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明煦 《茶业通报》1993,15(1):10-12
我省境内的大别山区绵亘在岳西、潜山、太湖、金寨、霍山、舒城、六安等七县以及桐城、宿松和庐江县的极小部分,构成了我省仅次于黄山茶区的第二大茶区—大别山茶区。大别山区产茶历史悠久,生态条件优越,鲜叶自然品质较好,是发展茶叶生产理想的地方。但是,长期以来,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尽人意。茶园的管理水平低,茶树树势差,单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区地处我国北亚热带,横跨湖北、安徽和河南三省,是我国茶叶重要产区,也是名优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中,安徽大别山区主要包括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岳西、太湖、宿松、潜山、桐城和庐江等产茶县,共有茶园38万亩,产茶近万吨;湖北大别山区主要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和圻春等产茶县,共有茶园12.7万亩,产茶约3400多吨;河南大别山区(包括桐柏山区),主要有信阳、罗山、光山、新县、商城、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区地处皖、鄂、豫三省境内,主峰白马失位于安徽省霍山县,海拔1774米。安徽省境内大别山区包括金寨、霍山、岳西三县全境和舒城、六安、桐城、潜山、太湖、宿松、庐江等县的一部分。茶叶是大别山区人民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安徽大别山区茶园面积约有35~40万亩,年产干茶约1·2万吨,产值约2.5亿元,有10个县近300个乡、镇产茶,茶叶不仅对于业茶者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对县财政收人,乡镇企业的发展、发展山区经济和大别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都是一项重要的产业。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变化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卖…  相似文献   

4.
正六安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拥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等众多历史名茶。全市现有5个产茶县区,其中霍山、金寨、裕安、舒城是安徽十大产茶县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六安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效益。2012年,全市茶园总面积3.43万hm2,可采面积2.87万hm2,茶叶总产1.6万t,一产产值10.8亿元,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6亿元,茶产业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一解放前后的茶叶生产情况浙江栽培茶树历史悠久,产茶区域远在唐朝时候就有相当规模。目前,全省88个县市中产茶的县市就有74个,经营茶叶生产的农民有80多万户,200多万人。因此,茶叶是浙江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根据1951年对35个县163家典型茶户的调查,茶叶收入平均占农业总收入的28%,茶叶集中的产区,收入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茶叶行业及茶叶行业质量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在产茶大省或产茶集中区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适用于我国茶产业解决当下问题的需要,对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虽然是产茶大省之一,但在国内外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品牌茶几乎为零,急需对茶叶行业及茶行业的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应改变现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政府及地方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探索出更合适贵州茶叶行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应将贵州茶叶做大做强,不应满足于现今为江、浙等经销商提供原材料的状态。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茶生产环境和重要的茶历史、文化背景,应将茶叶加工、旅游、民族文化、科研合于一体,开发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停留在现今的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上。1贵州省茶叶行业发展特点1.1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综述贵州全省86个县有81个县(市、区)种茶,几乎是全省都产茶,但面积稍大的连片茶园集中在少数县域。面积0.33万hm2以上有湄潭、都匀、凤冈3县(市)共1.52万hm2,占全省面积的22.2%,台江、西秀、石阡、晴隆4县(区)共0.98万hm2,占14%,0.067-0.2...  相似文献   

7.
霍山向为著名茶区,茶叶为传统特产。《县志》有“山货以茶为冠”之说。现在霍山是全国一百个、全省十四个重点产茶基地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皖西黄大茶     
唐家模 《茶业通报》1992,14(4):43-43
黄大茶是皖西茶叶中的大宗茶类。以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因而得名黄大茶。皖西黄大茶主要产于霍山、金寨、六安、舒城等县,一般年产量5万多担。其中以霍山县所出品质最佳,在国内销区市场有“金枝玉叶”的美称。霍山金寨两县的大化坪,漫水河、燕子河雾迷尖、鲜花岭一带,具有“高山之阴,日阳之早”,自然环境,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茶树叶片柔嫩,肥厚重实,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黄大茶色泽鲜润,开汤后深黄明亮,浓而不涩,厚而味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茶叶生产,是安徽省农业多种经营的传统骨干项目,也是大宋出口的农特产品,具有很大经济价值。一九八○年茶叶的产值,占全省农业多种经营总产值的比重上,仅次于棉花、油料和麻类,居第四位。三十年来,我省茶叶生产有较大发展,茶园面积比一九四九年扩大四点二倍,干茶总产提高四点四倍多。在全国十六个产茶省中,我省在较长时间内茶叶的产量、质量和产  相似文献   

