青贮玉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宁夏黄灌区对引进的5个国外品种(CLO131、CLO132、CLO133、CLO134和CLO135)和1个本地品种(金刚青贮50)生产性能、营养成分、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引进品种能在宁夏黄灌区正常生长,无大面积病虫害发生。2)品种间株高差异显著(P<0.05),所有引进品种株高低于对照品种(300.3cm),CLO132株高最高,为291.7cm,CLO133株高最低,为254.3cm。对照品种产量为5786.6kg·hm^-2,高于所有引进品种,但差异不显著(P>0.05)。3)品种间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CLO135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23%;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33.43%,CLO132、CLO134和CLO13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30%;引进品种CLO135淀粉含量最高为43.11%;对照品种与引进品种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钙含量差异显著(P<0.05),对照品种钙含量为0.44%高于引进品种。4)品种间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CLO135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高,分别为89.08%和58.17%。综合评价得出适宜宁夏黄灌区种植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顺序为CLO135>CLO134>CLO131>CLO132>CLO133>CK,CLO135作为专用型青贮玉米在宁夏黄灌区进行推广具有最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分析2种粮饲兼用品种和1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全株玉米制成的裹包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并比较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上、中和下层的青贮品质。试验选用登海6702(DH6702)、青贮ND465(ND465)和先玉045(XY04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制作裹包青贮。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pH均低于3.90,氨态氮/总氮都小于5%;参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分标准,得分均在80以上,等级为一级,其中DH6702得分最高,发酵品质较好;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高于ND465和XY045,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D465,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XY04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ND465(P0.0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的WSC、淀粉、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采用拉伸膜裹包能够调制成发酵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小型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青贮质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大麦+光叶紫花苕、大麦+蚕豆、大麦+南苜蓿、大麦全株、玉米全株等五种青贮方式,综合评定青贮样品质量,三种混合青贮草产品品质均优于玉米全株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品质中影响采食率和消化率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偏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标准,玉米全株青贮未达到评级标准。对青贮中铅、铜、锌、铁、锰重金属的成分测定分析,各类青贮重金属未超标,均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桑叶替代青贮玉米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胎次、产羔日期、产奶量、体重相近的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玉米组饲喂青贮玉米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6.97%、47.05%、17.54%和5.56 MJ/kg;桑叶组饲喂青贮桑叶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5.62%、46.85%、17.88%和5.67 MJ/kg。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桑叶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产奶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饲料转化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桑叶组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非乳脂固体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体细胞数、乳脂率、乳糖率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桑叶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桑叶组的瘤胃液pH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瘤胃液氨态氮、异丁酸、戊酸浓度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5)桑叶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桑叶同比例替代青贮玉米可以促进奶山羊瘤胃发酵,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加产奶量,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