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包衣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增产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经过包衣处理,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玉米种子包衣后,粘虫危害率降低14%,丝黑穗现的防治达到69.4%-72.8%,大豆饣衣后包囊虫防治效果达79%,棉花种子包衣后防治立枯病效果达90%左右。包衣种子出苗快,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叶片肥大,叶色深绿,百株鲜重高,为作物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种子包衣后,棉花增产9%-14%;小麦增产10%左右;谷子增产6%-9%;花生增产10%-15%;大豆增产6%-9%;玉米增产15%-20%。包衣种子促进了标准化的发展,经过精选加工后,粒粒均匀一致,提高纯度和质量,可采用精量点播。可减少用种量1/5-1/3,起到了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包衣种子有利于市场管理。促进种子机械加工,精选包靖和标牌销售,有利于统一供种,有效防止伪冒、假、劣种子在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2.
芭蕉芋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品种(3个红花材料、3个黄花材料)采用行播与窝播的品种间比较试验与花色间对比及生长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在7、8、9月芭蕉芋生长较快,是芭蕉芋营养生长的主要阶段,10月中下旬芭蕉芋逐渐开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从品种间的平均产量看,兴义市长坡岭的黄花品种产量最高,达到96281.3kg/hm2,比兴义市长坡岭的红花品种增产19781.3kg/hm2,增产幅度达25.9%;从各个红花品种与黄花品种平均产量的对比来看,黄花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9104.2kg/hm2,红花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0229.2kg/hm2,黄花品种比红花品种增产11.1%。因此,在芭蕉芋的种植中,应积极推广黄花品种,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经3a(1995~1997年)研究证明,早播(3月25日左右)放苗喷高脂膜的较正常播期(4月5~10日)和早播放苗不喷高脂膜的分别增产10.3%和8.1%。同时表现出有利棉花稳长早发,早播放苗时喷高脂膜和不喷高脂膜的棉株高度基本相同;蕾期调查,单株蕾数多0.26个;铃期调查,单株铃数多2.01个;脱落率下降10.33%。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蕃薯等薯类作物喷施富硒增产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春马铃薯生产中,喷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不喷增产7.77%;春马铃薯喷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可比对照增产12.12%。在4个蕃薯新品种上喷富硒增产剂,均比不喷富硒增产剂的蕃薯品种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10.93%-55.93%。  相似文献   

5.
喷施玉米健壮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彪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50-150,155
进行玉米不同时期喷施健壮素试验,结果表明:14.9片展叶期喷施,增产10.6%,效果较好;而早喷虽然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却使产量减少25.6%。因此,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适期喷施健壮素可防止玉米倒伏,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4):F0004-F0004
普适高效:高大丰膏肥不论在任何类型土壤,任何作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产效果。粮食类增产15%-30%,蔬菜类增产20%-60%,油料作物类增长10%-30%,果树类增产15%-30%,桑茶类增产15%-30%。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Cc可使大豆株高降低,根系活力增强,总根长增加,地下部干重增加18.40%-31.93%,地上部干重增加6.58%-15.79%;多元路合态微肥Mi使大豆株高增加,叶面积增大,地上,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8.5%-13.16%,11.31%-15.30%;杀虫杀菌剂Ki使大豆病株率降低20-21.5个百分点,低浓度的Ki使大豆出苗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地上、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3.95%-14.47%,5.32%-14.41%,高浓度的Cc,Ki对大豆出苗不利。  相似文献   

8.
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7-1999年在不同pH值黄泥土上施用磷石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50、100、150kg/667m^2,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pH4.30增产7.8%-22.9%,pH5.01增产8.5%-17.1%,pH5.65增产7.5%-11.5%,pH6.07增产5.9%-8.3%;投产比在1:2.7以上,随磷石膏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100kg/667m^2.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 理剂。  相似文献   

9.
王志贤  贺志强 《农业与技术》2004,24(5):74-75,79
中棉35蕾钤脱落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脱裤腿棉株比不脱裤腿棉株蕾铃脱落率高(7.4%);脱裤腿棉补株进入蕾苓脱落的峰期基本一致,但脱裤腿棉株峰期长(12d),不脱裤腿棉株峰期短(6d);脱裤腿棉株在不同叶位的落蕾率比不脱裤腿的棉株高(6.1%);脱裤腿棉株蕾的脱落日龄大于不脱裤腿的棉株,而铃的脱落日龄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0.
<正>1辣椒病害1.1病毒病在苗期侵染辣椒,造成损失最重,近年来呈重发趋势。防治措施:分别在分苗、定植前及花期喷洒1次0.1%-0.3%硫酸锌;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重施钾肥和磷肥;及时防治蚜虫,以防其传播病毒;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云大120或抑毒星800-1 0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1.2疫病侵染时间较长,苗期、成株期都易侵染该病造成整株死亡,损  相似文献   

