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金海 《中国乳业》2012,(10):18-19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旭泥板奶牛养殖小区成立了奶农经济合作社,采取了"合作化、八统一"饲养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保障了原料奶的安全,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此类奶农经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通常是在产后10天到6周内发生,当奶牛接近产奶高峰前发病率提高。主要症状包括产奶量突然下降(但乳脂率上升),食欲降低,体重过度减轻,粪干或便秘、嗜唾。目前,我国大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已经采用TMR饲养技术。因为TMR具有同一群牛使用的是同一种日粮,不能根据个体差异单独饲喂的缺点,酮病仍是规模化奶牛场较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之一,尤其是亚临床酮病在高产的规模化奶牛场发病率较高。TMR条件下,采取一些必要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徐州周边地区大部分奶农饲养奶牛仍然是传统的散养方式。随着畜牧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国家和乳制品企业对奶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种饲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奶牛业的发展。奶牛散养将会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实现规模化养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业所面临的单产水平低和牛奶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489头泌乳奶牛,通过对尿中和乳中酮体采用酮粉法检测进行奶牛亚临床酮病的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为10.63%;第1和第2个泌乳月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3个及以上泌乳月;各胎次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以3~5胎最高;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日产奶量在30kg以下奶牛;养殖小区以及规模户饲养奶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是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的主要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也是农牧民走向小康致富的主要有效途径之一;为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逐步推广"科学化、规模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牲畜饲养习惯,有效加快了奶牛规模化养殖,西藏个体奶牛养殖专业户规模小、成本高、奶源销售渠道不广、饲养管理条件跟不上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殖业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拉动,极大地调动了奶农的养殖积极性,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专业户纷纷涌现,奶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奶牛业发展。但农户普遍对奶牛的饲养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奶农说养殖效益不高,奶牛不好养,也有一些养殖户却称养奶牛仍有利可图。将他们的养殖条件、饲养管理、挤奶等细节对比后,不难发现。赚钱的奶农都在细微之处下了功夫,而效益低下的奶农多是忽视了细节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奶牛有什么养的,给点草、玉米秸就行”。为此,我们给奶农提个醒。今后养奶牛再不能“想当然”了。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血症的危害现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奶牛酮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因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高产奶牛更易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后河北省加大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省奶牛的主要饲养方式。一些老、弱、产奶量低的奶牛也随之被淘汰,一些高产的优良品种奶牛被留下。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以围产期能量代谢障碍为病理学基础的酮病和脂肪肝(妊娠毒血症、肥胖综合征)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且多发于日产奶30kg以上的高产牛。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规模化饲养程度的提高等众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30%,美国为5.0%,印度  相似文献   

11.
弥勒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2005年起开始发展奶牛养殖。为加快奶牛养殖产业化进程,县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奶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从贷款贴息、奶牛保险补贴、冻精改良补助等环节对奶农给予扶持。饲养1头奶牛,奶农可得到近千元的财政补贴。经过5年的努力,全县共建成3个奶牛养殖小区和2个养殖合作社,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Ketosis)和脂肪肝综合症(Fatty liver syndrome)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多发于日产奶30kg以上的高产牛。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规模化饲养程度提高等原因,这2种疾病的发病率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0%-30.0%,美国为5.0%,印度为14.7%,而日本却高达43.1%。我国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超过30.0%,美国为35.0%,66.0%。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方式的饲草饲料价格、鲜奶收购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2007年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并对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效益的变化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牛奶价格和饲料价格比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市场价值规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制约奶料比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为保证奶牛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走适当规模化、种草养畜、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加速牛群的遗传改良和实现科学的饲养管理,在提高奶牛单产上下工夫,改变原料奶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奶牛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战略转移,以应对饲料价格上涨,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刘洋 《中国奶牛》2012,(16):4-7
本文根据对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等奶牛养殖主产地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资料调查,深入分析当前农户奶牛养殖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奶农基本已经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霾,奶牛养殖显著恢复,养殖方式积极转变,养殖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生鲜乳收购价格、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禀赋、资金支持是影响奶农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国家应保持对奶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奶农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奶牛》2011,(19):15-15
本月,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继续在全国加快推进;原料奶价格环比有所反弹,但玉米和豆粕价格继续上涨,涨幅高于原料奶,奶农养殖收益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养殖户退出养殖业。9月1日,农业部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重点建设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奶牛产业带,同时,加快建设京津沪郊区和西北的奶牛产业带。  相似文献   

16.
今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推进奶牛、肉羊、生猪和禽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从分散的家庭饲养向规模化园区养殖模式转变。其中在奶牛养殖方面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广奶联社等新型养殖模式,支持奶牛牧场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哈尔滨市双城区209户奶农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奶农养殖奶牛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奶农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及奶农对原料乳价格的预期对奶农的养殖意愿有正向的作用;参加过合作组织的奶农更愿意养殖奶牛;养殖成本对养殖意愿有着负向的影响;虽然补贴对于促进奶农规模化养殖有积极作用,但是不能说明奶农是为了获取补贴而养奶牛。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奶农合作组织并通过各种惠农政策支持奶农规模养殖,从根本上提高奶农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一篇分析奶牛养殖形势的文章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文章称当前奶牛养殖又陷入了低迷,济南市大金庄一些奶农含泪将奶牛当作肉牛卖掉了。 刚刚复苏的行情又面临着发展低潮?就此记者又对济南、淄博、潍坊、泰安、临沂等地的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山东奶价相比春节前后确有回落。但是散户和规模场(区)的境况却不尽相同。当前卖牛的都是散养户。而主导奶牛养殖发展方向的规模化场(区)发展势头依旧不错。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奶业产业链即牛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广大奶农的利益最低,而且在原料奶的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最大。比如,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就使奶农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奶牛数量一度下降,但由于奶牛饲养周期长,一旦受到挫折,要得以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奶牛养殖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河北唐山市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化饲养场两种奶牛饲养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27个奶牛养殖小区和39个饲养场数据,模拟出数学模型,通过运算得出规模化饲养场奶牛年均效益优于小区,进而得出应大力发展规模奶牛场、逐步淘汰奶牛小区或转换其经营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