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从母系遗传的角度出发,对宗地花猪及与之地域相近的关岭猪和江口萝卜猪3个贵州地方猪种线粒体D-loop环高变区进行了克隆测序,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其他国内猪种和几个国外猪种序列,用邻接法构建了猪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国内猪种和国外猪种呈现出明显的2个大类群,宗地花猪、关岭猪和江口萝卜猪毫无争议的归类于国内类群;宗地花猪和藏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关岭猪反而较远,这表明宗地花猪作为关岭猪一个类型的传统分类方法存在不妥,宗地花猪可作为异于关岭猪的不同类型来进行分类、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地方猪种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肠道发育情况。选择33~36日龄的合作猪、香猪和八眉猪各20头。结果表明:合作猪和香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比较接近,八眉猪由于体型的差异,日增重显著高于合作猪和香猪,料肉比显著低于合作猪和香猪。八眉猪在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等方面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合作猪,高于香猪,但差异不显著;而合作猪在三个品种中表现出较好的粗纤维消化率。香猪的日粮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合作猪(P0.05),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八眉猪的日粮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合作猪和香猪(P0.05)。不同地方猪种在日粮不饱和脂肪酸消化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一、猪病现状和防制存在的问题 (一)疫病种类增多 随着我国集约化饲养业的发展,猪只和产品流通渠道增多,猪的一些传染病流行。猪瘟、猪气喘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猪伪狂犬病和猪链球病等,已成为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在不同猪品种间的多态性,本试验根据猪SNP60芯片检测结果,以大白猪、香猪、柯乐猪、糯谷猪、荣昌猪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个猪品种基因组中3个CNV区域(CNVR91、CNVR92和CNVR143)的拷贝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香猪的CNVR91以拷贝数缺失为主,其他4个猪品种的拷贝数以正常为主;香猪、大白猪、柯乐猪、荣昌猪的CNVR92以拷贝数缺失为主,糯谷猪以拷贝数正常为主;香猪和糯谷猪的CNVR143以拷贝数增加为主,其他3个猪品种以拷贝数正常为主。表明3个拷贝数变异区在5个猪品种之间具有多态性,可能通过剂量效应影响香猪、糯谷猪和柯乐猪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野猪和16个国内外猪种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野猪和国内外16个猪种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其中外来猪种和松辽黑猪中出现AA、CC和AC3种基因型;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中出现AA、BB和AB3种基因型;培育猪种中苏太猪中存在全部基因型。B等位基因仅在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中出现,而C等位基因仅在外来猪种和具有外来猪种血统的培育猪种中出现。根据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也显示,中国地方猪种和外来猪种间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外来猪种和具有外来猪种血统的两个培育猪种聚在一起,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种聚于另一类群,其中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首先聚在一起,且与野猪的遗传距离最近。野猪和藏猪中AB基因型的频率较高,分别为0.515和0.302,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中AB基因型频率为0.348-0.591。推测AB基因型可能具有较高的抗病毒能力,而且太湖猪(枫泾猪、二花脸和梅山猪)可能是进行猪流感病毒抗病育种的较好素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ul I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而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其中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x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地方猪种的保存和选育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荣斌 《猪业科学》2009,26(2):96-99
1 地方猪种类型的划分变化 1.1 20世纪50年代品种类型的划分 江苏省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社会经济条件较为复杂,所形成的地方猪种亦较复杂.在20世纪50年代,对江苏省地方猪种的划分差异较大[1],新中国建立前后,不少人认为江苏省只有一个猪种,叫江北猪(苏北猪).黄志荣在调查后,将苏北猪分成南北两大类,南部类型包括大庄猪和礼士桥猪,北部类型以准北猪为主.常宗会认为苏北猪包括大庄、海安种、曲塘种和礼士桥猪,礼士桥猪又分为二花脸猪和米猪2种.  相似文献   

