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揭示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分离规律 ,用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作母本与甘蓝型油菜 10 47自交系杂交 ,杂种F1人工自交或用 10 47自交系花粉回交 ,然后将亲本、杂种F1、F2 和BC1代用 16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 98条带 ,其中双亲共有的带 35条 ,四川黄籽特异带 30条 ,10 47特异带 33条。带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芥甘杂种后代中来自 10 47的遗传物质比来自四川黄籽的遗传物质更能传递给后代 ,这种趋势与杂种后代植株的育性无关 ,在回交后代中四川黄籽的遗传物质比在自交后代中丢失更快。并对造成芥甘种间杂种后代分离扭曲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黄籽自交系和紫叶芥自交系多次杂交形成的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基因分析技术,构建芥菜型油菜遗传图谱。采用锚定BAC的方法,构建重叠群,最终构建了由16个重叠群共计538个BAC组成的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参考芥菜基因组,估计该物理图谱长度为46.26 Mb,与已发表的白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均发生了倒位和缺失等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芸苔属4个种(黑芥、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间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行为,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黑芥、埃塞俄比亚芥×黑芥、芥菜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F1杂种分别平均表现出9.77I+8.03Ⅱ+0.03Ⅲ、8.82I+8.02Ⅱ+0.052Ⅲ,2.56I+14.98Ⅱ+0.39Ⅲ+0.33Ⅳ(Ⅴ),14.17I+11.15Ⅱ+0.133Ⅲ+0.027Ⅳ和15.42I+10.14Ⅱ+0.085Ⅲ+0.014Ⅳ的构型。由此说明,在芸苔属A、B和C染色体组之间,A与C的同源性大于A与B或B与C的同源性;同时,B染色体组对A与B、A与C及B与C之间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关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9998-10002
[目的]进一步揭示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远缘杂种高世代(F8~F10)材料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群体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远缘杂交后代表型偏白菜型油菜变异群体进行形态、细胞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形态学分析表明,杂种后代叶型、叶色、株型、早花性状偏向白菜型油菜,而二级分枝数、角果长度和千粒重与甘蓝型油菜Oro更为接近;细胞学研究表明,这些杂种高世代材料细胞中已不含诸葛菜染色体,多数植株都为少于38条染色体的亚倍体;与白菜型油菜杂种的减数分裂配对结果显示,这些亚倍体后代细胞中丢失的可能是来自C基因组的染色体,随着世代的增加,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有向甘蓝型油菜2n=38升高和回归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揭示杂种后代亚倍体中丢失染色体的来源及形态学改变的原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揭示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远缘杂种高世代(F8~F10)材料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群体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远缘杂交后代表型偏白菜型油菜变异群体进行形态、细胞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形态学分析表明,杂种后代叶型、叶色、株型、早花性状偏向白菜型油菜,而二级分枝数、角果长度和千粒重与甘蓝型油菜Oro更为接近;细胞学研究表明,这些杂种高世代材料细胞中已不含诸葛菜染色体,多数植株都为少于38条染色体的亚倍体;与白菜型油菜杂种的减数分裂配对结果显示,这些亚倍体后代细胞中丢失的可能是来自C基因组的染色体,随着世代的增加,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有向甘蓝型油菜2n=38升高和回归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揭示杂种后代亚倍体中丢失染色体的来源及形态学改变的原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赵福永  鲁军雄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8-720,794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与野生芥菜型油菜杂交子代的性状遗传。[方法]选用1个甘蓝型油菜种(湘油15号,编号138)与2个野生芥菜型油菜品系(编号153和154)作为试材,进行正反杂交并获得了杂交种子。对杂种F1、F2代的发芽率、叶片大小及形状、株高、花粉育性、籽粒颜色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芥甘杂交较易获得杂交种子,F1代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花粉育性均相对较高,平均株高低于双亲;而甘芥杂交较难获得杂种,且F1代自交亲和性差,结实率低,平均株高介于双亲之间;不论正反交,F1代营养生长优势和叶形母本效应明显,F2代株高出现明显分离,呈正态分布,未获得黄籽品系。[结论]为将甘芥杂交子代进一步应用于油菜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芥菜型多室油菜的主要性状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芥菜型多室、二室油菜不同品种以及BC_1F_1(BC_1F′_1)群体中的芥菜型多室、二室株间作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多室油菜的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对应的二室油菜和不同来源地方品种(辣芥、新芥)的单株产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室油菜的角粒数。  相似文献   

8.
