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高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超高压作用机理、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和高压加工食品能保持其原色、原味及食品营养成分的优越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论述。简单介绍了超高压设备,分析了操作工艺,得出了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结论。虽然超高压加工存在一次性投资大、密封等技术问题,但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超高压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特点,介绍了超高压杀菌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品质,如脂类、风味物质、蛋白质、淀粉的影响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致死微生物,影响酶的活性,改变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超高压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并对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致死微生物,影响酶的活性,改变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超高压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并对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营养丰富,鲜香味美,是优质的膳食来源。超高压技术是食品加工的尖端技术,不仅有利于保持食物的营养和风味,而且应用领域广泛。阐述了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产品杀菌、钝化酶类、保持产品营养成分与品质、提取生物活性功能成分及破碎孢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压食用菌加工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超高压技术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概述。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杀毒灭菌,贮藏与保鲜。并在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蛋类食品、速冻产品等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提出目前我国超高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且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食品冷杀菌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考虑到消费安全及消费者心理的需求,现代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然而,传统食品热力杀菌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出一些新型的冷杀菌技术,如超高压杀菌、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脉冲强光杀菌、放射线杀菌、紫外杀菌等冷杀菌技术,引起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技术在蔬菜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高压技术加工蔬菜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蔬菜加工过程中超高压技术对产品感官特性、酶及微生物的影响,并对超高压技术在蔬菜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可在不影响肉品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延长制品的贮藏期,改善肌肉的品质。系统地综述超高压处理对鸡肉制品微生物、蛋白质、色泽、脂肪氧化和质构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加快超高压技术在鸡肉制品加工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超高压技术应用于果蔬汁加工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超高压技术对果蔬汁中微生物、酶活性、理化特性、色泽、风味及生物活性物质等的影响。通过分析超高压技术在果蔬汁加工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果蔬汁生产加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和超声预处理能降低果蔬初始含水率,提高渗透压,节约能耗,减少干燥果蔬制品质量损失,可作为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用于不同种类果蔬的干燥。本文论述了超高压和超声预处理对果蔬类食品色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在干燥果蔬中的应用,并试图阐明其品质特性变化背后的机理,最后展望了超声和超高压辅助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超声和超高压辅助干燥技术在果蔬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几种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食品保鲜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冰温贮藏、辐照贮藏、高压脉冲电场、超高压杀菌技术和纳米保鲜等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宁夏枸杞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宁夏枸杞果肉、果皮渣及枸杞籽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的同时,阐述了枸杞叶茶加工工艺、枸杞汁制备工艺、枸杞果肉、果皮渣中主要活性物质的临床医学研究,以及枸杞籽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绿茶果冻的制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绿茶果冻加工中茶汁的添加量,胶凝剂和凝固剂的浓度及种类,糖酸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配方为:果胶0.4%、卡拉胶0.325%、海藻酸钠0.075%、蔗糖11.5%、柠檬酸0.325%、柠檬酸钾0.05%、磷酸氢钙0.02%、茶汁30%。  相似文献   

15.
以荔枝、柠檬、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最佳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由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荔枝柠檬果茶口感最佳,感官评分达89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和食品质量,食品产地来源鉴别和质量鉴定十分重要。代谢组学以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为检测平台,研究细胞及体系中小分子代谢物,能够更好地反映环境对食品组成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概述了代谢组学在非天然食材的鉴定和欺诈行为认证上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的一般流程,着重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茶和咖啡的检测、牛奶和乳制品、肉、鱼和海鲜的检测、蔬菜和水果的检测,结果助于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认证及特征鉴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