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淮南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流域,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富有丰富的淮河流域文化内涵,并以豆腐为原料形成了有名的淮南豆腐宴、豆腐文化节等,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路径,指出消费者对安徽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程度低;政府没有给予淮南豆腐具体的保护政策;淮南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活化的内在潜力巨大。最后,提出了发展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淮南八公山豆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岩丽 《甘肃农业》2010,(5):31-32,37
在当今能源城市纷纷转型的形势下,淮南利用其独特的豆腐文化资源进行了旅游开发,虽有一定成就,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应该在充分认识淮南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其发展的模式,从而使淮南经济及城市转型进入正轨。  相似文献   

3.
<正>柳沟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距延庆县城15公里,距北京市区约80公里。村域面积5.73平方公里,有402户,1 120人。2003年,在"挖掘历史文化、丰富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的理念下,柳沟村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豆腐制作工艺等优势,打造出"火盆锅·豆腐宴"特色餐饮,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柳沟村的乡村民俗旅游业由此逐步发展起来。到2012年,柳沟村的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达到84户,年接待游客67.8万人次,实现旅游  相似文献   

4.
江头洲村作为广西"百年清官村",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旅游开发,但江头洲村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江头洲村为例,分析用特色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头洲村作为"百年清官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特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对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高,缺乏财力、物力、人才和政策的支撑,游客季节性显著等。针对问题,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出大力打造"百年清官村"文化旅游高端品牌,完善旅游市场六要素,开发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在要求,而后者又为前者提供重要保障;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农耕文化带来的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尤为重要。在厘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最后,对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柳沟村位于北京延庆县井庄镇,距延庆县城15公里,距北京市区约80公里。村域面积5.73平方公里,有402户,1 120人。2003年,在"挖掘历史文化、丰富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的理念下,柳沟村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豆腐制作工艺等优势,打造出"火盆锅·豆腐宴"特色餐饮,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柳沟村的乡村民俗旅游业由此逐步发展起来。到2012年,柳沟村的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达到84户,年接待游客6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 735万元。10年来,柳沟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半山区村,成长为闻名京城的市级民俗旅游村,走的是典型的品牌餐饮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始终是以"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作为主题。而在近年来提出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下,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全面推进了以旅游促"三农"工作,成为了旅游业尤其是县级旅游业的重要发展道路。组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奠定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8.
豆腐的传说     
《现代农业》2006,(1):48-48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莱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它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为淮南王。关于淮南王做豆腐的传说很多。一说刘安在八公山上用大豆炼丹,偶然发现豆浆的凝固现象,逐渐试做出豆腐,在禅内…  相似文献   

9.
"振兴乡村战略"的提出,促进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类乡村文化旅游层出不穷。因此,要重点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要意识到乡村文化旅游的优势,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本文主要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概括,并重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文 《甘肃农业》2012,(1):46-48,51
乡村休闲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旅游休闲的需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乡村旅游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为此,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与严州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突出"乡村野趣"和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等建德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乡村节庆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节庆旅游作为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乡村节庆旅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弥补了乡村旅游"淡季"需求的不足,提升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而且拓宽了乡村旅游的产品线,为乡村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遗文化作为新疆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独特魅力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新疆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新疆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特色不协调、不契合,缺乏全局性规划;非遗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旅游类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类品牌塑造;缺乏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将从新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探索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创立"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打造南山国际旅游区的契机,达坂城区结合其区情、资源等条件提出了"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和"天山绿谷、文化达坂"的发展定位。文章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多角度分析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引领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2)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3)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疲软;(4)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及专业性人才匮乏;(5)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红星  罗仕伟  张志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27-12028
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消极影响。在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和影响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软性旅游"、"文化自觉"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来指导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升规划和设计水平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来保障乡村居民的社区参与权,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真实性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宿一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符号,文化真实性是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原则。做好乡村民宿的文化真实性建设,有利于维护乡村聚落的文化结构,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基于文化真实性原则,乡村民宿可以寻求"文化原真型"和"文化建构型"两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但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文化辨识度,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共享游客"流量"和经济红利;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汨罗市大力实施"一县一特"战略,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延伸发展"汨罗粽子""长乐甜酒"两大地理标志产品,把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未来发展的高级形式之一,它对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百里杜鹃仁和村作为一个山地型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旅游发展难度大,乡村振兴难度高。以生态为根基、以生产为核心、以生活为归属构建起适合该村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一谷三区"的空间格局,通过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和管控,助推该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性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根本的属性,乡村旅游地所蕴含的丰富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基础和灵魂.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