油菜矮杆抗倒新种质的培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油菜矮杆抗倒新品系的来源、特征特性、遗传组成和利用价值。该品系来自于油菜芥甘种间杂交后代,具有矮杆抗倒、早熟高产高油分、超低硫苷、较高油酸含量等优良特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分析表明,其具有10%以上的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该品系有望直接作为新品种推广应用,也可作为杂交亲本转育成矮杆抗倒品种或杂种亲本,从而开创矮杆油菜新时代,推动油菜机械化生产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油菜远缘杂交后代F3群体中发现光温敏甘兰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株,经套袋自交结合人工辅助授粉及异地繁殖选育等方法选育出甘兰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和芥菜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105-1S。多年的南北异地选育证明:在温度3~10℃,光照小于12h条件下表现为完全雄性可育;在温度为11~23℃,光照大于12h时转换为完全的雄性不育,该不育系可在南方繁殖,西北的青海进行夏季制种。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ACC,2n=38)Ogura CMS材料与白菜 (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AA,2n=20) 品种新选1号、矮脚黄和芜菁 (B. campestris ssp. rapifera Sinsk , AA,2n=20)品种耐病98-1进行杂交、回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为10Ⅱ+9Ⅰ。BC1生长势强的群体中,新选1号和耐病98-1染色体构型多为10Ⅱ+9Ⅰ,矮脚黄的染色体构型以10Ⅱ和10Ⅱ+7Ⅰ占优势;BC1生长势弱的群体中,新选1号和耐病98-1染色体构型多为10Ⅱ+7Ⅰ,矮脚黄的染色体构型多为10Ⅱ+1Ⅰ。BC2生长势强的群体中,新选1号的染色体构型多为10Ⅱ+1Ⅰ,矮脚黄多为10Ⅱ;BC2生长势弱的群体中,新选1号和矮脚黄多为10Ⅱ,耐病98-1多为10Ⅱ+6Ⅰ、10Ⅱ+5Ⅰ。BC3根尖染色体观察新选1号、矮脚黄染色体数达到100%,耐病98-1中染色体数为20的细胞达到78.12%。同时对BC1代不同染色体数在减数分裂Ⅰ的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CC染色体组物种与AA染色体组物种杂交经少数几代回交即可获得后代性状相对稳定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甘杂1号”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的鉴定"甘杂1号"种子纯度的SSR分子标记方法,为提高"甘杂1号"大田制种纯度提供分子辅助工具。【方法】以"甘杂1号"杂交种及其母本3131A和父本3116C种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甘杂1号"种子纯度,从200对引物中筛选出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SSR引物,并将SSR引物鉴定的"甘杂1号"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2对在杂交种和父母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引物(CB10569和Na12E03),且条带清晰可辨,即杂交种含有父母本的特异互补带型。将这2个引物在120株"甘杂1号"杂交种群体中进行重复验证,发现CB10569和Na12E03 2对引物鉴定出"甘杂1号"的种子纯度分别为82%,79.5%。SSR标记的鉴定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83%)基本一致。【结论】得到的2对SSR引物CB10569和Na12E03,可用于甘蓝型油菜品种"甘杂1号"种子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6种芸薹属植物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的结构特征,为ALS酶的遗传操作和抗除草剂种质创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特异PCR方法,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甘蓝(B.oleracea)、芥菜型油菜(B.juncea)、白菜型油菜(B.rapa)、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黑芥(B.nigra)等6个芸薹属16份材料的AL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除1个B.nigra材料未扩增出任何产物外,其余参试材料中均有PCR扩增产物,共成功克隆了30个ALS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M816807~KM816836),且克隆的基因ALS1、ALS2、ALS3均不含内含子,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ALS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968bp,编码655个氨基酸;ALS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914bp,编码637个氨基酸;ALS3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959bp,编码652个氨基酸。参试材料中,在ALS1基因中检测到7个SNP,其中4个导致氨基酸突变;在ALS2基因中检测到3个SNP,其中2个导致氨基酸突变;在ALS3基因中检测到25个SNP,其中2个导致氨基酸突变。在3类ALS蛋白中,ALS1和ALS3遗传距离较近,与ALS2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ALS1基因定位于C01染色体上,ALS2和ALS3基因定位于A01染色体上。【结论】参试的6个芸薹属不同材料间ALS1、ALS2、ALS3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在中国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种育种,其育性恢复程度表现出受1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并受微效修饰基因的影响。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育性恢复位点,并对候选基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通过芸薹属60K SNP芯片对308份甘蓝型油菜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用pol CMS系301A作母本,与上述材料分别进行杂交得到308份F1,每份F-_1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进行种植,每年2次重复,于始花期根据花粉育性和花蕊发育情况调查F1植株的育性等级,同时对测交父本自然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和亲缘关系评估,并结合测交父本的基因型分型结果和F_1的育性等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从GWAS分析中显著的SNP左右100 kb区间或与显著SNP处于同一单体型块(R~20.5)的区间内预测候选基因,并对候选基因进行QTL比较分析和单体型或等位基因的效应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年F_1的育性等级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相关分析发现,两年的育性等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2,P0.001)。