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格局重构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以重庆市綦江区高庙村和团结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生空间"转移矩阵、重心迁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18年"三生空间"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重构。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来看,生产空间面积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空间面积波动较大,主要是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从重心迁移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整体由西向东迁移,生活空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生活空间迁移距离较远。(3)研究区"三生空间"总体处于"磨合—基本协调"的水平。(4)生产空间重构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生活空间重构着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单一的生活空间向"生活—生产"复合空间转变;生态空间重构以划定山水林田湖草边界为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梅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37-21439
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中的现实制约与对策,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与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村庄数量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大,乡村空间重构的情况一直存在,但是在近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的背景下,重构强度才达到显著的程度。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途径,与农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存在耦合关系。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演化机制,对土地整治模式进行了新的划分,提出了能综合反映两者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提出农村"三生"空间重构与土地整治耦合关系的研究思路框架,并以系统曲线拟合分析和系统耦合关联分析为例进行了说明,为两者耦合关系的研究方法、空间重构后评价等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格局重构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以重庆市綦江区高庙村和团结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生空间"转移矩阵、重心迁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18年"三生空间"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重构.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来看,生产空间面积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空间面积波动较大,主要是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从重心迁移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整体由西向东迁移,生活空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生活空间迁移距离较远.(3)研究区"三生空间"总体处于"磨合—基本协调"的水平.(4)生产空间重构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生活空间重构着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单一的生活空间向"生活—生产"复合空间转变;生态空间重构以划定山水林田湖草边界为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融合参数对猪手工克隆(HMC)重构胚发育效果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胞质与胞质之间不同黏合方式以及不同的电融合参数对融合效率的影响,以及融合参数对HMC重构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供体-卵的黏合方式有利于提高胞质的融合率;融合参数3(2 k V/cm,80μs,1次)和参数4(2.2 k V/cm,80μs,1次)的对胞质的融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参数,两个参数对HMC重构胚卵裂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参数3的囊胚率以及囊胚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参数4。参数3更适合用于HMC重构胚的融合,并能提高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以及囊胚的细胞个数。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土壤耕层重构与灌水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威县试验站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CK(旋耕),常量底墒水(675m~3/hm~2);T1,旋耕,高量底墒水(1 200m~3/hm~2);T2,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T3,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花铃期超量灌水(1 800m~3/hm~2)模拟涝灾;T4,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中后期不灌水;2016年降雨量偏大,各处理只灌底墒水。调查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棉花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T1在干旱年份(2015年)能提高籽棉产量,在多雨年份(2016年)增产效果不明显。耕层重构提高棉田土壤20cm以下土层蓄水保墒与缓冲调节能力,在暴雨(模拟)条件下不致形成涝灾,在干旱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上移供棉花生长需求。T2棉花苗期与蕾期生长慢,花铃期生长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干旱年份(2015年)与多雨年份(2016年)分别较对照籽棉产量增加27.0%与8.7%,T4处理2年较对照分别增产14.6%与10.1%;T3与T2处理2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耐涝能力。土壤耕层重构是棉田节水增产的有效耕作措施,具有抗旱耐涝作用,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