10.
吴满霞 《茶业通报》2013,(4):163-165
池州是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茶文化积淀深厚,所辖三县两区,80%以上乡镇盛产茶叶,茶农近10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年生产加工茶叶1.5万t。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  相似文献   

11.
徽州是我省的重点茶区,年产量占全省将近一半。区内名茶种类繁多,驰名中外。境内七县一市均产茶叶,除旌德、绩溪两县外,年产量均在万担以上,一九八三年,歙县年产干茶18.4万担,是全国产叶最多的县,休宁县7.1万担,祁门是5.6万担,石台县2.9万余担。茶叶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六分之一,占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占外贸出口总值  相似文献   

12.
王烨军 《茶业通报》2013,(3):101-103
自2009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各茶叶主产市、县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明确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形成了全省上下推进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全省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茶农500多万,从事茶产业生产经营超过100万人。一批支撑全省发展的产茶县(市、区)和企业迅速发展,谢裕大、汪满田等近lO个企业相继进人中国茶企百强行列,茶叶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我省茶园多数在边远山区,无论立地条件还是生产管理均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水肥、改良土壤、营造小气候,保障茶鲜叶产量、品质与卫生质量安全,建成山地高效生态茶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茶叶加工原料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生态环境优美,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所辖三县一区一处80%以上乡镇盛产茶叶,茶农近10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年产干茶1029.26万kg,所产茶叶都在无公害标准以上。其中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一直是祁门红茶的重要产区,产量占全省祁红产量70%,是安徽省最大的红茶出口基地。全市拥有茶园17500hm2,茶业企业450家,茶业专业合作组织87家,年生产加工茶叶  相似文献   

14.
六月十一日在泾县召开了,省茶叶生产座谈会,会期五天。参加会议有各产茶地区、重点产茶县和科研院校等单位,共三十五人。会议交流了春茶生产情况,参观了现场,讨论今后茶树良种繁育工作。会上与会代表畅谈了春茶生产的大好形势。今年,我省春茶生产,在去年春茶增产百分之二十多的基础上,又取得全面丰收。据会上统计,全省春茶总产量520,313万担,  相似文献   

15.
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产茶大省,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隶属于中国茶树适生区域的东北部,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茶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平稳,有利于有效品质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现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全省共有12个市的58个县(市、区)产茶,涉茶农业人员300多万,生产经营者100余万。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我省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茶叶生产是山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原。我省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越,祁红、屯录、舒录、烘青、大方等十一个大宗茶类,称誉国内外市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位列全国十大名茶。涌汐火青、敬亭录雪、霍山黄芽、桐城毛尖、瑯源松萝、黄石汐毛峰等也有很高的声誉。解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和收购量都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年全省收购茶叶五十九  相似文献   

17.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茶园面积达54万亩,采摘面积34万亩,茶叶产量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多;全区十一个县普遍产茶,有九个万担县。茶叶是我区的“拳头”商品,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几年来在各级党政加强领导下,茶叶生产有着很大发展,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更加快了茶叶发展的步伐,茶园面积从七六年45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4万亩,茶叶收购量从七六年14.7万担,增加到21万担,平均年增长7.1%,并且七九年至八一年三年时间内全区发展高标准茶园达十五万亩。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我省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已种植茶叶。解放以前,茶区广大劳动人民长期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一九四九年全省只有茶园三十万亩,产茶十三万二千担。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巩固提高老茶园,同时大力发展新茶园,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产茶县由解放初的  相似文献   

19.
黄山市现有茶园5.2万hm2,茶叶产量1.85万t,茶农70多万人。所辖三区四县乡乡产茶,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高的达到80%,茶叶收入成了山区茶农的基本生活来源,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现有茶园面积1.667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893万hm2,注册有茶叶企业(或茶专业合作社)155家,年产干茶10 000t以上,综合总产值7亿元以上,助农增收3亿元以上。是黔东南州最大的产茶大县,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还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