群体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测交父本被分为3个亚群(冬性、春性和半冬性),亲缘关系分析发现,任何2个材料之间平均亲缘关系值为0.072,73%的任意材料间亲缘关系值小于0.1,其中,约53%的材料亲缘关系值为0。GWAS分析共检测到13个与育性恢复程度显著关联的SNP,构成了6个候选区间,分别位于A01、A09、C03、C06和C08 5条染色体上,单个SNP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2.53%—9.96%。从中共预测到6个与育性恢复位点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4个编码的蛋白含有恢复基因特有的PPR保守基序。共线性分析发现,4个候选基因中的2个(Bna A09g46700D和Bna C08g40710D)位于A09和C08染色体部分同源区间,且与已克隆的pol CMS育性恢复位点ORF2同源。另外2个新鉴定到的候选基因(Bna C03g45840D和Bna C06g13000D)连锁的SNP等位基因或单体型变化都与育性等级显著相关(P0.001)。【结论】通过GWAS分析鉴定到多个与油菜育性恢复有关的候选基因,开发基于与这些基因连锁位点或SNP的功能标记将有助于对该不育系统进行恢复系和保持系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东乡野生稻渐渗系基因组结构变化及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以东乡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供体)和栽培稻协青早B(O.sativa sp.indica Kato.,受体)构建的BC1F6渐渗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筛选出的分布在12对染色体上的25对SSR引物对群体中的239个株系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25个微卫星位点都有东乡野生稻DNA片段不同程度的渗入,群体均大部分保留亲本协青早B或东乡野生稻的DNA序列。渐渗系基因组中平均受体纯合条带百分率为78.13%,最高达94.98%(引物为RM131),最低为60.25%(引物为RM171)。平均供体纯合条带百分率为13.37%,最高达32.64%(引物为RM171),最低为2.93%(RM1095)。群体中还存在一些杂合位点,平均杂合率为5.62%,最高达10.04%(引物为RM401)。此外,BC1F6渐渗群体中发现有双亲条带的丢失和一些双亲所没有的新条带出现,其中平均亲本条带丢失率为2.88%,最高达13.39%(引物为RM311),最低为0(引物为RM401),平均新带率为1%。高世代渐渗群体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e)和平均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276和0.457。[结论]通过远缘杂交,渐渗系发生了广泛遗传与表观遗传变异,扩大了遗传变异基础,为水稻品种改良与种质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东乡野生稻渐渗系基因组结构变化及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以东乡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供体)和栽培稻协青早B(O.sativa sp.indica Kato.,受体)构建的BC1F6渐渗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筛选出的分布在12对染色体上的25对SSR引物对群体中的239个株系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适25个微卫星位点都有东乡野生稻DNA片段不同程度的渗入,群体均大部分保留亲本协青早B或东乡野生稻的DNA序列。渐渗系基因组中平均受体纯合条带百分率为78.13%,最高达94.98%(引物为RM131),最低为60.25%(引物为RM171)。平均供体纯合条带百分率为13.37%,最高达32.64%(引物为RM171),最低为2.93%(RM1095)。群体中还存在一些杂合位点,平均杂合率为5.62%,最高达10.04%(引物为RM401)。此外,BC1F6渐渗群体中发现有双亲条带的丢失和一些双亲所没有的新条带出现,其中平均亲本条带丢失率为2.88%,最高达13.39%(引物为RM311),最低为0(引物为RM401),平均新带率为1%。高世代渐渗群体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e)和平均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276和0.457。[结论]通过远缘杂交渐渗系发生了广泛遗传与表观遗传变异,扩大了遗传变异基础,为水稻品种改良与种质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Y09AB和Pol CMS保持系11217及恢复系11354为试验材料,分析Y09AB的遗传特性。选Y09AB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11217和恢复系11354杂交,两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15∶1,表明Y09AB的育性由2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而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将Y09AB与另2个隐性核不育二型系104AB和湘油402AB进行正反交,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说明Y09AB的不育基因与104AB和湘油402AB的不育基因均为非等位关系。利用20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与Y09AB广泛测交,调查杂交F1代的育性情况,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各组合F1代的所有植株均表现可育,恢复株率达100%,说明Y09AB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源广泛。组合鉴定试验结果显示:20个测交组合中有18个组合比对照品种(沣油520)增产,其中增产15%以上的有7个;10个组合超中亲优势在25%以上;2个组合超高亲优势在30%以上。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组合中有7个比对照品种增产,其中增产5%以上的有3个,最高增幅达8.62%。