11.
龙国  王锦  梅艳  张绍荣  曹曦  聂绍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41-13544
[目的]探索马铃薯整薯播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产量成因,为马铃薯生产选用种薯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B9907—16、B9910-9为试验材料,设整薯播种防病、防退化增产试验,不同重量的整薯播种增产效果试验,整薯播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整薯播1年,当年环腐病的发病率由20.0%降为4.0%,退化株率由16.0%降为8.0%,净增产率达42.8%以上;连续整播2年以上,环腐病发病率可由21.0%降为1.0%,退化株率可由18.0%降为6.0%,净增产率达52.0%以上。通过第1年整播,第2年切块播种,其留种效果也很明显,退化株率和环腐病发病率都有明显地降低,表现在产量上较常规切块留种的方式单产提高35.0%;采用150.0g的大薯到20.0g以下的小薯进行整薯播种,均较常规切块播种有一定的防病、防退增产效果,其净增产率达11.6%~77.4%。[结论]采用50.0~75.0g的整薯播种,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马铃薯环腐病和退化,而且是一项协调马铃薯个体与群体矛盾,达到合理密植的丰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和氮磷钾肥对夏大豆的保荚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大豆盛花期叶面复舍喷施多效唑和N,P,K肥既可促进植株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又可有效补充植株N,P营养,提高叶片和花荚N,P含量,与单喷多效唑和单喷N,P,K相比,可更有效地改善植株营养,减少花荚脱落,提高产量。经复合喷施处理夏大豆花荚脱落率51.8%,对照降低24.3%,单株荚数增加24.0%,增产18.6%。单喷多效唑和N,P,K肥分别比对照增产11.7%和9  相似文献   

13.
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聚能复合肥在玉米、番茄、圆椒和苹果上的效果试验表明增产效果显著,蔬菜一般增产20%-30%,果树增产30%以上,大田作物增产15%-20%,并可提早上市一周以上。  相似文献   

14.
化学杀雄剂2号在甘蓝型油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化学杀雄剂2号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对甘蓝型油菜宁油10号和SY4杀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核期以0.015%-0.020%的浓度、15ml/株的药剂量一次喷施,全不育株率为61.36%-68.18%,半不育株率为22.73%-29.55%,不育株率为90.91%;或以0.015%-0.020%的浓度于油菜蕾长度达1mm时第一次喷施15ml/株、于油菜植株蕾长度达2.5mm时第二次喷施7ml/株,全不育株率为70.45%-75.00%,半不育株率为13.64%-15.91%,不育株率为86.36%-88.64%,杀雄效果较好。研究还表明,杀雄效果还与植株长势、气候条件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硫肥在作物上施用的效果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徽省施用硫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可使小麦籽粒平均增产6%-24%,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8.1%-11.9%提高到施硫的9.0%-14.2%;油菜增产2.4%-31%;大豆增产12%-1 7%;花生增产达10%-15%.本文对不同作物缺硫症状及常用硫肥的施肥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敌磺纳是否能够解除莠灭净喷施在蔗苗上产生的药害,选用敌磺纳、DA-6胺鲜脂和赤霉素等3种药物,并以3个不同浓度药液,对不同受害程度的蔗苗进行解毒处理对比试验,调查蔗苗恢复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蔗苗恢复率、株高和产量,DA-6胺鲜脂赤霉素敌磺纳,虽然随药液浓度增加而略有提高,与对照2(清水处理)比较,恢复株数增加3.2-3.6%,甘蔗株高增加6.5%-8.0%,增产2.9%-6.7%。与对照1(不喷施莠灭净处理)比较,死苗率达43.1%-60.4%,减产55.5%-56.9%;敌磺纳、DA-6胺鲜脂和赤霉素等药剂,不能解除植物体内的药害。建议在除草过程中尽量避免药液喷施在蔗苗上,以减少对蔗苗的药害。  相似文献   

17.
藁优9409小麦     
2002-2003年度国家区域试验黄淮北片水地组,藁优9409小麦在13点试种中有6点增产,增产幅度1.2%-12.8%,7点减产,减产幅度1.9%-12.5%,平均单产473.74kg/667m^2,比对照增产1.7%,增产显著。在15个参试品种中居第8位。  相似文献   

18.
 在壤质褐土,有效应用保水剂可使甘薯苗抗旱力增强,整株鲜重、干重明显增加;单株茎数、平均薯块重均有增加,田间生产增产4.6%~31%。在本试验条件下,保水剂使用量为45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采取穴施的方法与用保水剂液蘸根增产效果差异不明显。但蘸根法方便易行,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仅为0.7%-2.0%,效果不显著,但密度加大,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投入加大,比较效益降低,合理的密度以6000-8000株/667m^2为宜;拔除可育株时期在蕾期比在临花期提高制种产量达17.3-20.4kg/667m^2,增产率30.5%-36.69%,增产效果极显著。因此,蕾期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拔除可育株的最佳时期,特别是母本种植密度较大时更应掌握在蕾期尽早拔除。其技术已在制种区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抗虫棉中后期易发生生理性红叶茎枯病,首先表现为棉花全株叶片叶脉间叶肉发黄,继而叶片枯死、脱落,这与枯、黄萎病症状十分相似,但茎秆内部(维管束)不发黄。如及时采取高浓度叶面喷肥法.既可治病又补充了营养,标本兼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