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金昌市薰衣草花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试验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用水蒸气蒸馏法探讨了金昌薰衣草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12,浸泡时间2h,蒸馏时间1.5h,提取的薰衣草精油含量最高,其中薰衣草干花精油得率为5%,较国内其他地区精油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水蒸气蒸馏提取芳樟精油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实验室条件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精油的优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条件对芳樟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芳樟叶片的精油提取得率高于枝干,水上蒸馏方式优于水中蒸馏,最佳蒸馏功率为600 W,最佳蒸馏时间为40 min,叶片采后最佳存放时间为48 h以内,此条件下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4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获得的芳樟精油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6种化合物,总GC含量为94.56%,其中主要成分芳樟醇为89.58%。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不同质量浓度芳樟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芳樟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质量浓度为500、250和125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0.88%和67.94%。  相似文献   

3.
缅甸大果紫檀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溶剂热浸提(ST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SFE)3种方式提取缅甸大果紫檀精油,并通过GC-MS对3种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的得率最高(1.95%),水蒸气蒸馏的得率最低(1.03%),溶剂热浸提的精油得率为1.74%。通过GC-MS分析,从水蒸气蒸馏紫檀精油中共检测出38种化合物,主要为β-桉叶醇(69.897%)和桢楠醇(18.055%);溶剂热浸提紫檀精油中检测出48种化合物,主要为β-桉叶醇(50.907%)、后莫紫檀素(13.322%)、桢楠醇(9.333%)、对叔丁基苯甲醚(2.481%)和匙桉醇(2.285%);亚临界流体萃取紫檀精油中检测出48种化合物,主要为β-桉叶醇(47.786%)、后莫紫檀素(13.516%)、二甲基-2,3-二氰-2-丁烯二酸(5.429%)、桢楠醇(5.232%)、对叔丁基苯甲醚(2.699%)和匙桉醇(2.636%)。采用抑菌圏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法比较了3种精油的抑菌作用,发现水蒸气蒸馏精油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抑制作用,而亚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对这3种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MIC值分别为6.25、25和6.25 g/L。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RSM)分析优化日本冷杉Abies firma针叶精油的提取工艺。以日本冷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在样品粉碎粒度、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速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日本冷杉针叶精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日本冷杉针叶精油的优化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200目、浸泡时间37 min、蒸馏时间108 min、蒸馏速度2.8 mL·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的精油最大得率为0.714%,与预测值0.716%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日本冷杉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可靠,可为日本冷杉针叶中精油的提取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榨苦杏仁油脂及精油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苦杏仁综合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热榨法压榨苦杏仁油脂的最佳温度,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杏仁精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热榨法提取苦杏仁油脂的最佳温度为80℃;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提取过油脂的杏仁粒径30目,水解pH值5,水料比5倍,水解温度40℃,蒸馏时间60 min,水解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精油得率7.96‰,其中精油中苯甲醛含量为91.43%.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樟树叶精油的高效提取技术,拓宽其应用范围,以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工艺,并比较其和传统方法水蒸气提取的樟树叶精油化学成分差异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 mm,液料比为6∶1(L∶kg),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0 min/次,萃取4次,得率为(2.87±0.08)%,GC-MS分析水蒸气提取和亚临界R134a萃取得到的2种叶精油分别鉴定出39和35种化合物,相对总峰面积分别为99.97%和99.91%。2种叶精油的化学组分均以醇类和烃类化合物为主,龙脑是2种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水蒸气提取精油的龙脑相对峰面积(64.29%)大于亚临界R134a萃取精油的龙脑相对峰面积(58.09%)。2种叶精油对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蒸气提取的,2种叶精油均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1.74%和62.87%。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蒸气蒸馏法,考虑粉碎程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西南桦树皮精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精油得率均有显著影响,以粉碎程度影响最大;西南桦树皮精油提取适宜组合工艺条件为:粉碎程度80目、提取时间180 min、料液比1:5,在此条件下西南桦树皮精油得率为0.074%。研究结果为西南桦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结果表明:经混合酶组预处理后的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最高。对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预处理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5、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温度为50℃,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为1.70%。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主要组分活性,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速度以及精油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微波法提取精油及其主要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浸泡时间3 h,料液比1∶1(g∶mL),提取时间40 min,微波功率540 W的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得率为1.04%。由GC-MS分析可知,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52.52%)、α-萜品烯(12.72%)和对伞花烃(8.24%),提取的精油主要组分种类与水蒸气蒸馏法相一致。各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的DPPH·清除活力最强(IC_(50),473.63 mg/L),且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也最高(IC_(50),250.91 mg/L),仅对伞花烃无抗氧化活性。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兴安百里香精油3种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抑菌活性最强,α-萜品烯次之,对伞花烃无抑菌活性。百里香酚对各测试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6.85 c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3 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艾蒿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蒸馏时间1.5h、料液比为10∶1、浸泡时间1 h ,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5%,各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的程度依次为:蒸馏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艾蒿精油为浅绿色液体,有较浓的清香味,可用于食品、医疗、生物防治、果蔬保鲜等领域,是天然香料的一种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以墨西哥柏的枝、叶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法提取精油工艺,并采用GC-MS分析茎叶油与枝干油的化学成分,以及水蒸气蒸馏法与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水蒸气蒸馏法较佳工艺条件为:茎叶原料粒度1.0 mm,提取时间4 h,渗透剂Na Cl 6%,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1.17%;溶剂提取法以石油醚、乙醇为溶剂,提取所得浸膏得率(去除石油醚和乙醇溶剂后的得率)分别为16.06%和28.79%。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茎叶油中含有36种成分,其中单萜类物质12种;枝干油中含有24种成分,其中7种为单萜类物质;溶剂提取浸膏中有42种成分,含倍半萜类20种。此外,墨西哥柏木油中石竹烯、Α-毕橙茄醇、(+)-柠檬烯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柏木油。  相似文献   