9.
1.前言1986年,进行了东北民猪(简称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猪生长肥育的研究,比较了不同猪种肥育性能和胴体、肌肉生长特点、胴体化学组成和肉质。为了揭示民猪、长白猪、杜民猪、长民猪和长杜民猪肌肉氨基酸组成,用日立835—50氨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群的生理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将采样猪群分为3组,未免疫发病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和免疫后健康猪群,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发病猪群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未免疫发病猪群的中间细胞数高于免疫后健康和发病猪群;发病猪群的红细胞数及其相关指标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未免疫发病和免疫后健康猪群。猪群感染PRRSV发病后,表现出贫血现象,而且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猪群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1.
刘娣 《中国猪业》2013,(Z1):66-68
民猪,原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早期也被称为东北民猪,1982年,北方地区猪种资源讨论会根据该猪种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统称为民猪。按照体型大小又可分为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饲养的民猪以中型民猪为主。1986年,民猪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2003年农业部发布的第130号公告,将民猪列入国家级保种名录;2004年民猪被列入农业部编写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662号公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目前仅存二民猪和荷包猪,大民猪已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2.
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为我国独特小型猪品系。本研究采用美国猪基因组协作计划推荐的19个微卫星标记对荣昌猪、荣昌猪B系、巴马香猪、贵州小型香猪及外来猪种大白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每位点等位基因数10~23个。5个猪种中荣昌猪B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荣昌猪次之;2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巴马香猪的等位基因数(121个)略大于贵州小型香猪(114个),但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期望杂合度0.6535±0.0347)小于贵州小型香猪(0.6919±0.0227),反映了巴马香猪较低的基因杂合度和较小的遗传变异;大白猪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从品系的共有等位基因来看,荣昌猪B系基因背景组成中其亲本品系荣昌猪所占比例(30.22%)要大于大白猪(24.37%);大白猪和其他4个猪群体的共享等位基因数均较低(21.24%~25.12%);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之间共有等位基因数最高(45.06%)。采用基于遗传距离的NJ法和基于基因频率的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聚类,除了大白猪明显为独立分支及荣昌猪B系表现出较远的聚类关系外,其他3个猪种间的聚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防控猪病最根本的措施是,通过圈舍消毒和猪体消毒,使猪的生活环境及猪自身达到无公害化。消毒的目的是在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没有侵害猪体之前,将在猪体外将其消灭。做好圈舍和猪体消毒,才能有效地防控猪  相似文献   

14.
利用疫苗和药物,不需要将猪群全部淘汰将猪肺炎支原体从肥育猪群中根除。对3 243头来自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猪群的保育猪在被转入猪肺炎支原体阳性肥育猪群前一次性注射灭活疫苗。在第1群已免疫的猪肺炎支原体阴性猪群被转入猪肺炎支原体阳性猪群时,对阳性猪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所有猪群按猪舍采用全进全出方法进行管理,猪舍内通风和清粪采用单独的处理系统。之后猪场只从猪肺炎支原体阴性母猪群所生产且没做疫苗免疫的仔猪群引猪。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5年半无猪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结论:这项无需使用全部淘汰方法建立无猪肺炎支原体猪群的根除计划已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测定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随机选取从江县香猪育种场24头3月龄从江香猪和32头8月龄从江香猪、贵州大学香猪种猪场20头8月龄剑白香猪和11头8月龄久仰香猪、广西环江九万大山香猪加工厂12头3月龄环江香猪。结果显示,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主要由含16、18碳原子的脂肪酸组成;每一类型香猪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比值均大于1,从江香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肌肉营养价值高;幼年香猪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于成年香猪,亚油酸含量以3月龄从江香猪最高,为13.35%。  相似文献   

16.
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中的单个氨基酸(R615C)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肉质的重要原因。采用RFLP方法,以大白猪、二个杂交猪群(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大白猪)为对照,研究了糯谷猪、萝卜猪、柯乐猪、宗地花猪、香猪、关岭猪和黔南黑猪7个贵州地方猪种RYR1基因突变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从柯乐猪中检测到一例杂合基因型RYR1Nn,杂合基因型的发生频率为2.08%,其余6个贵州地方猪种糯谷猪、萝卜猪、宗地花猪、香猪、关岭猪和黔南黑猪均为正常的基因型RYR1NN,对照组中,外三元、外二元杂交猪和大白猪中均检测到RYR1Nn基因型,杂合基因型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1.11%、12.12%和5.77%,说明贵州地方猪种中RYR1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于商品猪,但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应加强对地方猪种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谭祝汉 《兽医导刊》2013,(10):22-23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毒病。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群都有易感性,但对哺乳仔猪、保育猪或育肥猪危害最大,发病率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更为严重。一、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只均能感染。发病猪和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PEDV存在于其肠绒毛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不同生长期的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该猪场分别采集育肥猪、妊娠猪、保育猪和哺乳猪的粪样。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从粪样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育肥猪、妊娠猪、保育猪和哺乳猪源大肠杆菌分离率分别为85.2%、83.0%、81.0%和83.0%。不同生长期的猪源大肠杆菌均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种抗生素高度耐药,对头孢噻呋都较为敏感。哺乳猪和保育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以5耐为主;妊娠猪源大肠杆菌轻度耐药,以0耐为主;育肥猪源大肠杆菌以3耐为主。不同生长期的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二胎母猪淘汰率高、 断奶后乏情、 二胎母猪产仔数低等是困扰生猪养殖、 阻碍养猪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猪的体况与品种、 后备猪和头胎猪营养、 后备猪的选育、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猪的驯化以及头胎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饲养好后备猪及头胎母猪,保证后备猪和头胎猪健康发育,为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种猪性能与适应驯化技术1.1四川正原种猪性能简介 当前,世界养猪业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是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