从组合鉴定试验和组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来看,Y09AB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潜力,是1个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核不育二型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个水稻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进行鉴定与基因定位,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剑叶形态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库中筛选到一个隐性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命名为dcfl1(dwarf and curled flag leaf 1)。田间小区种植,全生育期内观察dcfl1和野生型的株型变化。苗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鞘内表皮细胞大小;孕穗期和抽穗期利用石蜡切片观察剑叶基部形态;开花期测定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含量;成熟期考查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配制西农1A/dcfl1杂交组合,利用F1和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F2隐性群体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生育期内,突变体dcfl1都表现出矮化性状。dcfl1叶鞘内表皮细胞长度明显比野生型要短,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野生型相比,穗长、倒1节间和倒2节间均显著变短,倒3节间和倒4节间无显著变化。抽穗期dcfl1剑叶的叶片和叶鞘连接处硬化,剑叶基部展开受阻,半边叶片向内卷曲,剑叶上部和中部正常,其他叶片也正常。农艺性状调查发现,dcfl1的有效穗数为14.24,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的11.62,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则无显著变化。此外,dcfl1的叶色略深,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类胡萝卜素含量也略有升高,但仅剑叶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叶绿素b的含量则无显著变化。西农1A/dcfl1的F1群体中,株高和剑叶表型与野生型一致。F2群体中分离出正常和突变两种表型,突变表型与dcfl1类似,植株株高变矮,剑叶基部特异卷曲,说明矮化和剑叶基部特异卷曲是一对共分离性状。且两种表型分离比符合3﹕1,表明dcfl1突变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620株F2隐性单株,最终将DCFL1精细定位在第3染色体短臂In Del标记Ind03-11和Ind03-6之间78 kb的物理范围内,包含15个注释基因,为DCFL1的克隆和水稻剑叶形态发育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dcfl1是一个水稻矮化剑叶基部特异卷曲突变体,基因精细定位在第3染色体78 kb的物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显性窄叶突变体Dnal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个新的水稻显性窄叶突变体进行鉴定,为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和株型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水稻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一个窄叶突变体Dnal1,连续7代种植,表型均稳定遗传。开花期,调查Dnal1和野生型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及卷曲度,对剑叶最宽处进行石蜡切片分析;灌浆期,测量剑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配制西农1A/Dnal1和Dnal1/中花11杂交组合,利用F1和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Dnal1/中花11的F2隐性群体进行基因定位。田间小区种植,设置2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6.7 cm×26.72 cm和13.36 cm×20.04 cm,3次重复,成熟期考查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籽粒长和籽粒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并估算理论产量。【结果】Dnal1的叶片宽度全生育期内均极显著变窄,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分别为0.96、0.89和0.88 cm,与野生型的19.6、19.41和18.42 cm相比,降低了一半左右。Dnal1大维管束数量与缙恢10号相比无显著变化,小维管束数量则下降了44.13%,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缙恢10号相邻大维管束之间一般有6个小维管束,Dnal1则只有3个。Dnal1的叶片微卷,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卷曲度分别为11.2、12.1和11.8,野生型的叶片卷曲度为零。此外,Dnal1的叶片颜色略深于野生型,叶绿素a的含量略有升高,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光合生理测定表明,与野生型相比,Dnal1的水分利用率略有升高,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略有下降,气孔导度则显著降低。除叶片性状变化外,Dnal1还表现籽粒变窄和茎秆变细,株高和籽粒长无明显变化。Dnal1的籽粒宽度为2.33 mm,与缙恢10号的2.78 mm相比,极显著下降,导致Dnal1的千粒重仅为野生型的73.18%,极显著下降。低密度种植条件下,Dnal1的理论产量显著低于野生型;高密度种植条件下,Dnal1的理论产量则显著高于野生型,较高的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是Dnal1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西农1A/Dnal1与Dnal1/中花11杂交组合的F1群体,剑叶的叶片宽度分别为0.99 cm和0.94 cm,与Dnal1的0.96 cm相比,无显著差异;F2群体中出现窄叶植株和宽叶植株两种类型,窄叶和宽叶单株出现的频率呈双峰分布,且窄叶和宽叶的分离比符合3﹕1,表明Dnal1的窄叶性状受1个显性主效基因调控。利用分子标记最终将DNAL1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RM13646和RM1307之间,物理距离为391 kb。【结论】Dnal1是一个EMS诱变获得的显性窄叶水稻突变体,基因定位在第2染色体391 kb的物理范围内,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具有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