重构是使软件代码重新组织过程的一个技术.它在代码设计的改善方面有重要作用.根据程序员在工作中应用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软件代码重构的概念、原则,从何谓重构、为何重构、重构的难题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重构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应用系统扩展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面向方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AOP)技术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基于AOP的重构方法。与传统面向对象方法相比,该方法避免了代码分散与代码纠缠等问题,在降低模块间耦合度,提高模块复用性和系统可扩展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通过对网通员工考量激励系统的重构,给出了基于.Net平台的AOP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存在的问题颇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服务职能的发挥。图书馆人当需直面困局,理性考量,归纳分析现实问题,期冀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重构提供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土壤耕层重构技术对棉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探索新的棉田杂草防治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与大田对比试验,调查旋耕+除草剂、土壤耕层重构对杂草种类与数量的影响。[结果]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20d与55d对照杂草种类分别为6种与9种,总鲜重为每盆83.5g与678.1g;旋耕+除草剂处理杂草种类分别为3种与9种,总鲜重为4.9g与452.9g,其中处理20d后均为阔叶杂草,处理55d后阔叶杂草鲜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子叶杂草鲜重显著低于对照;耕层重构处理2次调查均未发现杂草。大田试验结果中,苗期、初花期与收获期对照杂草种类分别为4种、6种与8种,鲜重分别为104.4g·m~(-2)、404.9g·m~(-2)、752.9g·m~(-2),苗期以阔叶杂草为主,初花期与收获期单子叶杂草增多;耕层重构处理3次调查均仅发现微量杂草。[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旋耕+除草剂对棉花苗期的禾本科杂草与部分阔叶杂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延长,杂草防治效果逐渐降低,而土壤耕层重构处理对所有棉田杂草具有一次性彻底灭除效果,减少除草剂污染,节省用工。土壤耕层重构是一种棉田杂草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体外培养一直是影响山羊克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排除成分复杂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对克隆重构胚发育的潜在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成分明确的血清替代品(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OSR)进行山羊体细胞克隆重构胚胎的体外培养,并比较KOSR与FBS对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KOSR组山羊重构胚培养体系的分裂率明显高于FBS组(80.67±0.63%.vs 49.02±4.85%,P<0.01),2组在重构胚重编程过程中的8细胞率具有显著差异(48.89±1.92%vs.28.59±3.13%,P<0.05);2组不同培养体系的受孕率也有明显不同(33.3%vs.10%,P<0.05)。研究结果表明,KOSR培养体系能有效提高山羊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特别是有利于重构胚的早期重编程,为获得健康的转基因克隆山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添加不同浓度发情期山羊输卵管液的培养基,对正常单细胞受精卵、注射外源基因后受精卵和细胞核移植后山羊重构卵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其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输卵管液后正常受精卵桑椹胚分裂率为26.1%(11/42),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未添加输卵管液)(7.6%)、50%输卵管液组(4.7%)和100%输卵管液组(0);添加20%输卵管液后,体外培养显微注射转基因受精卵有20.0%(8/40)发育至16-细胞,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6.7%)和50%输卵管液组(4.8%);细胞核移植重构卵在含20%输卵管液的培养基中桑椹胚分裂率为7.3%,与体内培养桑椹胚分裂率(11.1%)差异不显著。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20%输卵管液可明显提高正常受精卵、转基因受精卵和克隆重构卵的分裂率和发育率。  相似文献   

13.
以长株潭地区县级行政区域为例,摒弃局限于乡村内部变量的常规研究思路,在构建乡村重构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WR)等方法研究乡村重构时空格局及其城镇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6年间,长株潭地区乡村重构度在研究期内县均增长7.55个百分点,呈现"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形分异发展结构;2)乡村重构度和城镇四项驱动因子均具有高水平类聚现象,乡村重构发展与受城镇驱动作用均存在较强的地域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北部发达地区乡村重构格局受城镇化、生活水平驱动作用较强,南部远离城市核心地区受投资建设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新时期,长株潭地区不同乡村格局的重构要基于城镇驱动力的差异程度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措施,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乡村重构要更加重视乡村资源潜力和城镇发展实力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5.
