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华鲮     
<正> 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隶属鲤科、鲃亚科、华鲮属。在湖南湘、资、沅、澧四水的中上游均有分布,以沅水及其支流的捕捞产量较高,是主  相似文献   

2.
<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俗称"青鱼",隶属于鲤形目、鲃亚科、华鲮属,是湖南省特有的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1980年以前,在湘江、资水、沅水、澧水中上游均有分布,尤以沅水的中上游产量较高。由于湘华鲮的繁殖率低,加之近年来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3.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开发养殖前景。2010年始,韶关市水产研究所在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的基  相似文献   

4.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养殖开发前景。近年,我们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试验,探索苗种培育所需的关键条件和技  相似文献   

5.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资源动态,统计了1961-2005年沅水流域湘华鲮分布水域和年产量数据,2006-2010年实地调查了湘华鲮历史分布区域(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湘华鲮产量在1961-1980年保持较高水平,年均产量在...  相似文献   

7.
2011—2017年在室外土池塘繁殖饲养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2018年3月、4月和5月采集湘华鲮子一代样本共计154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测量和组织学方法,观察湘华鲮性腺的形态结构与特征。观察表明:湘华鲮子一代卵巢和精巢发育均分为6期,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5+,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4+。5龄以上湘华鲮卵巢在3—5月从Ⅲ期发育至Ⅳ期,在5月中下旬经过催产可发育为Ⅴ期,在一个性周期内产卵一次,为同步产卵型。4龄以上的湘华鲮精巢在3月处于Ⅲ~Ⅳ期,4月下旬—5月初发育到Ⅳ~Ⅴ期。池塘养殖条件下,湘华鲮可达到性成熟,进行全人工繁殖。本研究为湘华鲮的全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是珠江水系特有野生经济鱼类。苗种培育是桂华鲮开发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桂华鲮鱼苗鱼种进行了培育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段培育技术,现将桂华鲮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华鲮[Sinilabeo rendahli(Kimura)]又名青龙棒、青鳙、野鲮鱼,属鲤形目,野鲮亚科,华鲮属。我国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贵州省主要分布于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上市场对名优鱼类的需求造成捕捞量增加,导致华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方法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华鲮(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0.03%、0.80%、77.43%和1.31%。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76.52%(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36.22%,占氨基酸总量的47.30%。4种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5.97%(干样),另外还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比值合理。结果表明湘华鲮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湘华鲮生物学的研究,能查明它在自然状况下的食性、生长及生殖等方面的变动规律,为合理利用水产资源,人工移殖或引种驯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湘华鲮Sinlabeo decorus tungting隶属鲃亚科的华鲮属。早在1925年,Nichols曾在洞庭湖采集到湘华鲮标本,第一个预以命名,并就它的形态进行过描  相似文献   

12.
江口青鳙,学名华鲮(Sinilabeo rendahli),隶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流或支流,喜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目前已被列为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长江保护法》中重点保护和鼓励研究的对象,见图1.  相似文献   

13.
麦瑞加拉鲮鱼(简称麦鲮)属鲤科,鲃亚科。鲮属,原产于印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麦鲮体长、侧扁、圆筒形。浅红色的尾鳍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苗种期更明显),口下位,背部青色,腹部银白。麦鲮是一种亚热带鱼类。不耐低温。水温在7-9℃以下被冻死,11℃以下冻伤,15℃左右时停食,18℃以上时可越冬。麦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省.现常作养殖鳜鱼的阶段性饵料鱼被长江流域的养殖单位引进和养殖。麦鲮食性杂,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食.也食部分浮游动物,人工饲料中喜食菜粕类和未完全消化的畜禽排泄物。麦鲮具有耐密养、群体产量高、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易起捕。外形美观、肉质鲜嫩等优点,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现将麦鲮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邕江南宁江段固着硅藻资源及其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着硅藻是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内的鲃亚科、鲴亚科鱼类中,以固着硅藻为主要食物的就占了60%之多,其中包括了群体产量较高的鲮鱼和白甲鱼及体型较大、肉味鲜美的桂华鲮、琼华鲮和岩鲮等重要经济鱼类;固着硅藻亦是32-86毫米草鱼的主要饵料,占总饵料的56%。  相似文献   

15.
正鲮鱼的种类分为麦鲮、土鲮、泰鲮(露斯塔野鲮)。土鲮为3种鲮鱼中相对最小的1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通常作为鳜鱼等肉食性鱼的水花开口饵料和夏花培育饵料。2020年4月,为给鳜鱼夏花培育提供鲜活饵料鱼,笔者利用四大家鱼的孵化环道进行鲮鱼乌仔的高密度囤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为了评价其养殖价值,探索其养殖方式,为生产单位提供一些数据,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露斯塔野鲮与鲮鱼(为了方便叙述,露斯塔野鲮和鲮鱼,以下分别简称野鲮和土鲮)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资源动态,统计了1961-2005年沅水流域湘华鲮分布水域和年产量数据,2006-2010年实地调查了湘华鲮历史分布区域(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湘华鲮产量在1961-1980年保持较高水平,年均产量在160t以上,此后的产量急剧减少;2006-2010年,年均产量仅0.85t。近5年均在资水新邵段发现了湘华鲮,而在湘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均未发现,目前湘华鲮主要分布于湖南怀化的沅水干流和资水新邵段中。近5年在湖南境内沅水流域仅发现5个小型的自然产卵场。湘华鲮体重(W)与体长(L)关系为:W=0.0439L2.9026(R2=0.9788);年龄组成为1~6龄,以2龄最多,占总数的27.50%;繁殖群体以3龄鱼为主,占总数的57.75%。雌雄比为0.76∶1,性成熟系数(15.72±2.26)%,相对怀卵量(273±28)粒/g,属1年1次产卵类型。湘华鲮栖息在底质为砂石地带、透明度(175±34)cm、溶解氧(8.84±0.55)mg/L、pH值(7.6±0.3)的流水中,已属濒危物种,其致危因素主要为水利电力拦河建坝与违禁捕鱼。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中下游鲮早期资源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通过弶网定点周年采样和圆锥网流动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在西江肇庆江段对珠江中下游鲮(Cirrhina motitorella)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鲮全年有多次产卵活动,鲮鱼苗主要出现在5-9月;鲮鱼苗全长(5.5±0.4)mm,主要发育到鳔一室期至卵黄吸尽期.根据发育期和平均流速推断,鲮产卵场主要位于距离采样点170~380 km的黔江和浔江江段.鲮鱼苗占漂流性鱼苗总量的3.71%.鲮鱼苗晚上的密度显著高于早上和中午(n=29;P<0.05).鱼苗总密度与采样点离岸距离有关,靠近两岸的鱼苗总密度极显著高于河中央鱼苗总密度(n=6;P<0.01).鱼苗总密度、鲮鱼苗密度与水温、径流量、水位和浊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水温、采样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0.
洗炽彬  刘家照  叶星 《水产科技》1990,(4):20-22,32
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 mrigala)(下称:麦鲮)原系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养殖鱼类。1982年引进我国。经几年的饲养观察,证实此鱼是杂食性底层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较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下称:土鲮)大,且易于养殖等优点,适当地与家鱼混养,可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