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有效提取雪梨籽中的油脂,试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研究CO2超临界萃取雪梨籽油的萃取工艺,考察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油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经GC-MS分析,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0h,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为22kg/h,乙醇体积分数9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解决蜂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的板结与沟流现象,提高超临界CO2萃取效率。本文研究了蜂胶流态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就介质充填比例、CO2流化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用GC/MS分析蜂胶提取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模拟生物流化床式流态化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介质充填比例:4:1,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39℃,CO2流化量600L/h,萃取时间4小时,萃取得率达26.50%。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其中78个组分。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桃金娘果工艺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物质组成,实现桃金娘资源综合利用,考察了不同夹带剂、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桃金娘果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桃金娘果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35 ℃、CO2流量17.5 g/min、萃取时间为150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10.52%。桃金娘果萃取物共分离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量的7456%,主要为酯类、酸类、烃类、醇类、醛类成分。此研究为超临界CO2萃取桃金娘果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桃金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红豆草缩合单宁工艺技术条件,首先以单因素试验进行范围筛选,再应用BBD试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缩合单宁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4.8 MPa、萃取时间123.0 min、萃取温度40.3 ℃、萃取夹带剂流量2.0 mL/min、夹带剂50%乙酸乙酯。在此条件下,红豆草缩合单宁提取率达到89.23%,接近理论值。综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用于红豆草缩合单宁的提取。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红豆草|缩合单宁|响应面|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条件下确立了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超临界萃取物中金丝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与夹带剂浓度(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金丝桃素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8.6%的乙醇作动态夹带剂,萃取温度50.3℃、萃取压力25.29 MPa,在此条件下,设定乙醇流速0.5 mL.min-1、CO2流速2 L.min-1,萃取2 h,超临界萃取物中金丝桃素含量平均达到1.102%,大大高于传统提取方法(碱醇溶液提取),适用于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沙田柚皮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田柚皮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时 ,粉碎度、温度、压力、萃取时间等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得到萃取沙田柚皮精油的最佳条件为 1 3MPa ,40℃ ,萃取时间 1h ,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同时萃取茶叶中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萃取率影响最大,改性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它们的萃取率。结论:利用超临界CO2法同时萃取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20bar、萃取温度为60℃、改性剂为50%乙醇、萃取时间为3h,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萃取率分别为7.04%和2.48%。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国基  颜辉  王俊 《蚕业科学》2006,32(4):527-531
在分析原料粒度、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等5个单因素对蚕蛹油萃取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度20~40目、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CO_2流量30kg/h、萃取时间3.0h。采用该萃取工艺条件的蚕蛹油萃取率为23.28%。研究结果可为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确定最佳萃取工艺参数。方法:在CO_2流量固定的前提下,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结果:在CO_2流量为25Kg/h的前提下,最佳工艺组合为:萃取时间为120min,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为35℃。结论: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提取的南瓜籽油得率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柞蚕幼虫虫体干物质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含有β-蜕皮激素、细胞色素C、保幼激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为了高效开发利用柞蚕资源,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探讨以超声波技术强化用超临界CO2萃取(SCE)方法萃取柞蚕油的效率,并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中的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原料细度等因素。结果表明,与SCE法比较,采用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2萃取(SSCE)的方法能提高柞蚕油的生产效率和萃取得率,节约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能耗。采用SSCE法萃取柞蚕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90 min,压力15 MPa,原料细度11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用SSCE法对柞蚕油的萃取率可达到13.88%。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传统中药煎剂与免煎颗粒剂有效成分和药效上的差异,利用回流提取浓缩机组制备了鱼腥草原药浓缩液,同时利用喷雾干燥机将部分原药浓缩液制备成干粉;并对鱼腥草两种剂型中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二者体外抑菌效果的观察。通过试验发现,鱼腥草原药浓缩液与喷雾干燥粉中的槲皮素含量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而在体外抑菌试验中,鱼腥草原药浓缩液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低于喷雾干燥粉。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抗球虫中药复方TF-103的有效组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干浸膏提取量、指纹图谱相对总峰面积和抗球虫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的干浸膏平均提取率为1.24%,1.0g/kg添加量的抗球虫指数多达180以上,指纹图谱显示提取物多为极性较低的脂溶性组分,宜选择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MPa,夹带剂乙酸乙酯,流速1.0mL/min,CO2流量1L/min,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择3个等压(21、28、35MPa)提取条件,研究超临界CO2萃取亚麻籽油过程中压力对亚麻籽油得率的影响.并使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超临界CO2萃取亚麻籽油和传统压榨法提取亚麻籽油的脂质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结果发现,在35MPa下萃取120min亚麻籽油的得率最高,为35.65%,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需求;超临界CO2萃取亚麻籽油与压榨油在脂肪酸构成上基本相同,前者α-亚麻酸的含量略高。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不同地理群体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军  王坤  仇萍  曾维军  熊兴耀 《草业学报》2011,20(2):227-233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南省怀化地区16个野生鱼腥草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个鱼腥草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PB)为53.66%~85.3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7~0.23,Shannon表型信息指数(I)为0.10~0.34,说明在鱼腥草群体水平上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变异;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51,表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均存在于群体间,同时群体内具有一定频率的基因流(Nm=0.326)。UPGMA聚类分析表明,16个群体在遗传距离为0.5处分为五大类群,并且有一定的地缘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虽然16个鱼腥草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生境因子相关均不显著,但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随海拔的增加有上升而随着纬度和经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九味中药及其复方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用平板法测定了9味中药和4种复方中药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方剂1及方剂2的综合效果较好,对于葡萄球菌以黄芩、黄连、红花、鱼腥草的抑菌效果明显,对大肠埃希菌以黄芩、鱼腥草、蒲公英和黄连的效果好。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配方科学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o observe the antiviral action of 16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Flos Chrysanthemi,Flos Lonicerae Confusae,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CassiaTwig,Herba Ephedrae,Radix Paeoniae Rubra,Bupleurum chinense,Dryopteris setosa,Folium Isatidis,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Mntha haplocalyx Briq,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Cornu Bubali,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Radix Gentianae) against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the blocking, inhibiting and killing roles were detected in present study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3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had antiviral actions against PPRSV except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and Folium Isatidis, and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Flos Chrysanthemi,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CassiaTwig and Radix Paeoniae Rubra exhibited the best antiviral actions followed by Herba Ephedrae, Bupleurum chinense and Dryopteris setosa.  相似文献   

18.
研究鱼腥草多糖(houttuynia cordata polysaccharide,HCP)对MA104和MARC145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梯度浓度的鱼腥草多糖对MA104和MARC145细胞促生长最佳浓度剂量范围和毒性剂量.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HCP,得糖率为8.18%;分别采用MTT法和细胞平板计数法绘制MA104和...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柞蚕油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充分开发柞蚕资源,以柞蚕为原料萃取柞蚕油。探讨了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柞蚕粉细度对柞蚕油萃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60min、粉碎度110目。以上条件下柞蚕油的萃取得率可达到13.65%。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萃取方法对缫丝蛹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正已烷和石油醚)萃取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萃取获得缫丝蚕蛹油样品,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缫丝蚕蛹经两种萃取方法共3种溶剂萃取获得的3个蛹油样品,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均分离出4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蛹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而碘价和皂化值较高,质量优于其它2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蛹油。提示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