赵飞  黄敏  聂瑞 《农业考古》2019,(4):183-190
文化记忆理论认为:文化记忆的建构、遗忘和重构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为历史事件与传说根据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所做出的自我调整与适应提供了理论依据。沙田柚,因原产于广西容县沙田村而得名,是中国最为知名的柚类品种之一。自清末至今,伴随政府对沙田柚繁育推广的重视,沙田柚的起源问题持续得到关注。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作用下,该文化记忆经历了长期的建构、遗忘与重构的过程,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地方重要的文化与社会资本。本文结合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获取的信息,应用文化记忆理论阐释了沙田柚起源说的历史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绵羊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种间体细胞核移植,构建山羊-绵羊重构胚,并采用G1/G2培养液对其进行体外培养,比较G1/G2培养不同阶段添加饲养层对山羊-绵羊种间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的效果.结果表明,共构建获得山羊-绵羊重构胚472枚,重构胚能够在G1/G2连续培养基中发育至囊胚阶段;仅在G1中添加饲养层与对照组不添加饲养层相比,前者能获得较好的分裂率和桑囊率,差异不明显(卵裂率为76.88% vs 67.11%,桑椹胚率为52.84% vs 39.22%,囊胚发育率为7.32% vs 5.88%),而仅在G2阶段共培养与对照组相比培养桑囊率较低,差异不显著(卵裂率为69.38% vs67.11%,桑椹胚率为37.84% vs 39.22%,囊胚发育率为3.60% vs 5.88%),即,对于绵羊-山羊重构胚的培养,在前期(G1中)添加颗粒细胞培养重构胚效果优于仅在后期共培养(卵裂率为76.88% vs 69.38%,桑椹胚率为52.84% vs 37.84%,囊胚发育率为7.32% vs 3.60%).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电融合前对重构卵继续孵育及激活剂6-DMAP不同作用时间对山羊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构卵在成熟液中继续培养后,9~10 h组的融合后卵子死亡率(27.42%)显著低于30 min和90 min组(49.26%和56.3%)(P0.05),胚胎卵裂率(68.15%)则显著高于30 min和90 min组(55.6%和54.24%)(P0.05);重构卵用离子霉素激活后,再用6-DMAP激活0 h、2 h、3 h、4 h、5 h及8~10 h,各组间的胚胎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未用6-DMAP组的卵裂率(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电融合前,继续成熟培养重构卵有利于降低电融合时的卵子死亡率,提高卵子利用率;联合使用离子霉素和6-DMAP有利于提高激活效果,而6-DMAP的作用时间(2~10 h)不影响核移植胚胎的卵裂。  相似文献   

18.
土壤是土地生态系统的基底和基础,土壤重构对土地复垦、土地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土壤重构基本概念与内涵、土壤重构技术及其土水特性运行机理。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填充材料和关键技术的对比分析,认为土壤重构与土体有机重构两者的概念与内涵存在交叉和包含关系,两者研究对象及目的均为损毁土地及缺陷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侧重土壤剖面结构和功能的重构;重构材料属于包含关系,土体有机重构填充材料多为有机物和生物材料,包含矿区副产品等。根据土壤损毁的特征,将土壤剖面重构类型分为功能退化型、土层损毁型、土层结构紊乱型和土层污染型。土壤重构材料的选取应因地制宜;土壤重构施工技术应更多关注如何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降低压实度,从而减轻对表土的破坏并提高土壤生产力。土壤重构主要针对矿区土地复垦,其对土水特性的影响侧重于模型模拟和土壤的保水性,重构后的土壤对土壤中水分和溶质运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土壤重构研究还应关注不同土壤重构模式下短时间序列土壤水分运移及其机理。针对目前土壤重构技术发展现状,建议今后深入开展土壤重构的生态材料研发、土壤与其他要素耦合机理、全过程监测和信息化技术融合、农区土壤重构和城市景观重构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肾素、血管紧张素 (Ang)系统在调节血液循环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心产物为 Ang 。该产物有收缩血管 ,使肾小管水钠重吸收增加与刺激肾上腺释放醛固酮的作用 ;且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 ,Ang 在高血压、心衰、心脏与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硬化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心肌胶原重构是心肌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心律失常形成与心功能恶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就 Ang 致心肌胶原重构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心肌 Ang 的来源心肌组织 Ang 来源有二 ,一是来自循环 ,一是生于局部。来源于循环的 Ang 人们认识已久 ,底…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湖州地区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耦合机制,探索其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结构组织、耦合机理及机制规律,为欠发展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研究发现:(1)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呈现多样性、组织性、创新性耦合的机制特征;(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是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但耦合协调度指数反映更客观;(3)2010—2019年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趋势进展明显,两者的发展指数、耦合度指数及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基本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发展到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已经步入村落文化活化与乡村产业结构更新高耦合阶段,其耦合发展模式具有可挖掘性、可激活性、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