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前,沿海各地的对虾人工育苗,绝大部分是通过捕捞自然亲虾来进行,亲虾资源破坏严重,对秋汛对虾的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减少自然亲虾的损失,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去冬今春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了对虾越冬试验,并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对虾生殖腺发育良好,成活率平均达55%,最高达67%。今年3月获得首批成熟虾,经育苗试验,幼体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日本对虾的价格远高于同规格的中国对虾,故在北方地区兴起了养殖日本对虾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对日本对虾苗种的大量需求。使许多过去进行中国对虾苗种生产的育苗单位改为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的培育。本文就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一)亲虾培育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有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鹏称越冬虾以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  相似文献   

3.
一、亲虾选择与培育1.亲虾的来源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亲虾品质的影响,育苗用亲虾使用直接采捕于临近自然海区对虾产卵场的对虾。于4月上旬,自然海区亲虾卵巢成熟度较  相似文献   

4.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一般是指人工养成的对虾在人为控制下,提供与越冬场相似的条件,使雌虾交尾成活,保持精荚性腺发育直至产卵. 人工越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对虾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为没有自然亲虾资源的地区(例如浙江、福建等省)解决了亲虾来源,而且由于人工养成的对虾量多而集中,亲虾的选留余地大,在人工控制条  相似文献   

7.
长毛对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区有限的亲虾资源难于保证各地育苗的需求。因而,出现亲虾竟购激烈,价格昂贵,时常产生滥捕亲虾,严重浪费亲虾资源及破坏海域生态平衡,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鉴此,亲虾的充分利用已显得十分重要。自1988年笔者就此项工作进行探讨,利用在东山县育苗过程,于6月28日就已产过卵的25尾亲虾镊烫切除单侧眼柄,进行亲虾性腺恢复实验,当时由于措施、管理跟不上,结果12天内只有7尾亲虾性腺陆续恢复,难  相似文献   

8.
洪心 《中国水产》2012,440(7):66-68
对虾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一大产业,人工培育苗种是该产业的主要环节。长期以来人工育苗所需亲虾主要采捕于自然海区,由于对虾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行为,雄虾在雌虾产卵前就已将精荚输入雌虾交接器内,在其产卵时释放出精子。因此,为了提高亲虾使用率和解决亲虾运输受伤或脱壳引起的受精困难问题,台湾的林明男、丁云源等及国内有关单位开展对虾精荚移植技术研究,并将移植技术运用于对虾杂交育种方面。本文就对虾人工移植精荚技术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应用进行试验,使有限亲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从而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孵化率,达到增产目的。现就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虾(Penaens Japonicus Bate)亲虾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的海捕对虾,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北方地区进行工厂化人工培育日本对虾苗种,亲虾的长途运输极为重要,没有亲虾或亲虾质量不好,苗种生产即无从谈起.近几年,我们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运输日本对虾亲虾,成活率平均达到89.8%.现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10.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虾室内交尾生产性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亲虾越冬生产中,解决室内自然交尾乃是其中的关健环节之一。自然海区的中国对虾是在当年10月中旬——11月份进行交尾活动的,时间上早于人工养殖虾,数量上比养殖虾集中,而且交尾率高,基本上是全部进行交尾。而生活在养虾池内的对虾,因受气候影响,交尾率却大大低于自然虾,在自然气候降温早的年份,养虾池内的交尾率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保护近海对虾自然资源,我们开展了对虾亲虾越冬及育苗生产。在1984年进行亲虾越冬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5年开始全面推广对虾亲虾越冬生产技术,逐步走上了大水体的人工养殖对虾越冬生产。现已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潍坊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地下卤、淡水进行了亲虾越冬生产。1988—1989年,全县有3处对虾育苗场利用地下卤、淡水进行亲虾越冬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利用地下卤、淡水进行亲虾越  相似文献   

14.
提高越冬亲虾育苗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之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在对虾资源增殖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完成了若干技术手段的研究,主要成果是对虾人工繁殖育苗技术、亲虾越冬培育技术,幼虾标志放流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成果,已经开发出巨大规模的养虾产业、苗种培育产业,成功地将对虾移植到了东海区,初步形成一支自然种群。还在黄海区的若干水域,用放流幼虾的办法建立了局部海域的对虾增殖事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用之  相似文献   

16.
<正> 影响黄渤海对虾增殖的主要问题如下:1 产卵亲虾数量不足产卵亲虾是资源补充量的基础,尤其对一年生的中国对虾来说,补充量的多少是秋汛资源丰歉的决定因素:补充量与产卵亲虾数量呈正相关。产卵亲虾数量之所以不足,不外以下原因:1.1 秋汛对虾捕捞过度根据国家规定,渤海内12000条锚流网船捕捞秋虾,资源利用已饱和化,但由于对虾价格高昂,大量无证渔船违规作业;大量有证渔船在禁渔期内进行偷捕;大量大马力底拖网渔船集中烟威,石  相似文献   

17.
对提高越冬亲虾育苗量有关技术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玉祥  高学兴 《海洋渔业》1991,13(3):125-126
<正> 近几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场点的增多,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之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万尾是很容易的,现在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量仅2万尾左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要提高越冬亲虾的育苗率,一定要全面掌握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切实解  相似文献   

18.
对虾亲虾越冬是指在冬季自然水温低于7℃时,采取多种措施使亲虾安全过冬。此项工作需历经5个多月,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春季育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广东沿海对虾育苗场的南美白对虾亲虾暴发性传染病进行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亲虾感染了白斑综合症病毒,还有一些亲虾同时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发病对虾体色发红,部分对虾体表可见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对这些病毒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导致本次对虾传染病的WSSV基因片段与基因库已报告的WSS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确定这些亲虾主要因感染了WSSV和TSV而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是渤海的主要渔业资源。近几年由于捕捞过度等原因,资源处于低谷,更为渔业界有识之士所担忧。亲虾作为对虾资源的补充来源,其资源的丰欠和科学管理将直接影响着秋季补充量的高低。为此,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由黄海所和黄渤海区渔政局联合对烟威渔场亲虾相对数量进行调查,试图以亲虾相对数量进行秋汛产量预报,并通过亲虾的科学管理,提高对虾资源的补充强度,为对虾渔业振兴提供出路。本文仅对1989年至1994年烟威渔场亲虾相对数量调查进行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