12.
研究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陈皮挥发油成分,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闪式预处理120s,液固比15mL/g,闪式预处理2次,水蒸气蒸馏40min。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相比,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陈皮挥发油得率提高了16.31%,主要成分D-柠檬烯的含量比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多7.36%。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提取陈皮挥发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取技术对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两步提取法对新鲜的和风干的香榧假种皮原料进行提取,从提取物得率、性状、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新鲜原料所得提取物得率高于风干原料,两步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总得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新鲜原料的提取得率为5.54%,风干原料为1.98%,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风干原料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新鲜原料的溶剂提取物得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且随着溶剂不同,得率略有变化,其中使用甲苯时得率为21.84%,使用正己烷时得率为16.01%,主要成分皆为二萜类物质;新鲜原料的两步法提取所得组分分为精油和提取物两部分,其中精油的得率、性状、组成与水蒸气蒸馏方法一致,提取物的得率、性状、组成接近于溶剂提取法,只是组分含量略有变化。对香榧假种皮进行两步法提取比较有利于精油和提取物的有效分离及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柿叶精油的影响因素,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柿叶在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50 ℃、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2.5 h,得率为3.1 %.用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比水蒸气法蒸馏的柿叶精油得率提高了55 %,萃取物纯度高,有浓郁的柿果香味,色淡黄.  相似文献   

15.
松树皮多酚的亚临界水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亚临界水从松树皮中提取多酚,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亚临界水提取所得松树皮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松树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50℃、提取时间5min、液料比20∶ 1(mL∶g)、提取压力4MPa,多酚的提取得...  相似文献   

16.
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法(MA)、酶法(EZ)、微波辅助酶法(MAEZ)和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MAILEZ)对新鲜松针提取精油的效果,并首次报道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的适宜条件为:水分10 %~13 %、温度(50±5)℃、pH值4.0~5.5、酶与松针的质量比1∶500、离子液体与松针的质量比4.0~5.5∶1、酶解时间60~90 min,微波辐照时间10~14 min,微波功率以中低档为宜,离子液体以咪唑类为宜.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的精油得率高达0.493 %~0.530 %,比最低的水蒸气蒸馏法提高48 %~67 %,比单用酶法提高了12.3 %以上;离子液体的回收率为98.5 %~100 %.结论是酶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和微波辅助酶法应用于松针精油提取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叶片精油得率,在蒸馏前采用超声辅助处理叶片,并在蒸馏过程中添加经过筛选的无机盐助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因子对精油得率的影响,优化阴香叶片精油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不同无机盐助剂对精油得率影响显著,其中KCl效果较好;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阴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为C(蒸馏时间)> A(超声功率)> D(助剂KCl浓度)> B(超声时间);最佳工艺组合为A4B3C4D2,即采用超声功率700 W处理叶片20min,蒸馏75 min,添加5g/L KCl助剂,在此条件下提取精油的平均得率为0.422 1%,比对照提高17.61%。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两步提取法对新鲜的和风干的香榧假种皮原料进行提取,从提取物得率、性状、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新鲜原料所得提取物得率高于风干原料,两步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总得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新鲜原料的提取得率为5.54%,风干原料为1.98%,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风干原料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新鲜原料的溶剂提取物得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且随着溶剂不同,得率略有变化,其中使用甲苯时得率为21.84%,使用正己烷时得率为16.01%,主要成分皆为二萜类物质;新鲜原料的两步法提取所得组分分为精油和提取物两部分,其中精油的得率、性状、组成与水蒸气蒸馏方法一致,提取物的得率、性状、组成接近于溶剂提取法,只是组分含量略有变化.对香榧假种皮进行两步法提取比较有利于精油和提取物的有效分离及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肉桂油精馏制取的肉桂醛进行水解制取粗苯甲醛,再经过精馏得到高纯度天然苯甲醛。肉桂醛水解制取苯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为Na_2CO_3+H_2O_2、催化剂浓度为30%、用量为5倍肉桂醛的量,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5 h,反应后水蒸气蒸馏,得到粗苯甲醛,反应得率78.0%。然后对粗苯甲醛进行精馏,制取高纯度苯甲醛,精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馏温度为塔釜135℃;回流比2∶1;真空度5 mm Hg。苯甲醛精馏的得率为80.5%,纯度达到99.3%。综合水解反应的得率,肉桂醛生产苯甲醛的最终得率为62.8%。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肉桂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肉桂皮油的提取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原料堆积密度等因素对肉桂油萃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肉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压力35MPa、CO2流量30kg/h、堆积密度(0.44±0.02)g/mL,萃取物得率5.8%~6.0%,为水蒸气蒸馏法的5倍多,所萃取出的肉桂油外观为棕红色油状物,香气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